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武生 《农家科技》2006,(10):13-13
近年来常规优质晚稻良种种植面积扩大。但由于对常规优质稻品种的复壮不够重视,以至于常规优质稻品种退化较快.退化的品种不仅抗性、丰产性下降,而且品质变劣。因此要注意及时采取提纯复壮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优质稻栽培技术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优质稻特别是高档优质稻品种的抗病性、抗逆性较差,产量水平相对要低一些,这些差异主要是因品种特性不同而造成的。品种特性的差异,也导致了优质稻与普通稻在高产栽培技术上的不同:一是优质稻要勤换种。优质稻种子质量除了要符合GB4404规定外,常规优质稻还要经常换种,最好  相似文献   

3.
优质稻和优质稻米是2个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优质稻是稻米品质达到国家或省颁优质稻品种标准,通过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认定的水稻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4.
<正>德宏州是优质米的故乡,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比较适宜籼型优质稻种植,故历史上曾有"芒市谷子,遮放米"的赞誉。然而传统的优质稻生产由于品种退化、抗病性差,加之栽培方法不规范不科学,管理粗放,单产低,经济效益不明显。2008年至2009年连续对德宏州陇川县弄巴镇66.7 hm2连片优质稻进行田间抽样调查,调查品种为滇陇201,共  相似文献   

5.
优质早稻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优质早稻应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用通过审定或认定的优质稻品种。常规优质稻种子,要求每年更换。按产业化开发的要求一地一品种,连片种植。  相似文献   

6.
优质稻米因口感好、米质优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经多年种植,会因品种、环境条件、栽培技术等影响出现混杂退化现象,对稻米产量、米质和口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良种良法对常规优质稻的生产尤为重要。本文从种植环境及要求、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贮藏等方面总结出一套常规优质稻保纯繁育技术,以期为优质稻的保纯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选用优质高产良种稻米的品质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即品种决定的,而且品种对产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生产实践表明,现有品种中,产量高的往往品质较差,而品质好的品种产量又较低,如杂交优质稻的产量潜力普遍较常规优质稻大,但二者的品质往往相反。此外,品种不同,其抗病性、丰产性、适应性也存在差异。因此,在选用品种时,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条件和生态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的优质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8.
丰穗占是广州市农科所育成的早、晚兼用型常规优质稻品种,其株型好、外观及食味品质优良、丰产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9个优质水稻品种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杨军 《农技服务》2010,27(1):1-2
为筛选出适宜凤冈县种植的优质杂稻组合,为优质稻、有机稻生产品种选用提供依据,进行了9个优质水稻品种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中优169、金优137、两优662这3个优质稻新组合可作优质稻及有机水稻生产主推组合储备。  相似文献   

10.
《福建农业科技》2009,(6):88-88
根据国内外优质稻的消费趋势,福建省提出优质稻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至2015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87万hm2左右,食用优质稻占75%左右,其中高档食用优质稻占到10%左右。为此,在“十二五”期间,福建省将通过加强本省选育、对外引进、评选招标等措施,筛选出30—50个适宜本省种植的优质稻品种,加大优质稻新品种及配套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计划6年累计推广340万hm2,并突出高档优质稻新品种的推广,力争到2015年全省高档优质稻品种推广面积达6.7万hm2以上。2009年全省水稻优质率为54%。  相似文献   

11.
田东香是广西农学院劳天源教授利用泰国稻作母本、如意香作父本配组杂交而成的常规优质稻.该品种米质优,产量高,年际间产量稳定,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湖南在优质稻种资源收集、引进、评价、利用,优质稻品种选育、优质稻米标准研究、栽培技术体系研究的成就、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收集、评价、保存了湖南地方稻种资源5000多份,国外稻种资源1000多份;育成了中高档优质稻品种120个,其中中档优质稻品种103个,高档优质稻品种17个,三系优质杂交稻组合8个,两系优质杂交稻组合7个,常规优质稻品种115个;针对优质稻品种库容小、生物学产量低等特点,研究形成了一套高生物学产量、高库容量、高经济系数、少农药污染的“三高一少”优质稻栽培技术体系。正进一步收集、引进、利用耐热、抗病优质稻种资源、野生稻有利基因;研究稻米重金属及化学残留物的检测技术;采用常规育种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全面提高优质稻品种产量潜力、抗病虫性及稻米品质,改良现有不育系、恢复系、常规水稻品种;研究优质稻合理的时空布局与生态区划,采用全程监控技术,进行洁净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近几年对湖南省主要优质稻基地县优质稻生产及种植模式的调查与分析,归纳了4种配套模式及栽培要点:(1)中熟早籼优质稻配中熟晚籼优质稻模式;(2)早熟早籼配迟熟中高档优质稻模式;(3)中熟早籼优质稻作早稻种植后晚稻作倒种春种植模式;(4)经济作物配中高档优质稻品种作一季晚稻与单季稻种植模式.前两种模式适合湖南省优质稻基地县及商品粮基地县作双季稻种植;后两种模式各地可根据市场要求和品种特性因地制宜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4.
《农技服务》2015,(10):88-89
在碧江区进行了7个优质稻新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合我市推广的优良品种为T优618和苔优662,可作为今后优质稻替代品种重点推广,并配以科优21、科两优889、示范品种、宜香优2115等品种适度推广。  相似文献   

15.
粮食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是大势所趋。近几年,湖北省武穴市优质稻种植面积发展迅猛,在粮食生产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优质高产品种筛选与确立是水稻种子最基础的生产环节,引进和推广适宜本地区的优质稻品种,对于提高优质稻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充分利用福建省连江县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质稻生产的基础上,总结优质稻生产的品质要求、品种选择和优质安全生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充分利用广东优质稻的优良性状,改良和提高湖南优质稻的性状水平,在分析广东优质稻品种的遗传背景、品种类型、农艺性状、抗病性、稻米品质和产量水平的基础上,结合湖南优质稻品种(组合)的主要性状特点,对20个广东优质稻品种引入湖南长沙夏播时的主要性状表现及其在湖南水稻育种上的利用前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广东优质稻品种引入湖南一般可以作一季晚稻种植,少数可以作双季晚稻种植;20个品种的理论产量为6 430.5~9 271.5 kg/hm^2,品种间差异很大,大多数品种属于矮秆大穗型;12个品种无垩白粒,8个品种有垩白粒,但垩白粒率很低;所配30个杂交稻组合有14个的结实率为75.07%~82.43%,与对照汕优63的75.1%~84.9%基本一致,有10个组合单株产量的超亲优势在20%以上,6个组合单株产量的竞争优势在10%以上,其中优IA/华新占的超亲优势与竞争优势最高,分别为61.7%和32.32%.  相似文献   

18.
4.常规晚稻品种 (1)湘晚籼13号.属迟熟香型优质晚籼稻,2001年通过湖南省审定,1999年被评为湖南省二等优质稻品种.全生育期123.7天,适宜在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较轻的地区作双季晚稻或一季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9.
水稻是福清市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为筛选出适宜福清市种植的晚季优质稻品种,笔者于2022年引进9个优质稻品种,以当地主推品种丰两优一号为对照,开展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百香优005综合表现好,可作为晚季优质稻进一步在福清市扩大示范,嘉成优1253、杉谷优533、华浙优1561、华中优1号综合表现较好,可继续多点试验。  相似文献   

20.
优质稻生产、加工及贮藏技术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我国在水稻育种及生产上重产量而轻品质,致使水稻稻米品质不佳品种比例较高。我国优质稻发展处于高产导向转向优质导向新阶段,相对于日本、韩国、泰国成熟的优质稻生产体系,整体稻米市场竞争乏力,已无法满足国内民众对优质米的需求。积极发展优质稻是顺应当前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稻谷品种的遗传特性是决定稻谷品质的首要因素,除此之外,土壤和气象生态、栽培技术、加工技术、贮藏条件等对稻谷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述优质稻的品种培育、栽培技术、贮藏条件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提升优质稻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