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不少地方畜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生猪养殖业的发展较快,已成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一条有效途径。但同样很有发展潜力的肉牛养殖业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为加快畜牧业产业化的形成,不断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现就加快肉牛养殖业谈点体会。一、树立肉牛养殖的新观念观念滞后严重制约了当前肉牛养殖业的发展,要加快肉牛养殖业的发展首要的一条就要解放思想,观念更新,实现“四个转变”。一是转变养牛为耕田的传统观念。长期以来,我们普遍认为养牛的目的就是为了耕田,始终把牛当作一种农业生产资料来饲养,而不是象猪那样,…  相似文献   

2.
枣庄市台儿庄区充分发挥粮多、草多的资源优势,把发展规模养牛当作农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为帮助农民赶着黄牛奔小康,台儿庄区农行适时发放养牛贷款140多万元,引进了利木赞、西门塔儿等良种肉牛冻精颗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牛肉需求量增加,饲养牛效益可观。各地群众养牛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当前农村肉牛热养中存在不少误区,如不尽快加以纠正,将会对今后肉牛产业的发展造成较大的损失。投资误区一些养牛户在建牛场时过于追求“上档次”、“上规模”,把大部分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上。这种现象在大型养殖场表现尤为突出。养牛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其投资回收期比较长。建牛场的目的是为了养牛,如果无钱买牛,那么所有投资都将化为泡影。在此奉劝广大养牛户在资金投入上,要给买牛留下空间。购牛误区随着养牛户良种意识的提高,养牛户都愿意购买良种肉牛…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黄牛改良经过18年坚持不懈努力工作,特别是脱贫攻坚以来,加大资金投入扶持一批中小规模肉牛养殖户,牛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广大农牧民非常喜爱养牛,尤其是改良后的西杂牛,使他们增加现金收入,得到经济实惠。为了更好更快发展县域经济,增加肉牛养殖数量,出售更多优质商品牛,做大做强肉牛产业。文章对昭觉县黄牛改良生产现状、西杂牛养殖可行性分析及发展前景,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分析,提出加快昭觉县黄牛改良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快速“糟养站牛”,即以酒糟为主要饲料,在短期内育肥肉牛。这是当今国内外的一项先进肉牛饲养方法。采用这种养牛法,增膘快、耗料少,饲养周期短,瘦肉多,内质好,经济效益高。快速“糟养站牛”,可遵循六字法。选:就是选好育肥牛,这是养好站牛的重要一环。老龄牛、瘦弱牛、  相似文献   

6.
养牛为种田,这是农民的老观念,因而重养惜杀。把存栏数作为衡量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指标,这是干部的老观念,因而忽视出栏率。所以,山东禹城县三年前大牲畜饲养量达到10万多头,不可谓不多,但是都在栏里地里,商品率差,挣不上钱。在新形势下,县委、县政府提出变“养牛为种田”为“养牛赚钱”、以杀促养的生产方针,去年宰杀了4.3万多头黄牛,可牛的存栏量反而大幅度增加。种地拉车的黄牛是使役型的,体瘦形小生长慢。近三年他们又把全县90%以上的黄牛,统统改良为肉役兼用型。“以杀促养”的方针为禹城县赚了大钱,他们建立了年宰杀能力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黄牛改良工作开展了30多年,改良的区域化也基本形成,牛群中有大量的杂交一代,杂交二代牛、三代牛也有相当数量.黄牛改肉牛提高了养牛业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许多地方的农民实现了“赶着黄牛奔小康”.贵州省的黄牛改肉牛大部分是二元经济杂交和部分级进杂交,由于级进杂交二代、三代牛,对营养条件及选育水平要求较高,从而出现了级进二代、三代牛生长性能有下降趋势.因此,利用三元杂交的生产方式,探讨肉牛三元改良效果,筛选出生长快、肉质好、经济效益高并适应贵州自然环境的杂交组合,指导遵义肉牛生产和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为此,2007年遵义市畜禽品种改良与贵州省畜禽遗传资源管理站合作完成了,贵州省“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贵州省乳用兼用牛的培育与应用》(黔科合NY字[2007] 3010号).引进弗莱维赫牛的细管冻精,开展肉牛三元杂交.从中筛选出适应本省自然条件、生长快、经济效益高的优良三元杂交组合,探讨三元杂交肉牛的合理利用方式,为集约化肉牛生产提供优良的商品肉牛.现将本次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位普通农家女,却能洞悉市场行情,从养蛇到养牛,都干出了名堂。她就是山东省青州市家喻户晓的农家女强人顾学玲。从1992年养蛇至今近20年,她成为闻名全国的“女蛇王”。如今,“女蛇王”又被当地群众加封了“牛大王”的头衔。她养殖肉牛500多头,每头肉牛能赚1000多元。  相似文献   

9.
一是由养本地黄牛向养西门塔尔杂交牛方向转变。南漳县有36年的肉牛冻精改良历史,利用西门塔尔牛改良本地黄牛品种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10.
一位普通农家女,却能洞悉市场行情,从养蛇到养牛,都干出了名堂。她就是山东省青州市家喻户晓的农家女强人顾学玲。从1992年养蛇至今近20年,她成为闻名全国的“女蛇王”。如今,“女蛇王”又被当地群众加封了“牛大王”的头衔。她养殖肉牛500多头,每头肉牛能赚1000多元。  相似文献   

11.
永嘉县张溪乡富山村农民叶贤顺利用当地山坡草资源,依靠科技,饲养黄牛8头,通过销售肉牛及牛犊,出租役耕牛等办法年收入1.2万元。同时,因养牛积栏肥100担,使10亩承包田和责任田提高了肥力,增产粮食1000公斤。村民都说;“叶贤顺养黄牛奔小康。”富山村有山场面积2.5万亩,小草青青,  相似文献   

12.
在致富之路上,江苏省启东市惠萍镇鸿东村的丁振祥选择了养牛。一家养了48头牛,在当地老丁也算是“牛大王”了。57岁的丁振祥已养了40多年的牛。他的“养牛经”很简单,叫做:“你养老牛,  相似文献   

13.
近日,记者在吉林省延边州采访时发现.在村头小巷.在山坡草地,到处都可以看到延边黄牛的身影。该州畜牧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延边州是延边黄牛的主产区.农村均以养牛为家庭主要收入。目前,延边黄牛存栏85万头.产肉3400万公斤。延边农民真正实现了人均一头牛.农村到处呈现出农民牵着黄牛奔小康的可喜局面。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活牛存栏量达1.3亿多头,约占世界总量的10%,其中黄牛9600万头。我国养牛产业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由役用向肉用转化,其主要特点是引进国外肉牛品种对国内牛进行改良。目前,我国肉牛总共有24个品种,其中20个为国外引进品种,在肉牛生产较发达地区,国内肉牛品种已基本消失,大部分变成了“改良牛”。由于“重引种、轻选育”,我国种牛引进基本上是活体和胚胎的引进,这些牛不能繁殖后代,需要不停地进口,以致出现“引进——退化——再引进——再退化”现象。据了解,我国肉牛生产效率较低,目前年出栏率仅35%,一头肉牛平均胴体重量仅147千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养牛业的快速发展,对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养牛生产中普遍存在着牛个体小、增重慢、饲养周期长、出栏率低的问题。引进国外良种品种肉牛来改良本地黄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1.引良种引进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而且肉质好的优良肉牛品种,如意大利皮埃蒙特牛、德国黄牛、日本和牛等。2.选杂优除引良种外,也可选养杂交肉牛。因其综合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在短时间内可生产大量优质肉牛。  相似文献   

17.
“靠坡养牛真不赖,响铮铮的票票怀里揣,谁说咱山汉们发不了财……”山西省五台县石咀乡芦家庄村养牛专业户李胜元站在山圪梁上吼几声自编自唱的“信天游”,又看一看自己养的12头牛,自个偷着乐。据统计,芦家庄村106户已养牛220头、养羊800余只,全村畜牧收入140万元。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月25日,山东省梁山县徐集镇后杨楼村杨玉智,是颇有名气的养牛大户,因养牛走上了富裕路。他介绍说:“利用信用联社的贷款养纯种鲁西黄牛20多头,采用科学配方喂精饲料,其中1头种牛有1吨重。身高1.7米以上。黑龙江、辽宁等地的养殖场出1万元购买他都没卖。在梁山像这样重的黄牛很少。”图为吨牛。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通河县1999年由火炬村养牛大户阚某最先开始搞肉牛拴系育肥生产。他一开始养24头肉牛.后采扩大到70头。在他的带动下.全县其他乡镇许多农户也相继发展肉牛养殖。到目前为止。全县8个乡镇从事内牛生产的养殖户已达到103户。全年产内牛1400头以上,平均每头牛育肥3~4个月可赢利300~500元.现将通河县肉牛拴系育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通河县1999年由火炬村养牛大户阚某最先开始搞肉牛拴系育肥生产。他一开始养24头肉牛,后来扩大到70头。在他的带动下,全县其他乡镇许多农户也相继发展肉牛养殖,到目前为止,全县8个乡镇从事肉牛生产的养殖户已达到103户。全年产肉牛1400头以上,平均每头牛育肥3 ̄4个月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