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铃薯的生长发育随着生育期的变化而变化,前期以茎叶生长为主,后期则以块茎生长为主。所以,地上部性状间,以及地上部性状与地下部性状—块茎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地上部株高与茎叶重、叶面积之间有着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359**,和r=0.8488**;茎叶重与叶面积系数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9605**。株高与地下部块重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r=0.6843*,茎叶重与地下部块重间的关系为正相关,r=0.4285,叶面积系数与地下部块重有着微弱的正相关关系,r=0.1534。  相似文献   

2.
用Li-6200光合测定仪对高产冬小麦两种不同分蘖成穗类型的6个品种群体光合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类型小麦群体光合速率变化基本一致,全生育期内群体光合速率变化呈单峰型曲线,至挑旗期达最大值。小麦生长前、中期群体大小是决定光合能力的关键因素,开花期以后群体大小的影响逐渐变小。灌浆后期落黄好的品种群体光合速率高,反之则较低。小麦群体光合速率与叶面积系数、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呈正相关[R=0.8282*、R=0.9487**和R=0.9464**(135万苗/hm2)、R=0.7883*(270万苗/hm2)]。证明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和延长灌浆期绿叶寿命,有利于提高后期群体光合速率与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3.
泾阳棉区棉花产量与光温因素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表明,泾阳棉区皮棉单产与6月份的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r=0.74*);与6月份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r=0.78*);与8月份的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r=0.84**);5~9月份的降雨对泾阳棉区棉花高产属不利因素。通径分析结果,8月份的平均气温对皮棉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dy·x2=0.343942);6月份的平均气温通过8月份的平均气温对皮棉产量产生的间接影响(dy·x1x2=0.149314)和6月份的平均气温通过6月份的日照时数对皮棉产量产生的间接影响(dy·x2x3=0.148065)相似,且都较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参加区试的29个小麦品系的粒形与产量的相关分析,发现粒宽和粒长之比值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育种早代对产量性状选择时,可以此指标进行初选。但其决定系数为r2=0.4379**,尚有56.21%的变异由其它因素决定,故在选择时,还要综合考虑其它性状。  相似文献   

5.
中国野生大豆(G.soja)脂肪含量的多样性及地理分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徐豹  李福山 《大豆科学》1993,12(4):269-274
根据原产中国各地5147份野生大豆种子的脂肪含理分析结果,发现:1.脂肪含量与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r=0.9404^***)。2.4162份野生型(百粒重≤2.5g)脂肪含量为9.23%,542份半野生Ⅰ型(百粒重2.51-5g)为13.01%,443份半野生Ⅱ型(百粒重>5g)为15.23%。3.野生型脂肪含量与原产地经度(°E)呈显著负相关(r=-0.8862^***),与原产地纬度呈单峰曲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A1、A2等五个红麻品种为材料,测试麻茎、骨的密度(比重),茎节间长,单位长度麻骨重,麻株重心,皮骨比值,叶柄与茎夹角,髓腔径和根重与麻株倒伏的关系。结果表明:A1的麻骨密度0.1518g/cm3最大,其次A3为0.1473g/cm3,分别比A5高21.71%、19.34%,茎和骨密度与品种倒伏显著正相关(r=0.931**、0.900**)。A2茎节间距平均4.561厘米最短;叶夹角小,平均比A5短1.876厘米,小10.39度,根总重比A5高34.35%。A5皮骨比值(0.773)最大。茎节长、叶夹角、皮骨比值与麻株倒伏呈正相关(r=0.943**、0.980**、0.840*)。根重与麻株倒伏是显著负相关。髓腔径品种间差异较大,腔茎比与麻株倒伏相关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分析表明,二代棉铃虫为害轻重与伏前桃相关显著(r=—0.5431*);与7月15日蕾铃总数相关极显著(r=—0.8985);早熟性能明显减轻棉铃虫为害;主茎节间与7月15日蕾铃总数对棉铃虫为害轻重的直接决定程度分别为0.7630和0.7326。讨论了与抗棉铃虫有关的育种问题及减轻棉铃虫为害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8.
香蕉叶面积的非破坏性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线性测量结果,为两个香蕉品种(‘Ardhapuri”和“Basrsi”)叶面积的测定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非破坏性的测定方法.叶面积(LA)与叶长(L)和叶宽(W)的不同组俣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用以下的回归方程可以准确地预测叶面积:预测“Ardhapuri”香蕉叶面积的回归方程是:LA=-0.0334+(LXWX0.8402)(r=0.96)预测“Basrai”香蕉叶面积的回归方程是:LA=0.0266+(LXWX0.7629)(r=0.98)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马铃薯极早熟品种“东农303”脱毒种薯为试验材料,将种薯分成(20±5)g和(30±5)g两组,分别按5个密度进行种植(行距均为70cm,株距分别为12.5、15.0、17.5、20,0和22.5cm).试验结果表明,在哈尔滨的自然条件下,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单位面积块茎数目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单个块茎重量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大种薯(30±5)g播种可以获得较高的块茎产量.在本试验中,种薯重量为(30±5)g、株12.5和15.0cm时,获得了较高的块茎产量和较多的块茎数.通过对植株地上部鲜重和叶面积指数变化的分析,表明高密度群体具有发育快、生长旺盛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金钱树的生长特性和生长性状间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钱树(Zamioculcas zamiifolia)是栽培规模和应用最多的新优观叶植物之一。以1~3年生植株为材料,系统研究其生长特性,分析影响生长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金钱树由地上部粗大羽状复叶、地下膨大块状结构和根系构成;复叶的生长呈S型曲线,完成需81~113 d,可分为萌芽期、复叶伸长期和成熟期;具肉质肥大地下块茎,含水量高达96%以上,是重要的贮水和繁殖器官。生长性状相关与回归分析表明地上部鲜重与叶柄径粗、小叶厚、新芽数、块茎重等的性状均达到极显著相关;地上、地下两部分生长的负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两者具有相互消长的关系;小叶厚度反映生长充实程度,强烈地影响地上部鲜重、新芽形成等生长性状。  相似文献   

11.
在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的Toluca田间试验站对分离和稳定品系进一步筛选和评估,这些品系是在澳大利亚植物育种研究所(PBI)人工降雨条件下筛选出来的。田间评估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以确定筛选出的耐穗发芽品系的有效性。试验小区在生理成熟后的10和21d抽样,确定可观察到的发芽百分数,并计算发芽指数。最后一次抽样过后,收获并确定落粒数。标准偏回归系数说明同一家系内成熟度对发芽率的影响最大(r=0.80***),生理成熟后10d最低温度的波动对无论是利用同一家系内(r=-0.78***)还是所有数据(r=0.52**)所得的耐穗发芽力影响均最大。温度、降雨和成熟度对落粒数的影响不很清楚,生理成熟前最低温度和生理成熟后的最高温度与落粒数相关性分别为r=0.22***和r=0.27***,生理成熟度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1993年在PBI人工降雨条件下确定的耐穗发芽力同1994年在Toluca确定的耐穗发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干旱胁迫下苎麻种质的抗旱生理与经济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波  郑长清 《中国麻作》1997,19(1):26-30,43
干旱胁迫条件下,苎麻品种间的抗旱生理指标及农艺性状差异明显,叶片相对电导率旱害指数、麻株相对生长速度、功能叶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相对增长率、株高的旱害指数与单蔸纤维产量旱害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18^*、-0.822^**、-0.760^*、-0.807^**和0.876^**,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可作为苎麻种质抗旱鉴定的可靠性理指标或性状指标。对苎麻种质的抗旱机理及影响抗旱鉴定评价的主要因素进  相似文献   

13.
麦株对Zn的吸收因其与根标有机配位体的反应而受到影响。本研究进行了4个试验,研究有机配位体(柠檬酸盐)和pH值对小麦Zn吸收的影响。在温度控制箱中,含或不含柠檬酸盐,稳定或变化的pH(3.7—7.1)条件下,植株在营养液(含0—0.05μmolL ̄1Zn)中生长21至28d。测定植株地上部、地下部干重和地上部含Zn量,估算营养液中Zn的活性、每个试验麦株的地上部干重与ZnT/[H-]或Σ(Zai摩尔数/电荷)/[H+](ZnT:Zn的总量,Zni:各种类型Zn的含量)相关,均可用方程y=A+BE cx模拟,r ̄2分别为0.79和0.77。在无柠檬酸盐的情况下,地上部干物重及含Zn量随溶液pH增加或Zn的总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有柠檬酸盐的情况下,地上部干物重及合Zn量随溶液pH增加或Zn的总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无柠檬酸盐的情况下,生长在pH稳定的营养液中麦株的地上部干重随Zn总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然而pH变化的含柠檬酸盐溶液Zn的总浓度的效应不如pH效应重要。  相似文献   

14.
经研究苎麻种质湿害反应首先是麻茎下部叶的萎蔫脱落,次为生长点及附近幼小叶的水渍状枯死斑块;地上部致死时间在96小时以上,地下部致死时间在120小时以上,地下部的营养及生理状况对湿害鉴定的影响较大。水胁迫下,离体种蔸的相对出苗期,淹没顶尖离体种苗的成活率、钵栽麻的茎粗湿害指数与干茎重湿害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777、-0.606与0.684 ̄*,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钵栽麻淹水96小时,其生物产量损失37.16%,干茎重损失44.24%,品种间耐淹性差异明显,从10份材料中筛选出构皮麻1号、蔸麻2份耐淹性强的种质提供应用。离体种蔸是大批量种质资源耐淹性鉴定的适宜材料,茎粗是较好的湿害性状指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比较了大豆低亚麻突变体(A5)及其诱导前体(A6)亚麻酸合成位点MGDG的脂肪酸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低亚麻突变体A5的下胚轴、子叶、上胚轴和真叶中叶绿体被膜亚麻酸合成位点单半乳糖苷二酯酰(MGDG)上亚麻酸(18∶3)水平均高于A6相应组织。子叶中亚麻酸合成前体磷脂酰胆碱(PC)配比18∶0/18∶3(r18∶0/18∶3=0.872**),18∶1/18∶3(r18∶1/18∶3=-0.958**)以及18∶2/18∶3(r18∶2/18∶3=-0.965**)分别呈高度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A6真叶中18∶3水平皆高于上胚轴、子叶、下胚轴和幼根。诸组织中16∶0、18∶2和18∶3水平变化尤为明显,而18∶0和18∶1变化较小。幼根中16∶0和18∶2水平均高于其他组织,且18∶2高于18∶3。  相似文献   

16.
郑长清  张波 《中国麻作》1996,18(1):7-12
经研究苎麻种质湿害反应首先是麻茎下部叶的萎蔫脱落,次为生长点及附近幼小叶的水渍状枯死斑块;地上部致死时间在96小时以上,地下部致死时间在120小时以上,地下部的营养及生理状况对湿害鉴定的影响较大。水胁迫下,离体种Dou的相对出苗期,淹没顶尖离体种苗的成活率、钵栽麻的茎粗湿害指数与干茎重湿害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777、-0.606与0.684,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钵栽麻淹水96小时,其生物产  相似文献   

17.
甜菜根重与含糖率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分析结果在明,甜菜根主与合糖率主权显著负相关(r=-0.796),但根重在500g以下时,二者二极显著正相关(r=0.964)500~1000g重块根为根重与糖分兼优型;根重与三生维管束环问薄壁组织带宽度呈负相关,说明根重过大,环间薄壁组织过旺发育是低糖的主要原因;根头含糖率为根体的77.3%~80.4%,冠/根比与根重呈正相关,根越重,根头趋大,降低含糖率。  相似文献   

18.
鄂棉18产量构成因子分析及高产栽培方向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90~1991年湖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及本所棉花高产栽培试验资料,应用偏相关及多元回归分析了鄂棉18的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的关系,并用通径分析法计算了影响产量的三个主导因子(密度、单株铃数及铃重)对产量的各自作用。结果表明,鄂棉18产量构成四因子与产量间,有着极显著的正负相关关系,可用多元回归方程表示为:y=-4781.6427+29.0381x1+57.6133x2+443.2734x3+37.1457x4(R=0.8569**),最优回归方程为:y=-3421.4094+30.7025x1+57.42x2+469.8071x3(R=0.8340**);影响棉花产量三个主导因子对产量的直接作用为:棉铃数(0.7226)>密度(0.5903)>铃重(0.5154)。因此,鄂棉18的高产栽培应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以力争单株铃数兼顾铃重为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9.
初步研究表明,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无短绒陆地棉光籽(包括其杂种分离类型,与正常有短绒棉籽相比,籽棉减产8.05%~18.55%.皮棉减产20.92~22.51%.光籽与皮棉产量呈高度负相关。(r=-0.7364).与表分呈显著负相关.(r=-0.9642);与铃重呈高度负相关(r=-0.7092);与纤维细度。断裂长度、生育期均呈中、高度负相关(r分别为-0.7963、=0.6725、=0.7786)。籽致使品种纤维产量和品质迅速下降,是品种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目的是确定春小麦改良高产与高蛋白的选择指标。选用的8个品种中,6个表达为对照水平,2个品种UM632和UM684表达为通常高于对照的水平性状。试验2年中,不同重复的植株从花期至成熟进行取样测定,收集有关N、干物质积累及重新代谢的资料。籽粒蛋白含量与籽粒产量不相关,但与花后N吸收(r=0.66)、成熟期总植株N(r=0.49)及N收获指数(r=0.87)呈正相关,与成熟期营养器官N呈负相关(r=—0.49)。籽粒产量与花后N(r=0.50)和干物质量(r=0.77)以及收获指数(r=0.83)呈正相关。籽粒蛋白产量与花后N积累(r=0.90)、成熟期总N(r=0.98)、N收获指数及经济指数(r=0.93)呈高度相关。UM632和UM684将花后N吸收和成熟期总N量高与高度代谢效率及N收获指数结合在一起,故此可以得出结论:遵循构建成熟期总N量高、N收获指数及经济指数高的杂交组合,通过群体中选择籽粒蛋白产量可以逐步改良具有高产和高蛋白含量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