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景谷地处滇西南的中部地区,属哀牢山以西低纬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3℃,≥10℃的活动积温7371℃,全年平均无霜期日数346d,全年日照时数1993.5h,年降雨量1295.8mm,年平均相对湿度78%,干湿分明,雨量集中,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季霜期短,昼夜温差大,气候冷凉,有雨水,较适宜发展种植亚麻。景谷亚麻种植季节主要是冬季,第2年3月初收获,有利于解决茬口矛盾,及早安排大春生产,保证粮食安全。景谷县于2003年引进亚麻种植80hm^2,平均产量5475kg/hm^2,总产量438t,通过第1年种植,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在试种成功的基础上,2004年在景谷县11个乡镇推广种植355.52hm^2,平均产量4725kg/hm^2,产量达1679.83t,2005年景谷县12个乡镇推广种植亚麻1481.07hm^2,原茎产量达5023t,平均产量3391kg/hm^2,其中有6.62hm^2平均产量高达7117kg/hm^2。亚麻种植己逐步成为景谷冬季农业增收的一个新型产业,并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适宜在湿热地区冬季亚麻种植的高产优化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亚麻,为亚麻科,亚麻属,一年生草本。亚麻有纤维用、油用和兼用3种。现将纤维用亚麻的种植技术介绍如下,仅供参考。一、选茬、选地及整地1.选茬、选地。亚麻应实行4~5年的合理轮作,忌重茬或迎茬种植。宜选择土层深厚、结构疏松、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平川地、平岗地和排水良好的二洼地种植。土  相似文献   

3.
胡麻属亚麻科亚麻属,是油用亚麻和油纤兼用亚麻的总称。胡麻具有较强的抗逆性,是良好的抗旱作物,在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是主要的油料作物,也是重要的大田经济作物。甘肃省2000年种植面积达19.78万hm2,总产达到20.68万t,分别占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及总产的57.97%和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5年北京市作物病虫总体发生情况,结合京郊种植作物布局、秋季病虫越冬基数及2006年春季天气预报综合分析,对2006年京郊主要粮、经作物病虫草害发生趋势预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嫩江县玉米青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嫩江县是黑龙江省玉米种植大县,2012年嫩江县大力引导农民发展玉米种植,全县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2年全县种植面积达到了5.3万hm2。但是近年来,玉米青枯病在嫩江县发生严重。为研究玉米青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特撰写此文。  相似文献   

6.
1 选育目标 亚麻在我国主要经济作物,现在农垦大面积种植。为满足生产上对优质、高产、早熟,适应大面积机械收获的亚麻新品种的需要,以出麻率高、纤维品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为育种目标,选育生产上急需的高纤、优质的亚麻新品种。新品种推广应用后,将给亚麻种植业、原料加工业和纺织行业带来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近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全国植保科研、教学和推广位的100多名专家,会商了2011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根据病虫越冬基数、2010年冬季至2011年夏季气候趋势预测和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1年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仍为偏重发生年份,程度重于2010年,发生面积约为3.8亿公顷次,同比增加4%。  相似文献   

8.
亚麻是主要的纺织和油脂原料作物,在农业经济发展和种植结构调整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黑龙江省亚麻产区的变化,盐渍化土壤条件下发展亚麻种植,其农业产值性价比具有明显优势.2009年在大庆星火牧场盐渍化土地上进行了亚麻新品种双亚13号原种繁育,采用高倍稀植技术,种子产量达到675 kg/hm~2,原茎产量达到4 500 kg/hm~2,充分体现了双亚13号高产、耐盐碱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纤维用亚麻是我国主要的纺织原料作物兼油料作物,随着亚麻种植区域和种植模式的改变,培育优质、高纤、高抗及适应性广的亚麻新品种成为当务之急.经过广大育种工作者的多年不懈努力,纤维用亚麻育种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育种方法上也有了很大突破,双亚13号的选育,就是应用花药培养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成功见证,是目前国内报道的唯一一个通过花药培养技术育成的纤维用亚麻新品种.2005-2006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2007年升人全省生产试验,参试代号为MH-2,2008年1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命名推广,审定编号:黑登记2008003.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坝上北部地区在区划上分属河北、内蒙古两省三市一盟五县,自然资源、气候资源独特,油用亚麻是本生态类型区唯一种植的油料作物。对本地区油用亚麻种质资源、种植模式等生产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探讨,解决油用亚麻生产存在的问题,提高本地区油用亚麻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1.
《农药市场信息》2003,(9):24-24,27
<正> 2003年广西农作物计划种植面积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有所减少,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2002年增加约5.5%,果树新增种植3.33万hm~2次。根据2002年农作物病虫发生实况、2003年种植结构以及历史资料综合分析,预计2003年广西农作物主要病虫总体发生将轻于2002年,属常发年份,发生程度将达中等偏重,发生面积约1335万hm~2。稻飞虱、玉米铁甲虫、稻纹枯病等病虫在局部地区将达大发生。  相似文献   

12.
<正>亚麻(Linum sitatissmum L.)为亚麻科亚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特色经济作物,具有品种多样、颜色丰富、适应性强、生存能力强等优点,部分亚麻品种有纯蓝色花,能在炎炎夏日给人带来清凉的视觉感受,具有较高的园林花卉开发利用价值。作为一种集经济和观赏价值于一体的植物,亚麻极适合作为园林花卉应用于城市花园造景中,不但能使城市花园景观的植物品种更加丰富,而且能够在种植配置方面更具地方特色,营造出极富趣味和风格的生态景观。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植保植检站根据2007年云南省小麦、蚕豆、马铃薯、蔬菜、油菜、亚麻等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计划,结合历年病虫害发生规律,采用专家评估分析法分析预测,2007年云南省夏收作物病虫草鼠害中等偏重发生,发生总面积将达3000万亩次。其中,小麦条锈病、小麦白粉病、蚕豆根病、蚕豆  相似文献   

14.
全镇总耕地面积12333hm^2,2004年,大豆种植面积8933hm^2,占全镇总耕地面积的72.4%。2004年,8933hm^2大豆田中都有大豆蚜虫不同程度的发生,达到防治指标的发生面积高达7733hm^2,占大豆种植面积的87%,可以说,2004年大豆蚜虫的发生面积和发生密度是近20年来前所未有的。在发生大豆蚜虫的豆田中,有部分地块发现有红蜘蛛,它们与大豆蚜虫一起危害大豆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稻纵卷叶螟是瓮安县水稻种植主要害虫之一,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2020年,瓮安县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发生程度达五级,第三代、第四代幼虫接连大发生,不但危害高峰期早于往年,危害期也长于往年。本文对2020年稻纵卷叶螟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控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为水稻高产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亚麻田杂草防治的除草剂选择及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冬春季种植的亚麻,其生长期基本上同小麦,油菜相仿,田间主要杂草是看麦娘,牛繁缕,Wang草及碎米荠。试验表明:72%都尔乳油用量130ml/667m^2在亚麻播后芽前封土处理,其鲜重防效达84.7%;17.5%快刀乳油,10.8%高效益草能乳油及5%禾草星乳油用量60ml/667m^2,在亚麻出苗后20-30d喷雾,其鲜重防效分别为98.1%,87.1%和92.7%。参试药剂对亚麻安全无药害,一次用药能完全控制亚麻全生育期的杂草危害。  相似文献   

17.
<正>根据广西农作物种植结构情况、结合病虫源基数及历史资料综合分析,2009年上半年广西农作物主要病虫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约9800万亩次。具体发生趋势如下:  相似文献   

18.
贵阳市从2005年开始利用大棚设施商品化种植康乃馨以来,前后共种植了34个品种,日前面积已达323.16km^2,年产花量5833.3万支。经过3年的种植,对康乃馨在本地区发生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现将其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华亚7号是以多胚亚麻种质D95029为母本,以自选亚麻品系95015-20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H02150,通过所内鉴定和品系比较试验,将表现优良株系H02150-7-1进行多地选择和抗病性鉴定,在安徽、黑龙江、云南等地进行农艺和产量性状鉴定,于2019年12月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登记,审定编号:皖品鉴登字第1909010。该亚麻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等特点,适合在安徽、黑龙江、云南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金豆和普施特施药后对后作安全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金豆和普施特残留药害对后作生育的影响。表明金豆施药后12个月对玉米、小麦安全。施药后24个月可以种植油菜、白菜、马铃薯、甜菜,高剂量对油菜、甜菜稍有影响。36个月甜菜、油菜、白瓜及亚麻均可安全种植。普施特施药后12个月可以种植玉米、小麦。施药后24个月正常用量可以种植油菜、马铃薯,对甜菜和白菜仍有药害。36个月可种甜菜、油菜、亚麻、白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