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影响地膜马铃薯产量、效益及产量主要构成性状与氮磷钾用量、配比及地膜覆盖间的关系,获得了地膜马铃薯高产高效数学模型及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并在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生产示范印证,建立了地膜马铃薯产量效益与氮磷钾施用量数学模型,根据模型利用计算机模拟寻优,得到地膜马铃薯667m2产量高于3000kg,纯收益大于300元的农艺组合方案31组。该方案95%置信域为667m2施纯N8.4~11.4kg.P2O510.4~13.2kg,K2O5.2~6.4kg。措施中心值是:667m2施纯N10.1kg,P2O511.8kg.K2O5.8kg,N、P2O5、K2O的比值约为1:1.17:0.57。  相似文献   

2.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对影响陕北丘陵区梯田马铃薯产量最主要的播期、密度、施氮、施磷和有机肥五项农艺措施进行田间试验。通过电脑分析,明确了各项农艺措施的主次作用,建立起综合农艺措施优化数学模型,筛选出该地区不同产量水平及亩产大于1800公斤的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陕北丘陵区梯田马铃薯的高产、优质和规范化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在给水条件下,以影响马铃薯产量较大的5个可控主栽因子为决策变量,以产量指标为目标函数,进行田间试验。通过电脑分析绘图,明确了各项农艺措施的主次作用及交互作用,建立了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筛选出亩产大于3500公斤的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经张家口市姚家庄乡进行大面积验证,证实了该模型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荣达  左文涵  黄勇 《玉米科学》1995,3(2):032-036
本文采用二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小麦带距、玉米密度对地膜玉米产量的影响,建立了二因素与玉米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模拟优化提出了适合黔西北山区应用的地膜玉米高产的小麦带距和玉米密度方案。  相似文献   

5.
三江平原已垦沼泽地玉米高产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试验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所得试验结果通过微机计算,建立玉米产量数学模型,解析试验因素的产量效应及效互作用;优选了最佳农艺措施的组合方案,为三江平原已垦沼泽地玉米生产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6.
李德智 《杂交水稻》1997,12(2):10-13
根据系统工程“最佳模拟配合法”的要求,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研究了播种期,插植密度,氮、磷、钾肥施用量等5项农艺措施对产量的综合作用。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之间的数学模型,获得了杂交晚稻组合汕优桂34在广西象州高产栽培的综合农艺措施优化组合方案。该方案适用于与汕优桂34同熟期的迟熟晚稻组合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新品种闽薯1号高产栽培农艺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的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方法,对促进马铃薯高产的氮、磷、钾肥不同用量进行了试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化肥对产量影响的大小程度依次排序为N>K>P。经计算机模拟寻优,获得了施肥的高产数学模型和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667 m2产量高于1 750 kg的优良农艺组合方案22套,其95%的置信区域是:每667 m2施尿素31.13~42.32 kg,过钙13.30~30.40 kg,硫酸钾57.08~64.42 kg。农艺措施的中心值为:尿素38.22 kg,过钙21.70 kg,硫酸钾60.75 kg;N:P:K的比例为1:0.57:1.59。  相似文献   

8.
<正> 马铃薯是固原山区的主要抗旱作物之一。根据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本试验对影响马铃薯生产的主要农艺措施进行了研究。通过田间试验获得参数,建立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解析,求得各因素的主次关系,因素间交互作用;通过频率分析,找出最优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高产、优质、低耗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套种区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确定商洛乃至整个秦巴山区不同马铃薯种植区域最佳地膜种类,以普通白色地膜,黑白地膜,全黑地膜和‘紫花白’马铃薯为试验材料,对不同颜色地膜覆盖条件下马铃薯各生育期膜下地温变化、农艺性状表现、以及最终产量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低热区还是在中温区,马铃薯现蕾期以前,普通白膜覆盖的各生育期提前、膜下10 cm地温较高,特别是在播种较早的低热区这些差异更为明显,但在马铃薯生长后期,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这些差异逐渐缩小;在最终产量表现上(以晚播点为例),普通白膜覆盖的产量2 286 kg/667m~2,黑白地膜覆盖的产量1 911 kg/667m~2,全黑地膜覆盖的产量仅有1 419 kg/667m~2,且3种产量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因此,在马铃薯大田生产中,还应以普通白膜覆盖为主,在一些播种迟、温度较高、杂草较多的区域,可适当推广黑白地膜和全黑地膜。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设施栽培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试验研究了大棚内采用不同播期及不同覆盖方式进行组合处理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大棚内覆盖地膜的条件下适当提早播种能加快马铃薯生长发育 ,显著地提高马铃薯的经济效益 ;杭州及以南地区大棚内即使在严寒的冬季不覆盖地膜也能保证马铃薯正常的生理活动。考虑到杭州地区的实际情况大棚种植马铃薯以 1月初为佳 ,杭州以南地区可适当提早  相似文献   

11.
结合当前生产实际,在西北半干旱区旱作梯田中,以‘庄薯3号’为试验材料,对目前旱作区马铃薯不同垄播覆膜方式进行对比试验,以探索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田间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物侯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栽培的马铃薯出苗早,生长发育较快,营养生长期延长,尤其双垄全膜黑膜覆盖能优化马铃薯农艺性状,提高马铃薯的产量,降低地温,有利于马铃薯薯块的生长,在多年高温少雨的地方,覆白色地膜栽培的马铃薯不利于其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五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氮、磷、钾施用量,密度及播种期对造纸用麦茬红麻干茎产量、皮/骨比值及效益的影响,建立了产量、品质与效益对各项农艺措施反应的函数关系,探讨了农艺措施与红麻产量及品质的数量关系,提出适合淮河流域造纸用麦茬红麻高产、优质、高效的优化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13.
试验应用农业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探讨了密度、氮、磷、钾肥用量及氮肥施用时期五个主要栽培因素与原茎产量的相互关系。通过田间试验测得原茎产量参数,建立了亚麻原茎高产栽培数学模型,初步探讨出各栽培因素对亚麻原茎产量的影响、相互作用关系及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亚麻原茎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试验应用农业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探讨了密度、氮、磷、钾肥用量及氮肥施用时期五个主要栽培因素与原茎产量的相互关系.通过田间试验测得原茎产量参数,建立了亚麻原茎高产栽培数学模型,初步探讨出各栽培因素对亚麻原茎产量的影响、相互作用关系及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亚麻原茎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马铃薯主要农艺措施与产量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孙继英 《中国马铃薯》2006,20(3):163-165
应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的设计方法,以对马铃薯产量形成影响较大的施肥水平为决策变量,以产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马铃薯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对建立的产量数学模型进行了优化与解析。结果表明,氮、磷、钾三因素对产量作用依次为N>K>P。氮、磷之间对产量影响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且水平较低时(X1,X2≤1)为正效应,当二者的施量都超过适宜范围后(X1,X2>1),则呈负效应。在本试验条件下,获得667m2产量高于2000kg的优良农艺组合方案40套,其95%置信区域是:每667m2施尿素21.10~24.86kg,磷酸二铵11.30~14.74kg,硫酸钾14.05~18.06kg;农艺措施的中心值为:尿素22.98kg,磷酸二铵13.02kg,硫酸钾16.05kg,N∶P∶K的比例为2.16∶1∶1.34。  相似文献   

16.
亚麻原茎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试验应用农业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探讨了密度、氮、磷、钾肥用量及氮肥施用时期五个主要栽培因素与原茎产量的相互关系。通过田间试验测得原茎产量参数,建立了亚麻原茎高产栽培数学模型,初步探讨出各栽培因素对亚麻原茎产量的影响、相互作用关系及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亚麻原茎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方法,研究了炸片用马铃薯品种"大西洋”的主要栽培措施(种植密度、农肥、N肥、P肥和K肥)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参试因子对产量影响的大小程度依次排序为:农肥>K肥>密度>N肥>P肥.经计算机模拟寻优,获得了高产数学模型和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667 m2产量大于1550kg的农艺组合方案有345套,其95%的置信区域是: 密度3626~3800穴,农肥2243.5~2379.5 kg,N肥6.164~6.820 kg,P肥3.851~4.149 kg, K肥11.122~11.611 kg.农艺措施的中心值是:密度3717穴,农肥2311.5 kg,N肥6.492 kg,P肥4.0 kg,K肥11.39 kg.  相似文献   

18.
莆大麦9号高产高效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莆大麦9号高产高效优化栽培技术,采用四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基本苗及氮、磷、钾施用量四项主要栽培措施对大麦产量及效益的影响。通过产量及效益数学模型的优化与解析,明确了影响大麦产量及效益的关键因子和实现高产高效优化栽培的综合农艺措施。结果表明,在4个因素中,对大麦产量的影响为:基本苗(K2O(P2O5(N;要获得300 kg/667 m2以上产量和800元/667 m2以上的经济效益,其最佳栽培措施组合是:保持基本苗11.610~12.390万/667 m2,施纯N:11.580~12.420 kg/667 m2,P2O5:4.722~5.278 kg/667 m2,K2O:11.580~12.420 kg/667 m2。为良种良法配套、丰产增收及农艺措施的合理运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残留地膜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残留地膜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采用田间网袋法设置不同地膜残留量梯度种植马铃薯,于收获期分别测定马铃薯不同部位生物量、根系状况及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马铃薯的地上及地下部干、鲜重受到土壤中残留地膜的影响,与无残膜处理相比差异显著,随着残留地膜数量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残留地膜对马铃薯根系生长的抑制表现在根长、根总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量的减少,地膜残留量为180 kg/hm2时影响最大,根长、根总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量分别为无残膜处理的83.6%、79.6%、75.1%、76.4%。土壤中因地膜的存在导致马铃薯减产且达显著水平,地膜残留量最高的减产幅度最大,减产14.5%,但是各处理间减产幅度与地膜残留量多少不成线性相关。残留地膜对马铃薯的生长及产量产生了明显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和玉米是汉中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针对单一种植效益差、产量低、土壤肥料利用率不高等问题,通过近几年试验和大面积示范结果表明:采用增温栽培技术,实行以地膜马铃薯套种玉米的立体种植技术,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并且马铃薯根系分布较浅,与根系较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