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介绍了小麦新品种华麦5号的选育经过及品系鉴定、品种审定结果.在产量表现上,与对照扬麦11相比,华麦5号在多点鉴定及品比试验、省级中间试验中增产效果明显.经试验,华麦5号具有农艺性状优良、产量结构协调、综合抗性好、籽粒品质较好等多个特征特性.总结出华麦5号的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播种,培育越冬壮苗;合理密植,优化群体结构;科学肥水运筹,提高群体质量;适时防治病虫草害;及时收获确保丰产丰收等.  相似文献   

2.
“华麦5号”属春性中熟小麦品种,抗赤霉病、高抗穗发芽、耐肥抗倒,易于栽培,产量结构协调,适宜江苏省淮南麦区中等以上肥力条件田块种植。为促进其推广应用,介绍了其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广大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华麦6号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华麦6号的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征和高产栽培技术,探讨其应用价值。[结果]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用扬麦13与苏麦6号品种杂交,后代进行严格选择,育成抗病高产小麦新品种华麦6号;与对照扬麦11相比,在多点鉴定及品比试验、省级中间试验中,华麦6号增产效果明显;农艺性状优良,穗粒结构协调,播期弹性大,适应性强;抗赤霉病和梭条花叶病且抗倒伏能力强。华麦6号的栽培技术要点:精细整地,打好高产基础;适期适量播种;科学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防治好病虫草害;及时收获确保丰产丰收等。[结论]华麦6号具备的抗梭条花叶病的优良特性使其在江苏淮南麦区特别是梭条花叶病重发区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更快地完善小麦新品种"华麦5号"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介绍了江苏淮南麦区种植小麦新品种"华麦5号"的生产技术规程,主要内容包括产量结构目标、品质指标、群体质量指标、栽培技术等,其中栽培技术要点包括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等技术措施,以期为广大种植户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绿豆旱区高产群体结构与功能优化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创新与集成绿豆抗旱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了不同绿豆品种在不同密度、不同覆膜方式下的产量构成因子,分析评价了绿豆抗旱高产群体结构及栽培技术对群体结构与功能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绿豆品种同绿1号密度在18万株.hm-2,沟垄覆膜,群体结构合理,功能最优,绿叶叶面积指数为2.046,产量1 819.5kg.hm-2达到最大,在旱区为适宜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6.
连续2年选用杂交粳稻甬优2640,配套钵育机插高产栽培技术,探讨甬优2640钵苗机插条件下超高产的产量结构、群体质量指标和配套栽培技术.结果表明,与毯苗机插相比,甬优2640钵苗机插超高产的产量结构表现为穗型大、单位面积颖花量高、有效穗结实率和千粒重相仿;群体质量指标“前小、中高、后强”;超高产栽培技术途径为稳定穗数、主攻大穗、扩库强源、抗逆防倒.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水稻华粳5号机插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从培育壮秧、适期播种、大田栽插、水浆管理、肥料运筹、病虫草防治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机插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初步研明了机插粳稻华粳5号的生育特性和相关群体指标及产量构成,集成了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8.
西宁地区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农作物种植结构比较单一,其下属的川水地区小麦种植一直以春小麦种植为主,亩产在370 kg左右.2007年起本站开展了蓝天15号冬小麦的种植试验研究,用以完善冬小麦栽培技术,并在西宁地区应用,冬小麦亩产达到450 kg以上,比春麦增产20%以上.从“深翻灭茬,施足基肥;播前拌种,防治病虫害;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冬前后及冬后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蓝天15号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其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裂区和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 ,研究了紧凑型玉米登海 6号的产量及产量结构、群体主要质量生理指标、田间小气候指标、高产栽培技术方案等。获得了登海 6号间套作种植条件下 ,产量在 12 996~ 13 2 2 7kg/ ha时的高产栽培理论参数和多套技术方案。大面积高产试验结果表明 :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登海 6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两年13 .85 ha平均产量达到 12 5 10 kg/ ha,其中 75 4 .7m2产量高达 15 4 77kg/ ha。黔西北山区玉米生育期间的气候生态条件能满足高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津农15号冬小麦用太谷核不育中的Tal基因,采取阶梯式轮回选择方法选育的全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该品种是高产450kg以上的品种,对肥水敏感,具有增产潜力大,抗寒,抗倒,抗病,抗穗发芽,落黄好和品质好等特点,并研究提出其在天津地区种植的配套栽培技术措施是:最适播期为9月26日-10月5日;合理密植及其群体动态和产量结构;施足底肥和氮磷结合及水肥管理技术措施等。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适合西北地区种植的绿豆品种在不同密度、不同覆膜方式下的产量构成因子,分析评价了绿豆抗旱高产群体结构及栽培技术对群体结构与功能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绿豆种植密度为22.5万株/hm2,渗水地膜覆盖,其群体结构合理,功能最优,绿叶叶面积指数为3.736,产量为1916.1kg/hm2,达最大,在旱区为适宜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2.
华麦6号是由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以扬麦13作母本,苏麦6号为父本配组,杂交选育而成的春性中熟小麦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株型紧凑、农艺性状优良、抗性强等特点。本文作者重点介绍了其高产表现,并总结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确保直播稻实现高产稳产,对武进区直播稻“武运粳24号”的特征特性进行了阐述,详细分析了在直播栽培条件下,“武运粳24号”在生育期、生长量、群体动态、杂草发生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并对其高产栽培技术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武运粳23号机插生育动态及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描述了早熟晚粳新品种武运粳23号在机插栽培条件下主要生育时期的动态变化过程、各时期的群体质量、成熟期植株性状及产量构成,并简要阐述了其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京冬8号冬小麦的品种来源,主要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该品种是稳产在400kg以上的品种,具有增产潜力大,产量三因素协调,抗倒伏,抗早衰,灌浆快,落黄好,抗病,适应性强,品质好等特点。并研究提出其在天津地区种植的配套栽培技术措施是:最适播种期为9月26日 ̄10月5日;合理密植及其群体动态和产量结构;施足底肥和氮磷结合及水肥管理“控”、“促”技术措施等。  相似文献   

16.
郑麦9023的高产群体结构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郑麦9023在湖北省小麦区域试验及肥料试验的基础上,对其产量表现、施肥效果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湖北麦区高产栽培条件下郑麦9023的产量结构、群体结构及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盐粳11号为中熟中粳水稻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性强等特点.重点介绍了盐粳11号在麦秸全量机械还田机插栽培的群体构成及产量表现,研究了麦秸全量机械还田对其茎蘖动态、产量构成等农艺性状的影响,提出了盐粳11号麦秸全量机械还田条件下的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豫西旱作区旱地小麦高产特性及配套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旱地小麦区试对照品种洛旱7号为材料,以"1235"旱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为依托,研究旱地小麦高产特性及配套的栽培技术,以期带动和提升中低产田的产量水平,为豫西旱地乃至全国的旱地小麦高产提供技术依托。结果表明,洛旱7号在豫西旱地2 a能取得7 500 kg/hm2以上的产量,得益于合理的群体结构,适宜的LAI,较高的籽粒干物质积累速率及WUE。并总结出了洛旱7号的高产栽培指标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赣芝3号播期和密度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芝麻新品种“赣芝3号”进行了播种期和种植密度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初步结果表明:播期和密度及其互作对“赣芝3号”籽粒产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在南昌地区种植“赣芝3号”的适宜播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土壤肥力中等的条件下,其对应的适宜密度为15~18万株/hm2,且可获籽粒产量1275~1500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20.
华麦998是偃师市华夏农业科技研究所以郑麦9023为母本,以周麦16为父本,F_1代又以偃大428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经改良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抗倒、抗病、广适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18年通过河南省审定。适合在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文章介绍了该品种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并总结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