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AMOS模型及因子分析法,通过构建土地价值观维度,以凉州区为例定量分析了差异化的土地价值观对耕地保护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土地价值观由土地为本观、土地保障观、土地致富观、土地包袱观和土地权利观五个维度构成具有理论意义.2)农户耕地质量保护程度较弱,但耕地数量保护程度较好,对耕地外部性保护程度较差;从总体来看,农户耕地保护程度较弱.3)持土地包袱观与土地权利观的农户对耕地质量保护、耕地数量保护、耕地外部性保护均产生了负向影响,而持土地为本观、土地保障观、土地致富观的农户对耕地质量保护、耕地数量保护、耕地外部性保护均产生了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棉田龟纹瓢虫的生活习性与保护利用研究初报陈新刚(河北衡水市植保站,053000)龟纹瓢虫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是我市棉田中数量较多、有利用前途的优良天敌。1991~1994年笔者对其生活习性与保护利用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初报如下:1生活习性龟纹瓢虫在我...  相似文献   

3.
在自然科学领域,对不同学科的研究强度不一样,也是有据可查的。但在作物保护、杂草和植物病理等方面,不同学科研究强度的相关数据较少。因此,假设在捷克共和国,有记载不同有害生物类群数量及其经济重要性与在作物保护、杂草和植物病理领域从事该类群研究的科研人员数量呈正相关。基于上述假设研究发现,在人力分配和害虫物种数量之间并不平衡,科学家数量与特定类群的平均经济重要性之间呈现出弱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南丰县蜜桔园蜘蛛资源现状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丰蜜桔园现有蜘蛛资源10科24种,种群、数量及分布状况较20世纪80年代有明显恶化,生态系统几乎崩溃。研究、保护及利用蜘蛛来控制桔园害虫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农户土地意识对耕地保护的影响,文中从农户土地意识的五个维度出发,开发农户土地意识的测度量表,并构建其与耕地保护行为的假设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土地依赖意识、土地保障意识、土地致富意识、土地包袱意识、土地产权意识对耕地质量保护、耕地数量保护、耕地外部性保护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85、0.77、0.81、-0.37、0.53、-0.55、0.72、0.82、0.63、-0.63、-0.71、-0.69、-0.65、-0.68、-0.73,说明持有土地依赖意识和土地致富意识的农户的行为更有利于保护耕地。因此,应协调好农户的土地意识和耕地保护行为,为合理利用耕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保护棉田自然天敌九法张庆臣(山东省阳谷县植保站252300)近年来,由于施药失当已使棉田的自然天敌数量大减。据阳谷县调查,在自然天敌盛期,百株天敌单位常年为15~25个,而近年仅5~10个。为了综合治理棉田害虫,充分发挥天敌的控害作用,特提出保护棉田...  相似文献   

7.
建立土蜂资源保护区控制蛴螬为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7~2001年,在山东省莱阳市、海阳市和日照市建立土蜂保护区3处,设定土蜂、蛴螬观察点9个,相同类型的对照区3个。在保护区内实行禁止施用农药、种植蜜源植物、人为储存蜂茧越冬等对土蜂资源的各项保护措施。研究表明,保护区对土蜂起到了显著的保护作用。保护区内的农田土蜂成虫数量由平均0.23头/100网升至3.62头/100网,土蜂茧数量由0.35粒/m2升至1.46粒/m2,土蜂对蛴螬的寄生率也有显著提高,蛴螬数量由3.74头/m2降至0.62头/m2。  相似文献   

8.
玉米地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广西南宁地区玉米地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及数量动态、多样性变动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7目35科167种组成,其中捕食性昆虫亚群落占16科86种,以瓢虫科和隐翅虫科为主体;蜘蛛亚群落19科81种,皿蛛科、肖蛸科、球蛛科及狼蛛科为优势类群。各优势类群表现一定的季节变动规律。捕食性天敌种类组成多且结构复杂,对玉米害虫有很好的跟随控制作用,生产上应该加强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9.
波斑鸨的生态生物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波斑鸨是生存于荒漠和半荒漠地区的一种中型鸨科鸟类,全世界共3个亚种,被IUCN列为易危种。近几十年来,由于工农业用地的扩大和过度放牧造成的栖息地退化和丧失,以及狩猎等因素导致波斑鸨野外种群数量锐减。为有效保护这一物种,有关学者在波斑鸨的生物生态学领域开展了广泛而又深入的研究。从地理分布与种群数量、栖息地选择、采食习性、活动模式与节律、行为、巢域、繁殖生物学、迁徙、致危原因和保护与恢复生态学10个方面,对波斑鸨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东阿拉善—西鄂尔多斯狭域特有 1 5种荒漠植物为研究对象 ,采用“3S”技术与野外调查相结合 ,同时结合前人研究经验 ,确定其现存分布范围、数量。研究制定东阿拉善—西鄂尔多斯地区特有植物濒危分级标准的定量化指标。通过对评价指标的定量化和权重分配处理 ,求得 1 5种荒漠植物的“濒危系数”和“优先保护值” ,并进行濒危等级划分。从而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该区域特有植物的濒危状况和急需优先保护程度。  相似文献   

11.
棉田蜘蛛对棉铃虫的控制作用及保护利用途径孝感市孝南区植保站刘舜洲,舒月平,武安娜蜘蛛是棉铃虫的主要天敌。近几年来,棉铃虫的发生越来越严重,那么在此同时,田间主要天敌数量如何变化,怎样有效利用天敌?我们根据1986年~1994年共9年系统调查资料,对8...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是保护农作物不受有害生物侵害,保护农作物安全生长,最终使农民获得收益的有效手段。准确的病虫害预测预报,不仅使农民获得收益,而且还可减少农药使用次数,使用数量,从而减少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因此,测报工作不仅是最受农民欢迎农业技术之一,同样是整个社会的需要,无论在过去,今天或是将来,我们的社会和整个农业生产永远少不了它。为此,本文就如何改革当前的测报体制,更快地发展测报事业,更好为农业生产服务进行探讨。1以行政区域为单位设立县级病虫测报站的弊端 目前,我国以行政区域设立的各…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8-2009年,对辽宁省蔬菜主产区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危害程度进行调查,以辽宁省的辽中、辽西、辽南、辽东4个地区的黄瓜大棚为对象,对棚内土壤中根结线虫的发生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病为南方根结线虫危害。该病在辽宁省保护地蔬菜上发生已相当普遍,其中以连作7年以上的黄瓜、番茄、苦瓜易感寄主为主的老菜棚的发病率达到100%,病情指数达到80以上。4个地区大棚土壤中根结线虫数量普遍随土层的加深呈明显减少的趋势;并且根结线虫数量普遍随着大棚前边缘向内的距离加大呈明显增加的趋势。结合辽宁省根结线虫发病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球孢白僵菌对桃蚜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田间网室中研究了球孢白僵菌对分别以4龄无翅若蚜和无翅成蚜为起始的桃蚜种群数量的影响。以无翅成蚜起始的桃蚜种群,在接菌后的第6d,对照和接菌处理之间只有成蚜数量差异显著,虽各龄期若蚜数量和桃蚜总数处理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接菌处理的总数量少于对照的总数量;在接茵后的第13d,两者的种群数量水平相当。以4龄无翅若蚜起始的桃蚜种群,在接菌后的第6d,处理和对照之间的种群数量就已接近。  相似文献   

15.
肉苁蓉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肉苁蓉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是我国中西部地区著名的中药材之一。为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及提高中药材的质量,人工种植肉苁蓉,是一个重要的手段。80年代后期以来,对肉苁蓉的药理、药性及其化学成分的研究甚多,而人工种植肉苁蓉技术的研究报道,仅限于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对目前应用多的管花肉苁蓉等其它种类的栽培技术甚少报道。本文综合有关栽培技术文献,意旨为人工栽培多种类肉苁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耕地数量变化与经济发展动态关系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1978-2008年统计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探讨陕西省耕地数量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耕地面积与人均GDP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短期内会偏离这种均衡;陕西省经济发展对耕地数量变化的解释水平为10%左右,预测期内不断增强,而耕地数量变化能够解释经济发展的35%以上,但预测期内先增强后减弱。协调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应集约利用土地,发展节地型产业和低碳经济,提高耕地占用的经济成本,加大财政强农惠农补贴力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天山山区药用植物资源及其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天山山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加上多民族聚居,三大医药体系交融等人文条件,使这些药用植物长期以来在当地居民与疾病作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估算,整个天山山区有药用植物200多种,依功能,疗效可分为16类,在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上,仍存在众多的问题,本文对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指导思想上,阐述了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利用方面,提出了加速升值研究;保护方面,提出了变消极保护为积极保护。  相似文献   

18.
雅脊金小蜂Theocolax elegans(West.)是我国南方重要仓储害虫米象Sitophilus oryzae(L.)的优势天敌。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该蜂,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和ISD多重比较,在实验室内研究了雅脊金小蜂和米象的种群数量动态,以及该蜂长翅型雌蜂对米象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显示,在温度25℃、相对湿度65%的条件下,雅脊金小蜂和米象的世代发育历期分别约为25天和40天。按照每盒1、2、4、8、16、32、64和128头接入的寄生蜂均可定殖,并对米象种群起着控制作用。其中,接蜂64头时,即寄生蜂与米象数量比为1:6时,控制效果最好,在放蜂后第10-50天内,控制效果迭89.11%-96.47%,与其它几组试验差异显著。试验结果表明,雅脊金小蜂可以有效地控制米象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19.
农牧民作为草原保护管理政策的最终执行者,源自其内应力的自我管理机制是草原生态保护的基础。文中基于甘南黄河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564户农牧民的调查数据,整合TPB和VBN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牧民草原保护的生态认知、意愿与形成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74.468%的农牧户具有较高的草原生态保护意愿,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和个体规范均直接影响农牧民草原生态保护的行为意愿,拥有“人—地和谐共处”生态世界观的农牧民具有更强烈的结果意识和进行草原生态保护的道德责任感;农牧户草原生态保护意愿的形成是以生态世界观为根本触发点,以结果意识为关键节点,连接其他因素及其多重链式作用关系互相嵌套,最终形成递阶有序的网络结构;结果意识对农牧民草原生态保护的行为意愿不存在直接影响,其通过触发责任归因,激活个体规范对意愿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0.
研究表明:秦椒田天敌有70佘种,主要14种。以蜘蛛、瓢虫、寄生性天敌、食虫蝽为天敌优势类群。各类群天敌在椒田的发生季节和数量不同,主要受地区差异、栽培方式、椒田化学农药使用量的影响。秦椒田天敌种群数量与害虫发生密度成正相关(γ=0.43~0.79),对秦椒田害虫有很强的控制作用。采用麦椒间套、挖窝诱蛛、插种玉米、花生以及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对保护椒田天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