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小兰 《江苏蚕业》2009,31(3):34-36
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间歇性暴发危害的害虫。自90年代以来,由于其暴发频次高、危害大,已上升为本地桑树的主要害虫。为了科学地监测预报斜纹夜蛾的发生情况,抓住有利时机,有效防治桑园斜纹夜蛾,近两年笔者对桑园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斜纹夜蛾是一种分布广、食性杂、间歇性暴发的害虫,不但在桑叶上危害,而且在棉花、蔬菜、山芋、黄豆等多种作物上危害,桑园靠近这些作物的田块极易暴发,严重影响蚕桑生产。1发生原因1.1认识上的错位。斜纹夜蛾成虫产卵时,成堆产在叶背上,幼龄幼虫集中在叶背啃食叶肉,仅留下表皮,2龄后分散为害,将叶吃成孔洞、缺刻。斜纹夜蛾世代重叠,一年发生4~5代,在2龄前如果不注意摘除卵块和捕捉幼虫,或忽视药剂防治,后期将有可能暴发成灾。1.2防治上的死角。斜纹夜蛾高龄幼虫无论使用那种农药,效果均不理想,虽说桑园现在都是集中连片,但组织统一防治难…  相似文献   

3.
斜纹夜蛾是一种分布广、食性杂、间歇性暴发的害虫,不但在桑叶上危害,而且在棉花、蔬菜、山芋、黄豆等多种作物上危害,桑园靠近这些作物的田块极易暴发。1发生原因1.1认识上的错位。斜纹夜蛾成虫产卵时,成堆产在叶背上,幼龄幼虫集中在叶背啃食叶肉,仅留下表皮,2龄后分散为害,将叶吃成孔洞、缺刻。斜纹夜蛾世代重叠,一年发生4~5代,在2龄前如果不注意摘除卵块和捕捉幼虫,或忽视药剂防治,后期将有可能暴发成灾。1.2防治上的死角。斜纹夜蛾高龄幼虫无论使用那种农药,效果均不理想,虽说桑园现在都是集中连片,但组织统一防治难度很大,一家一户治…  相似文献   

4.
斜纹夜蛾近年来己成为两广地区桑树重要的食叶害虫,幼虫啃食桑树嫩叶嫩头,有的啃伤枝条表皮,仅剩少量叶片主脉、枝条和树干,严重影响桑叶产量。斜纹夜蛾世代重叠,食性杂,抗药性强,防治难度大。为验证众欢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珠海旺世有限公司联合广东化州合江蚕种场进行本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斜纹夜蛾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 ,又名莲纹夜蛾 ,是为害蔬菜和桑树等作物的杂食性害虫。近年来在桑园内时有发生 ,局部地区为害严重 ,幼虫食害桑叶 ,能将整株叶片全部吃光 ,仅剩叶脉 ,对蚕桑的生产影响很大 ,且有不断扩展和日趋加剧的倾向 ,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 形态特征1.1 成虫 :体长 1 4∏ 2 0 mm,头、胸、腹均深褐色 ,胸部有白色丛毛 ;前翅灰褐色 ,内横线及外横线灰白色 ,呈波浪形 ,环状纹不明显 ,肾状纹前部呈白色 ,后部黑色 ,环状纹与肾状纹之间有 3条白线组成明显的斜纹 ,故名斜纹夜蛾 ;后翅白色 ,仅翅脉及外缘呈暗…  相似文献   

6.
斜纹夜蛾的生物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斜纹夜蛾是蔬菜、林果和绿化等多种植物上的重要害虫,由于其食性广泛、抗药性强而防治极为困难。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斜纹夜蛾的生物防治已日益受到植保界的关注和重视。本文记述了斜纹夜蛾的自然天敌防治、生物农药防治、昆虫激素防治和寄主植物对昆虫诱导抗药性的研究进展情况,强调了生物防治在斜纹夜蛾综合防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斜纹夜蛾是一种分布广、食性杂、间歇性暴发的害虫,不但在桑叶上危害,而且在棉花、蔬菜、山芋、黄豆等多种作物上危害,桑园靠近这些作物的田块极易暴发.  相似文献   

8.
斜纹夜蛾性信息素两种诱芯诱蛾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斜纹夜蛾是一种间歇性发生的多食性和暴食性害虫,危害寄主相当广泛,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近年来,斜纹夜蛾在海安县桑园内时有发生,其中2007年是有史以来在桑园内发生量最多的一年,危害严重,损失较大。从2008年开始,海安县把斜纹  相似文献   

9.
中国桑树害虫名录(Ⅳ)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记述了分布于我国的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总科(Noctuoidea)的灯蛾科(Arctiidae)、夜蛾科(Noctuidae)和毒蛾科(Lymantriidae)桑树害虫共68种,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了解桑树灯蛾类、夜蛾类和毒蛾类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当前为害桑树的主要害虫桑尺蠖、桑螟、桑红蜘蛛、桑白蚧、桑象虫、桑蓟马、黄星天牛、桑毛虫、斜纹夜蛾等的形态特征及为害特点,并介绍了为害桑树的桑树疫病、芽枯病的发病症状和发病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桑园斜纹夜蛾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小虎 《广西蚕业》2008,45(3):23-24
本文通过对来榜镇暴发的桑树斜纹夜蛾虫害的特点分析,经过多年调查研究,已初步了解其形态、分布、生活史和习性,提出了防治对策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2003年秋如东县丰利镇330hm2桑园发生了斜纹夜蛾为害,其中尤以135hm2育71?鄄1桑园危害最为严重.如月河村11.86hm2丰产片发生虫害,9月初大部分桑树枝条顶部的4~6片桑叶被吃光,仅剩下中粗叶脉,严重影响了桑叶产量,有的农户因此减少或放弃了早秋蚕的饲养.由于虫口叶增加,虫粪严重污染桑叶,增加了虫蚕交叉感染,使早秋蚕的发病率增加.据调查,100株桑树的斜纹夜蛾虫量高达1.15kg.  相似文献   

13.
黄艳君  浦冠勤 《中国蚕业》2011,32(3):76-77,79
斜纹夜蛾作为一种主要的经济害虫和杀虫剂筛选靶标,被用于害虫抗性监测和杀虫剂生物测定等,人工饲养斜纹夜蛾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斜纹夜蛾的人工饲养技术,比较了天然饲料和人工饲料的优缺点,提出了防止斜纹夜蛾种群衰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斜纹夜蛾乙酰胆碱酯酶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亮  李兵  浦冠勤 《蚕业科学》2010,36(1):138-142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是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昆虫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EC3.1.1.7)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作用靶标。通过设计简并引物,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斜纹夜蛾的乙酰胆碱酯酶基因cDNA片段(GenBank登录号:FJ959384)。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cDNA片段全长1 191 bp,编码397个氨基酸,包含了乙酰胆碱酯酶基因的特征位点区域。基于乙酰胆碱酯酶氨基酸同源序列的进化分析表明,斜纹夜蛾与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的亲缘关系最近,与棉蚜(Aphis gossypii)的亲缘关系最远。该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有助于对斜纹夜蛾乙酰胆碱酯酶结构、功能及抗药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5.
茶叶夜蛾Antivaleria Viridimacula(Graeser)属鳞翅目,夜蛾科.以幼虫嚼食春茶叶片、嫩芽和嫩梢.近几年来,在皖南茶区部分茶园暴发成灾,几天内将茶园茶芽叶食尽或咬断落地,使春茶产量遭受严重损失.根据其发生原因、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采取了一些针对性措施,可有效地控制其为害.  相似文献   

16.
桑树是传统栽桑养蚕产业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斜纹夜蛾对桑树的危害逐渐加重,传统化学药剂防治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致使害虫产生抗药性,亟需开发新型绿色桑园防治药剂.以天然产物莰烯为起始原料,通过硼氢化-氧化反应将莰烯双键修饰生成羟基,在N,N '-二环己基碳酰亚胺和二甲基氨基吡啶催化下与甲酸等羧酸发生酯化反应,采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单体结构经1 H-NMR谱鉴定,并采用叶碟法测定拒食活性.结果 表明,成功制备11种莰烯酯类衍生物,对斜纹夜蛾均表现出一定的拒食活性,其中3b~3j共9种化合物未见报道.当莰烯的双键结构被破坏,其酯类衍生物对斜纹夜蛾的拒食活性下降,说明莰烯的双键对拒食活性起到关键作用.分析莰烯酯类衍生物的拒食活性构效关系,发现2位上的羟基被酯基取代和3位上的氢原子被甲基取代的活性均降低,但延长3位上的烷基链拒食活性会增强.另外,3c和3d、3e和3f是两对同分异构体,其甲基支链的产生会降低拒食活性.这些结果为莰烯结构修饰制备新型杀虫剂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为桑园用药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斜纹夜蛾发生消长规律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斜纹夜蛾(I`rodenla lttura Fabricius)与家蚕同属鳞翅目昆虫,因其繁殖力强、迁飞性高、常在桑园及农作物中暴发,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为有效防治斜纹夜蛾,2002~2003年在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桑园对其发生状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及近几年在生产实践中的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太阳能测报灯对桑树害虫诱杀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太阳能测报灯对桑树害虫诱集应用试验,分析不同时期太阳能测报灯对害虫的诱杀效果及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太阳能测报灯对鳞翅目害虫有较好的诱杀效果,其防治区的桑螟和斜纹夜蛾较无灯区数量明显减少;同时太阳能测报灯诱杀区减少了防治桑螟和斜纹夜蛾各1次,节约了植保总投入。  相似文献   

19.
将我站近两年来,应用斜纹夜蛾性诱剂在桂林地区桑园治虫,预防昆虫与家蚕交叉感染微粒子病的试验工作进行总结。野外昆虫中感染微粒子病最严重的是斜纹夜蛾,这与其低龄幼虫群集为害有关,成虫带毒率可达65%以上。通过本试验,发现斜纹夜蛾性诱剂对本地区桑园治虫有一定的效果,当斜纹夜蛾发生微粒子孢子较严重时,可有效控制微粒子病的扩散,在蚕业生产防“微”上有明显的效果。同时,该性诱剂也有缺点,不宜单一使用,应该以斜纹夜蛾性诱剂为辅,再结合农药防治来对桑园虫害进行综合防治,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李海琼 《广西蚕业》2009,46(1):54-55
2008年7月,永福县暴发了罕见的桑园斜纹夜蛾虫害,其危害波及到桑树、木薯、蔬菜等多种农作物。虫口密度一度达到40条/m^2。虫害发生后,县、乡两级政府及农业部门紧密配合,动员群众群防群治,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田调查,研究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如采取人工灭虫、性诱捕器诱捕雄性成虫、在桑地里悬挂煤油灯或放置糖酒醋液盆及喷农药等措施,使虫害的蔓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