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摄像回放的方式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区野外围栏内和室内观察箱内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行为进行观察记录,按照其生活习性和各行为的生物学意义,将生态功能相近的行为归类,构建了布氏田鼠的行为谱,并分别分析了观察箱内和围栏内、不同生殖期、不同发育期和主要活动时期的行为模式的差异。结果表明:布氏田鼠的行为谱被分为个体行为和社会行为2大类,个体行为包括运动行为、摄食行为、非社会性探究行为、排泄行为、警戒行为、维持行为和筑巢行为;社会行为包括友好行为、对抗行为、繁殖行为和杀婴行为。统计数据结果显示,观察箱内运动行为和警戒行为发生频率较围栏内显著降低,非社会性探究行为、自我修饰和友好行为发生频率显著升高;观察箱内哺乳期布氏田鼠繁殖行为、筑巢行为频次较发情期和怀孕期显著增长;幼体摄食行为显著高于亚成体和成体;围栏内秋季布氏田鼠的筑巢行为频次显著增长。 相似文献
2.
依据2008-2010年在中蒙2国的实地调查,研究了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对栖息地的选择特点,以期为该鼠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选择316个样点,记录每个样点的布氏田鼠密度,并随机调查5~10个1 m×1 m的样方,记录海拔、植被盖度、植被高度、枯草盖度、植被优势种、郁闭指数和退化级别.利用相关性分析及因子分析选取布氏田鼠栖息地选择影响较大的因子.结果表明:布氏田鼠密度与植被盖度、枯草盖度、退化等级及郁闭指数相关;冷蒿(Artemisia frigida)、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多根葱(Allium polyrhizum)3种植物多度、枯草盖度、 相似文献
3.
4.
5.
在围栏条件下采用重捕法跟踪了不同比例不育个体对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繁殖组(对照)6-8月份均有新生小鼠,9月份以后停止繁殖.其中6月份雌鼠繁殖率为 5 %,7月份雌鼠繁殖率为0%,8月份雌鼠繁殖率为33%.繁殖期后,种群数量下降.在当年数量波动呈单峰型曲线.而各不育比例的试验组则均呈下降趋势;无论雄性或雌性的完全不育组的种群均在3-个月的时间内全部灭绝.说明在没有新生幼鼠的加入种群更替的情况下,由越冬鼠组成的种群将很快消亡;部分不育组的繁殖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1/3雄性不育组及1/3雌性不育组的繁殖率均高于2/3雄性不育组及2/3雌性不育组,这种现象意味着该鼠的婚配制度并非混交制.在试验期间所有部分不育的种群均呈负增长;部分不育组中,当年出生的鼠没有参加繁殖.可能是不育个体干扰了其交配.因此,使用不育剂可能成为控制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6.
2007年5-10月在模拟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密度的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啃食对草原植被生物量、植物补偿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植被生物量与布氏田鼠密度关系呈现了"低—高—低"的变化趋势;鼠密度每100 m2<5只时,植被生物量呈增加趋势。鼠密度每100 m2为5只时,其植被生物量增长达到最高值,随鼠密度的增加,植被生物量下降。2)植物补偿生长量与布氏田鼠密度相关呈单峰型曲线,鼠密度每100 m2为8只时植被的补偿生长量最高。3)植被生长可承受的鼠密度每100 m2为4只(折合400只/hm2),鼠密度每100 m2≤4只时刺激植物生长,且可稳定植被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7.
2007年5-10月在模拟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密度的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啃食对草原植被生物量、植物补偿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植被生物量与布氏田鼠密度关系呈现了“低-高-低”的变化趋势;鼠密度每100 m2<5只时,植被生物量呈增加趋势。鼠密度每100 m2为5只时,其植被生物量增长达到最高值,随鼠密度的增加,植被生物量下降。2)植物补偿生长量与布氏田鼠密度相关呈单峰型曲线,鼠密度每100 m2为8只时植被的补偿生长量最高。3)植被生长可承受的鼠密度每100 m2 为4只(折合400只/hm2),鼠密度每100 m2≤4只时刺激植物生长,且可稳定植被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8.
布氏田鼠是内蒙古典型草原的主要啮齿类动物,其活动既可以改变植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又可以改变土壤理化性质,进而潜在影响与绝大多数草原植物共生的重要土壤微生物-丛枝菌根真菌(AMF),但目前关于啮齿动物活动对AMF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基于此,依托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毛登牧场的大型野外布氏田鼠围栏实验平台,选择其中3个田鼠密度处理(低、中、高密度,对应的初始投放布氏田鼠数量分别为12、24和48只·样地-1),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密度布氏田鼠处理对AMF群落的影响,采用标准网格交叉法测定根系侵染率和土壤菌丝密度,探究布氏田鼠活动对典型草原AMF群落的影响机制和作用途径。主要结果表明:1)在土壤样品中共鉴定到6科9属的AMF,其中优势属为球囊霉属(Glomus);2)高密度布氏田鼠处理显著降低了植物生物量、植被盖度、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降低土壤水分、pH,显著增加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AMF侵染率、菌丝密度、丰富度和多样性;3)相关性分析表明,菌丝密度与植物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土壤pH和含水量显著正相关,与硝态氮含量显著负相关;侵染率与植物多样性指数、土壤pH和含水量显著正相关;AMF多样性指数与土壤pH和含水量显著正相关,不同操作分类单元(OTU)丰富度与植物多样性指数和pH显著正相关;4)NMDS 和 PerMANOVA 分析显示AMF群落结构在低密度和高密度处理间差异显著,其中土壤NO3-和pH是影响AMF群落组成的主要因子。因此,布氏田鼠密度过高会导致植物群落生物量、多样性以及土壤养分含量下降,同时两者的改变导致了AMF群落多样性显著降低,可能会加速典型草原的退化。 相似文献
9.
越冬前布氏田鼠(Microtus brandti)储草行为与储草种类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典型草原布氏田鼠的储草行为和储草种类的选择性研究结果表明:(1)储草期间各洞系鼠群具有比较稳定的采集“领域”,其范围约400~1200m2;(2)平均每个洞系储草16.8±1.53kg(10.25~19.6kg),即每只鼠平均储草792.5±32.7g,储草仅可供其存活58.7天。由于该鼠在越冬期间的自然死亡率在80%以上(试验期间为83.5%)。故而仍有1/3~1/4的储草残留至翌年春季,在地下霉烂后进入土壤。(3)该地区被传的牧草种类仅3~4种。其中冷蒿的重量占总储量94%以上,选择性指数(PI)达5.67。(4)在低温条件下,饲喂冷蒿的鼠,其死亡;率明显低于饲喂禾草组。田鼠的储草对畜牧业生产,尤其是对绵羊抓膘将造成一定危害。 相似文献
10.
应用流感病毒A/WSN/33(H1N1),通过人工滴鼻接种的方式感染布氏田鼠,评估其对流感病毒的易感性,并在其易感性较强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建立流感病毒感染布氏田鼠疾病动物模型的可能性及其评价指标进行研究。通过对感染的布氏田鼠进行体内病毒分离及鉴定等方法,成功分离到了流感病毒,证实了流感病毒在布氏田鼠组织中的存在。试验结果表明,流感病毒对布氏田鼠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其主要侵害的靶器官为肺脏。综合感染布氏田鼠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体质量变化、死亡率、流感病毒的分离及鉴定等指标,表明成功建立了流感病毒感染布氏田鼠的疾病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1.
植物生长期布氏田鼠种群密度波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1983-2004年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捕尽法或标志重捕法调查资料。该鼠在植物生长期的种群波动特征为:不同密度年度间增长幅度差异显著,其高密度年份的增长率137.39%,低于其他密度年份206.63%,且秋季田鼠种群下降幅度34.09%,小于其他年份37.20%;布氏田鼠春季种群密度将显著影响当年高峰期(r=0.643,P<0.05)以及越冬鼠数量(r=0.769,P<0.05);年际与季节波动密切相关,高低数量年可从季节波动中反映出来。布氏田鼠季节消长曲线为单峰型,峰期在7-8月;在高密度年无明显波峰,为持续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2.
13.
利用性别控制技术实现"农村专养雄蚕,蚕种场多养雌蚕"对提高蚕茧生产的茧丝产量和品质,以及降低雄蚕杂交种的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将育成的高发生率和高孵化率雌蚕无性克隆系与平衡致死雄蚕杂交,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组配成31个雄蚕杂交组合,通过3年5期的比较试验,从中筛选出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新型雄蚕品种雌35×平28和雌29×平28,并在浙江主蚕区成功试养。新型雄蚕品种与现行雄蚕品种相比,张种产量提高8.53%,解舒丝长增加45m,鲜茧出丝率提高0.7个百分点。新型雄蚕品种的育成有望进一步降低雄蚕杂交种的生产成本,加速专养雄蚕产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15.
锡林郭勒草原布氏田鼠种群数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布氏田鼠是锡林郭勒草原主要鼠种之一,是种群数量极不稳定种类,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过3次大发生:1972~1976年、1984~1988年、2003年至今;布氏田鼠数量变动经过低谷期、上升期、高峰期和下降期,一般上升期、下降期分别为2年,高峰期1~2年,低谷期7~12年.根据布氏田鼠数量变动规律,2005年为高峰期,2006年为高峰期后期,因此2006年春季数量较多,至秋季进入下降期.建议2006年春季开展大面积灭鼠,在锡林郭勒草原建立监测站,开展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