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资源材料保存在作物遗传资源的研究与利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该实验以不同来源的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KH106,KH109,KH111D为材料,以花序轴,子房,果柄为外植体研究其再生情况,结果表明,由芥蓝和小白菜人工合成的甘蓝型油菜KH106的再生频率极显著高于由羽衣甘蓝和白菜型油菜人工合成的甘蓝型油菜KH109和KH111;与花序轴和子房为外植体再生频率相比,以果柄为外植体平均再生频率最高,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利用不同预处理培养基处理不同时间,结果显示不经过预处理直接接种到分化培养基上再生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选育产量高、适应性好的盾叶薯蓣新品种是发展盾叶薯蓣生产,提高其开发和利用价值的首选课题。在广泛征集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对不同盾叶薯蓣种质资源的生育期、开花特性、地下部性状、产量、发病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旨在从中筛选出适应性强、高产、优质的盾叶薯蓣种质资源。试验结果发现,适合昆明地区种植的材料有‘盾薯38’、‘盾薯401-1’、‘盾薯34’和‘盾薯35’,这些品系不仅产量高,且各项指标综合表现均较突出。

  相似文献   

3.
在欧洲和亚洲种植芜菁(AA)至少有2000年历史,它在形态、农艺性状和DNA结构方面存在无数变异。相反,起源欧洲芜菁与甘蓝杂种的欧洲油菜(AACC)遗传变异较少。虽然在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中国,欧洲油菜是一种重复的油料作物,但是它的  相似文献   

4.
新疆桑种质资源叶片形态特征数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60份具有地域特征的新疆桑种质资源的叶片形态特征进行主成分、聚类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种质资源间的叶片形态特征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主成分分析选出了3个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67.99,叶长、叶幅及形态因子分别是第一、二、三主成分的主导因子;在聚类分析基础上用判别分析选出对新疆桑种质资源叶片形态分类有极显著影响的面积、长度、叶幅、周长、长幅比和形态因子参数,同时建立了6个判别能力较高的判别模型。  相似文献   

5.
甘蓝型油菜与埃塞俄比亚芥种间可交配性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兴梁  孟金陵 《作物学报》1995,21(4):385-390
在甘蓝型油菜×埃塞俄比亚芥中,杂种胚乳不甚发育并提前形成细胞,杂种胚发育缓慢,消耗早育的胚乳组织后便停滞在心形期或鱼雷形期.反交时胚乳早期发育旺盛,但在发育中期不能形成细胞并逐渐退化解体;杂种胚从原胚阶段即有退化现象发生,并可持续到鱼雷形期,胚退化时常伴有胚柄细胞的解体.甘蓝型油菜母本基因型对杂交的生殖过程有显著影响.对受精的影响表现在其柱头与异种花粉的亲和性不同,以Rucabo作母本时表现与反交相似的高亲和性和高受精率.以84014A作母本时近半的胚珠中发生体质不育现象.而华油8号作母本时产生的杂种胚和胚乳在后期的发育相对正常,可形成少量有生命力的杂种种子.文中提出通过杂交重组创造出种间受精率高,又具结实潜力的“桥梁品系”,以经济有效地克服甘蓝型油菜与埃塞俄比亚芥杂交的不可交配性.  相似文献   

6.
侯燕  李厚英 《种子》1997,(2):38-39
父母本于9月上、中旬育苗移栽,较好的水平管理,抽苔现蕾后,通过连续两次摘苔可延迟开花20天以上,盛花期微粉减少到1.3 ̄1.4级,杂种不育株率下降到8% ̄15%,制种每公顷可达到900.0 ̄1350.0kg。  相似文献   

7.
冯自军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291-294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唐山地区春玉米产量的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分析了春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对其产量的影响。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在唐山地区缺钾、缺锌、缺铁等施肥处理对春玉米产量影响较大,与全素处理相比,各处理的穗粒数分别减少29、23、22个,相对产量分别降低11.1、7.9、6.6%,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这表明:钾、锌、铁主要通过减少春玉米的穗粒数而影响春玉米产量,是春玉米产量的主要土壤养分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8.
甘蓝型油菜作为多倍体起源和发生的历史较短, 遗传背景较为狭窄,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可作为植物多倍化研究的优选模型, 本文以人工合成的甘蓝型油菜为材料, 通过HPLC分析发现白菜型油菜和甘蓝的甲基化率分别为8.33%和15.88%, 2个杂种株系的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介于双亲之间(分别为10.29%和12.83%)。MSAP分析发现杂种F1代及其亲本的甲基化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白菜型油菜<杂种F1<甘蓝), 杂种F1代的甲基化变异(23.71%)中来自A、C基因组的变异分别占6.60%和10.16%。MSAP差异性条带的序列分析发现多倍化过程中与甲基化变化相关的基因参与了多种生物学过程, 且差异甲基化基因在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及其亲本间的表达差异与甲基化修饰模式是一致的。本研究为了解甘蓝型油菜多倍化过程中发生的表观变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杂种产量品质优势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本研究探讨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杂种在长江中游棉区的杂种优势表现。试验涉及10个陆地棉亲本和10个海岛棉亲本及其33个杂种,分别于1989年(16个杂种)、1991年(9个杂种)和1992年(8个杂种)进行。陆地棉种问杂种的产量、铃数、子指、株高和纤维品质的中亲优势十分明显,与双亲平均值比较,皮棉产量平均高出83.8%,成铃数增加39.9%。但与陆地棉对照品种比较;种间杂种产量严重降低,平均下降32.8%。陆海杂种结铃性强,成铃数比对照高出86.1%,但许多青铃在后期不能正常成熟。采用早熟陆地棉与适应性较好的海岛棉杂交,产量下降幅度小,在秋季雨水少、降温迟的年份甚至出现增产的少数组合。大多数种间杂种纤维长度>34mm,比强度>25g/tex,麦克隆值<3.7,中亲优势均超过10%,大多数杂种竞争优势超过15%,甚至优于海岛棉,表现超显性遗传,而纤维整齐度降低幅度很小(-1.2%)。  相似文献   

10.
人工合成具有白菜或甘蓝细胞质的甘蓝型油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  罗莉霞  王转  李均  陈坤荣  任莉  方小平 《作物学报》2010,36(8):1280-1285
为比较甘蓝型油菜不同细胞质基因组的遗传效应及其与核基因的相互作用,对12个白菜(2n=20)与1个芥蓝(2n=18)的正反交种间杂种分别进行子房和胚培养,人工合成白菜和甘蓝细胞质甘蓝型油菜。结果表明,白菜×芥蓝的正交子房培养杂种苗平均诱导率2.32%,甘蓝×白菜的反交胚培养杂种苗平均诱导率为1.16%。不同杂交组合之间,杂种苗诱导率差异大,但相同亲本正反交杂种获得的难易趋势相似。将单倍体杂种小苗在含0.01%秋水仙碱的MS培养基中预培养处理10d的染色体加倍效果最好,加倍率达59.32%。人工合成的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类似于栽培甘蓝型油菜,无论正交或反交合成的甘蓝型油菜,其农艺性状介于父母本之间,但更接近于母本。合成油菜花粉育性在40.53%~88.95%之间。  相似文献   

11.
盾叶薯蓣基因组DNA的提取及RAPD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盾叶薯蓣是中国特有的植物,是甾体激素的重要来源。试验采用CTABⅠ,CTABⅡ,SDSⅠ和SDSⅡ等方法对盾叶薯蓣基因组DNA的提取进行了研究,并且结合核酸测定仪、琼脂糖凝胶电泳法以及RAPD鉴定等方法对DNA质量进行了鉴定。试验结果表明,采用CTABⅠ法可提取高质量DNA供分子标记使用。  相似文献   

12.
黄姜中薯蓣皂素的制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薯蓣皂素是一种重要的活性化合物和原料药,主要来自于黄姜。介绍了从黄姜中提取薯蓣皂素的几种方法,并分析探索了新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盾叶薯蓣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经济作物,可作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笔者综述了研究人员对盾叶薯蓣的器官培养、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细胞悬浮培养的研究进展情况,并指出了盾叶薯蓣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的发展前景(加速优良栽培品种的繁殖、为产生有意义突变和改良建立了良好的选择程序)及其存在的问题(对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盾叶薯蓣试管苗为材料,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盾叶薯蓣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盾叶薯蓣试管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强度为750 lx和3 200 lx时,盾叶薯蓣试管苗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均相对较低,而光照强度为2 000 lx时,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均相对较高.因此,2 000 lx的光照强度较适宜盾叶薯蓣试管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稀植对大豆生长、结荚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铁丰29大豆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对大豆生长、结荚特征及产量的影响。采用两种行距40,60cm,四种株距15,20,25,30 cm共8种栽培密度进行了大豆的田间栽培,调查了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产量及相关指标。结果表明:60cm行距条件下大豆的株高、结荚高度明显高于40cm行距的处理;行距和株距对主茎节数的影响无明显的规律性,对有效分枝数、百粒重也无明显影响;株行距为40cm×30cm时,单株荚数、有效荚数、单株粒数、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大豆品种铁丰29最适宜栽培密度株行距为40cm×30cm,合理的栽培密度是夺取大豆高产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种植密度及施肥水平对三角叶薯蓣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种植密度及施肥水平对三角叶薯蓣产量的影响,为三角叶薯蓣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采用种植密度、有机厩肥、氮肥、磷肥、钾肥5个可控栽培因子4水平正交试验设计,16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12 m2。试验结果表明:16个试验处理的产量折合在6241.67~26416.67 kg/hm2之间,种植密度、钾肥用量、底肥用量、氮肥用量4个试验因子F值达到极显著水平,磷肥用量F值达显著水平,不同试验处理对三角叶薯蓣产量影响显著。种植密度15万株/hm2,施用底肥45000 kg/hm2,氮肥375 kg/hm2,磷肥750 kg/hm2,钾肥480 kg/hm2为该试验设计的最优试验组合。合理的种植密度和施肥配比能有效提高三角叶薯蓣的产量;种植密度、钾肥用量、底肥用量、氮肥用量是影响三角叶薯蓣产量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7.
不同灌水处理对春小麦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 要:为实现春小麦的节水高产栽培,提高麦田的水分利用效率,该试验选用了春小麦品种永良4号为试验材料,通过设计不同的灌水处理,系统的研究灌水量、灌水时间对麦田耗水量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增加,麦田总的耗水量增大,土壤水的消耗量减少。各生育阶段耗水量变化与水分供应量有关,阶段灌水量大则耗水量高。对产量构成进行分析得出,对亩穗数和穗粒数影响最大的灌水时期是拔节期,而孕穗期、开花期灌水对千粒重的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同处理之间,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表现为:2水>3水>4水>1水>CK。产量则随灌水次数的增加而增大,2水和3水处理与4水处理相比较,产量差异并不明显,但耗水量却明显减少,实现了节水与高产的统一。在各灌水处理中,以灌拔节水和开花水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因此,在生产中可以将该确立为春小麦节水高产统一的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18.
灌溉方式对草莓光合特性和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草莓丰香为材料,探讨三种灌溉方式(沟灌、滴灌、滴灌+半基质)对粘性土壤条件下草莓产量、光合生理指标和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沟灌相比,滴灌+半基质方式和滴灌方式均能促进草莓的生长和增加其产量,单株产量分别增加36.89%和29.30%,在开花期草莓叶片光合速率提高了41.56%和34.46%;在结果期,水分利用率提高了28.69%和24.65%,根冠比提高了51.78%和29.28%;滴灌+半基质方式和滴灌方式更有利于根系生长,在开花期根体积提高了164.25%和78.72%、根鲜重提高了117.18%和84.07%、在结果期根系活力提高了70.98%和48.38%;滴灌+半基质栽培灌溉方式是一种适宜粘性土壤草莓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19.
20.
郑黄糯2号糯玉米不同密度产量及品质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郑黄糯2号糯玉米不同密度产量及品质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