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宝明 《中国林业》2008,(17):61-61
在退耕还林实施过程中,青海省化隆县营造了7000公顷沙棘,生态效益开始显现,但其经济效益没有充分利用。为了退耕农户的长远生计问题,应该充分利用沙棘具有经济林特点的优势,而目前现有的沙棘林由于雌雄搭配不合理,产量低,效益差,只有通过对现有沙棘林的改造,调整雌雄比例,使雌雄比达到8:2左右,提高沙棘果的产量,才能达到退耕农户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对丹江口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退耕还林政策补助陆续到期,针对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2007年8月,国务院以(国发[2007]25号)发出了《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制定了继续对退耕农户给予适当补助,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的政策,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生活困难和长远生计问题。根据我市实际,结合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建设,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等方面提出了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 《新疆林业》2007,(5):15-15,2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实施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的重大决策,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自1999年开始试点以来,工程进展总体顺利,成效显著,加快了国土绿化进程,增加了林草植被,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强度减轻;退耕还林(含草,下同)对农户的直补政策深得人心,粮食和生活费补助已成为退耕农户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退耕农户生活得到改善。但是,由于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随着退耕还林政策补助陆续到期,部分退耕农户生计将出现困难。  相似文献   

4.
退耕还林作为一项重要政策,已经在近年来的环境保护实践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该项政策的实施及效果来看,总体上是比较好的,但也存在着重大的且必须在今后的实践中着力加以解决的问题。其中,退耕农户权益受损、农户参与程度低、退耕农户长远生计无保障等问题尤为突出。笔者认为,要有效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必须建立和完善我国退耕还林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因而关于我国退耕还林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国土绿化进程,增加林草植被面积,减轻水土流失和风沙的危害,做出了退耕还林的重大决策,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9年来,造林绿化面积过亿,退耕受益农民过亿。这项伟大的工程,生态效益明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由于解决退耕还林农户长远生计问题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随着退耕还林政策补助的陆续到期,部分退耕农户生计将出现困难。为此,国务院发出《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继续对退耕农户给予适当补助,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还林农户生活困难和长远生计问题。  相似文献   

6.
退耕还林地中高原鼢鼠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退耕还林地中鼠害已成为严重影响退耕还林(草)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生物危害。据调查,青海省退耕还林地中鼠害发生面积达8万多hm2,新退耕地鼠害发生率达12%,严重地区达46%。青海省退耕还林地中鼠害危害种类有高原酚鼠、达吾尔鼠兔和田鼠等,并以高原鼢鼠危害最严重。近年来,我们着重对高原鼢鼠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关于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后续产业的发展,是关系退耕农户长远生计能否得以解决和退耕还林成果能否得以巩固的关键。本文就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问题谈一点思考,供有关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退耕还林工程不仅涉及全民的长远利益,也直接影响着退耕农户的当前及预期利益,解决好退耕农户的当前生计和长远发展问题,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现国家生态目标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掌握农户在退耕还林后收入水平、劳动力从业结构和生活状况等方面的变化,我们在退耕还林重点地区张家口、承德两市的沽源、尚义、怀安、平泉和围场五县,选取农村住户调查500个农户中2002年开始退耕还林的108个农户,利用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对其跟踪监测,同时开展了问卷访问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9.
《湖南林业》2008,(9):4-5
最近,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08]15号),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有效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的问题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要突出工作重点,认真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10.
张雄 《河北林业》2007,(5):20-21
平山县自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退耕农户对林木管护不重视,树木生长缓慢,长时间不能产生效益,形不成新的产业化链条,只靠国家补贴维持生计,农户的长远利益缺乏保障。及早制定完善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为重点的退耕还林长远规划和后续保障措施,促进退耕还林快速取得多重效益,向产业化发展,是解决退耕农户的长远生计问题,事关退耕还林工作的成败,也是能否做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用科学发展观促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退耕还林,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出发点,对于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继续对退耕农户给予适当补助,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生活困难和长远生计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2008年,国务院启动实施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项目建设期8年,全省规划投资51.79亿元,其中后续产业项目中林业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3.
实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项目,是国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一大重要举措。以增加退耕农户的收入为目的,逐步形成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的长效机制,实现"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的目标。本文结合实际剖析了富顺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现状,阐述了后续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对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康茂金 《中国林业》2013,(13):36-36
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的标志性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为我国农村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深远。如何把迄今涉及面最广、投资最大、政策性最强的生态建设成果巩固好,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后续产业,解决退耕农户的长远生计问题,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保障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退耕还林加快了国土绿化步伐,改善了生态环境,但是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任务十分艰巨。笔者提出了组织、政策、机制、技术、资金5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以达到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固原市退耕地甘肃鼢鼠发生特点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研究从宁夏固原退耕还林区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 Lyon持续发生的实际出发,以甘肃鼢鼠发生特点为主要研究内容,采用标准地调查法,经分析表明固原市退耕地甘肃鼢鼠发生面积124 667 hm2,其中重度危害5 867 hm2;主要危害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Garr、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 cipis-rupprechtii Mayr、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山杏Prunus armeniaca Linn、山桃Prunus da- vidiana(Carr.)Franch等常规造林树种,且幼林受害严重;发生状况与退耕地坡向、坡度有密切的关系,其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是鼢鼠发生的重点区域。并对甘肃鼢鼠大规模人工捕打后自然种群的消长规律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固原市的生态条件和林业生产实际,提出了适合宁夏农林业生产实际和鼢鼠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张承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及政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退耕还林工程不仅涉及全民的长远利益,也直接影响着退耕农户的当前及预期利益,解决好退耕农户的当前生计和长远发展问题,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现国家生态目标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掌握农户在退耕还林后收入水平、劳动力从业结构和生活状况等方面的变化,在退耕还林重点地区张家口、承德2市的沽源、尚义、怀安、平泉和围场5县,选取农村住户,调查500个农户中2002年开始退耕还林的108个农户,利用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对其跟踪监测,同时开展了问卷访问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18.
环首都贫困地区退耕农户生计与土地利用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退耕一期工程在环首都贫困地区的实施,引起了该区域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显著变化,同时该区域的民生问题也受到极大关注。2013年生态退耕开始进入二期阶段,为了深入了解退耕后环首都贫困地区退耕农户的生计与土地利用情况,在该区域涉及退耕的贫困地区开展了问卷调查和走访,并结合调查结果对退耕后农户的生计状况和土地利用行为进行分析,以期为当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调查结果显示:退耕后农户土地集约利用与粗放利用兼具;农业内部结构由传统种植业向农、林、牧、副、渔方向综合发展;农村劳动力就业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户收入由农为主转为非农为主;农户家庭年纯收入增长3.36倍。但是农户生计多样化尚处于初级阶段,并存在许多问题和危机,仍需政府注重退耕区的基础公共设施建设,提高教育水平,加强职业培训、拓宽信息通道,促进信贷、合作经营等途径来实现农户生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环京津贫困地区退耕还林后期成果维护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环京津贫困地区31个县的退耕实施情况调查,对退耕过程中存在问题和危机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调查表明:复耕意识的存在严重威胁着退耕成果的巩固和退耕二期工程的进一步深入。建议在退耕工程已取得生态成效的基础上,必须将退耕成果的巩固和解决农民生计问题相结合,并站在退耕成果的巩固和退耕农户生计改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要闻     
《国土绿化》2007,(7):1-1
国务院决定延长退耕还林政策补助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为解决退耕农户的生活困难和长远生计,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将延长退耕还林政策补助期,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