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CaCl2溶液浸种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的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CaCl2溶液浸种提高了玉米幼苗脯氨酸含量,降低了玉米幼苗相对电导率和水势;在盐胁迫下,CaCl2溶液浸种提高玉米幼苗叶绿素含量,增强了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2.
以玉米品种龙单13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CaCl2溶液浸种对盐胁迫下的玉米幼苗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根系活力、水势、外渗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aCl2溶液浸种提高了玉米幼苗脯氨酸含量,降低了玉米幼苗相对电导率和水势;在盐胁迫下,CaCl2溶液浸种提高玉米幼苗叶绿素含量,增强了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3.
用0.5%的氯化钙溶液浸种,在NaCl胁迫下,对水稻幼苗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根系活力、脯氨酸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用CaCl2浸种的水稻幼苗在盐胁迫下的叶绿素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PSⅡ光化学效率(Fv/Fm)、根系活力、脯氨酸含量均高于水浸种的,细胞膜透性低于水浸种。0.5%CaCl2浸种可提高水稻的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多效唑浸种处理对甘蔗幼苗分蘖发生及生理特性变化的影响,以甘蔗品种ROC22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浸种处理,在甘蔗6叶期调查甘蔗幼苗的分蘖数和生长情况,在甘蔗2、4、6叶期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多效唑浸种处理可有效提高并提早甘蔗幼苗分蘖的发生,适宜甘蔗分蘖发生及生长发育的浓度为50 mg/L;多效唑浸种处理显著提高了甘蔗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等指标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90mg/L多效唑浸种处理甘蔗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以50 mg/L多效唑浸种处理甘蔗的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钙肥在干旱胁迫下对花生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以商花30号为试验材料,在10%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的氯化钙(CaCl2)浸种处理对花生种子萌发、幼苗生物量、膜脂过氧化作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CaCl2浸种处理显著提高了花生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6.
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多效唑浸种,在甘蔗2、4、6叶期调查甘蔗幼苗的分蘖数和生长情况,并对各时期叶片内源激素IAA、CTK、ABA和GA_3等含量进行了测定,探讨多效唑浸种处理对甘蔗幼苗分蘖提早发生以及幼苗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浸种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并提早甘蔗幼苗分蘖的发生,适宜甘蔗分蘖发生及生长发育的多效唑处理浓度为50 mg/L;多效唑浸种处理显著提高了甘蔗幼苗叶片中的CTK和ABA含量,降低了IAA和GA_3含量。  相似文献   

7.
低温胁迫下棉花幼苗对外源钙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棉花幼苗抗冷性,以冷敏感性基因型棉花品种新陆早12号为材料,人工模拟北疆棉区早春气候特点,分别用不同浓度(10、15、20、25、30mmol/L)CaCl2、Ca(NO3)2和CaAc2喷施棉花幼苗,5℃低温胁迫3d后测定棉花幼苗体内主要生理指标含量的变化,研究低温胁迫下棉花幼苗对外源钙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3d低温胁迫使棉花幼苗受到明显伤害,CaCl2、Ca(NO3)2和CaAc23种钙盐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低温对棉花幼苗的伤害,但不同种类钙盐的有效作用浓度不同,其中以CaCl2作用效果最佳。适当浓度的CaCl2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棉花幼苗的冷害指数、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的积累量,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有效减轻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盆栽试验,用5,10,20,30,50mmol·L-1CaCl2溶液对苜蓿种子浸泡16h,研究干旱胁迫下,Ca2+对苜蓿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aCl2浸种后可以提高苜蓿的叶片含水量,降低细胞膜透性,提高苜蓿的根系活力,增加脯氨酸的积累量,提高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用5 ̄20mmo·lL-1CaCl2处理时,能够减轻干旱胁迫对植株的伤害,提高根系的吸水和叶片保水能力,进而提高苜蓿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9.
水杨酸浸种对水分胁迫下玉米幼苗某些生理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砂基培养的方法 ,研究了水杨酸浸种对水分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膜保护酶、光合速率和水分代谢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 ,水杨酸浸种预处理使水分胁迫下的玉米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APX)活性极显著升高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2 )产生速率极显著下降 ,脂质过氧化作用减弱。水杨酸浸种提高了水分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蛋白质和叶缘素含量及叶绿素a/b值 ,增强了光合速率 ,同时也增强了叶片保水力和干重含水量 ,改善了植株体内的水分代谢。因此 ,水杨酸浸种可减轻水分胁迫对玉米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
将麻疯树种子用不同浓度(0、10、30、50、70 mmol·L-1)CaCl2溶液进行浸种处理,研究CaCl2浸种处理对低温胁迫下麻疯树幼苗根长、株高、茎粗、鲜质量、干物质积累、根冠比、电导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aCl2浓度为10 mmol·L-1时,麻疯树幼苗根长、株高、茎粗、鲜质量、干物质积累等生长指标的处理效果最好,与空白处理(CK)相比,分别增加了43.5%、48.5%、18.1%、10.9%和30.1%;CaCl2浓度为30 mmol·L-1的浸种处理效果其次,在此浓度下麻疯树幼苗的电导率最低(比CK降低26.70%),各指标与CK相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因此,浓度为10、30 mmol·L-1的CaCl2溶液浸种处理均能显著提高麻疯树幼苗抗寒能力,缓解低温对麻疯树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11.
甘蔗抗旱性与叶片某些生理、生化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测定了抗旱性不同的 3个甘蔗品种的叶片脯氨酸含量、叶细胞质膜透性和叶片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抗旱性品种间脯氨酸含量和质膜透性存在极显著差异,都表现出品种的抗旱性越强脯氨酸含量和质膜透性越低的趋势,而丙二醛含量没有表现出品种间的差异和一致的变化趋势。因此,可以认为叶片脯氨酸含量和质膜透性可作为甘蔗抗旱性育种的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12.
干旱胁迫对苗期甘蔗叶片水分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甘蔗叶片水分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为甘蔗生产及评价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7个抗旱性不同的甘蔗品种,在苗期进行干旱胁迫,并测定胁迫条件下甘蔗叶片水分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甘蔗叶片水势和相对含水量与土壤相对含水量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耐旱强的品种对土壤水分的利用率较高;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表明苗期干旱存活率、Fv/Fm、叶片水势和相对含水量可被用作抗旱性评价指标。[结论]水势表现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影响因子,对甘蔗抗旱性有支配作用,并验证了Fv/Fm作为甘蔗抗旱评价指标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了解外源Ca^2+对干旱下矮牵牛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研究了在干旱胁迫和复水条件下,施用不同浓度CaCl2对矮牵牛幼苗抗旱性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随着干旱胁迫的加深和时间的延长,施加CaCl2均能显著降低矮牵牛的旱害指数,增加矮牵牛幼苗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干物质根冠比,减小干旱胁迫对矮牵牛造成的伤害;复水处理后,施加CaCl2的各处理旱害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干物质积累量和干物质根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结论]在干旱胁迫过程中,施用CaCl2能增加矮牵牛幼苗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干物质根冠比,并减小干旱胁迫对矮牵牛造成的伤害,其中以40mmol/LCaCl2对矮牵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综合分析甘蔗不同时期及品种的抗旱性差别,为甘蔗抗旱性评价和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GT28、GT21及ROC22 3个甘蔗品种为材料,在桶栽自然干旱胁迫条件下,测定株高和其他7个生理生化指标,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供试品种的抗旱性.[结果]在反复干旱胁迫处理下,不同甘蔗品种的生长势、叶片水势及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叶片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升高,叶片细胞质膜透性增大;生长势、叶片水势、脯氨酸含量以及POD活性在苗期变化幅度较大,而丙二醛含量、叶片细胞质膜透性、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在伸长期变化较明显.不同品种中,以GT21叶片水势、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相对较高,细胞质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和POD活性相对较低,而ROC22株高、细胞质膜透性、脯氨酸含量、POD活性较高,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稍低于GT21,叶片水势较低.供试3个甘蔗品种的整体抗旱性强弱的排序为GT21>ROC22>GT28.[结论]干旱胁迫下不同甘蔗品种间的农艺性状及生理指标变化差异明显,苗期与伸长期反复两次干旱胁迫处理没有表现出一致明显的累积影响效应,应用隶属函数法能更加准确全面评价甘蔗品种的抗旱特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3不同浓度乙烯利溶液(0mg/L、100mg/L、200mg/L)分别对ROC22、GT17和ROC10在下种前进行10min浸种处理后进行桶栽砂培试验,并在甘蔗苗期(4 ̄5叶)进行自然土壤干旱胁迫,研究水分胁迫下乙烯利浸种对参试品种叶片蛋白质和核酸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及复水后,乙烯利浸种处理有较高的叶片蛋白质含量和总核酸含量,同时有较低的蛋白酶活性;水分胁迫下乙烯利处理可以显著提高ROC22和GT17叶片RNA/DNA值,复水后,乙烯利处理对各品种叶片的RNA/DNA值都有促进效应。从而增加甘蔗的分蘖。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桂塘02-208等4个引进甘蔗品种的抗旱性。[方法]以西大引7号、西大引11号、西大引12号、桂糖02-208等4个引进品种及ROC22(抗旱性较强)和ROC16(抗旱性较弱)2个对照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桶栽和人工控水的方法,以正常供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伸长后期干旱胁迫对甘蔗生理指标、产量性状和工艺品质的影响,运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法对各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判。[结果]干旱胁迫下甘蔗叶片膜透性、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不同品种的升幅不同;伸长后期干旱胁迫导致蔗株变矮,蔗茎产量降低;伸长后期干旱胁迫还导致甘蔗成熟推迟,蔗糖分降低、还原糖分增加,造成甘蔗工艺品质变劣。[结论]根据隶属函数的计算结果,各品种抗旱性强弱顺序:ROC22>西大引11号>西大引7号>西大引12号>ROC16>桂糖02-208。  相似文献   

17.
以粤糖55为材料,设6个锰处理水平,分别在正常水分和干旱条件下,通过桶栽试验,测定叶片的叶绿素、脯氨酸含量与Δ1 吡咯啉 5 羧酸合成酶(P5CS)和δ 鸟氨酸转氨酶(δ OAT)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结果表明,随着施锰量的增加,2种水分条件下,所有测定指标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干旱胁迫下,脯氨酸含量在锰浓度为0.8 g·kg-1时达到最大;δ OAT,P5CS活性与叶绿素含量在锰浓度为0.4 g·kg-1时达到峰值;δ OAT,P5CS基因表达量则是在0.2 g·kg-1供锰条件下最大。正常水分下,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δ OAT活性变化与干旱胁迫时相似;P5CS活性在0.8 g·kg-1时达到最大,但增幅不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正常水分和干旱胁迫条件下,与脯氨酸含量的简单、偏相关系数和直接通径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的分别是P5CS活性和δ OAT活性。由此认为,在砖红壤土中,为保证甘蔗具有较强抗逆性,甘蔗的施锰量应为0.2~0.4 g·kg-1。在锰的影响下,干旱胁迫时,甘蔗脯氨酸的合成途径以鸟氨酸途径为主;正常水分时,脯氨酸的合成则是谷氨酸途径更占优势。  相似文献   

18.
土壤保水剂对甘蔗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盆栽方法研究了在水分胁迫下土壤保水剂对甘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后,土壤含水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增加,叶片质膜透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减少。t测验和各性状的变幅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后,抗旱性越弱的品种效果越明显。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增加是土壤保水剂增强甘蔗抗旱力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甘蔗低氮胁迫响应的性状变化特点,确定低氮胁迫评价关键性状。[方法]以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28份甘蔗种质为材料,开展低氮胁迫盆栽试验。[结果]甘蔗低氮胁迫响应随性状、种质不同而异。根据低氮胁迫指数,可将性状低氮胁迫响应分为低氮胁迫上升、低氮胁迫变化不明显、低氮胁迫下降不一致和低氮胁迫一致下降4类。种质聚类分类表明,评价低氮胁迫最重要的性状是蔗产量低氮胁迫指数。蔗茎含氮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质的含氮量存在较大差异,且与蔗产量低氮胁迫指数、低氮胁迫的蔗产量和有效茎存在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结论]蔗产量低氮胁迫指数是评价低氮胁迫最重要的性状。蔗茎含氮量越低,甘蔗种的低氮适应潜力越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乙烯利和甲基环丙烯(1-MCP)对甘蔗苗期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明确乙烯利和1-MCP对甘蔗苗期抗旱能力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以桶栽的苗期新台糖22号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分别用浓度为200和300 mg/L的乙烯利喷施甘蔗叶面,然后用1 mg/L 1-MCP密闭连续熏蒸16h,在不同处理时期分别测定甘蔗苗期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强,喷施200mg/L乙烯利+1 mg/L 1-MCP处理的苗期甘蔗叶片POD、SOD和CAT活性明显增加.而喷施300 mg/L乙烯利+1mg/L1-MCP处理的甘蔗苗期叶片POD、SOD和CAT活性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表现为在轻度水分胁迫时呈上升趋势,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时呈下降趋势.[结论]喷施200 mg/L乙烯利+1 mg/L 1-MCP能增加苗期甘蔗的POD、SOD和CAT活性,有利于提高苗期甘蔗的抗旱性;但在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下喷施较高浓度的乙烯利(300 mg/L)和1-MCP不利于提高苗期甘蔗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