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调查研究表明,由野生板栗嫁接成的板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砧木未能及时彻底抹芽去蘖,导致接穗死亡。基部茎粗1.2cm以上的野生板栗均可以嫁接利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本地区板栗经济林产业发展过程,在实践中研究总结了板栗嫁接技术,尤其是高接换种技术在生产中提高板栗品质、产量方面的独特优势,意义重大,能明显加快本地区板栗丰产经济林建设,使现有野生资源得到改良和合理利用,有效推动林下经济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3.
以锥栗6个类型16个单株为接穗,野生锥栗、板栗、大果板栗、麻栎为砧木,选择不同立地条件地块.研究影响锥栗嫁接成活率的因子.结果表明.不同锥栗品种类型、嫁接时间、砧木、圃地条件、剪砧方法对锥栗嫁接成活率均存在较大影响。嫁按时间以秋季9月底到10月上旬和春季萌芽前1个月最好;  相似文献   

4.
以锥栗6个类型16个单株为接穗,野生锥栗、板栗、大果锥栗、麻栎为砧木,选择不同立地条件地块,研究影响锥栗嫁接成活率的因子。结果表明,不同锥栗品种类型、嫁接时间、砧木、圃地条件、剪砧方法对锥栗嫁接成活率均存在较大影响。嫁接时间以秋季9月底到10月上旬和春季萌芽前1个月最好;宜选择排水良好的山脚梯田;在芽萌动时离接芽25 cm处第1次剪砧,接芽抽出20~25 cm后在其上部2 cm处第2次剪砧最好;砧木宜用野生锥栗及本砧,板栗、麻栎不适宜作锥栗砧木。  相似文献   

5.
1影响板栗嫁接成活率的因素1.1砧木与接穗亲和力。确定合理的嫁接组合是嫁接成活的前提。采用实生板栗、野板栗作砧木亲和力强,成活率高。茅栗、锥栗作砧木,难以成活,不宜作嫁接板栗的砧木。1.2接穗生活力。主要是接穗的新鲜程度和含水量,这也是影响嫁接成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板栗嫁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板栗嫁接技术,包括嫁接前准备、嫁接、嫁接后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提高板栗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提供科学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板栗通过嫁接可提前结果,并可达到板栗矮化丰产的目的。介绍了太行山区板栗嫁接技术要点:包括接穗的采集和处理,接穗的嫁接方法、要点和嫁接后的管理等。  相似文献   

8.
板栗嫁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板栗的嫁接方法、嫁接技术要点及嫁接后的管理技术等,以期为板栗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板栗嫁接繁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板栗嫁接繁育技术,包括砧木培育、嫁接、嫁接后管理等内容,以期为板栗苗木繁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板栗是木本粮食果树。近年来,一些地区相继开发生产。但广大果农普遍反映,板栗嫁接成活率不高。下面将嫁接中应注意的问题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嫁接时期及方法: 板栗嫁接春秋两季都可进行,但春季嫁接成活率高,而且板栗枝条木质部呈齿轮形,用一般芽接法不易成活,所以,生产上以春季  相似文献   

11.
RAPD法研究孝感荸荠和野生荸荠的遗传差异性(摘要)(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RAPD法研究孝感荸荠和野生荸荠的遗传差异性。[方法]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地方栽培种孝感荸荠、野生荸荠、蒲草和扁杆藨草4种植物的基因组DNA进行了遗传差异性分析。[结果]筛选出841、842、807和840共4个随机引物,其中841随机引物的扩增产物多态性明显,获得清晰重复性好的条带。聚类结果显示栽培荸荠和野生荸荠的亲缘性相对于蒲草和鹿茸杆藨草而言较近。[结论]该研究为培植优质的荸荠新品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RAPD法研究孝感荸荠和野生荸荠的遗传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姣  李建华  盛继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551-20553
[目的]采用RAPD法研究孝感荸荠和野生荸荠的遗传差异性。[方法]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地方栽培种孝感荸荠、野生荸荠、蒲草和扁杆藨草的基因组DNA进行了遗传差异性分析。[结果]共筛选出841、842、807和840 4个随机引物,其中841随机引物的扩增产物多态性明显,获得清晰、重复性好的条带。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栽培荸荠与野生荸荠的亲缘性相对于蒲草与扁杆藨草而言较近。[结论]为培植优质荸荠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陕西平利县兴隆镇拥有灌木林0.33万hm2,且野生板栗资源丰富,但由于果实小,难以采摘,使之大量资源被浪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板栗的市场需要量增大,销售价格上升。因此作为产业,把野生板栗进行改良,可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4.
板栗新品系授粉试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对18个板栗新品系之间授粉试验,表明板栗新品系自花授粉率低,雌花隔离授粉坚果不能形成种仁,异花授粉率高.也表明了实生选种育成的这些新品系花粉直感现象明显,有父本当代显性表现,父本坚果大,用其给母本授粉,母本坚果亦大,反之亦然.选择适宜的授粉树,控制花粉来源,对提高板栗新品系的产量和品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河北省迁西地区板栗主栽品种燕山早丰'和大板红'为材料,选用燕山地区8 个优良品种(系)进行授粉 试验,通过调查不同授粉组合产量和测定果实品质等指标,并采用直接排序法和平均隶属度法进行评价,筛选最适 授粉组合。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采用直接排序法对产量和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燕山早丰'授粉组合中只有燕 山早丰'迁西15 号'和燕山早丰'大板红'排在对照之前,而大板红'授粉组合中优于对照的有大板红' 迁西14 号'大板红'遵玉'大板红'迁西15 号'大板红'燕龙'大板红'燕山早丰';采用平均 隶属度法对产量和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燕山早丰'迁西15 号'燕山早丰'大板红'和燕山早丰'遵 玉'排在对照之前,而大板红'授粉组合排名与直接排序法非常相近。综合分析认为:在迁西地区燕山早丰'的 最适授粉亲本为迁西15 号'和大板红';大板红'的最适授粉亲本为迁西14 号'遵玉'和迁西15 号'。   相似文献   

16.
板栗新品种燕兴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兴为实生选优获得的抗寒性燕山板栗新品种。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丰产、优质、早实、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尤其抗寒性表现突出。坚果商品性好,单果重8.20g,可溶性糖含量22.23%,淀粉含量52.90%;果肉细腻,糯性强,适宜炒食;平均每苞含坚果2.70粒;在河北地区9月中旬成熟,尤其适合我国北方板栗栽培临界区的山地和丘陵种植。  相似文献   

17.
高温逆境下嫁接番茄生长发育及耐热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野生番茄"SL-89"、"黄洋梨"和野生茄子"刺茄"、"贵州一号"为砧木,研究高温逆境对嫁接番茄生长生育的影响,并从生理角度研究嫁接番茄耐热机理。结果表明:高温逆境下,"SL-89"和"黄洋梨"2个野生番茄砧木嫁接可使番茄生长势增强,坐果率提高,使收获期提早4~6 d,产量提高9%。生理测试表明:高温胁迫后,4种砧木嫁接番茄叶绿素总含量及根系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SL-89"砧木嫁接番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他砧木及对照。相对于对照而言,各砧木表现出较强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8.
板栗于1-2月播种育砧,当年夏季(5-7月)砧木地径达0.4cm以上,嫁接部位(离地面5.0cm)直径0.3cm以上时,采用硬枝贴接技术嫁接。11月调查结果表明,成活率在85%以上,嫁接苗地径在0.6cm以上。苗木高度与品种和嫁接时期相关;长枝型如魁栗生长量大,嫁接可在7月20日以前;短枝型如短刺毛板红生长量少,嫁接应在6月20日之前。当年嫁苗平均高生长量为71.8cm,达到出国要求。  相似文献   

19.
板栗于1 ~ 2 月播种育砧, 当年夏季(5 ~ 7 月)砧木地径达0.4 cm 以上, 嫁接部位(离地面5.0 cm)直径0.3 cm 以上时, 采用硬枝贴接技术嫁接。11 月调查结果表明, 成活率在85 %以上, 嫁接苗地径在0.6 cm 以上。苗木高度与品种和嫁接时期相关;长枝型如魁栗生长量大, 嫁接可在7 月20 日以前;短枝型如短刺毛板红生长量少, 嫁接应在6 月20 日之前。当年嫁接苗平均高生长量为71.8 cm, 达到出圃要求。表1 参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