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将海带种质的无菌采集与配子体固相保存相结合,对种海带的处理、游孢子的采集、配子体的分离与固相接种等关键步骤进行了研究和改进,建立了一种高效的海带配子体固相保存方法,此方法从源头降低了细菌的污染,减少了配子体保存过程中污染细菌的机会,简化了常规固相保存的菌处理流程,提高了保种效率,有利于固相保存方法的大规模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获取3个食用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新品系(“海天1号”、“海天2号”、“海天3号”)和“黄官1号”海带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信息,为海带种质保存及新品系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从2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8对扩增效果好的引物,对4个海带品系的120个样本进行了种群遗传分析.结果显示,8对引物共检测到28个具有多态性的等位基因,9个特异性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等位基因数为4.6250个.4个海带品系的Nei's基因多样性(H)和香农指数(I)平均值分别为0.3809和0.6702,遗传多样性水平偏低,且亲缘关系较近.其中,“海天1号”海带的H、I值最高,多态性位点最多,遗传多样性优于其他3个海带品系. “海天2号”、“海天3号”和“黄官1号”海带遗传多样性水平依次降低.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海天1号”与“海天3号”海带亲缘关系最近,而与“黄官1号”海带亲缘关系最远.AMOVA分析显示,4个海带品系92.06%的变异来源于品系内部,7.94%的变异来源于品系间.“黄官1号”海带的遗传多样性在4个海带品系中最低,以其作为亲本培育新品种时,应注意提高子代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最高的是“海天l号”,可充分利用其优点培育优良的新品系.  相似文献   

3.
《河南水产》1992,(2):26-27
鱼类种质资源是国家宝贵的生物资源,因自然环境改变而使资源枯竭或是因杂交而丧失了原有基因库中优良的基因配套,就会使国家生物资源遭受巨大损失。“为了保护和发掘祖国的鱼类种质资源,广泛宣传和普及遗传知识,大力进行保种育种,是保护和丰富我国鱼类基因库,保证水产事业永盛不衰的重要工作。”因此保存鱼类原始的优良种族意义十分深远。  相似文献   

4.
海带(Laminaria japonica)是我国海水养殖业中最重要的经济海藻。七十年代,年产量曾达到20余万吨。早在1958年,方宗熙等就开展了海带的遗传育种工作,报道了海带叶长、柄长、叶厚等性状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并应用自交、筛选的方法相继育成了数个经济性状较好的品种。但作为自交筛选、杂种优势利用等方面的理论依据——遗传参数的估算、分析尚很少报道。国外,为适应藻胶工业的要求,Chapman 等曾就海带褐藻酸含量进行过遗传分析。为了适应我国海带养殖业与海藻工业的要求,我们依据了在高等经济作物方面数量性状的遗传理论和遗传参数的估算方法初步估算了海带叶长、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第一海带栽培大国。遗传育种在海带产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海带遗传改良研究,共培育了约20余个优良品种,其推广应用大大促进了海带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自我所重新引进日本真海带以来,为我国各地的海带养殖提供了一个新的品种.随着海带人工育苗的不 断创新,尤其是以海带配子体克隆育苗技术的出现,使育苗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该技术表现出育苗周 期短、投入少、成本低、产出大的特点,在海带保种方面,也较利于保持海带的种质,解决了遗传退化的问 题.但是随着该技术的应用,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敌害生物的问题也成了一个影响保种及海带配子体 克隆育苗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5.罗非鱼种业体系建设我国已建成比较完善的三级罗非鱼良种推广和生产体系,具体包括罗非鱼遗传育种中心、国家级良种场、农业龙头企业苗种场以及与其他中小苗种场间的引种关系。其中罗非鱼遗传育种中心负责罗非鱼种质资源的保存和新品种选育,罗非鱼良种场负责优良品种亲本的保存和扩繁,苗种场负责规模性生产优质苗种,三者相辅相成,推进我国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目前我国罗非鱼苗种年产量已达到200亿尾。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20,(9)
详细介绍了盆周山地猪作为优良的地方品种资源,按照农业农村部《中国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建立保种场,从基础群组建到后备猪培育、选种选配、饲料营养、杂交利用的初步研究测定结果,对地方猪生物多样性保存,地方猪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等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获取3个食用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新品系("海天1号"、"海天2号"、"海天3号")和"黄官1号"海带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信息,为海带种质保存及新品系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从2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8对扩增效果好的引物,对4个海带品系的120个样本进行了种群遗传分析。结果显示,8对引物共检测到28个具有多态性的等位基因,9个特异性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等位基因数为4.6250个。4个海带品系的Nei?s基因多样性(H)和香农指数(I)平均值分别为0.3809和0.6702,遗传多样性水平偏低,且亲缘关系较近。其中,"海天1号"海带的H、I值最高,多态性位点最多,遗传多样性优于其他3个海带品系。"海天2号"、"海天3号"和"黄官1号"海带遗传多样性水平依次降低。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海天1号"与"海天3号"海带亲缘关系最近,而与"黄官1号"海带亲缘关系最远。AMOVA分析显示,4个海带品系92.06%的变异来源于品系内部,7.94%的变异来源于品系间。"黄官1号"海带的遗传多样性在4个海带品系中最低,以其作为亲本培育新品种时,应注意提高子代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最高的是"海天1号",可充分利用其优点培育优良的新品系。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海洋大学与荣成海兴水产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耐高温海带良种选育技术课题,近日顺利通过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办公室专家组验收。“荣福”海带新品种是我国培育出的第一个高产、抗逆海带新品种,它在促进海带良种化养殖,促进海带无公害加工,保持近海养殖生态平衡,缓解海水富营养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产业价值。“荣福”海带新品种的遗传特征明显,综合经济成分优良,耐高温、高产性状突出,在延长养殖收获期和增产增收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目前,“荣福”海带已在山东荣成进行了2万多亩养殖对比试验,比现有品种平均每亩增产27%,收获期延…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岗巴绵羊种质特异标记,采集岗巴羊耳组织样品和其他藏区绵羊品种120只,进行岗巴绵羊群体遗传多样性对比,共检测到384个样品DNA的分型,选取合格的样本,岗巴绵羊检测到604 554个SNPs位点,大部分样本的位点检出率达到94%以上。为了对比其他藏系绵羊微卫星标记绵羊品种间的遗传关系~([3]),对岗巴绵羊全基因组扫描、群体进化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岗巴绵羊单独聚成一支,与其他群体无任何亲缘关系。为今后开展绵羊分子育种和品种保种、提高经济性状提供了分子遗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海带产业面临的六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海带苗种 海带的育苗技术现已达到较完备的水平,应该说,现在市场上的苗种供应供过于求,这就迫切要求育苗单位更新育苗的品种,现有的“远杂11号”、“荣福1号”、“烟杂1号”、“福建海带”、“日本真海带”、“901”、“201”等急需改良,各育苗单位要根据国家海洋“863”项目,利用克隆、转基因或杂交技术,积极培育具备优良性状的优质海带苗,育苗场应该与养殖场紧密配合依据海区特点及加工生产需要,科学育苗,因地制宜选择品种,促使海带既丰产又丰收。 二、海带养殖  相似文献   

13.
三疣梭子蟹是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种类之一,良种选育核心种质的繁衍与更新是制约品种选育成功的技术瓶颈。根据Doyle和Talbot提出的计算有效群体含量的计算公式,对2008年三疣梭子蟹快速生长品系核心育种群有效群体含量进行估算,得出实际群体有效含量为213,实际近交系数为0.002 3,其近交系数较小,近交衰退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但三疣梭子蟹保种数量和留种方式仍然困扰育种群体控制,因此,借鉴畜禽的保种模式,从留种方式、雌雄比例、保种数量等方面对三疣梭子蟹快速生长品系核心基础群进行保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随机留种,雌雄1∶1比例交尾,雌雄数量各131只,此保种模式既能保证三疣梭子蟹快速生长品系核心基础群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使其具有较大的选育潜力,又能使保种成本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此研究模式也为理论保种模式,需要在以后的实际群体选育过程中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海带是一种具有明显世代交替的两年生褐藻,它的生活史有无性世代的孢子体和有性世代的配子体两个阶段。孢子体世代的核相是2n,配子体世代的核相是n。在孢子体和配子体的世代交替过程中,伴随着发生核相的交替。这里所说的核相交替,很重要的一点是染色体数目的交替。上述记载,早为人们所知,但是海带的染色体数目到底是多少?这却是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对海带遗传育种工作,尤其是将来将近代遗传工程技术应用在海带育种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区不同养殖品系海带与长海带之间的遗传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中国海区海带(Laminaria japonica)不同栽培品系(种)及长海带(L.longissirna)的配子体无性繁殖系进行12个酶系统的同工酶检测,获得了31个基因位点,酶谱分析结果说明,来自同一株海带的雌、雄配子体无性繁殖系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但“860”品系可能因杂合度大,导致该品系雌、雄配子体无性繁殖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远。对它们相应的亲本孢子体进行RAPD分析,30个随机引物共得到185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76个,占41%。利用UPGMA对同工酶及RAPD所得到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表明中国海区养殖海带的不同品系或品种之间的遗传相似性较大,而“烟杂1号”与长海带之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基于同工酶和RAPD图谱的结果推测,“烟杂1号”是一个新的杂交种,其母本可能是“荣杂1号”,而父本可能是长海带。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乐清湾牡蛎养殖现状,提出引进新品系(种)人工育苗及保种繁殖,进行遗传育种研究,改善养殖环境,做好养殖管理,合理调整布局,开发新产品等措施,以促进牡蛎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克隆在海带育苗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迎霞 《齐鲁渔业》1997,14(3):16-17
综述了海带雌,雄配子体克隆在海带育苗及育种中应用的原理及现状,同时对今后多倍体育种研究趋向进行了初步述评。  相似文献   

18.
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丰富,特别是地方品种的优异种质特性,是几千年来多样化的自然生态环境所选择的结果,也是劳动人民长期选育的结果,许多优良地方畜禽品种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繁殖率高和产品优质的特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是关系到养殖业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的重大问题。作为生物多样性重要组成部分的家畜遗传资源库对当今和将来人类的食品和农业生产具有主要的经济、科学及文化价值。通过对动物遗传资源的现状、系统分类、评价方法,动物遗传资源的保存和利用研究进展的论述;并提出了保护好我国动物遗传资源的几点策略,为今后的保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海带种质保存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综述了海带继代培养种质保存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藻类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海带种质保存中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20.
国外简讯     
国际鱼类遗传、育种和杂交学术研讨会在法国举行 1986年,在法国波尔多市召开了“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遗传、育种、杂交学术研讨会”。有28个国家的160多位科学家和专家出席大会。会议对当前国际遗传、育种和杂交方面的科研进展情况进行了评估,并拟定了改进鱼类和水生无脊推动物渔业利用的方法,明确了对养殖对象的新的研究方向。这次学术研讨会的总结有以下几个部分:1、水产养殖对象的种群遗传学;2、选择繁育和工业化杂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