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旅华英国游客对我国旅游价格与服务质量的感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英国一直是中国在西欧的第一大客源国,文章通过分析旅游服务价格和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了旅华英国游客对北京、上海、西安、广州、桂林、昆明6大国际旅游热点城市的旅游服务价格和旅游服务质量的感知,通过构建“质量—价格”矩阵图,分析了6个旅游热点城市服务价格和服务质量的契合程度,发现6个城市在“价格—质量”策略上的差异,探讨了其原因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基于北京入境游客的一手调查数据,建构入境游客对北京旅游供给感知与行为态度结构方程假设模型,测度入境游客对北京旅游供给的感知维度及对其行为态度的差异。入境游客对北京旅游供给感知可归纳出9大维度因子,即景区标识与宣传、旅游交通、城市人文环境、城市自然环境、旅游活动、景区景点、旅游安全与保障、旅游服务及旅游信息因子,具体指标路径系数基本上均大于0.5。城市人文环境、旅游安全与保障、景区标识与宣传方面游客感知程度较深,城市自然环境与旅游信息方面游客感知程度较弱。旅游供给感知对游客满意度、推荐意愿与重游意愿影响值依次为0.63、0.61与0.48。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的旅游安全是目前国内旅游者和管理者高度关注的问题。以青海湖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缺氧指数、太阳辐射、最大风速、冰雹日数、极端低温、综合自然灾害等指标,并应用GIS工具、数学模型及专家打分法对青海湖流域自然环境对旅游安全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51景区、倒淌河景区自然环境对旅游安全的影响最小;沙岛景区、鸟岛景区及布哈河观光河段自然环境对旅游安全的影响较小;而金银滩草原等景区影响为中等,日月山景区等的影响相对较大;四周高山地区旅游安全的影响最大。因此,在做好青海湖地区旅游发展的同时,要重点保证游客在景区内开展各种旅游活动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本文构筑了一个旅游决策行为模型,并分析了对旅游决策行为共同影响的多种因素。同时在2004年六大旅游热点城市入境游客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李科特量表系统对比分析了旅华日美游客决策行为。从旅华日美游客旅游方式、来华次数、停留时间及旅游城市选择等方面研究揭示旅游决策行为的不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日本客源市场实施亚文化区域旅游特色宣传,对美国客源市场进行区域联合旅游推介等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5.
以国内外知名的“三山五岳”景区作为研究对象,搜集其相关的178个旅游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基于扎根理论对事故致因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1)山地旅游安全事故的致因根据比重依次为:人为因素、环境因素、设备因素以及管理因素。2)致因分别对应8个子集:游客不安全行为、当地人不安全行为、天气不安全因素、陆地不安全因素、游客装备不齐全、设施设备不安全、管理水平低以及救援水平有限。3)借鉴旅游安全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结合分析的要素与逻辑,建构了山地旅游安全分析模型。以政府、企业和游客三个维度为切入,为山地旅游业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信息刺激对旅华游客决策影响度研究——以西安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2005年9月旅华西安游客的第一手旅游市场调查资料,从信息刺激角度研究了旅华游客决策行为,研究揭示:信息刺激影响位于前四位的为亲朋推荐、旅游指南、国家政策宣传、海外促销活动;女性受信息刺激程度高于男性;以“口碑效应”传递的人际间信息传播影响度明显高于信息媒体的影响度;关于旅游目的地信息越详尽的资料对旅华游客决策行为影响度越高;各年龄阶段游客对于新旧媒介信息传递的影响度呈明显不对称状态;有一定家庭义务的游客旅游决策行为受人际传递信息影响度高;经济发达国家游客信息刺激敏感度低于经济次发达国家。并就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市场促销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游客感知的古都类城市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安为例,依据大样本游客问卷调查获取的1065份一手数据,从游客感知的视角,在借鉴前人旅游资源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西安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以期认清游客视角的古都类城市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提高古都类城市旅游资源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古都城市的旅游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旅游发展生态安全的动力学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规模旅游发展给旅游接待地区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旅游的"影响研究"逐渐成为旅游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特别是旅游环境影响的研究。旅游影响与生态安全研究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去寻求旅游可持续发展方法,不同的是,生态安全研究还要追求系统分析和生态综合。文中创造性地构建了旅游发展生态安全的动力学机制:目标—资本—状态—权力—精神的合理耦合与系统搭配。此机制的构建,为旅游发展生态安全研究框架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利于系统全面深入的分析旅游发展的生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范围内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已成为热点.国家旅游竞争力对于一个国家保持和争取更大的旅游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研究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国家旅游竞争力与游客感知的关系.主要结论是:1)国家旅游竞争力与国家旅游感知形象、情感形象、满意度、忠诚度和推荐意愿之间具有显著关系.2)游客的国家旅游感知形象对游客的国家旅游情感形象具有正向、显著影响.3)游客对一个国家的旅游整体形象影响其对该国旅游的满意度、忠诚度和推荐意愿.4)国家旅游感知形象可划分为吸引物因素、环境因素、支持因素、氛围因素和经济因素等5个维度.文中研究从游客感知的视角研究了国家旅游竞争力与国际游客感知形象、情感形象、满意度、忠诚度和推荐意愿之间的关系,扩展了目的地竞争力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安城市旅游形象再定位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城市旅游形象定位是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的重要工作内容,对于指导城市旅游开发、产品设计和影响游客旅游决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内涵和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西安市相关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理念进行了解读,认为现有形象定位理念在指导城市旅游开发和影响旅游者消费决策方面的作用不明显。按照旅游形象定位的一般流程,在地方性研究、受众调查和替代性分析的基础上,重新将西安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为“最具东方神韵的遗产旅游目的地城市”,并对这一定位进行了相应解释。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网络成为旅游目的地营销的重要手段和工具,由此也引发了学者对于网络信息与旅游客流之间作用关系探讨。文中以网络信息流与现实旅游流的耦合关系为切入点,遴选澳大利亚网民关注度高的10个旅游网站,运用文本挖掘和质性分析方法,测度旅游网站对我国城市的网络推荐。利用统计数据统计分析,探讨旅华澳大利亚游客入境旅游流强度,从虚拟信息流和现实旅游流双重维度下,探讨两者的耦合关系。研究发现:旅华澳大利亚游客旅游流强度和网络推荐度耦合关系表现出四种形态:高耦合型、中耦合型、低耦合型和极不协调型。两者的耦合关系整体上符合"高网络推荐度引起高旅游流强度,低网络推荐度引起低旅游流强度"的一般认识,但极不协调型耦合区域的存在说明两者的耦合关系并非直接简单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向专家征询及游客的调查问卷,运用VisualFoxPro3.0建立数据库对调查问卷作统计分析,结合问卷内容构建都市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关中地区西安市、咸阳市、宝鸡市的旅游环境质量进行实证性比较评价。研究表明,关中地区都市旅游环境现状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三城市共存的主要问题是旅游资源互补性、气候舒适度、安全保障设施、服务效率和游客容量合理性诸方面还有待提高和改进;西安市的旅游景观与基础设施较咸阳、宝鸡两市有相对优势,后两者在社会服务的多项指标较西安市得分偏高;环境适宜性方面各有千秋,西安市城市风貌观赏性独领风骚,但在景区绿化、卫生状况及空气质量等多数指标较咸阳、宝鸡略为逊色。鉴于上述,指出各城市旅游环境质量存在的个性问题及其改进提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研究借鉴冈恩和瓦尔(Gunn & Var)提出的旅游规划包含5个供给面的理论和已有城市旅游形象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归纳出评价城市旅游形象的5个影响因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国庆期间来京旅游的国内游客搜集资料,并借助Excel、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研究发现:1)国庆期间国内游客对北京市旅游形象感知5个影响因素的评价从高到低依序为:旅游设施、旅游氛围、旅游环境、旅游价格和旅游服务;2)5个影响因素与北京市旅游形象呈正相关关系,以旅游服务的影响力最大;3)来京游客对北京市旅游形象影响因素改造提升是持支持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多数学者将旅游形象看作整体,研究其与游客行为意愿的关系,而关于深层关系的研究却寥寥无几。鉴于此,文中从国内现实游客感知视角出发,以市场调查资料为基础,运用SPSS、AMOS等软件,提取出西安市旅游形象的5个构成维度,继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西安市旅游形象与游客行为意愿的关系结构模型。研究表明:城市旅游形象构成因子对游客行为意愿有着重要影响。在研究所得的五个形象维度中,旅游核心吸引物形象对游客行为意愿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基于游客感知的呼伦贝尔旅游形象营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游客感知的视角出发,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以呼伦贝尔为实证进行研究,探讨游客感知对目的地旅游形象营销的影响。通过构建游客感知-旅游形象营销模型和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指出旅游形象营销与游客感知是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进行旅游形象营销要重点关注旅游形象的规范、旅游形象的传递、游客旅游形象的体验、旅游形象的改善修正等四个节点,以期提高呼伦贝尔旅游形象营销的科学性和效率性。  相似文献   

16.
美国出境旅游市场特征及旅华美国市场拓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世界出游大国,同时也是我国第一大远程客源国和第四大入境旅游客源国,在我国入境旅游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文中运用2001-2010年美国出境旅游市场统计数据,采用季节变动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首位度、位序-规模分布等理论,通过对美国出境旅游市场规模变化、季节分布、全球流向分布及在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之间分配特征的研究,提出拓展旅华美国市场的对策。研究发现美国出境旅游市场具有以下特征:1)出境旅游市场规模大且持续增长,但是受国内和国际危机事件影响显著;出境旅游旺季在3月、6月、7月和12月,最主要的出境旅游目的地是墨西哥、加拿大和欧洲,亚洲虽非美国人的主要旅游目的地,但其占美国出境市场的份额逐年上升;2)美国人在亚洲旅游的主要目的地包括日本、中国大陆、印度、中国香港、韩国、中国台湾等6个国家和地区;3)中国大陆对美国出境市场的旅游吸引力持续上升,日本对美国市场的垄断地位开始动摇,但仍是中国大陆最大的竞争对手。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旅华美国市场的拓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因过度旅游开发而导致的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逐渐显露,因而维护旅游区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水平已成旅游开发的新要求。鉴于此,文中提出了旅游开发的生态安全导向模式的构想,包括旅游资源赋存的生态环境调查、旅游资源的生态价值评价、旅游开发的生态环境适宜度评价、旅游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旅游开发的生态安全教育、旅游开发的生态技术可行性分析、旅游开发的生态安全监测预警及旅游开发的生态安全评价等环节。以内蒙古萨拉乌苏河流域为例,选取旅游开发的生态环境适宜度评价这一环节进行实证论证,论证方法是:首先,运用G IS相关软件生成研究区的DEM模型并与其TM影像进行叠加,提取相关数据;然后,分别对研究区的地表切割程度、坡度、坡向、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等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萨拉乌苏河流域大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适宜度都不强,其中30%多的地区生态环境适宜度较差,为此从选址、生态容量、生态关系的安全性三方面提出了旅游开发的生态安全设计,对该研究区旅游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应对新冠疫情的主要策略已确定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常态化防控。疫情中,旅游业及相关行业都受到了严重影响,亟待重振市场信心,稳步恢复。文中通过广泛的网络问卷调查和SPSS23.0初步统计分析,基本把握了疫情常态化防控下中国游客旅游行为意向。研究结果表明:1)游客对常态化防控下旅游公共卫生安全具有清晰理性的认知,近期旅游计划暂时受到抑制但旅游意愿仍然强烈。2)近程及以行政区为活动单元的生活型旅游意向增强。3)旅游生活中个人卫生防护意识也明显增强。该研究结论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游客的旅游意向,指导旅游地和旅游企业积极回应,推动国内旅游业尽快恢复活力。  相似文献   

19.
文中以西安市为例,在旅游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旅游服务质量单要素评价模型,从感知定量化角度定量分析了国内游客对西安旅游服务的感知评价,指出了西安旅游服务的优劣势所在;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群体游客的感知评价,揭示了当前西安旅游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具体措施,对研究古都类旅游城市旅游服务质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哈尔滨冰雪旅游为例,利用774名冰雪旅游游客调查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识别提取影响冰雪旅游游客满意度的6个主因子。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主因子及总体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显示:游客整体满意度水平一般,冰雪旅游资源因子评价最高,门票价格因子评价最低。同时结合IPA分析法,分析得出基于游客满意度视角的哈尔滨冰雪旅游的优势区、维持区、机会区和改进区。以期为提升哈尔滨冰雪旅游游客满意度,促进哈尔滨冰雪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