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柴达木绒山羊绒纤维鳞片结构、白度及氨基酸组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柴达木绒山羊绒纤维鳞片结构,白度及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柴达木绒山羊绒纤维鳞片层由1 ̄2个鳞片组成,形状多为环形,抱合紧密,鳞片密度为830.76层/cm,可见高度13.81μm;鳞片厚度为0.67μm,绒纤维白度为0.17;绒纤维中含有18种氨基酸和一种氨,其中含硫氨基酸占10.26%,从而使柴达木绒山羊绒纤维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较好的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2.
试验对藏山羊和柴达木绒山羊绒和毛及青海半细羊毛主要物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藏山羊和柴达木绒山羊绒间的细度和伸直长度及伸度差异不显著(P>0.05),而强度差异显著(P<0.05);藏山羊和柴达木绒山羊绒纤维鳞片呈环形结构,而青海半细羊毛纤维鳞片呈环形竹节结构,其鳞片可见高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鳞片层密度差异也不显著(P>0.05);绒山羊毛纤维鳞片呈水波纹状排列。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白绒山羊绒鳞片细微结构和主要化学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内蒙古白绒山羊绒纤维鳞片主要呈环形结构,与细毛羊相比,鳞片密度小,可见高度长,边缘开张度小,表面光滑,光泽和缩绒性能良好。三个类型中阿拉善型绒的鳞片可见高度稍显长,密度略显小。山羊绒鳞片层由1-2层鳞片组成。  相似文献   

4.
应用光学显微镜是目前鉴定动物绒毛纤维较常用的检测手段之一。为鉴定不同的绒纤维,使用光学显微镜对山羊绒、绵羊绒、兔绒、狐绒和驼绒纤维的微观形态进行分析鉴别,研究了各类动物毛纤维的表观形态和微观结构,提出通过比较绒纤维形态结构对5种绒纤维进行鉴别的方法,为相关检验检疫部门对不同毛绒制品进行甄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兔毛织物由于纤维表面被鳞片覆盖,而具有穿着刺痒感,洗涤易毡缩和低温染色困难等缺点。如果兔毛纤维的鳞片不能被地适度剥离,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兔毛织物的外观、手感以及穿着体验。本研究利用电化学原理,采用NaCl水溶液作为介质,在电场的条件下处理兔毛纤维和织物。通过对电化学处理前后的兔毛纤维或织物进行表面形态观察、毡缩性能、摩擦系数和断裂强度的测定,以及染色性能的比较,分析了电化学对兔毛的作用机制及改性效果。研究表明:电化学产生的高氧化活性离子导致纤维鳞片层胱氨酸的二硫键被氧化,鳞片层的致密结构被破坏。处理后兔毛织物防毡缩性能提高,染色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随机抽取中国内蒙古 5个地区山羊绒及 3个地区的细绵羊毛样品 ,进行了主要品质的分析对比。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的观察和测定表明 :山羊绒平均细度范围一般是在 13 .16~16 .41μm之间 ,总平均细度为 15 .36± 0 .5 8μm。细度分布范围集中 ,变异系数在 16 .0 1%~ 2 0 .88%之间。鳞片结构多呈环状、斜环状 ,排列较均匀、规则 ,长度大于宽度 ,边缘翘起程度低 ,鳞片密度范围为 6 3.2~ 77.6个 /mm ,平均密度是 6 9± 3 .6个 /mm。而细绵羊毛平均细度范围是在 16 .84~ 2 0 .6 5 μm之间 ,总平均细度为18.34± 1.0 9μm ,明显粗于山羊绒 ,细度分布范围大 ,变异系数在18.5 %~ 2 4.0 8%之间 ;鳞片结构多数呈无规则的环状、斜环状、大瓦块状、龟裂状等 ,排列不均匀 ,长度与宽度相近 ,边缘翘起程度高 ,鳞片较山羊绒鳞片厚。对目前几种山羊绒与细绵羊毛的检验技术进行了比较 ,认为采用光学显微镜法还是比较实用、简便、可靠的 ,但前提必须是熟悉和掌握不同类型山羊绒和细绵羊毛的纤维形态特征 ,并配合感官进行综合判断 ,检验方法可作为辅助方法或发展方  相似文献   

7.
研究驼绒藜属3种植物开花规律、开花日动态、结实率及柱头微形态。结果表明.华北驼绒藜和驼绒藜雄花开花高峰均在上午8:00—10:00,有利于传粉和受精,而北美驼绒藜雄花在中午11:00-13:00达开放高峰,其雌雄花开花高峰期不一致,不利于传粉、受精,从而结实率降低。三者的开花最适温度基本一致,都在20~24℃。三者的雌花均在下午14:00左右达到开放高峰。雌花柱头微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华北驼绒藜的柱头有利于接受花粉,而北美驼绒藜的柱头不利于接受花粉。此外.华北驼绒藜与驼绒藜的雌、雄花花期相遇结实率较高,而北美驼绒藜因花期不遇.故导致结实率低。  相似文献   

8.
对华北驼绒藜、驼绒藜和内蒙古驼绒藜10种供试材料花粉粒形态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其花粉粒均为球形,具散孔,分布均匀,孔圆形或近圆形。外壁上具颗粒状纹饰。3种植物花粉粒在大小、孔的数量、孔间距、孔的直径。外壁内、外层的厚度及其外壁纹饰上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了区别北极狐和貉毛皮,采用哈氏切片法快速制取北极狐、南貉和北貉皮毛纤维横切片进行毛纤维组织结构观察。观察发现,貉毛皮的绒毛鳞片翘角大,呈刺状伸出毛干外,鳞片高度大;而北极狐绒毛的鳞片紧贴毛干,呈环形排列。因此,对于北极狐皮和貉皮的鉴别可通过其毛纤维的显微结构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10.
毛绒纤维的组织结构是非常复杂的蛋白质结构,皮质层通常由正、副皮质细胞组成,它们具有不同结构及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正皮质细胞比较小而且均匀,有清楚的界限,易吸附碱性色素。副皮质细胞较大,形状不规则,较易吸附酸性色素[1]。试验利用此现象对毛绒纤维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通过观察切片对正、副皮质层的分布形态及着色能力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新发现的一种羊的巴贝斯虫(Babesia)未定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甘肃某地自然感染发病绵羊的血液涂片中,观察到一种大型的巴贝斯虫(Babesia)。虫体形态具多形性,有双梨籽形、单梨籽形、圆环形、棒状、不规则形、逗点形和三叶形。典型双梨籽形虫体的大小为1.8~2.5μm×0.9~1.8μm,平均(2.21±0.12)μm×(1.17±0.18)μm。个别红细胞中寄生有4个或8个虫体。该虫种特征性的形态是三叶形。它是相连的双梨籽形虫体两尖端的核质延伸(出芽),并生出原生质,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梨籽形虫体,与母体共同排列形成三叶形的。该虫种可引起绵羊严重发病和死亡。本研究对自然感染发病羊的临床症状和死亡羊的病理变化进行了观察。该虫种的形态大小和致病力,与莫氏巴贝斯虫(B.motasi)和粗糙巴贝斯虫(B.crassa)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2.
以6种野生杂皮类动物毛纤维为试验材料,测定其鳞片结构及元素组成,并利用扫描电镜比较其超微结构特征.结果显示:6种动物的鳞片结构均有差异(P<0.05),其横截面特征各异.6种野生杂皮动物毛纤维的鳞片高度、鳞片厚度、鳞片翘角等指标各异,同一种动物的毛纤维和绒纤维的鳞片层的鳞片高度、鳞片厚度、鳞片翘角等指标也不尽相同;针、绒毛中均含C、O、S、Ca,而C、O的含量比例均差异不大,针毛所含的Ca较多,而S元素较少,绒毛所含的S较多,而Ca元素较少.可依据毛纤维超微结构特征进行6种动物毛皮种类的鉴别.  相似文献   

13.
<正> 羊毛纤维品质受遗传、环境、饲养管理、物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毛纤维鳞片结构形态和纤维中的油脂含量及氨基酸组成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为了研究东北细毛羊的毛纤维品质,我们应用电子显微镜对毛纤维进行了鳞片形态和化学试验观察,测定分析了含脂率和纤维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大小,并以澳毛为对照样,分析东毛与澳毛的品质差异,为今后提高东北细毛羊毛纤维品质,改善东北细毛羊的选育措施,饲养管理条件,以及为毛纺工业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藏羚羊绒纤维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次研究测定了藏羚羊5个部位绒的细度、伸直长度、伸度和强度;观察了绒纤维的皮质细胞和鳞片层的结构;并将藏羚羊绒与辽宁绒山羊、西藏山羊和山东绒山羊所产羊绒进行了比较.藏羚羊体表各部位的绒毛细度、伸度和强度差异显著(P<0.05);绒纤维的伸直长度在背、肩、体侧和股部差异不显著(P>0.05),腹部绒的伸直长度与背部、肩部、股部和体侧部差异显著(P<0.05);绒纤维皮质层细胞呈梭状,纤维的鳞片层呈环形.藏羚羊绒细度极显著低于西藏、四川、辽宁和山东绒山羊(P<0.01),伸直长度和相对强度与西藏、四川、辽宁、山东和内蒙古绒山羊的绒相比差异显著(P<0.05);藏羚羊绒伸度显著高于西藏、辽宁、山东绒山羊所产绒(P<0.05).  相似文献   

15.
驼绒藜属3种植物开花习性及雌花柱头微形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驼绒藜属3种植物开花规律、开花日动态、结实率及柱头微形态。结果表明,华北驼绒藜和驼绒藜雄花开花高峰均在上午8:00~10:00,有利于传粉和受精,而北美驼绒藜雄花在中午11:00~13:00达开放高峰,其雌雄花开花高峰期不一致,不利于传粉、受精,从而降低结实率。三者的开花最适温度基本一致,都在20~24℃。三者的雌花均在下午14:00左右达到开放高峰。雌花柱头微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华北驼绒藜的柱头有利于接受花粉,而北美驼绒藜的柱头不利于接受花粉。此外,华北驼绒藜与驼绒藜的雌、雄花花期相遇结实率较高,而北美驼绒藜因花期不遇,故导致结实率低。  相似文献   

16.
研究驼绒藜属3种植物开花规律、开花日动态、结实率及柱头微形态.结果表明,华北驼绒藜和驼绒藜雄花开花高峰均在上午8:00-10:00,有利于传粉和受精,而北美驼绒藜雄花在中午11:00-13:00达开放高峰,其雌雄花开花高峰期不一致,不利于传粉、受精,从而结实率降低.三者的开花最适温度基本一致,都在20~24℃.三者的雌花均在下午14:00左右达到开放高峰.雌花柱头微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华北驼绒藜的柱头有利于接受花粉,而北美驼绒藜的柱头不利于接受花粉.此外,华北驼绒藜与驼绒藜的雌、雄花花期相遇结实率较高,而北美驼绒藜因花期不遇,故导致结实率低.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比内蒙古驼绒藜及华北驼绒藜在形态学、细胞学及营养成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对内蒙古驼绒藜的生长环境、植物形态特征、细胞学特征及营养成分和必需氨基酸含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并评估了内蒙古驼绒藜的科研价值。以期为了解内蒙古驼绒藜生长习性、利用其生态生理特点进行区域荒漠化治理提供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18.
对华北驼绒藜、驼绒藜和内蒙古驼绒藜10种供试材料花粉粒形态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其花粉粒均为球形,具散孔,分布均匀,孔圆形或近圆形.外壁上具颗粒状纹饰.3种植物花粉粒在大小、孔的数量、孔间距、孔的直径,外壁内、外层的厚度及其外壁纹饰上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赛加羚羊被毛及毛纤维特征对其环境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赛加羚羊(Saigatatarica)的被毛特征、毛纤维类型、结构、长度、密度、细度及强伸度的观察测定,结果为:赛加羚羊毛纤维均为有髓毛,其髓质发达,鳞片小呈蛇鳞状,被毛主要部位毛长仅2.91cm,密度为1920根/cm2,毛纤维直径可达103.7μm而单纤维强伸度在15g重锤下为0。并指出:以上种种特性使赛加羚羊具有较强的回避天敌和抵御寒冷气候的能力,均与栖息地环境相适应。  相似文献   

20.
半细毛杂种羊毛丛类型及其皮肤组织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半细毛羊改良过程中出现的主要毛丛类型按形态学进行了分类,并采用连续切片法对其相应的皮肤毛囊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毛丛类型在形态上有显著差异;不同的毛丛类型的皮肤毛囊性状也不同。大尖咀、小尖咀、辫形毛丛和毛丛毛辫形毛丛的总毛囊数分别为22.45±3.48,27.02±1.14,21.44±3.13和23.21±3.57,差异极显著(P<0.01);S/P值分别为5.81±0.42,5.55±0.42,6.10±6.41和5.49±0.21;真皮层厚度(mm)分别为1.46±0.08,5.48±1.50,1.47±0.04和1.32±0.04。毛囊性状之间的表型相关显著;毛囊性状与半细毛羊毛品质性状及产毛性状之间的表型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