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周年茬口安排和各作物栽培技术要点等方面阐述了毕节市一年三熟早春白菜—辣椒—白萝卜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2.
赵彩霞 《农技服务》2012,29(1):26-27
辣椒套作丝瓜栽培方式,利用日光温室反季节栽培蔬菜。在套作栽培中,采用起垄覆膜,将辣椒于8月份先育苗,9月上旬定植于畦面上,当辣椒处于结果期(门椒果长约2 cm)时将丝瓜直播于垄沟内,辣椒采用膜下暗灌,丝瓜利用垄沟直接进行排灌,但2种作物互补。从套作模式、品种选择、播种、定植及栽后管理各环节对辣椒套作丝瓜栽培模式进行了总结,便于农业生产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选择毕节试验区东部、中部、西部3县市9乡镇,对坡耕地耕作制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东部主要有油包、芋包、麦包、麦烟、烟苕、包苕、包肥等连作、套作两熟制,油包豆、麦包豆、芋包豆等连作套作三熟制;中部主要有芋包、麦包、麦烟、包荞、芋荞、包豆等套作间作两熟制,芋包豆、麦包豆套作三熟制;西部主要有芋包、包豆间作和麦包、麦烟套作两熟制,包谷、洋芋、荞麦单作一熟制.(2)坡耕地复种指数127.82%-176.92%,平均不到150%.(3)坡耕地耕作制度划分为东部温暖气候连作、套作两熟三熟区,中部温和气候套作两熟三熟区,西部温凉气候单作一熟套作两熟区.(4)提出了坡耕地耕制发展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四川轮套作体系的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玉米/大豆"、"小麦/玉米/甘薯"2种三熟套作体系和"小麦-大豆"、"小麦-甘薯"、"蚕豆-玉米"3种两熟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2011和2012年2年的田间试验,探讨了不同种植模式下小麦、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和体系产量产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套作小麦各时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从拔节期后均显著高于单作小麦,套作玉米各时期干物质积累量与对应单作相比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2种三熟套作模式中小麦/玉米、玉米/大豆和玉米/甘薯套作体系的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与相应单作相比,玉米/大豆套作提高了体系的氮素利用效率(ΔNUEms>0),平均提高38.5%,玉米/甘薯套作降低了体系的氮素利用效率(ΔNUEms<0),平均降低46.0%;全年总收益2年平均以三熟套作"麦/玉/薯"体系最高,比三熟套作"麦/玉/豆"体系高13.1%,比两熟轮作体系小麦-甘薯、小麦-大豆和蚕豆-玉米分别高14.7%、2.4%和41.2%。综上,三熟套作相对两熟轮作能提高体系产量和产值,与大豆套作能提高体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葛晓红 《农技服务》2009,26(9):7-7,46
为了探索旱地宽厢宽带种植技术取得的经济效益,第1茬用糯玉米套作辣椒,第2茬种植花菜和白菜,并与旱地第1茬净作糯玉米或辣椒,第2茬种植花菜或白菜进行对比,对2种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取宽厢宽带种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复种指数,而且还可以提高相同土地上的经济效益,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对抚顺市顺城区茄子、辣椒、白菜三种蔬菜作物施用微生物肥料进行筛选试验研究,分析比较了三种微生物肥料对蔬菜品质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C在降低辣椒、白菜和茄子硝酸盐含量,提高辣椒和白菜中Vc含量等方面优于其它两种肥料。  相似文献   

7.
果树从建园至大量结果,一般需要3年以上的时间,在幼龄果园合理套作蔬菜,既可增加果农收入,又增加了果园的肥、水供应,促进果树生长。合理套作辣椒-白菜(萝卜)模式的试验结果表明,每年平均增加收入73880.25元/hm2;果树比对照干径、株高、冠幅平均分别增加16.2%、14.5%、12.5%。幼龄果园合理套作蔬菜模式,可以达到以短养长、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实现果园早结丰产。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我们示范种植的地膜甘蓝—豆角—辣椒—秋延黄瓜高效套作栽培模式,茬口衔接紧凑,一年四熟,投资少、效益高。平均每亩产甘蓝2000kg、豆角2100kg、辣椒1300kg、秋黄瓜2800kg,全年产值6700多元,扣除各项投资680元外,净收益6020多元,效益相当可观,且技术操作简单。1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9.
改旱地一年一熟或一年二熟为一年多熟,实行旱地三热套作制,是挖掘旱地增产潜力,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用地养地密切结合,发展旱地粮食生产的途径之一,近几年来,这方面成功的经验是很多的,增产效果也是明显的。但旱地三熟套作制产量的高低,还取决于各作物群体结构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10.
一、合理搭配蔬菜的种类和品种 根据不同蔬菜的生长期、熟性和生长速度,对生长期与短、生长快与慢、早熟与晚熟的蔬菜实行间套作。如在日光温室进行生长期长的辣椒与油白菜间作、黄瓜与生菜套作等。在株型上高秆(搭架或吊蔓)与矮秆、直立与塌地的蔬菜种类搭配套种,例如黄瓜与小油白菜套种,辣椒与生菜套种等。  相似文献   

11.
甜糯玉米三熟套作免耕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甜糯在南昌地区进行三熟套作免耕栽培总有效积温为4889.73℃,自2月23~10月11日三熟安全收获,共需202 d。在不同季别种植,表现出第二、三季的生育期分别较第一季缩短26和30 d,单穗重分别降低12.94%和26.97%,产量分别减少12.94%和26.97%。三熟套作合计产量为43960.5 kg/hm2,较二熟连作增产39.64%。  相似文献   

12.
商丘市辣椒种植已有多年的历史,麦套、瓜套、大蒜套、洋葱套及甘蓝套、菜花套等套作辣椒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大面积辣椒栽培方式,在商丘市梁园区水池乡、观堂乡有着比较成熟的种植经验,套作面积逐年增大,值得周边地区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一、合理搭配蔬菜的种类和品种 根据不同蔬菜的生长期、熟性和生长速度,对生长期与短、生长快与慢、早熟与晚熟的蔬菜实行间套作.如在日光温室进行生长期长的辣椒与油白菜间作、黄瓜与生菜套作等.在株型上高秆(搭架或吊蔓)与矮秆、直立与塌地的蔬菜种类搭配套种,例如黄瓜与小油白菜套种,辣椒与生菜套种等.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荔波县早熟马铃薯-夏白菜-秋播鲜食玉米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早熟马铃薯、夏白菜、秋播鲜食糯玉米的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川南田多地少,是制约旱粮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川南地区在小春推行的小麦与马铃薯套作模式,可变原来的一年三熟为一年五熟,对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大粮食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有重要意义。一、合理分带轮作根据川南多年分带轮作经验,以“双三0”分带为佳(根据不同作物套作可实行  相似文献   

16.
旱地宽厢宽带玉米、辣椒套作高效栽培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进行了旱地宽厢宽带玉米、辣椒套作高效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辣椒套作比玉米净作纯收入可增加8250元/hm2左右,比辣椒净作减少6750元/hm2左右。该模式是一种既可保障粮食生产,又可提高农民经济效益的种植模式,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商丘市辣椒种植已有多年的历史,麦套、瓜套、大蒜套、洋葱套及甘蓝套、菜花套等套作辣椒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大面积辣椒栽培方式.在商丘市梁园区水池乡、观堂乡有着比较成熟的种植经验,套作面积逐年增大,值得周边地区借鉴推厂。  相似文献   

18.
玉田县为促进农民增收,摸索出了“瓜、菜、粮、油”四类作物套种高效栽培模式,即“西瓜—花生—玉米—白菜”模式,亩效益可达7000元,效益非常可观,并实现“瓜、菜、粮、油”间混套作,一膜多用,一肥多用,一水多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西充县辣椒套作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地块选择、培育壮苗、整地开沟、覆膜移栽、查苗补缺、肥水管理、揭膜垒厢、修枝除草、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文成县大峃镇农技站经过多年探索,总结出白菜—茄子—晚稻一年三熟高效种植技术模式,目前推广该模式约580亩,为农民年增收417万元。介绍了白菜—茄子—晚稻一年三熟高效种植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