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病原—牛附红细胞体(EperyfhrozoonSuis)引起的一种以发热、贫血、消瘦、下痢、黄疸为主要特征的血液寄生虫病。1历史1932年Doyle在印度报道了本病。"牛的一种类立克次氏体病或类微粒孢子虫病"(Doyle,1932)。他描述了2~8月龄牛有明显的溶血性黄疸、呼吸困难、虚弱等表现,体温高达40.5℃,并注意到感染牛血液稀淡,红细胞易发生自发性凝集,血浆被染成黄疸样颜色。最近,已在全球较大年龄范围的奶牛(从犊牛到怀孕母牛)中发现了附红细胞体病。Splitter和Williamson(1950)之所以将引起黄疸的病原称之为牛附红细…  相似文献   

2.
邢兰君 《北方牧业》2005,(15):22-22,23
<正> 本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绵羊红细胞或血浆中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为贫血、黄疸、高热。其病原是一种寄生于血浆和红细胞的血液寄生虫,属立克次氏体,直径约0.5~0.8pm,油镜下可以看到单个、数个寄生在红细胞中央或边缘。血液抹片,经姬姆萨染色,红细胞成粉红色,附红细胞成淡蓝色,多数为半月状。羊附红细胞体对干燥和化学药物抵抗力较弱,对低温抵抗力较强,一般常用消毒药均可将其杀灭。该病常发于夏秋温热季节,寒冷季节较少发生。这种病是由蚊虫及吸血  相似文献   

3.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感染所引起的传染病,本病以贫血、黄疸、发热为特征,该病的流行给养猪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现将某猪场病例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附红细胞体有人认为是单细胞原虫的一种,属寄生虫,也有人认为是立克次氏体目,乏浆体科,属附红细胞体属,真菌类。目前尚未形成共识。一般以寄生宿主命名,但病原的种类与宿主之间的关系不甚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绵羊红细胞或血浆中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为贫血、黄瘟、高热。其病原是一种寄生于血浆和红细胞的血液原虫,属立克次氏体。  相似文献   

6.
牛附红细胞体病是牛附红细胞体之立克次氏体寄生于牛、羊、猪、人等多种动物细胞表面或血浆及骨髓中引起的一种溶血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贫血、黄疸、消瘦。病原为一种寄生于血浆和红细胞的血液寄生虫。牛附红细胞体对干燥和化学药物抵抗力较弱.耐低温.一般常见消毒药均可将其杀灭。该病常发生于夏秋温暖季节.主要由蚊虫及吸血昆虫传播引起发病.寒冷季节较少发生。牛发病后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死亡,现将一起黄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气温的升高和雨季的来临,河北、河南、山东、四川等地的猪附红细胞体病日渐增多,怎样做好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工作,是目前广大兽医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为此本刊特编发了一组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稿件.从该病的综述、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斯、一些兽医工作者的实践经验及临床中遇到的代表性病例对该病进行了全面介绍,希望能对广大兽医工作者有所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奶牛附红细胞体是由立克次氏体引起的一种散发、热性、溶血性人畜共患传染病。近年来,随着奶产业的大力推进.奶牛的附红细胞体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笔者近五年来共收治附红细胞体76例,其中治愈68例,3例因病程长,体质过度虚弱衰竭而亡,5例因治疗延误或病情复发预后不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厌食、贫血、黄疸及四肢、耳尖和腹下出血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血液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病原是一种寄生在猪红血球上的立克次氏体,可造成红血球数量的减少,表现为黄疸性贫血、发热、呼吸困难、虚弱、腹泻、流产、产死胎、弱胎等症状,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疾病之一。本试验以1-3月龄感染阳性的猪为研究对象,探讨血虫净、  相似文献   

11.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血液寄生虫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病。该病在几年内迅速蔓延全国各地。在养猪密集区域呈现爆发流行的趋势。猪附红胞体病通常发生在哺乳猪、怀孕的母猪以及受到高度应激的肥育猪身上。发病后的主要表现是发热、进行性贫血、食欲不佳甚至消失、精神沉郁、粘膜黄染、贫血消瘦,腰背及四肢等末梢处瘀血、淋巴结肿大等。一、病原过去认为病原为立克次氏体,属立克次氏体目,寄生于细胞内也可游离于血浆中,其可造成红血球的改变而容易被体内的网状内皮系统或被吞噬细胞所破坏,因而造成红血球…  相似文献   

12.
附红细胞体及附红细胞体病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由寄生于血液内的原核生物——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引起的,以溶血性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特征的人兽共患病。临床上该病又被称为“黄疸性贫血病”、“类兽体病”、“猪红皮病”等。附红细胞体病在国外的流行报道较少,但该病对我国的畜牧生产及人民健康都已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局部地区已呈暴发流行的趋势。从目前的流行病学来看,人、各种动物和鱼以及禽类都可有附红细胞体病原感染或寄生。大多数动物感染后呈慢性带菌,临床上以贫血为主要症状。近年来,该病在我国有不断扩大流行的趋势,从各种家畜到人都有大量感染的报道。在某些局部地区已成为家畜(尤其是仔猪和犊牛)大批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对感染人的病原还没有准确定位,但由于该病主要常见于动物养殖业者,因此附红细胞体病很可能是一类尚未引起人类重视,但具有潜在威胁的新发人兽共患病。目前,国内外对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尚不深入,尤其在国内,对该病的认识还一直停留在临床诊断方面。为了制定有效的控制和预防措施,减少危害,有必要开展对附红细胞体病及病原的更为深入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3.
石军  刘强  高启腾  方月  王彦 《猪业科学》2006,23(6):62-63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引起猪高热、贫血、黄疸和全身及局部皮肤发红,呈地方性流行,可引起猪只大批死亡,是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本病于1932年在印度首次发现,目前猪附红细胞体在病原分类学地位上尚有争议(有人种认为是原虫,有人认为是立克次氏体,但至今仍不能在非细胞培养基上培养猪附红细胞体)。  相似文献   

14.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目中的附红细胞体引起猪的一种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的传染病.又称为黄疸性贫血、类边虫病、附红体病、血虫病、赤兽体病或红皮病。该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能感染猪、牛、羊及马属动物和猫、兔、鸡、犬等,人类也可感染。近年来,猪附红细胞体病在我国很多地方广为流行.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它的发生常与猪的多发病、常见病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5.
<正>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是立克次氏体目中的附红细胞体寄生在奶牛细胞表面、血浆、脊髓中,引起奶牛急性黄疸性贫血、高热、消瘦为特征的一种溶血性传染病。病原牛附红细胞体是一种多形态微生物,寄生于奶牛的血浆和红细胞中。该病多发生于夏秋高热、多雨、蚊虫滋生的季节,冬季很少发生。该病通过蚊虫叮咬、动物之间、有附红体污染注射等接触性、血源性、垂直性、昆虫媒介等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16.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的猪附红细胞(猪附红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以高热、贫血、黄疸和消瘦为主要特征。该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尤其在多雨之后易爆发和流行,病猪以及蚊、蝇、老鼠等是重要的传染源和主要传播途径。该病近几年来在我国各地广泛流行,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随着生猪饲养规模的扩大和饲养密度的不断增加,猪附红细胞体病也在我区一些猪场中不断发生和流行,而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因此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问题已经成为能否提高生猪成活率、出栏率和经济效益的瓶颈,  相似文献   

17.
前言: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病原一牛附红细胞体(Epery fhrozoon Suis)引起的一种以发热、贫血、消瘦、下痢、黄疸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陆续发现此病,对奶牛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一直没有理想的治疗药物。笔者在实践中探索应用长效土霉素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目的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牛、羊、人等多种动物的红细胞或血浆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9.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其主要的临床特征是发热、黄疸和贫血。病原是一种寄生在猪红血球上的立克次氏体.其可造成红血球的改变而容易为体内的网状内皮系统或是被吞噬细胞所破坏.因而造成红血球数量的减少,导致贫血、发育减慢、料肉比提高。  相似文献   

20.
附红细胞体病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内的一种以红细胞压积降低、血红蛋白浓度下降、白细胞增多、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人兽共患病。1928年Schilling首次报道了鼠的附红细胞体(E.coccoides)。我国晋希民于1981年最先报道兔附红细胞体病,随后相继在山羊、牛、猪、马、绵羊、鼠、犬、蓝狐、鸡等多种动物和人类的血液中也发现了附红细胞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