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语言的诸要素中,词汇最能承载文化信息和反映社会生活,色彩词所负载的文化内涵相当丰富,而由于文化的差异,同一颜色在不同语言中的含义不尽相同,本文主要探讨"红绿黑白"这四种色彩词在汉语和英语中的联想意义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汉英两种语言的异同成为中西文化异同的一面镜子。本文从动物词入手,探析其异同的文化内涵及原因,旨在使大家使用动物词时,特别注意民族文化异同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意义上的异同,从而真正达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3.
翻译即交际。文化翻译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语言、文化、词汇及其互动关系。文化词汇,是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研究和翻译词汇重在考察其文化意义即语用联想意义以及感情色彩(可接受性)。跨文化交际就是在文化背景下的翻译活动,其核心是价值观。本文就是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出发,把文化词汇翻译纳入跨文化交际活动范围,尝试探索出一些方法,既能使译文能更好的为译语读者接受,又能为译入语增添新的活力,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非语言交际在人际交往中起沟通作用,服饰和色彩都是非语言交际手段。论文阐述了色彩和服饰在交际活动中的作用,分析了中日服饰色彩的差异及在其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指出如何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谈谈服饰色彩对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推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颜色词入手,在词义指称的客观同一性的基础上,分析它们之间文化内涵的区别。这种区别在语言学上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使得颜色词具有多种联想意义。本文的论述即在于从语义和语用两方面对汉英颜色词作文化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颜色源自于人们对自然界的感知。人类用自然语言表达和固定下来的对颜色感知的词语,就是人类语言中的颜色词。俄汉语中的颜色除了表示自然界具体事物的颜色之外,它还会与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信仰等结合起来,便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含义。随着社会和人类主观认识的发展,颜色词的文化意义也得到了提升,它们不再只是属于一种客观物质层面的东西。本文以红、白、黑、绿这几种基本颜色为例,来研究它们的基本意义、象征意义以及透过颜色词所体现出的民族文化内涵中的共性和个性。通过对汉俄颜色词蕴涵意义的了解,会避免在今后与俄罗斯的交流中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相似文献   

7.
汉英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语都很丰富.本文试图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去分析、探究各民族文化发展对颜色词的象征意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汉语和日语在色彩名称上的语言很多,因此中国和日本在表达和应用色彩词上既有相同,又有不同。本文将两国生活中五种常用的色彩词作为分析对象,对中日色彩词的意义及文化内涵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日文化上的不同,从而准确掌握中日色彩词的正确使用方法,加深对日本社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它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最直接的最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然而,语言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我们如何通过它来了解不同国家文化的异同呢?本论文用对比的方法,对英汉基本颜色的语义及象征意义进行比较,并剖析其产生差异的原因,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英美民族与汉民族文化,从而帮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这对从事跨文化交际及不同语言翻译的工作者也有所裨益。由于地域,习俗,政治,宗教和价值观的不同,不同的颜色词往往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相似文献   

10.
非语言交际在哈罗德·哈曼的交际模式理论中与语言交际一起构成交际者的交际能力。颜色符号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参与交际过程的展开和思想的"串联"。《东风·西风》中桂兰对"红"、"白"两种颜色符号信息的过滤和解码,实际上反映了东西方对颜色符号的不同理解,从而揭示出东西方两种异质文化的冲撞。从桂兰最初的交际隔阂到最后的交流沟通,体现了赛珍珠通过理想化的交际模式来搭建东西方文化交流之桥、推动异质文化相互理解与融合的意图和努力。  相似文献   

11.
立足展示设计,解释了什么是文脉,为什么要表现文脉以及如何通过符号设计来表现文脉。在展示设计中及描述民族历史的过程中,图形符号以其自身的长期积累和不断提炼,蕴含了大量的文化含义,在作为装饰符号运用到展示设计中时,能够充分体现出悠久的历史以及地域文化特色,近而明晰文化的本质是借助符号来传达意义的人类行为的传承概念。  相似文献   

12.
双关是用了一个词语同时关顾着两种不同事物的修辞方法,其中谐音双关(Paronomasia)是利用词义不同的两个词之间同音、近音的条件构成的双关。标记理论可以运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运用这一理论对于谐音双关进行解释,从而探讨谐音双关具有的陌生化、经济化、幽默化等效应。  相似文献   

13.
综合英语课是研究生英语学习的基础课。笔者从教学实践论证了把合作学习理论引入综合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作学习有利于转变研究生英语学习理念,将语言学习与发展语言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研究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为更高层次的英语选修课学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马氏文通》“承接连字”有关论述的研读,以讨论的方式分析了“承接连字”的有关问题,探讨了《马氏文通》在研究汉语词类连接功能、词类区分标志、复合虚词研究、汉语语法化研究等问题时给我们的启示,并试图提出语法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古代诗歌语言中的叠字、谐音双关、对偶以及文化中的象征、典故等的分析及例证,从这几个大的方面说明了诗歌翻译的障碍性因素及翻译困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自己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靠语言存储与传播,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跨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文章阐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以及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方法和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文学创作是中西文化合璧的结晶,特别是与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中外学者在将鲁迅与俄罗斯作家进行比较时议论最多的是鲁迅与契诃夫的相似。两位作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狂人日记》和《第六病室》十分具有相通之处,而正是由于东西方传统文化的不同和主体意识的不同又造成了鲁迅笔下“狂人”形象的变异。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对于增强我国文化的凝聚力、竞争力、创造力、影响力、持续力,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改变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滞后和“疲软”状况,推动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切实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就必须探索适合我国实际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9.
以现代法语教材《走遍法国Ⅰ》中大量非言语行为的运用为实例,结合当今副语言学、身势学、近体学等新兴学科理论,对非言语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际功能进行分析和讨论,旨在帮助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对这一现象的了解,对非言语交际功能的重视,从而提高自身综合交际能力,更好地掌握一门外语。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西藏实际出发,以加快发展西藏绒山羊优势产业为目标及重点,客观分析了西藏绒山羊产业发展现状,剖析了西藏发展绒山羊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据此提出了大力发展绒山羊产业的对策措施,对指导西藏绒山羊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较快增加农牧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