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有个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洪河农场也有梦:在黑龙江农垦百年垦区“三步走”中加快实现“第二步走”,率先在2015年建成全面小康。1980年,党中央国务院为洪河织就一个梦想:用先进的现代化农业技术引领示范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建设。洪河做到了,在它身后,三个同规格、同规模的现代化农场相继诞生;其“水稻种子智能化集中浸种催芽技术是全国发源地”的成就,彰显着它的不同凡响。  相似文献   

2.
作为农业大国, “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尚不稳固的状况下,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中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从农业现代化理论出发,阐述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总结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经验,结合中国农业发展实际提出新时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从“农业现代化”到“现代农业” 农业现代化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几代领导人努力的目标。1954年国家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农业”。10年后又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国防、科技的现代化并称为“四个现代化”。改革初期,国家再次将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上日程,但目标和要求更加务实。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家提出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郊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再谈有选择地推进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农业的自然、地理、经济、社会条件的地域性差异极大的特点,决定中国农业现代化宜采取有选择、多模式、不平衡地逐步推进的战略,即“选择性现代化”战略,不宜采用全国各地同一模式、同一指标、同一期限实现同一水平的“全盘现代化”或“基本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决策。农业现代化战略决策的基本是定位分析,决策方法要坚持学术自由。  相似文献   

5.
农业要逐步实现“两个转变”,21世纪以后走向现代化,是今后农业发展的大方向。本文分析了古田县现有的农业发展基础和向现代化发展的前提,同时根据山区经济、地理、资源特点,设想山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骤,主要目标和要求。并提出实现农业现代化对策放措施。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农业经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揭示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关键是农业现代化,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要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现代化要靠政策,靠科技。  相似文献   

7.
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是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农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的基础在于教育,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现代化、城市化的要求相比.中国的农村人口教育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第一,农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第二,农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第三,农民现代化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第四,农民现代化的关键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第五,农民现代化离不开乡村基层治理现代化。未来,在重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同时,更要重视农民现代化,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形成中的中国特色现代化概念,吸收农业强国的五大特色,具有与中国式现代化结构相似但内涵有别的五维特征,即基于人口规模巨大、人均资源不足且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基础;追求“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的总体现代化目标;包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多维文明内涵;推进生态低碳农业和农村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共同繁荣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0.
魏岚 《现代农业》2008,(4):53-54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业问题,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最难的是农业的现代化。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这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为加快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传统农业基础理论,从七个方面进行了反思,并指出其局限性,认为它是产品经济,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同时,从“农业是粮食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来源”这一认识,论证了工业社会不能改变农业的基础地位,指出中国的现代化只能走同时全面推进四个现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际,分析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用科学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电气化等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内容,这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同时指出农业教育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业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精耕细作、天人关系和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精耕细作不但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特征,而且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基因”。应该从天人关系的高度分析它的成因、内涵和价值。精耕细作产生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各族人民“应对”既定的自然条件、广度和深度空前的农业实践。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支撑了中华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发展,促进了封建地主制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增长提供了动力和基础。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仍然要继承发扬精耕细作传统。精耕细作的精神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农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化,农业是基础,也是短叛。在人多地少资源缺的现状下,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大农业思维,也需要小农业智慧。  相似文献   

15.
农业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深刻理解强国时代背景下的“大国小农”,从基于农业大国建设农业强国的强国逻辑、基于小农主体推进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的现代化逻辑、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促进农民现代化与自由全面发展的“小农”逻辑、基于传统农耕文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逻辑阐释“大国小农”的学术内涵,进而在实践上推动“大国小农”不断向前发展,即以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农民现代化,最终实现创造人类农业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6.
要实事求是地有选择地逐步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近年来,我国一些省市地区提出“率先基本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口号和提前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农业机械化的指标。这些口号和指标是否符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值得深入研究。本刊特刊登姚监复先生“要实事求是地有选择地逐步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文章,作为一家之言、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农业现代化还是我们"四化同步"的短腿,实现农业现代化既需要我们中国梦的气魄与自信,同时也需要为传统农业的发展带入新活力。农业电子商务作为农业发展的新业态,本文主要就农业电子商务于现代化农业的促进作用展开论述,并根据其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相关建议思考。  相似文献   

1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的产业。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地位”。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就没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当前,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甘肃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资》2013,(37):3
<正>农业现代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和前提。但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还远远滞后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短板、是弱项。让十几亿中国人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放心,让亿万农民同步进入小康、过上富裕体面有尊严的生活,把农村建设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这三个方面是推进农业现代化需要着力解决的三个突出问题,也是推进"三农"发展的三个梦想。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给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南充是农业大市,但传统农业较为浓厚,农业与市场的结合薄弱,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对全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不利。以效益为中心,加速构建现代农业,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