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杂交粳稻“榆杂29”苗期光合色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分光光度法研究杂交粳稻“榆杂29”苗期的光合色素.结果表明:“榆杂29”在秧田后期具有最高的叶绿素(a+b)含量、最高的类胡萝卜素含量(CK)和最低的叶绿素a/b值,并且利用弱光的能力最强,但株色(含叶色)始终偏淡.文章提出:水稻的叶色可用“叶绿素(a+b)/CK”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2.
天水榆童锤角叶蜂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述了榆树新害虫--天水榆童锤角叶蜂(Agenocimbex elmiina Li et Wu)的分布、危害、形态特征、生活史、主要习性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榆杂29”在苗期具下列生理优势:(1)播种萌发后胚乳中(α+β)淀粉酶活性最高,胚芽、胚根生长最迅速,形态建成最快.(2)硝酸还原酶活性较高,耐肥性好.(3)游离氨基酸和酰胺含量最低,蛋白质合成最快.(4)还原糖含量较高,碳代谢旺盛.(5)根中(琥珀酸)脱氢酶活性较高,根系活力高;(6)过氧化氢酶活性居中等水平,意味着:①光呼吸较低,光合产物损耗较少,利于干物质积累,且CO2补偿点低,利于加强光合作用;②消除H2O2毒性的能力较强,利于光合作用进行.(7)抗逆性最强.①自由水含量最低,束缚水含量最高,“束缚水/自由水”最大;②离体叶片在空气中的失水速率最小,保水力最强;③阴雨后游离脯氨酸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杂交鹅掌楸苗期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杂交鹅掌楸、鹅掌楸及北美鹅掌楸家系实生苗的光合特性,并分析了光合指标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杂交鹅掌楸为阳性树种,其光饱和点在1200 μmol·m-2·s-1以上;(2)正交家系CT01对光强的适应范围较广,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回交0家系HCO2具有较低的CO2补偿点,且它们的平均净光合速率(Pn)值较高,认为对于鹅掌楸属树种可以通过杂交,选育高光合能力的杂种后代;(3)在Pn指标上,与鹅掌楸相比多数杂种家系具有明显优势;苗高和地径与单株面积和光合生产率(PP)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以大花蕙兰“明月”×虎头兰杂交种子萌发的原球茎为材料,在不同浓度6 - BA、KT的培养基上培养,前60d每隔10 d称重1次,计算不同阶段的生长量;培养150 d后,统计其苗数、株高、根长等生长指标.不同处理方差分析表明,6 - BA、KT对原球茎增殖影响不大,6-BA 1.0~1.5 mg/L有利于芽的分化,KT ...  相似文献   

6.
杂交榛在伊犁河谷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伊犁河谷逆温带四个不同立地条件下,开展不同品系的平欧杂交榛子栽培试验,生长适应性测定结果初步表明:同一品系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量存在差异,20#品系遗传稳定性较差,对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严格;15#和26#品系的生长适应性较强;26#品系在伊犁河谷逆温带上下限不同立地条件地区具有种广泛适应性;同一立地条件,不同品系之间的生长量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苗期抗寒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目的]获得可供育种利用的耐冷材料,为耐冷育种提供种质资源.[方法]分别对亲本材料籼稻品种9311、普通野生稻DP10、粳稻品种白R54和日本晴及其杂交后代进行田间耐冷性鉴定,在自然低温冷害严重条件下观察其在田间自然栽培条件下的苗期耐寒性表现.[结果]获得可供育种利用的农艺性状优良、耐冷性强的材料39份,其中33份材料粳稻遗传成分为87.5%,6份材料籼稻遗传成分为75.0%,60份耐寒材料中野生稻遗传成分高达50.0%,但农艺性状较差.在所有不耐寒的材料中,籼稻遗传成分高达87.5%.[结论]不同水稻品种杂交后代中,含有较多粳稻和野生稻遗传成分的材料表现出较好的耐寒性;粳稻和普通野生稻是籼稻耐寒育种改良中重要的耐冷资源,导人野生稻或粳稻的遗传成分能够明显提高籼稻的耐寒性.  相似文献   

9.
10.
利用不同的楸树杂交无性品系在鄂北岗地造林试验,一年生苗高和地径生长量达到显著差异。苗高生长量变化区间在165.75~230.69cm,极差为65.44cm,地径生长量变化区间在0.56~2.27cm,极差为1.71cm,其中9-1杂交无性系表现较好,适宜鄂北岗地栽培。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植榆历史,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证实起源于商周时期,周代以后得到了很大发展,保持着长盛不衰的历史景象。中国古代人植榆除材用之外,还广泛盛植于道路(行道树)、河堤(护堤树)、园林(风景树)和边防(边防林),以发挥榆树的生态效应。在长期的用榆和植榆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榆树文化现象。主要体现在:1.榆树崇拜:视榆树为火崇拜、古代社树、神、祖先和吉祥的象征而祭拜;2.榆树诗文:视榆树为表达情感的符号;3.榆树地名:用榆树作某一地名的符号;4.榆木家具。  相似文献   

12.
榆树盆景无土栽培基质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榆树盆景进行无土栽培基质筛选试验,以解决榆树盆景的无土栽培技术。[方法]无土栽培基质采用5种不同处理,对照(CK)为常规土壤栽培盆景,每个处理10盆,3个重复,测量新枝生长量、叶色、总体生长状况。[结果]第1年各栽培基质处理对榆树盆景生长影响不大,第2年各栽培基质处理对榆树盆景生长影响很大。[结论]处理1(泥炭∶沙=6∶4)、处理2(泥炭∶珍珠岩=6∶4)、处理3(泥炭∶沙∶珍珠岩=6∶2∶2)均可替代常规的土培方式,用于榆树盆景的栽培。  相似文献   

13.
青海云杉选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互助安定苗圃的青海云杉优势苗和普通苗进行t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优势苗和普通苗的生长量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优势苗的速生丰产特征显著。建议坚持多代提纯培育,定能筛选出高品质青海云杉品系。  相似文献   

14.
李爱国  赵丽芬  赵国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812-1813,1815
用海岛棉(G.barbadense)、野生瑟伯氏棉(G.thurberi)、陆地棉(G.hirsutum)进行杂交,通过对杂交铃喷(滴)GA3(50 mg/kg)、NAA(40mg/kg)、杂种胚离体培养,试管内染色体加倍,克服了杂交后代的不亲和性及杂种不育性,杂种后代各种性状长期疯狂分离性,对获得的种间杂种进行回交转育,南繁北育,异地鉴定,经20个世代选育成棉花新品种“石远321”。它是3个棉种远缘杂交育成的第1个三元(HBT)杂交新品种,在国内、国际文献中未见有育成同类品种的报道。1993~1994年国家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石远321”霜前皮棉885 kg/hm2,比对照“中棉所12号”增产19.7%,是1982~2000年19年间家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霜前皮棉增产幅度最大的一个品种。该品种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15.
预处理对榆木锯材干燥效果及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25 mm厚榆木锯材的常规干燥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00℃水热处理与汽蒸处理对干燥周期、干燥质量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旨在丰富榆木干燥理论,为高效常规干燥工艺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干燥基准Ⅲ的工艺最佳,干燥周期为177 h,干燥质量满足国家锯材干燥质量标准一级指标;预处理可在保证榆木锯材干燥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干燥周期;与未处理材相比,预处理材的干缩率、干缩系数与湿胀率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干裂势有较大幅度的降低,抗干缩(湿胀)率略有降低;汽蒸处理材的吸水率均高于未处理材,水热处理材的吸水率均低于未处理材。  相似文献   

16.
从温度、降雨、日照3方面分析了1981-2006年固原地区榆树物候期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近26年固原地区温度变化最大,上升速率为0.94℃/a,上升幅度较大;降雨和日照波动频繁,尤其是降雨的波幅较大,最小降雨量和最大降雨量相差很大,但两者总体趋势都比较稳定;榆树的芽开放期和始花期变化不大,展叶期明显提前,落叶期延后,生长季延长,速率平均为3.3 d/10 a;温度对榆树物候的影响最显著,日照次之,降雨影响最小,始花期与温度之间没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宁夏盐池县白榆纯林及宽幅林带形成低产林和"小老头树"的原因,并采取强度间伐、实施抚育管理、加强有害生物的防治等措施进行改造。结果表明:①间伐对白榆树高长生影响不显著;②间伐对白榆树直径生长影响显著,且随着间伐强度的加大,直径生长也加大;③在白榆同龄林中,间伐后不同密度的林分,单位面积上的蓄积量及其增长率是不同的;密度为1 620株/hm2的林分蓄积量最大,2010年时蓄积量为47.3 m3/hm2;密度为470株/hm2的林分蓄积量最小,为27.4 m3/hm2;蓄积增长率则与间伐强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挖掘海南普通野生稻耐旱资源,分别在长期自然条件下和防雨透光薄膜棚内对海南普通野生稻材料进行耐贫瘠和苗期、抽穗期耐旱性鉴定。结果发现672份普通野生稻耐贫瘠;25份苗期材料表现1级高耐旱且存活率大于80%,占5.1%;2份材料萎蔫率和耐旱空壳率皆≤5%,表现1级耐旱,占60份抽穗野生稻材料3.33%。这些耐旱普通野生稻资源分别来自文昌市、海口市、万宁市、澄迈县等地。  相似文献   

19.
爆裂玉米品种间杂交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地理远缘、优良的爆裂玉米品种进行杂交可以获得超过优良亲本(综合种)产量10%左右的杂交种。增产的主要贡献是双穗率提高,空秆率下降——每公顷有效穗数的增加。杂交种农艺性状无显著改变,杂交种籽粒的爆裂性状与优良亲本相似。  相似文献   

20.
介绍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方法及其应用条件,分析原位杂交技术在甘蔗染色体水平和分子水平上的研究进展及该技术在甘蔗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