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了赵庆泉大师的佳作《中国盆景走向世界》受益非浅,感慨良多。很有些话想说,又觉得自己身小力微,不足于附会大师。于是便找出了《花木盆景》近年来刊发的众多的关于中国盆景与世界的章,再次解读,切实觉得赵大师的章朴实,又切中时弊,既深入透彻,又浅出明理,宾服之余,谈些想法,不足之处,还请大家见谅。  相似文献   

2.
《花木盆景》在2000年首期上登载了彭春生、明军二位先生的署名文章《根艺发展的困惑与出路》,明确提出了“枯木艺术”的新概念,对根艺的发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花木盆景     
《花木盆景》2004,(4):12-15
  相似文献   

4.
单位为我们每个职工各订了一份全年的《花木盆景》(盆景赏石版),当然,我也很幸运地拥有了一份。  相似文献   

5.
6.
《花木盆景》2008,(9):10-10
《花木盆景》杂志创刊已经25年了。25年来,正是由于您—《花木盆景》杂志忠实读者的大力支持,陪伴着一起走过了风风雨雨,杂志才得以从弱小到壮大,成为行业内的品牌期刊。  相似文献   

7.
胡一民 《花木盆景》2000,(11):17-17
近年来东南及沿海市场上出现的俗名“观音木”的盆景植物(不是柽柳)。其学名是什么?原产哪儿?如何养护?  相似文献   

8.
4月26日,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花木盆景》杂志编委、中国盆景大观园总经理谢克英先生联袂《世界盆景金奖集》主编、广东省盆协常务理事陈志就先生,出席谢大师故乡广东省化州市盆景奇石协会成立庆典。  相似文献   

9.
我与共和国同龄。50岁时,眼见同龄人纷纷下岗、内退,甚至当干之时的顶梁柱也被“一刀切”闲赋家中。为了届时不致手足无措,于是决意发挥自己的“艺术”潜质,操练一种业余爱好。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盆景爱好者,平时喜欢摆弄盆景,也喜欢阅读《花木盆景》杂志及一些盆景书籍。我读书刊,主要是想从中学些盆景的制作技艺和养护方法,希望能直接指导我的实践,而对于盆景的理论与历史则兴趣不大。去年五月号上,“盆景教室”栏目开始连载由中国农业大学李树华老师撰写的《中国盆景文化史》一书。这些文章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对我国盆景文化的发展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与读者朋友的互动,更好地改进我刊的编辑工作,特设立“编读往来”栏目。  相似文献   

12.
郭纹辛作品     
1967年生于云南曲靖,1992年开始从事盆景创作。现为云南省盆景赏石协会理事。从接触盆景到喜爱盆景再到痴迷盆景,他深刻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盆景艺术的无穷魅力。在二十余年的盆景之路上,由于身边没有老师教,幸好有《花木盆景》这位无声的老师教导着他,让他受益良多。之后,他经常到盆景发达的省份学习观摩,拜访名家,并积极参加全国盆景展,从中不断提升自我的盆景修为。其作品曾在中国盆景展上获得过一银两铜。  相似文献   

13.
10月2日至4日,2013“唐苑的世界盆景对话”国际年度论坛在西安“中国唐苑”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世界盆景石文化协会与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日本、美国、立陶宛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位盆景、赏石专家与会,共同探讨盆景赏石艺术。小林国雄、须藤雨伯、基娅拉·帕迪里尼、梁悦美、曹志振、杨贵生、李城、刘源望等国际知名人士出席。  相似文献   

14.
山水盆景《长江之水天上来》是在《过尽千帆尽西陵》(原载《花木盆景》2000年第3期,见图1)基础上修改得来的作品。《过尽干帆尽西陵》是本人的前期山水盆景作品,石材采用丹阳石。由于受当时文化底蕴、制作思路、制作技艺的制约,此作品还是很不成熟的。近年来,本人认真阅读了一些绘画专著,观摩中国古代山水画名家所创作的作品,很有收获。2007年下半年,对此作品重新审视,觉得此作品存在两大缺陷:一是按题名,此盆景应表现的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长江山峡风光,盆景画面左上方虽有群山绵延,逶迤起伏之势,  相似文献   

15.
日前同好论及《花木盆景》今年第四期张锋先生《品思“台风”中的大陆盆景》一,笔认为,张先生中“多言不是”并非“讽喻”,而是让人“收视反听”,意在“警觉”,旨在“革新”。有的事实言谏也是笔的代言。但张先生章立论事关全国盆景评判,有的观点就失之偏颇。对两岸盆景比较,“品思”也缺客观与深层的透视,  相似文献   

16.
许松。1972年出生在风景秀丽的太湖之滨——无锡。受江浙地区吴文化的熏陶。从小喜欢花花草草。无意间在《花木盆景》杂志上看到盆景后即被深深地吸引。1999年开始专业从事盆景的种植和造型。通过努力和众多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盆景技艺得到提高,多次在各级盆景比赛中获奖。并获得无锡市唯一一个盆景类“五一劳动奖章”。现任“盆景乐园网站”的分区版主。  相似文献   

17.
徐鹃 《花木盆景》2004,(9):20-21
仿佛看见悠远的过往时代,处处是令人留恋的美景,这正是五针松名木作品《松籁》所描绘的风景。名木当前,观者莫不被那洋溢着的优雅风姿触动心弦。该作品是由杂木盆景大师、“芙蓉园”第一任园主竹山房造氏创作培植的,真是文人木盆景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名品佳作啊!  相似文献   

18.
对节白蜡生长快,伤口愈合能力强,桩型苍劲挺拔,枝条耐蟠扎,定型快,根系发达,生命力强,是湖北盆景素材的最佳树种,深受广大盆景爱好喜欢。韦金笙先生在《花木盆景》2003年第八期《中国盆景谁主沉浮》一中,把对节白蜡列为长寿树种,为对节白蜡盆景定了性,我们也进一步认识到了对节白蜡盆景既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更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但是,由于资源有限,加之多年采挖,要想得到一棵没有截面、收头完美的坯桩很难。目前,所采挖的树桩大多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19.
《花木盆景》2008年第七期刊登了张超中先生的《浅析成型盆景的老化原因及其更新复壮》一文,并再读张辉明先生《如何预防盆景植物老化失枝》的文章,感触很深。看来近年来,人们从造型热潮中,逐渐地移视到盆景植物培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上。在这几十年盆景培育和养护技术的实践里,使实践者感受到许多艰辛和无助,也意识到科学培育是盆景艺术的发展基础。没有先进的培育和养护技术,盆景艺术的繁荣,只是过眼的云烟,在国际上没有应有的地位,更谈不上接轨。  相似文献   

20.
1991年刚满20岁的我就迷上了盆景艺术。当时在单位搞收发工作,我接触并征订了贵刊。收到每期杂志后,我往往先浏览,后细读,了解并熟知了采桩、养护、造型、鉴赏等和盆景相关的知识,让我更亲近自然,热爱生活,并提高了自身品味和修养。迄今,贵刊如良师诤友般引导我走过了风雨坎坷的17个春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