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建新  董国Kun 《江西植保》2001,24(2):44-46,49
仙居县杂交中晚稻细条病常年重发,分析原因:一是农民习惯于用病草捆扎秧苗,二是单双混栽程度的不断上升;三是大面积种植的杂交组合均不抗病;四是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特别是连晚易感生育期遭遇台风暴雨多发季节;五是肥水管理不当,针对其发生原因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药剂防治为辅助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仙居县杂交中晚稻细菌性条斑病常年发生严重 ,原因除稻种带菌外 ,与当地农民习惯用稻草捆扎秧苗、单双混栽面积不断扩大、大面积种植不抗病的水稻杂交组合和近年气候条件异常有密切关系。针对其发生规律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 ,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稻瘟病是水稻上主要病害之一。六合区2010年杂交中籼稻稻瘟病严重发生,主要原因是品种、气候和防治等因素共同影响而造成的。防治上需普及防治技术,坚持适期用药,实施统防统治。  相似文献   

4.
湖南杂交水稻病虫害发生和防治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湖南省杂交水稻的推广应用和发展,对杂交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的历史演替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当前杂交水稻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的现状,并就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提出了湖南植保和杂交水稻病虫防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2a的试验调查表明,杂交水稻穗期三化螟的侵入以穗茎部和倒一节为主,穗部以下各节也可侵入;三化螟有转移为害习性;在大发生年,杂交水稻穗期三化螟必须防治两次,第一次防治适期应以卵孵始盛至卵孵高峰期为宜,间隔5~7d后防治第二次。  相似文献   

6.
江西稻螟的历史演变及今后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西稻螟种群经历了三个明显的演变阶段,即:(1)由以二化螟为主演变成以三比螟为主;(2)由三化螟为主演变成南部稻区以三化螟为主,中、北部稻区以二化螟为主;(3)二化螟基本稳定,三化螟明显回升。第一次演变的主导因素是水稻栽培制度的变革和矮秆品种的推广,第二次演变主要是水稻品种的更替所致,特别是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1990年以来三化螟明显回升的主要原因是越冬有效虫源田面积扩大,桥梁田面积增加,杂交早稻的推广以及防治因素。今后水稻螟虫的防治对策:(1)抓住螟虫越冬薄弱环节,搞好冬季治虫;(2)全面推行秧田打送嫁药;(3)调整药剂防治策略,重点抓好各代防治对象田的防治;(4)搞好田间调查,准确预报防治适期;(5)改进防治技术。一是要选择药效期较长、有内吸传导作用的药剂,并不断试验筛选和推广新型药剂。二是要提高施药质量。三是根据螟虫发生轻重和农药药效期的长短,确定防治次数。  相似文献   

7.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之一,多年来,此病在杂交水稻发生面积大而严重.为了控制、扑灭其发生,促进杂交水稻的发展,在自治区植保总站的支持下,玉林地区于1985~1987年,分别在北流县隆盛镇糖梨径和陆川县马坡镇介洞水稻杂交制种基地,进行了大面积综合防治试验.针对这两个基地在1984年晚稻曾不同程度地发生过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制种单位提出开辟新的基地有实际困难,而当地群众又坚持要搞水稻杂交制种的现实,我们选择了这两个疫区基地,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了重点放在消灭病原菌,杜绝初次侵染为重要环节,进行了综合预防的技术探讨,结果,大面积采用综合防治方法,在水稻杂交制种基地预防水稻细条病的发生.效果是显著的,其中又以杜绝病源措施起决定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随着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黑粉病已成为杂交水稻制种和不育系繁殖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本文介绍了稻粒黑粉病的症状,探究了其发病规律,根据发病原因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水稻杂交育种过程中稻粒黑粉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植保要文全国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小组组长范小建要求落实责任振奋精神坚决打赢毒鼠强专项整治攻坚战12(3)○研究报告施氮量对棉田主要害虫种群动态的影响1(3)棉田瓢虫、蜘蛛种群调查及作用评价1(5)转双价基因抗虫棉对主要害虫的抗性观察与防治技术要点2(3)上海地区水稻螟虫暴发原因和综合治理措施2(6)杂交水稻穗期三化螟侵入部位及防治技术探讨3(3)2002年丰县稻田棉铃虫发生概况及原因初析3(5)常用除草剂对玉米的安全性评价4(3)枸杞园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初步研究4(5)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5(3)蟹田稻病虫草发生…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制种生产中稻粒黑粉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稻粒黑粉病是一种最典型的母本特殊病害,它对大田普通水稻生产极少造成为害,但在杂交水稻制种田中,发病普通而严重,一般损失l0%~20%,高的达50%以上。因此,对稻粒黑粉病的研究与防治成为杂交水稻制种上病虫防治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