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苹果轮纹烂果病是我国当前苹果生产上的重大病害 ,其发生和危害的严重性主要表现在 :1发病日益普遍。 80年代初期之前 ,主要发生在中部果区 ,是当地主要病害之一 ,80年代中期之后 ,除陕西、甘肃、山西部分果区外 ,逐渐演化为全国其它各产区的主要病害。在品种上 ,除主栽品种金冠、富士及千秋、津轻、金矮生、锦红、秋锦、青香蕉、王林等感病品种外 ,在病害大发生年份 ,以往发病很少的品种国光、元帅、新红星、乔纳金等品种发生也相当严重 ;2烂果损失严重。在一般发生年份 ,经过防治 ,感病品种金冠、富士等品种大部分产区采前烂果率在 10 %~…  相似文献   

2.
2001年烟台市葡萄病害属偏重发生,其中葡萄白腐病、霜霉病为大流行。其特点是流行期偏早、果穗形成至转色期以白腐病为主,幼穗轴腐病、房枯病并发;收获前炭疽病相继发生,导致大量烂穗、烂果。叶面病害以霜霉病为主,褐斑病并发,引起叶片焦枯早落。据蓬莱、龙口、招远等地调查,酿酒葡萄烂果损失一般30%~40%;鲜食葡萄50%~60%,重者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3.
戊菌唑对葡萄白腐病的田间药效与安全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白腐病(Coniothyrium diplodiella)是引起葡萄烂果的主要病害之一,俗称水烂病或穗烂病,对葡萄质量、产量等造成重要影响,尤其是欧亚型的葡萄品种如美人指等,损失约10%~20%,目前尚无设施栽培技术可以避免该病的发生,主要还是依靠化学防治. 戊菌唑(Penconazole)是由汽巴嘉基研发的一种兼具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的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可由作物根、茎、叶等组织吸收,并向上传导.防治南瓜、葡萄、仁果类、观赏植物和蔬菜上的白粉菌科、黑星菌属、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原菌引起的病害有特效.  相似文献   

4.
高扬 《山西果树》2011,(4):38-39
近年来,红提葡萄烂果落粒现象越来越严重。例如,陕西省礼泉县主产红提葡萄的昭陵乡和建陵镇。2009年,烂果落粒一般减产20%,严重的高达30%以上。2010年,烂果落  相似文献   

5.
总结葡萄生长后期烂果的原因和常见病害,从品种选择、减少初侵染、栽培技术管理、药剂防治等四个方面提出解决葡萄后期烂果病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唐欣甫 《中国果树》1996,(2):42-42,44
北京地区苹果轮纹烂果病发生现状及防治建议唐欣甫(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100081)70年代中期以来,北京地区苹果轮纹烂果病在金冠、国光、大国光等品种上严重发生,至今成为苹果果实的第一位病害。随着富士系品种大量进入结果期,此病为害更为突出。近年来除...  相似文献   

7.
<正>葡萄生长期烂果对产量、品质影响很大,灰霉病、炭疽病、白腐病、酸腐病和黑腐病等果实病害是造成烂果的主要原因。现将葡萄生长期烂果的原因和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烂果原因1.1病菌感染病害是造成葡萄烂果的主要原因。引起葡萄烂果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炭疽病、白  相似文献   

8.
葡萄白腐病也叫穗烂病,是我国葡萄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雨水多的年份常引起大量果穗腐烂,对后期产量影响较大。2005年福建省上杭县葡萄白腐病严重发生,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1病害发生特点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真菌葡萄白腐壳霉菌Co-niothyrium diplodiella,主要危害果  相似文献   

9.
红提(红地球)葡萄在我国发展面积较大,但在生产中普遍存在果粒偏小、色泽不匀、品质及贮运达不到其固有的品种性状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种植者的效益和积极性.为此,在红提葡萄的多年生产实际中,科学地应用药肥制剂,上调葡萄树势、穗形、果粒,下调土壤团粒结构和营养元素,生产出了平均粒重15 g以上的品质优、外观美、耐贮运的红提葡萄,此项技术被称为"双调增大果粒"新技术,现介绍如下,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我区富士苹果烂果特别多,据调查烂果率一般在20%~30%,严重者达到50%~60%。从1994年开始我们对烂果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调查,现简报如下。 一、烂果原因 据田间调查,引起烂果的主要病害是苹果轮纹病和炭疽病。两种病害流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高温、高湿 多雨的气候条件是两种病害流行的重要因素。两种病害均以风雨传播,同时高温高湿又给孢子的繁殖、散发提供了有利  相似文献   

11.
红提葡萄在我国已有10多万公顷栽培面积,但由于该品种的特殊性,在栽培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现就管理中的体会,浅谈解决这些问题的几点意见:1建园问题红提葡萄属于欧亚种品种,抗病性较差,在低洼地带病害发生严重,因此,建园应选地势较高又通风透光的地带,这样可以减少病害发生。2架形问题有些果园采用篱架,如多主蔓扇形,虽然产量相对较高,但果穗离地面较近,雨季病害流行。宜采用利于通风的架式,如“T架形”,结果部位相对较高,减少病害发生。3疏花疏果问题红提葡萄坐果率较高,单穗果粒数多,疏花疏果时,只是简单地疏去小果粒、病果,导致单…  相似文献   

12.
该文运用针刺、喷雾2种室内接菌方法对16个葡萄品种进行抗烂果病研究。结果表明:(1)葡萄烂果病原菌(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 Ehrenb)对所有16个品种葡萄都侵染致病。(2)葡萄烂果病原菌的侵入方式是伤口侵入,针刺法感染速度快于喷雾法;无伤口时,葡萄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明显,‘红提’‘京秀’‘无核紫’‘优无核’‘马奶子’‘克瑞森’具有较强的抗性。(3)针刺法接种在不同葡萄品种间的感染率无明显差异,只是1688稍慢于其他品种;喷雾法接种不同葡萄品种闻的感染率差异明显,但所有品种发病都较慢,程度较轻。(4)黑根霉接种后24h即可发病,有明显的病变。  相似文献   

13.
2023年烟台红富士苹果摘袋后果农发现“大黑疤”烂果病较往年明显增多。“大黑疤”烂果病发生具有普遍性,部分果园发生严重造成严重损失。针对2023年烟台套袋红富士出现的“大黑疤”烂果多发的情况,结合对多处果园的实地走访分析了该病害多发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14.
红富士苹果轮纹烂果病大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照市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栽培红富士苹果,现有面积0.9万hm2,占苹果总面积的62 %,2003年产量25万 t(吨),占苹果总产量的76 %。红富士已成为该区的主栽品种。但近年轮纹烂果病发生较重,并有加重的趋势,造成了较大损失。为弄清原因,控制危害,减少损失,我们调查了该区的河山、三庄、后村和碑廓等镇的红富士苹果园,基本摸清了轮纹烂果病发生较重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1 轮纹烂果病发生重的主要原因1.1 红富士是易感轮纹烂果病的品种①据2001年对河山镇甄家庄村的调查,在气候、管理、树势等相同条件下,该品种的病果率高达21 %,而国光…  相似文献   

15.
江涛  德勇 《河北果树》2001,(3):46-47
葡萄新品种红地球又名晚红、大球 ,商品名为美国红提 ,是优良晚熟葡萄品种。该品种穗大粒大 ,果穗紫红色 ,每穗重 80 0 g以上 ,果粒重 12~ 14g ,最大可达 2 2 g ,果肉硬脆能削成薄片 ,品质好 ,耐贮藏。1987年引入我国北方试种。该品种属于葡萄欧亚种 ,适合在夏季雨量稀少、  相似文献   

16.
正设施葡萄裂果是葡萄果粒普遍发生的生理性病害,葡萄裂果后,失去经济价值,严重影响葡萄品质和产量。葡萄裂果一般在果粒着色期至成熟期发生,果粒产生裂口,果汁外溢,易感染霉菌,造成腐烂,不能食用;完整的果穗因裂果而变成不完整,降低果品品质;容易招致蜂、蝇等在裂处吸吮果汁,污染未裂果的果粒果面;套袋的果穗裂果烂后纸袋易损坏,会导致虫害、病害和鸟害。1发生原因1.1品种特性果粒排列紧密,果皮薄而脆的  相似文献   

17.
刘晓菊  王冬  梁鹏 《北方园艺》2010,(11):176-177
葡萄生长期烂果是危害葡萄产量、品质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葡萄主产区烂果危害严重,果实损失10%~30%,严重时造成50%以上的损失,甚至绝产.引起葡萄烂果的原因很多,灰霉病、炭疽病、白腐病、酸腐病和黑腐病是引起烂果的主要原因,现结合葡萄生长期烂果的发生原因、症状、防治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8.
红提葡萄又名红地球、晚红,原产于美国,是目前世界上鲜食葡萄的一个名牌品种,果品深受消费者喜爱,被公认是龙眼、巨峰等葡萄更新换代的首选品种。1红提葡萄的主要特点11穗大,粒大,外观美丽平均穗重800g,粒重12g,果穗、果粒整齐,果实深红色,鲜艳夺目...  相似文献   

19.
<正>1葡萄贮藏特性葡萄因品种不同而耐藏性差异很大。通常晚熟品种较早、中熟品种耐贮藏;有色品种较浅色品种耐贮藏。一般选择果皮厚韧,果面及穗轴含蜡质,果粒含糖量高,色泽鲜艳,果穗形态完整,成熟充分,无机械损伤、无冰粒和烂粒的葡萄进行贮藏。耐藏品种有红提、龙眼、紫玫瑰香、红宝石、意大利、和田红葡萄、河北宣化的李子香、黑龙江的美洲红和红香水等。2贮藏条件要求温度控制在-1~0℃,相对湿度为90%~95%。  相似文献   

20.
葡萄白腐病又叫水烂、穗烂,是大家熟知的一种葡萄病害。它为害新梢、叶片、果实、穗轴等各部,其中以果实和穗轴最易发病,流行年份可减产40%以上,因此及时防治葡萄白腐烂是保证葡萄增产质优的重要措施。现将我们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1、彻底清除病原。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剪除病蔓,秋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