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仔猪小肠肌间神经丛中神经元数量的定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21年Langley提出“肠道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这一概念以来,肠道神经系统对肠道运动的控制和功能调节的重要性已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国内外学者对ENS的形态结构、神经元的性质等做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不过从现有资料看,有关猪的ENS资料较少。  相似文献   

2.
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方法对1、4和6月龄利杂犊牛小肠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分布和数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利杂犊牛小肠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和阳性神经纤维形成清晰的三级网状结构,NOS阳性神经元形态各异,聚集在一起构成大小不等的神经节。小肠各段神经丛中NOS阳性神经元的密度随年龄增长而降低;4月龄到6月龄犊牛空肠肌间神经节的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变化与十二指肠和回肠相比变化较大;4月龄以空肠的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的核质比(为0.16)最小,回肠与空肠的核质比差异不显著(P〉0.05),回肠、空肠与十二指肠的核质比差异显著(P〈0.05),6月龄空肠的核质比(为0.25)最大,但小肠各段的核质比相互间差异不显著(P〉0.05)。证实,犊牛小肠各段肌问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核质比的发育变化可能与其功能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0、5、28日龄的仔猪小肠黏膜下神经丛中神经元类型的变化进行了定性研究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仔猪小肠黏膜下神经丛分为靠近环肌层表面的ESP(external submucosal plexus)和靠近黏膜肌层的ISP(internal submucosal plexus);ESP与ISP神经纤维的性质不同,ESP主要是有髓神经纤维,而ISP主要是无髓神经纤维;随着日龄增长,黏膜下神经丛发育较快,ESP与ISP的差异日益显著。研究揭示:仔猪出生后黏膜下神经丛在形态和不同亚群神经元比例上均有一调整期,其生理学意义可能是使小肠黏膜下神经丛的功能日益完善。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小肠铺片NADPH—d组化法、NADH—d组化法和抗NF免疫组化法分别对0日龄、5日龄、28日龄仔猪的肌间神经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NADPH—d组化法可以选择性的标记合成NO的神经元亚群,大部分阳性肌问神经元符合Oogie1 Ⅰ型神经元的形态特征;NADH—d组化法可以非选择性的标记大部分神经元,且采用该法观察到的肌间神经元的密度明显高于NADPH—d组化法,但该法不能清晰的显示肌间神经丛的细微结构,不适合用于神经元类型的观察;抗NF免疫组化法可以清晰的显示肌间神经元的突起,28日龄仔猪体积较大的阳性神经元主要为Dogiel Ⅰ型和Dogiel Ⅱ型神经元。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小肠铺片NADPH-d组化法、NADH-d组化法和抗NF免疫组化法分别对0日龄、5日龄、28日龄仔猪的肌间神经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NADPH-d组化法可以选择性的标记合成NO的神经元亚群,大部分阳性肌间神经元符合DogielI型神经元的形态特征;NADH-d组化法可以非选择性的标记大部分神经元,且采用该法观察到的肌间神经元的密度明显高于NADPH-d组化法,但该法不能清晰的显示肌间神经丛的细微结构,不适合用于神经元类型的观察;抗NF免疫组化法可以清晰的显示肌间神经元的突起,28日龄仔猪体积较大的阳性神经元主要为DogielI型和DogielII型神经元。  相似文献   

6.
不同年龄山羊小肠肌间神经丛NOS神经元形态和分布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方法对15日龄、4月龄和12月龄山羊小肠肌间神经丛中NOS阳性神经元形态和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山羊小肠肌间神经丛中NOS阳性神经元和阳性神经纤维形成清晰的三级网状结构,NOS阳性神经元形态各异,聚集在一起构成大小不等的神经节。神经丛中NOS阳性神经元的密度随年龄增长而降低,3个年龄段(从小到大)分别为27.07、20.80、16.18个/mm^2;神经元总数增加,分别为1.86×10^6、4.06×10^6、4.41×10^6个;在各个年龄小肠NOS阳性神经元密度均以空肠较低,神经元总数在各年龄均以空肠最多;山羊小肠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胞体面积、胞核面积发育前期增加,后期减小;核质比随年龄下降,15日龄与4月龄和12月龄之间差异显著(P〈0.05).小肠不同肠段的NOS神经元胞体、胞核面积分布随年龄出现一定变化,相同年龄小肠各段神经元核质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酪蛋白酶解产物对新生仔猪肠道黏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及其受体基因mRNA水平的影响。从五窝仔猪中选出10头仔猪,每窝选2头,分别分至酪蛋白饲喂组(对照组)和酶解酪蛋白饲喂组(试验组)。两组仔猪均以牛乳为基础日粮,并分别加入1.59,6的酪蛋白和酪蛋白酶解液取代10%体积的牛乳,人工饲喂3d后屠宰取样。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仔猪空肠黏膜IGFI受体基因和IGFI基因mRNA水平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仔猪。说明酪蛋白酶解产物促进肠道发育可能与提高IGFI及其受体基因的mRN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神经肽Y(NPY)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在成年皖西白鹅小肠的分布。结果表明神经肽Y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皖西白鹅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黏膜、黏膜下组织。细胞体形态多样,数量从十二指肠向空肠和回肠逐渐减少,密度分别为(62.10±4.25)/mm2、(51.14±2.12)/mm2、和(41.21±3.15)/mm2。神经纤维主要分布于小肠肌层。本文还讨论了神经肽Y的起源及对小肠黏膜功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旨在探讨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感染仔猪对小肠杯状细胞(goblet cell,GC)的影响,将6头未吃初乳的初生仔猪静养2 d后随机分为感染组(n = 3)和对照组(n=3),感染组仔猪口服接种5 mL 1×105 TCID50·mL-1 PDCoV-CHN-HG-2017毒株,对照组仔猪口服5 mL DMEM...  相似文献   

10.
通过孵育试验研究了甘-L-亮(Gly-Leu)和L-组-L-亮(His-Leu)2种二肽在断奶仔猪小肠刷状缘膜囊(Brush Border Memlorane Vesides,BBMV)中的水解状况。结果表明,孵育液pH值(分别为3.5、4.0、4.5、5.0、5.5、6.0、6.5、7.0、7.5和8.O)、孵育温度(25℃和37℃)、孵育时间(O.5、1、2、5、10、20、30和40min)以及BBMV(二肽酶)的添加量均不影响此2种二肽在断奶仔猪小肠BBMV孵育体系中的水解。结果提示,Gly-Leu和His-Leu2种二肽在断奶仔猪小肠BBMV体系中均不水解。  相似文献   

11.
精胺对断奶仔猪小肠组织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研究精胺(spermine)对断奶仔猪小肠组织形态与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来源一致、体重相近的21日龄断奶仔猪3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分别口腔灌服0、300、600、900和1200μmol/d的精胺,连续灌服3 d。试验期为14 d。试验结束末,屠宰全部仔猪,取小肠组织样品,分析小肠黏膜形态、蛋白质含量、DNA和RNA含量以及双糖酶活性。于试验第7天和第14天灌服D-木糖,60 min后采血,测定血清中D-木糖含量。结果表明:(1)灌服1200μmol/d的精胺可提高小肠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P<0.05);(2)1200μmol/d的精胺组空肠麦芽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断奶后第7天,精胺各组与对照组血清D-木糖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断奶后第14天,1200μmol/d精胺组血清D-木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口腔灌服1200μmol/d剂量的精胺可改善断奶仔猪小肠形态结构与吸收功能,作用效果具有后续性。  相似文献   

12.
谷氨酰胺对早期断奶仔猪胰腺及小肠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大长北母猪所产仔猪 45头 ,2 1日龄断奶。断奶时宰杀 5头公仔猪作为哺乳对照 ,其余仔猪按公母各半随机分为 2组 ,试验组添加 1.2 %谷氨酰胺。断奶后 14d和 2 8d宰杀仔猪 ,以研究谷氨酰胺对早期断奶仔猪胰腺和小肠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断奶后 14d,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可极显著提高胰腺胰蛋白酶相对活性和总活性 (P<0 .0 0 1)以及比活 (P<0 .0 1) ,而对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食糜及粘膜中胰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 ;断奶后 2 8d时 ,日粮添加谷氨酰胺对胰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食糜粘膜中胰蛋白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对照组仔猪胰腺、十二指肠和回肠胰蛋白酶活性在断奶后 14d已基本恢复到断奶时水平 ,空肠胰蛋白酶活性显著超过断奶时水平 (P<0 .0 5 ) ;断奶后 2 8d胰腺胰蛋白酶比活和总活性极显著高于断奶后 14d(P<0 .0 1) ,胰腺和回肠胰蛋白酶相对活性显著高于断奶后 14d(P<0 .0 5 )。试验组仔猪胰腺和空肠胰蛋白酶相对活性和比活在断奶后 14d极显著超过断奶时水平 (P<0 .0 1) ,达到了对照组断奶后 2 8d时酶活性水平 ;断奶后 2 8d胰腺胰蛋白酶相对活性、比活和总活性维持在断奶后 14d水平 ,而空肠胰蛋白酶相对活性和比活又降至断奶时水平。结果表明 ,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有助于缓解由于早期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利用地塞米松构建应激模型,研究应激对肉仔鸡肠道小肽吸收的影响。选取200只21日龄、体质量相近的雄性Arbor Acres(AA)肉仔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只腹部皮下连续7 d注射1 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不同处理注射剂量分别为0、0.1、0.52、.5 mg.kg-1BW)。最后一次注射8 h后(15:00)空腹称取体质量,采血、取空肠,进行组织学、皮质酮、小肽Gly-Sar吸收和小肽转运载体PepT-1 mRNA表达的检测,结果表明:⑴地塞米松显著降低肉仔鸡体增质量(P0.05);⑵地塞米松显著抑制肉仔鸡空肠外翻肠囊及刷状缘囊膜对小肽Gly-Sar的吸收(P0.05);⑶地塞米松显著增加肉仔鸡空肠隐窝深度(P0.05),显著降低绒毛高度、吸收面积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P0.05),对绒毛宽度影响不显著(P0.05);⑷地塞米松显著降低肉仔鸡空肠小肽载体PepT-1 mRNA的表达量(P0.05)。由本试验推测应激可抑制肉仔鸡小肽吸收,产生原因与空肠黏膜形态受损及小肽转运载体PepT-1 mRNA表达量受到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小肠潘氏细胞防御素是存在于哺乳动物小肠肠腺底部的潘氏细胞颗粒内的一类抗微生物肽。本文概述了小肠潘氏细胞防御素的一般特征、基因结构和抗微生物活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