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省过去一些鹅产区不断发生鹅群感染鸭瘟的疫情,1980年以来更有不断扩展的趋势,严重影响养鹅业的发展。过去我省各地和我所曾先后应用石井系鸭瘟弱毒疫苗(以下简称“石井苗”)以及其他兽药厂鸭瘟苗对鹅体进行室内外安全效力试验,均能取得良好效果。但近年据现场调查和群众反映,认为剂量大效力较为可靠,为了弄清情况,更好地解决生产上这个迫切的防疫问题,因此进行本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鸭瘟的病原是一种疱疹病毒,它是可引起家鸭、家鹅及其他雁形目禽类呈急性发热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我国一般称为鸭瘟,外国有称鸭瘟,亦有称为鸭病毒性肠炎。鸭患鸭瘟病报导的较多,研究亦较深入和广泛,取得了较稳定可靠的成果,但鹅感染鸭瘟的研究和报导相对较少。早在1953年华南农学院欧守杼老师曾报导广州某禽场所饲养的四千多只肉鹅发生鸭瘟的情况,在17天内发病1686只发病率约占25%,而病鹅的死亡率则为90%以上。1964年佛山兽医专科学校在畜牧兽医年会上发表了鹅感染鸭瘟的诊断报告,报导了佛山市某场一群一千多头母鹅受感染,疫情连续6个月共死亡6百多头,1971年邝荣禄老师等在湛江地区食品进出口公司育肥鹅群中观察过大批发生鸭瘟的情况。以上简略报导,均认为在我省农村未引起大规模流行,但近几年来,我省除在一些收购仓库发生外,在农村亦引起大规模流行,据初步的了解,我省汕头地区、惠阳地区、佛山地区、肇庆地区、韶关地区、湛江地区及广州市郊等地都不同程度地发生鹅感染鸭瘟现象,引起大批的种鹅和肉鹅死亡。因而在生产上和经济上受到了较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3.
石井系鸭胚化鸭瘟弱毒疫苗是广东农科院畜医系1964年研制成功经省科委组织鉴定,报国家科委批为1965年国家的科学成果,并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奖励。该苗从35至75代的41个世代中,不论室内试验和田间应用均表现安效稳定,在生产中推广应用17年亦表明该苗能有效的预防鸭瘟,保护鸭群。但该苗种毒已在鸭胚体中继代到135代,又比75代前进了60个世代,为了探明其安全效力的稳定性。最近,我们对  相似文献   

4.
1974年4月5日在广东省生物药厂真空冻干的F131代石井系鸭瘟弱毒在-25℃低温保存六年,其物理性状不变,经用鸭胚连传几代,其对鸭胚毒力及免疫原性亦未见改变,对成鸭的最小免疫量测定仍达10~(-5)×1ml以上。  相似文献   

5.
对1、5、10、15日龄含鸭瘟母源抗体雏鸭,用鸭瘟弱毒疫苗按1∶5(1个免疫量溶于5ml水中)进行饮水免疫。分别于免疫后30和60天,用鸭瘟强毒1000LD_(50)/ml攻击;90天时再与人工发病鸭混养。结果,均安全健活,保护率83~1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5)。作者提出,在有母源抗体存在的情况下,可采用饮水免疫方法进行鸭瘟弱毒苗的免疫,免疫期可达90天以上。  相似文献   

6.
鸭瘟弱毒疫苗对雏鸭的饮水免疫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
8.
鸭胚化小鹅瘟弱毒疫苗对24曰龄鹅胚和1口龄雏鹅安全;对晚期鹅胚免疫力较差,对1日龄雏鵝,接种后10天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木试验用鸭胚化小鹅瘟弱毒疫苗对24曰龄鹅胚和1日龄雏鹅免疫接种,检测对小鹅的安全性及免疫效力。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小鹅瘟鸭胚化北毒疫苗对雏鹅的免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0.
鸭瘟(duck plague)于1957年第一次在广东确诊,随后于1962年至1965年间,在武汉、上海、浙江、广西、江苏、湖南、福建等地陆续发现;1980年又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发现。  相似文献   

11.
雏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2.
13.
雏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的研究:I.弱毒疫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14.
将从有关单位引进的小鹅瘟鸭胚化弱毒疫苗毒株连续通过8日龄鸭胚绒毛尿囊腔传5代,由此而得到VF33种毒。VF33种毒对8日龄鸭胚的半数致死量为10~(6·25)/0.2ml,中和指数为3.25,最小致死量为10~(-4)/0.2ml。将VF33弱毒疫苗作1:100稀释,每只产卵母鹅肌肉注射1ml,免疫后110天收集种卵育雏,每只以0.5ml强毒攻击,其保护率为90%;将种毒原液5ml接种产蛋母鹅,1ml接种3~6日龄雏鹅,均表现安全。  相似文献   

15.
<正> 在1980年9月,找县某社队发生了一起偶然事故,即错将马立克氏稀释液以1:600稀释鸡胚化鸭瘟弱毒苗当作马立克氏病疫苗给一日龄雏鸡注射,每只肌注0.2毫升,引起了注射的4000多只来亨雏鸡全部死亡,其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基本一致。在本试验前,国内外一些资料认为鸭瘟病毒不会自然  相似文献   

16.
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7.
为了防治小鹅瘟病,解决我省生产急需,我们从广东、江苏两省分别引进了两种疫苗、种毒和高免血清等。考虑到小鹅瘟鹅胚苗的毒力比较强,虽然对母鹅不敏感,但不断通过鹅后毒力增强,容易散毒,扩大疫区。而小鹅瘟鸭胚化弱毒疫苗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农科院兽医所的研究项目:“鹅瘟弱毒疫苗的研究”和“采集小鹅瘟高免血清的新技术”经该所科技人员多年的研究已于1987年10月17日分别通过省级和农科院级技术鉴定。鹅瘟弱毒疫苗是该所禽病研究自1981年  相似文献   

19.
小鹅瘟鸭胚化GD弱毒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小鹅瘟“广东白沙(GB)强毒株”适应鸭胚,于1980年12月育成一株毒力弱而稳定、免疫原性良好的小鹅瘟鸭胚化GD弱毒株。制成湿苗,在母鹅产蛋前1个月,肌肉注射4559只。母鹅注射疫苗后,从第一批出壳的雏鹅至270天内所产的蛋孵出的推鹅,用南海、罗村等强毒株原液0.5ml/只攻击,结果六组免疫试验组全部保护;六组对照组的死亡率为53.3-100%。母鹅在注射疫苗后270~312天内所产蛋孵出的雏鹅的免疫保护率为81.8~88.8%。用100个疫苗免疫剂量肌肉注射30只母鹅,均无不良反应。于1981~1983年6月间,在广东省14个疫区内试用,共接种母鹅346107只,抽查3个县126个养鹅户所养的4374只免疫雏鹅,至上市时的成活率为93.8%。同时抽查1781只非免疫雏鹅,其成活率仅为44.4%~75%(平均50%)。  相似文献   

20.
水试验通过将鸭肝炎病毒(DNV)在鸡胚传代,培育出雏鸭用鸭病毒性肝炎(DVH)弱毒疫苗——鸭病毒性肝炎81代鸡胚化弱毒疫苗(简称BAU-1),并对该苗进行了实验室试验。 试验表明,BAU-1对雏鸭安全无毒性,稳定性好,在敏感鸭体内连传5代无毒力返强现象。经测定,BAU-1的免疫剂量为5×10~(9·4)ELD50/只(皮下免疫)。通过对免疫雏鸭的血清抗体滴度进行测定,证实该BAU-1疫苗对雏鸭的免疫保护期在6周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