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浙江省森林景观地理概述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森林景观分类由森林景观组、森林景观型和林分景观3级单位构成。浙江省自然地理环境优越,森林景观可分为9个森林景观组和40余个森林景观型。各类森林景观均有不同的景观特征和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2.
为构建完善的森林景观安全格局,根据千岛湖的自然条件、森林景观现状及景观功能,将千岛湖森林景观规划为4个建设区块:即通道森林景观带建设区块;城镇周边生态保健型景观林群建设区块;景区生态休闲型景观林群建设区块;生物防火林网景观建设区块.对森林景观的建设方法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黄龙山林区的森林景观格局,揭示森林景观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规律。【方法】以黄龙山林业局200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在ArcGIS的支持下,利用Fragstats 3.3软件,采用土地利用类型和优势树种组2级景观要素,选取10个景观指数对研究区域森林景观的要素组成、斑块特征、异质性和空间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在以土地利用类型和优势树种组为依据的2级森林景观类型体系中,有林地面积占黄龙山林区总面积的90%以上,是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在以有林地为基质的森林景观格局中,栎类具有很强的优势性,呈现团聚状态;油松的异质性最高;栎类、油松、桦类处于扩张状态。【结论】黄龙山林区森林景观格局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明显,各树种斑块都分别表现出与之生态和林学特性相适应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森林群落结构是形成森林景观效果的物质基础。在浙江省淳安、金华和东阳等地采用典型选样法选取了30个景观林样地,采用样地法进行森林群落结构及其景观效果调查,用物种多样性、林分密度、群落丰富度、垂直层次性、种群分布格局等特征因子表征森林群落结构,用树木高度、郁闭度、枝下高、草本层盖度、色调、树种组成、分布状况和采伐剩余物等森林景观因子表征森林群落的整体景观效果,并对森林群落结构因子与森林景观因子之间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每个森林群落结构因子只与森林景观的个别因子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森林景观因子由相应的森林群落结构因子所生成,森林景观效果是森林群落整体结构特征和经营管理状况的综合体现。图1表2参16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导致森林景观连通性降低,进而影响到森林生态系统中某些关键的生态过程。以山东半岛东部地区13个中小城市为例,以1990和2006年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图形理论,用森林景观概率连接度指数(PC)和斑块相对重要性指数(dPC)累积值,来研究不同城区森林景观连通性的时空变化规律,并以城市面积和道路建设为驱动因素,数量化分析城市发展对森林景观连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面积扩张和道路建设急剧降低了森林景观连通性。这种连通性的降低对拟合的中尺度生态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另外,森林景观连接度对于城市化响应的敏感性远大于森林面积。因此,景观连接度可以很好地用来监测和评估城市化发展对于森林景观及生态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建始县国有长岭岗林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本材料,在GIS技术支持下,从森林景观格局总体特征、景观斑块异质性和景观水平异质性3个层次对该林场森林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其森林景观存在分布极不均衡、未利用林地斑块数量多、受干扰及破碎化程度高、生态功能及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等问题。对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森林景观格局优化建议,指出了森林景观格局优化方向。研究结果从景观尺度为建始县国有长岭岗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景观格局指数的粒度效应——以沈阳城市森林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基于沈阳市2006年QuickBird卫星影像,以城市森林为对象,从景观和斑块类型水平研究了25个常用景观格局指数在细粒度范围(粒度边长<30 m)的粒度效应.结果显示:(1)25个指数随粒度增加的响应可分为3类:单调上升或下降、u型或n型变化和无规律变化.(2)5种城市森林类型对景观格局指数的粒度效应表现出2种趋势:以小斑块为主的附属林和道路林随粒度增加斑块数量急剧减少,相应指数变化幅度较大;以大斑块为主的风景游憩林、生产经营林和生态公益林,景观格局指数对斑块数量变化不敏感,但随粒度增加斑块面积增加,引起面积加权平均斑块面积和有效格网大小等指数较大变化.(3)通过景观格局指数尺度检测图的拐点,沈阳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分析的适宜粒度为5 m.  相似文献   

8.
基于RS和GIS的马鞍山市分区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在RS与GIS技术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基于2003年QuickBird遥感影像资料,研究了马鞍山市建成区63.08 km2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特征。通过选取该市的3个行政区域,对其城市森林景观格局进行分析比较,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城市森林覆盖率、斑块密度指数、分离度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以及斑块形状指数,分别采用标准离差法、熵权法和CRITIC法3种客观赋权的方法,对3个区域的城市森林景观展开综合评价,为城市森林景观生态综合评价提供参考。3种评价方法结果均表明,雨山区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最优,其次为花山区和金家庄区。   相似文献   

9.
刘维东  陈其兵  王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601-8604
城中山地森林是丘陵地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利用山地建设森林景观可有效改善城市风貌和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在分析丘陵地区城镇山地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山地应从优化景观格局、空间分异和模拟自然3个方面来建设森林景观,并以四川省三台县凤凰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为例,对城区山地森林景观建设进行探讨。剖析了其设计理念与构思,在详细调查植被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总体规划布局,提出山地森林景观的改造方法。  相似文献   

10.
森林旅游与景观保护这一矛盾长期困扰着森林旅游资源的利用,一直为专家们所重视。通过科学的规划,可以充分地发挥森林旅游资源的景观价值,并达到长久利用的目的。因此本文对游赏系统、景观序列、景观保护、给排水几个方面提出总体规划目标,以期更好地利用森林景观资源和实现景观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黄龙山蔡家川林场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龙山蔡家川林场1997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1∶10000林相图和1969年1∶50000的地形图为基础,利用GIS软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辅助Fragstats3.0景观软件,对林场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选取的景观空间格局度量指标包括:斑块数量、斑块大小、斑块密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等。研究结果表明:林地是蔡家川林场的景观基质,森林景观以阔叶林为主,以其很强的萌蘖能力在各景观中占绝对优势。蔡家川林场森林景观异质性高,森林类型丰富多样。油松林和杨树林受人为干扰较大,形状简单。  相似文献   

12.
按照云南热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和地理特征,应用生态系统学、景观生态学、山地学等现代生态学的理论和原理,确立了云南热区森林地理分区的原则及“森林区”、“分区”、“亚区”、“小区”的4级分区系统。把云南热区分为3个森林地理区:云南东南部元江、南盘江流域热带北缘、南亚热带森林区,云南南部西南部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流域热带北缘、南亚热带森林区,云南北部金沙江河谷热带性、南亚热带性稀树草原森林区。下分11个森林地理分区,25个亚区,43个小区。并对其11个森林地理分区作了地理及森林类型特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干旱区山区森林景观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分布特性,景观中特征的不同梯度分布,制约着景观的各种生态过程.将景观生态学方法引入到森林资源定量分析及科学评价,可为森林资源调查提供一种新的分析评价工具.[方法]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土地分类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采用景观指数法,通过ArcGIS和Fragstats软件对天山北坡沙湾林场7种景观类型的格局进行分析.所使用的景观格局指标包括平均斑块面积、平均斑块周长、斑块密度、边缘密度、景观形状指数、聚集度、海拔、坡度、坡向等.[结果]沙湾林场景观类型丰富度较低,且各景观类型拥有的斑块数分布很不均匀.从面积来看,以未利用地面积最大,为林场森林景观的基质;针叶林景观、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景观是沙湾林场的主要森林景观类型,是沙湾林场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面积分别占13.95;、8.71;;并且受地形因子影响,各类型景观分布很不均匀.[结论]景观生态学可以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土地分类的基础上根据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为综合分析与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提供有效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分析长白山林区北部景观格局特征,并以此作为未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构建长白山地区整体森林保护格局的依据。基于泉阳和露水河林业局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和林相图,利用Arcgis和Fragstats等软件,从土地利用类型、优势树种和龄组的角度,分析了景观构成要素和森林保护现状,在景观水平和斑块水平上分析了该区景观格局指数特征。结果表明:有林地主导着土地利用类型,森林景观优势明显,研究区整体景观存在破碎化,优势景观类型破碎化程度比较严重;森林景观中各优势树种和龄组景观的优势度较弱,景观连通性较差,树种与林龄结构复杂,景观破碎化更为严重;幼龄林是破碎化最严重的龄组。人为活动对优势树种和林龄组成有着显著的影响,人为干扰是景观破碎化的最主要原因。根据分析结果,该区应科学规划城镇化建设,引导作物栽培合理开展,改善景观破碎化现状并建立有效的生态廊道,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吴佐  赵俊三  吴聪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806-9808,9810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利用最新地理国情及水利普查数据,通过景观格局指数评价体系分析计算了华宁县龙珠河流域地表覆盖和景观的分布、斑块特征、异质性以及多样性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其地表覆盖景观格局以林地、耕地为主,园地、水体和道路因受人为控制而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流域整体受人为影响较大,景观破碎程度低,自然环境保护较好,这为政府或相应部门掌握该流域内地袁覆盖、自然生态、自然资源状况、将获取到的地理国情信息为常态化的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喜鹊山森林公园属小珠山山脉,自然现状和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是开发休闲度假的良好基址。本文从植物景观角度出发提出了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中植物景观设计的设计原则,设计目标和设计内容。  相似文献   

17.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东部荒漠区,面积约占灵武市总面积的1/4,属于荒漠类型自然保护区。近年来,运用草方格沙障、人工模拟飞播、营养袋育苗等方法创建了荒漠化地区"干旱固沙林、骨干防护林和经济林带三位一体、林农牧副多业并举"的综合治沙防沙发展模式。探讨了利用保护区内丰富的生物资源、典型的荒漠自然景观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人文景观资源发展"绿色、生态、环保"的生态旅游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景观格局及破碎化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1:10000的林相图(根据1999年航测照片及1999年调查材料绘制而成)、1:10000的土地利用现状图(1999)和实地调查资料,在ARC/INFO支持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帽儿山林场各种景观类型的形状指数、破碎化指数进行了分析:自然景观的形状指数、形状破碎化指数均大于人工景观;景观斑块数破碎化指数取决于斑块的数目。  相似文献   

19.
以建始县国有长岭岗林场为例,选取土地类型、优势树种、海拔、坡度、坡向作为分类因子,在GIS技术支持下,建立起全场量化的、空间化的物种—环境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全场划分为7个具有独立经营意义的森林景观要素类型,生成了各景观要素类型斑块图及属性数据库。各景观要素类型空间格局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全场森林景观类型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但各森林景观要素类型受干扰和破碎化程度不同,各景观要素类型空间分布状况也极不均衡,不利于森林整体质量的提升和综合效益的发挥。建议在以后的森林经营过程中,应注意结合景观尺度,对全场森林景观规划、管理、保护和恢复等经营措施进行科学设计。  相似文献   

20.
地域特征是一个城市最本质的特征,在现代城市建设逐渐"西化"的大潮中,城市的景观规划设计要尊重特定地域的自然与文化特质,景观营造应从地域特征中找寻设计语言,打造具有地方风格的城市景观。本文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分析了北碚区的地域特征类型和特点,并通过对地域特征要素在北碚区城市景观中的应用分析,最后总结出地域特征在北碚区城市景观运用中的布局特点和所取得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