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板栗树与密环菌是一种共生共存、弱肉强食的相互利用关系 ,在人为控制下趋利避害。采用板栗间作天麻的新模式 ,板栗林分为天麻生长提供了凉爽湿润的森林环境 ;种天麻挖穴也垦复、改良林地 ,双方互相促进。板栗与天麻间作 ,每公顷大年收入 2 3115元 ,小年收入 (天麻 ) 19575元 ,连年收益 ,解决了板栗收益大小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板栗林分为天麻生长提供了森林环境,种天麻挖穴可垦复、改良林地,双方互相促进。板栗树与密环菌是一种共生共存相互利用关系,在人为控制下趋利避害。间作天麻的单重和穴产量:阴坡、粗沙土及土层深厚的林地均大于阳坡、黄粘土及土层浅薄的林地。  相似文献   

3.
江苏仪征低丘岗地营林开发模式优化选择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总结江苏省仪征低丘岗地开发的经济林、用材林等7种营林模式和5种纯板栗与农作物间作模式,评估其生产和经济效益,优化选择出了板栗与茶复合林模式、纯梨园、纯茶园、纯桃园等4种开发营林模式;板栗与山芋 雪菜、板栗与芝麻 胡罗卜、板栗与花生 苕子等3种板栗与农作物间模式。其中板栗与茶,并期板栗与山芋 雪菜等间作模式,可形成高效复合经营开发模式。文内还提出了该市低丘岗地综合治理与开发试点试区的建设原则,发展模式及应实施的集约组装技术。  相似文献   

4.
以大别山区2种典型的板栗林药模式板栗-苍术和板栗-天麻为研究对象,测定比较板栗套种苍术和天麻对林地小气候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板栗林下套种苍术和天麻后10 cm地温降低,板栗-天麻10 cm地温显著低于板栗纯林;林下气温和气温日较差降低;林下湿度有所升高,板栗-天麻的大气湿度稳定地高于板栗纯林;土壤容重板栗-天麻板栗纯林板栗-苍术,最小持水量板栗-苍术板栗纯林板栗-天麻,板栗-苍术土壤全效氮、全效磷、全效钾、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机质增加,板栗-天麻土壤全效氮、全效钾、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降低。与套种天麻相比,板栗林下套种苍术有较好的生态效益。板栗林下套种天麻时,建议避免连茬种植,及时施肥补充地力。  相似文献   

5.
1994-1999年在板栗幼林内,进行4种不同海拔高度间作农作物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徂徕山区板栗幼林,以花生、大豆轮茬间作,可取得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6.
板栗园间作模式试验结果,以板栗间作花生,西瓜,番茄模式经济效益最好,定植当年除收回建园全部投资外,还盈利3086元/hm^2连续试验8年,年平均纯收入24568元/hm^2,比对照园增加13153元,提高115.2%,文中详细介绍间作模式及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板栗-农作物间作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状况,对广西东兰县4种板栗-农间作模式(板栗-玉米、板栗-花生、板栗-黄豆和板栗纯林)土壤密度、孔隙度、持水量、pH值和养分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板栗-农间作模式土壤理化性质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板栗-花生、板栗-玉米、板栗-黄豆和板栗纯林表层土壤(0~20 cm)密度分别为1.11、1.13、1.08和1.21 g/cm3,非毛管隙度分别为13.60%、11.36%、10.35%和9.62%,总孔隙度分别为54.04%、52.68%、53.73和50.42%;不同板栗-农间作模式按照土壤全N、水解N、速效P和速效K含量由高到低排列依次大致为板栗-花生、板栗-黄豆、板栗-玉米、板栗纯林。因此,板栗混作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板栗幼林抚育对生长的影响,通过板栗幼林中耕除草、间作与未间作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耕除草同龄的成活率以及树高、地径生长都比未中耕除草栗林有所增加,1次中耕除草效果差,中耕除草2~3次效果最好。间作薯类、豆类及谷类的板栗生长量比未间作的都有所增加,以间作薯类和豆类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前,怀柔区今年板栗收购结束.平均价格每斤3.6元左右,较去年低29元,价格下降44.6%。上半年.怀柔区园林绿化局结合全区及其周边板栗产业。做了大量市场调研和综合分析。在年初已预测到今年板栗”产量高、价格低、销售难”的基本形势。并在板栗收购期间,开展合作社保护价收购稳定市场、减少栗农采青提高品质、做好检疫开通板栗外销“绿色通道”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全区板栗价格进一步下降的趋势,避免了滞销现象的发生,确保了栗农的既得收益。  相似文献   

10.
当前板栗建园主要采用栽植2a实生大苗,第3年春季进行优种嫁接的方法。为了解决板栗建园初期经济效益低的问题,于2016~2019年连续4a进行了平地密植板栗园幼树期间作不同作物试验。结果表明:板栗建园前3a间作花生,第4年间作耐阴的旱稻子或谷子,间作试验园年均纯收入可达22334.3元/hm2以上,可显著提高栗园早期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退耕还林板栗园林农间作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板栗园林农间作是在退耕还林造林地块中间作套种具有农作物的林业立体种植模式。论述了农林间作对板栗生长的影响,重点通过对"板栗+辣椒+豌豆"和"板栗+烟草(蔬菜)+绿肥"间作模式的分析,分别从效益、种植技术、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林农间作是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通过农林间作,给作物施肥、浇水,同时也给林木补充了肥料和水,相互促进加速了树木的生长;合理间种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发挥了栗园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板栗、茶树间作观察与分析板栗为喜光深根性高大落叶乔木,枝叶疏展,春季始叶于4月中下旬,秋季落叶始于10月下旬,是我地采收秋果的主要经济树种之一。茶树为耐阴浅根性常绿灌木,是早春采制碧螺春茶的经济作物。一般而言,两者具有良好的共生条件。两者间作能提高单...  相似文献   

13.
大别山区板栗园生态系统和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混农林业经营体系的研究已广泛开展,并取得了可喜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栗茶间作系统是混农林业的一种经营形式。比之于集约经营的单作栗园,栗茶间作不仅改善了栗园的生态环境,板栗的产量和质量也相应提高,其成功经验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和生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陕西岚皋县农民赵良策林下养鸡为退耕还林的后续产业探索出一个成功模式。1997年起他购买、承包近1100余亩宜林荒山,栽植板栗20余万株,银杏树12万株。现在树木已郁闭成林,每年仅板栗收益6万余元,2003年起他在又林下养殖芦花鸡数万只。林木与鸡群形成小的良性生物圈。  相似文献   

15.
在安徽省黄山市,于夏季对杉木一茶、板栗一茶间作园和纯茶园同步进行小气候测定,结果表明:相对光强、气温和土温、温度日较差、风速均随茶园内的植被覆盖度增大而减少,空气湿度则随植被覆盖度增加而增大。杉木一茶、板栗一茶间作园和纯茶园的相对光强分别是41%,63%和100%,日平均气温分别是25.0、26.4和27.2℃,0cm地温日较差分别是6.4、10.5和19.7℃,200cm高处平均风速分别是0.3、0.4和0.6m·s-1。空气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杉大一茶间作园比纯茶园分别增加6%和4hpa,板栗一茶间作园比纯茶园分别增加4%和2hpa。  相似文献   

16.
间作花生对幼龄栗园生态因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幼龄板栗——间作花园生(样地)和单一板栗园(对照地)进行生态因子的同步测定,结果表明,间作花生有利于改善栗园生态环境,能促进幼龄栗树正常生长、早期丰产、结果。  相似文献   

17.
今年3月,光山县马畈乡锡山村原支部书记易明尚组合了从广东打工致富回来的易善松、李广学,将村里西沟林场的稀疏林及周围五个村民组的荒山1000亩实行承包,进行综合开发。与乡村签订了50年承包合同,分阶段上交承包费60万元。 目前,已聘10名专业人员,投工3万个,投资近10万元,已栽植板栗2.25万株,杜仲200株,在原有基础上嫁接板栗7000株。间作套种中药材板  相似文献   

18.
箱栽天麻高产高效湖北省枝江县生物工程技术研究所张东祥研究成功“箱栽天麻”新技术。每箱投入55元,6个月可收干天麻2kg,价值240元,并可收二代天麻种2kg。与传统方法比,投资减少,效益增加7倍。方法:(1)2—6月下种,9—12月收获;10—12月...  相似文献   

19.
昭通是世界天麻原产地,是优质的天麻种源基地,自古以来就被誉为“天麻之都”,市委、市政府把天麻产业发展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设立了一个专门的天麻特产局,并设立了天麻研究院,昭通市通过退耕还林,陡坡地生态治理等措施,大力促进天麻产业发展,计划到2015年全市天麻种植达到五万亩,种植业产值达到20亿元,加工产值迟到40亿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施青扎板栗低产园改造技术,改造园年均每667m2收益为1592元,比对照增收1.9倍,土壤得到改良,肥力明显增加,树体结构趋于合理,基本具备了高产、稳产、优质的树形,尤其产量、品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