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态伦理的核心是用生态学的理念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问题。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应当依照生态伦理观,重新认识与建立新型的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环境与发展间的相互关系,奋力搞好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自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以来,上游7省(市)深化水土保持改革,推进水土保持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一是加强配套法规建设,不断完善水土保持法制体系;二是强化预防监督,有效控制了人为水土流失;三是坚持综合治理,持续发挥水土保持综合效益;四是加强部门协作,发挥了资源整合的聚合效应;五是不断深化改革,激发了水土保持发展活力。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对长江上游生态整体改善和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意义重大,结合当前水土保持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建议继续做好以下重点工作:创新体制机制,以改革推进水保工作;依法行政,强化监督管理;因地制宜、分区防治,实现水土保持效益最大化;注重自然恢复,加强封育保护,促进生态改善;搞好顶层设计,以规划引领水保发展;加强部门协作,合力共建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3.
泉州市以学习、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动力,以普法宣传教育为新起点,以加强预防监督为着力点,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归宿点,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步伐,取得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尊重自然规律,依靠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是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一次重大的战略性调整。永和县水土流失面积1072km2,占总土地面积的87.87%,水土流失严重。经过多年治理,至2005年底,全县水土流失治理度仅26.4%,速度缓慢。总结多年来的水土保持工作,主要原因是人为破坏严重,造林成活率低。针对实际,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的新要求,需大力实施生态自然修复,加快水土保持步伐。  相似文献   

5.
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到 2 0 10年要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12 .1万km2 ,初步在 2 5条重点支流(片 )建成较为完善的沟道坝系 ,基本遏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其工作重点是以淤地坝工程为切入点 ,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 ;以退耕还林为主要措施 ,加快生态自然修复和植被恢复。各省区须切实加强领导 ,坚持科学规划 ,推进科技创新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 ,加快淤地坝和“五荒”资源经营权的合理流转 ,并在完善配套法规 ,依法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处理好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建设与管护的关系、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的关系、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新华网贵阳4月7日电(记者周芙蓉)贵州33个水文监测站近日加挂水土保持监测站牌子,以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7.
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生态文明被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历史高度负责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另一方面也说明生态文明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远意义。水土资源是一切生物繁衍生息的根基,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由自然和人为开发建设活动引发的水土流失已经成为我国头号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水土保持统筹协调自然、社会等各种因素,科学配置多种措施,确保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建设生态文明,其核心是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平等、共存共荣的关系,其实质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1/3以上的国土面积存在水土流失问题,所以应该说水土保持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就理所当然地应该担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重任。当前乃至长远,全社会都应始终不渝的坚持水土保持这一基本国策,从认识上、政策上、措施上、行动上高度重视和落实水土保持工作,只有实现山川秀美,才能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浅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生态自然修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任何自然环境下都会有相应的植物来生存 ,逐步形成植物群落 ,并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演替 ;环境对生长的植物进行适应性选择 ,适应该环境条件的植物能够繁衍、演替 ,不适应的就被淘汰 ,这是生态自然修复的理论基础。水土保持林草植被建设就是一个人工植物群落的形成过程 ,必须注意生态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 ,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是裸地成因及类型分析 ,二是植物种的选择 ,三是适时加大人工干预力度 ,促进进展演替。  相似文献   

10.
在任何自然环境下都会有相应的植物来生存,逐步形成植物群落,并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演替;环境对生长的植物进行适应性选择,适应该环境条件的植物能够繁衍、演替,不适应的就被淘汰,这是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水土保持林草植被建设就是一个人工植物群落的形成过程,必须注意生态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关于加快黄土高原水保生态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防治存在有效治理程度低、生态环境整体改善缓慢等问题。有效防治该区水土流失 ,必须搞好坝系高效基本农田建设 ;依靠自然恢复功能 ,以水定树搞好植被建设 ;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 ,走综合治理与产业开发相结合的路子。相应的实施对策为 :建立和健全综合管理决策机构 ,制定统管全局的水土保持科学规划 ,扩大融资渠道 ,搞好法律法规和监测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2.
水土保持是加快三江源区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三江源区具有独特的生态地位和作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同时也是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域。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人类不合理活动致使该区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水土保持是三江源生态保护的关键所在,搞好水土保持,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构筑中华生态屏障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行唐县在水保生态建设中,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局工作,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积极开展科技创新,通过水保科技园区生态经济开发技术、山区径流集聚工程综合运用技术和机修梯田在生态建设中的应用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加快了全县生态建设步伐,对促进农民增收进而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乡宁县认真贯彻国家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出台地方法规、规范企业行为,组织开展“一矿一业一事”活动,实施项目整合,落实优惠政策,有效地调动了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群众投入治理开发的积极性。介绍了具体做法与效果。  相似文献   

15.
江总书记重要批示发表 5年来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在突出多沙粗沙区重点治理和沟道坝系建设的同时 ,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 ,坚持科技创新 ,全面开展预防监督规范化建设 ,实施综合防治战略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不尊重自然规律、法制意识淡薄、人为水土流失现象时有发生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山川秀美工程建设任重道远。提出了今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重点  相似文献   

16.
现代水保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及我国加入WTO后开展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在新的形势下 ,水土保持要转变工作思路 ,创新机制 ,实行大面积封禁与小面积治理开发、专业队治理与大户治理、工程监理制与资金报账制、高新科技与传统水保实用技术相结合 ,形成符合当地实际的综合治理模式 ,以加快山西水保生态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7.
水土保持是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基础,不搞好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区难以形成,即使一时建好,也无法长久保住;水土保持是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实施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美化山水田林路,实际上就是在生态经济区里栽树种草美化环境。生态经济区建设是水土保持的目的,人们通过水土保持保护自然、改造自然的根本目的是利用自然、欣赏自然,建设美好的家园;生态经济区建设是水土保持的最终保证,只有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才能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土保持才有投入保证,水土保持才能真正实现;生态经济区建设为水土保持开辟了新的途径。针对抚州市水土保持和生态经济区建设特点,提出了搞好水土保持,加快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把水土保持作为改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江河治理的根本措施 ,以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和农牧交错区为重点 ,以水土资源有效保护、综合治理、合理开发、科学利用为主线 ,以减轻水旱风沙灾害、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为目标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期目标与任务是 :“十五”期间完成综合治理面积 2 5万km2 ,实施重点保护面积 5 0万km2 ,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为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发展经济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把参与式理念融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过程中,能够强化参与农户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良好的效果。以重庆市合川区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欧盟赠款项目为例,简要分析了参与式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的基本思路和特征,并介绍了该模式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0.
生态省建设必须首先解决水土流失问题。从河南生态省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生态省建设中的重要性出发,提出:河南生态省建设水土保持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明确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作为生态省建设的主体地位;结合全国首次水利普查,摸清河南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状况;加大预防监督力度,提高水土保持现代化监测水平;大力推进城市水土保持;加强水土保持科研工作,积极开展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和项目储备,建设水土保持示范基地;认真落实水土保持补偿机制,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快生态省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