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转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鲤和普通鲤鱼肉(受试物)作为小鼠的饲料基础蛋白成分,以10%、5%、2.5%的比例掺入饲料喂饲小鼠,并以常规大鼠饲料为阴性对照,采用二代繁殖试验法观察受试物对实验动物生殖周期全过程的影响,检测转基因鲤作为食物对实验动物小鼠生殖过程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对各代各剂量组试验小鼠全部生殖毒性指标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利用基因工程制作转基因鲤(cyprinus caripio),进行逐代选育,其生长速度比普通鲤提高30%以上,阳性率为52.9%,安全试验中,食用它的动物与对照动物生理学和血液指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含铬鱼肉质遗传毒理学检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氯化铬0.5mgCr/kg饵料喂饲鲤二个月,以全鱼为受试物,不同剂量给小鼠一次灌胃,观察2周。急性毒性实验证明该样品为无毒物质。遗传毒理学检测,小鼠骨髓嗜多微核试验为阴性;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分析末见染色体损伤;小鼠伤寒沙门氏菌/微粒体试验(Ames)在不加与加S9代谢活化系统的条件下,对Ames试验菌球均呈阴性结果。上述三项检测结果表明:铬对鱼无致突变作用,从遗传毒理学角度认为食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建鲤的饲用安全性,试验以480尾平均体质量(60±10) g的建鲤幼鲤为对象,随机分为4组,分别添加15%和30%经过高温预处理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制成的试验饲料,以同等添加比例的高温预处理非转基因大豆饲料作为对照,饲养周期为180 d,采用常规方法测定生长指标,采用可见光法、干粉法等测定相关肝胰脏与血液指标。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15%和30%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建鲤的生长性能、脏器指数和肌肉常规营养组分均未见显著影响(P>0.05),建鲤肝胰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饲料中添加30%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会显著降低肝胰脏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显著升高丙二醛水平(P<0.05),显著降低建鲤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综上,饲料中添加高水平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会对建鲤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而影响建鲤肝胰脏抗氧化能力的根本原因是否为转基因这一因素还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5.
摄食不同饲料幼鲤肝胰脏和肠道蛋白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膨化加工的家禽下脚粉替代不同比例鱼粉配制四组试验饲料,分别饲喂同批孵育的幼鲤(平均体长5.45±0.78cm,体重1.38±0.21g)76天,水温22~25℃,日投喂量占鱼体重5%。实验结束时各组受试鱼肝胰脏、肠道蛋白酶活性和生长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试验饲料对幼鲤肝胰脏、肠道蛋白酶活性有一定影响;添加家禽下脚粉各组明显高于鱼粉(对照)组P<0.05);幼鲤生长和蛋白质效率与蛋白酶活性显示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ISO推荐使用的标准化鱼类毒性实验动物斑马鱼(Brachydaniorerio)为试验材料,选取10种典型氯代苯和烷基酚类化合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毒性试验。将斑马鱼毒性数据(-lgLC50)与受试物参数(2X^v、lgP)在SPSS13.0中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可认为氯代苯毒性与2XV、烷基酚毒性与lgP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简要分析了其存在的不同致毒机理。  相似文献   

7.
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的遗传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NIH纯系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染色体畸变试验,探究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的遗传毒性作用及对人类的潜在危害。观察并计数嗜多染红细胞(PCE)与正红细胞(NRBC)的比值、微核率;染色体的畸变类型和畸变率,检测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的诱变作用。结果表明,皮下注射环磷酰胺的小鼠,P/N比值<1,微核率为22.97‰,染色体畸变率为18.32,与生理盐水(NS)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而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各组小鼠微核率均<4‰,染色体畸变率为0.19%-0.25%,与NS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见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各组对小鼠骨髓细胞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饲料纤维素在鱼饲料中的营养生理功能,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大豆纤维配制成5个纤维水平(1.8%、5.2%、8.8%、12.2%和15.8%)的等氮等脂实验饲料,饲喂建鲤(均重:14.96±0.09 g)8周,从生长、血浆生化、肠道组织学以及肠道微生物等指标研究不同纤维水平对建鲤的影响。结果显示,纤维水平8.8%组建鲤的终末体质量(FBW)、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高于其它水平组,而饲料系数(FCR)显著低于其它组。同时发现,纤维水平8.8%组建鲤血浆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低于其它组。随饲料纤维水平的增加,脏体比(VSI)、肝体比(HSI)以及血浆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和葡萄糖(GLU)含量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纤维水平1.8%)相比,纤维水平5.2%、8.8%和12.2%组肝脏AMPK、CPT-1活性和PPAR-α含量显著升高。此外,饲料高水平纤维15.8%会损伤建鲤的中肠和后肠组织结构,破环肠道的发育,同时也会显著影响其肠道菌群结构,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适宜大豆纤维能够显著提高建鲤的生长性能,改善机体糖脂代谢。以SGR为指标,建鲤饲料中适宜的纤维水平为9.19%,但高水平纤维(15.8%)则具有一定抑制和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转基因鲤的食用安全角度出发,研究了转基因鲤与正常鲤的营养成分和细菌致突变实验及对食用动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鲤与正常鲤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7.52%和17.45%、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55%和2.83%、灰分分别为1.29%和1.23%、水分分别为78.85%和78.27%,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6.54%和16.77%,经统计分析,二者均无显著差别;其抗病能力虽稍弱于正常鲤鱼,经t值检验,无显著差别。而用转生长激素基因鲤作为食物,食用它的动物的各组织的重金属含量经过检测与对照组动物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外源基因的插入没有引起作为食物的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等组成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将构建携带H1启动子的肌肉生长抑制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导入鲤受精卵核区附近,获得了一批具有RNAi表型的转基因鲤,PCR和分子杂交检测证实外源基因整合到受体鱼的基因组中,阳性率为32.78%;一龄鱼的生长实验表明,转基因鲤比普通鲤平均生长快0.99倍,其体高和体厚分别平均增长0.22和0.26倍,其中有31.82%的群体平均体厚是普通鲤的1.6倍。结果显示,该质粒表达的发夹环型dsRNA可以有效降解其转录产物,对阻抑肌细胞中同源基因的表达、鲤肌肉的再生能力增强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抑制作用表现为鲤背部肌肉增厚、体质量增加,说明该基因经转录产生的双链RNA在鲤体内具有RNAi效应。RNAi技术为获得具有特殊功能的转基因鲤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用黑曲、米曲、白地、酵母作为饲料添加剂,采用34正交设计,各以0.5%、1.5%、3.0%的剂量制成9组不同的复合真菌添加剂,添加到鲤(Cyprinus carpio)基础饲料中,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饲喂鲤50 d后,测定鲤的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结果表明,复合真菌添加剂可以明显地促进鲤的生长,提高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其中第9试验绀(3.0%黑曲、3.0%米曲、1.5%白地、0.5%酵母)鲤的特定生长率最高(0.63%)、饲料系数最低(1.87)、饲料蛋白效率最高(1.45%),并且均极显著地优于埘照组(P<0.01).综合分析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等指标,鲤饲料巾适宜的真菌添加剂组合为:1.5%黑曲、3.0%米曲、1.5%白地、0.5%酵母.饲料中添加复合真菌后,提高了鲤的消化能力,促进了鲤对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从而提高了鲤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岩原鲤基于环境DNA (eDNA)的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检测方法,准确鉴别岩原鲤并探讨e DNA浓度与其生物量的定量关系,实验根据岩原鲤mtDNA中12S rRNA基因序列设计eDNA引物和TaqMan探针,利用PCR扩增出岩原鲤12S rRNA基因的序列,克隆入pMD19-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作为qPCR标准;使用梯度稀释质粒标准品作为模板,进行qPCR扩增,制作标准曲线,建立岩原鲤qPCR检测方法,并评价其特异性、灵敏性和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引物和TaqMan探针对供试的岩原鲤样品出现荧光增长曲线,显示阳性扩增,而其他鱼类和空白对照均未得到扩增信号,表现为阴性;qPCR的阈值循环数(Ct)与标准品拷贝数的线性关系好,且线性范围广,获得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达到0.999,检测限位DNA浓度为5×10-6 ng/μL,扩增效率为94.7%;检测养殖不同数量岩原鲤的水体中eDNA浓度,目标DNA浓度和岩原鲤数量存在线性正相关性(R2=0.957),得到岩原鲤DNA浓度与其个体数...  相似文献   

13.
饲料中添加肉毒碱对陆生动物有促长作用,且可使动物耐受不良环境,提高饲料转换率。为验证L一肉毒碱对鲤生长的影响,在饲料中添加3种含量(200,400,600mg/kg)进行试验,并在内毒碱添加量400mg/kg的饲料中添加蛋氨酸或赖氨酸。试验用鲤体重30~125g,试验60天。结果表明:投喂添加L-肉毒碱400mg/kg和600mg/kg饲料的鱼,饲料转换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比值均高于不添加肉毒碱的对照鱼,而且与对照组相比,耗饵量降低10%,鱼体耗氧量和氨排泄量降低15%。可见饲料中添加肉毒碱因释放氮和磷可降低精养鲤的成本。饲料中添加肉毒…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荷包红鲤对不同饲料原料的消化率,以便经济合理地利用现有蛋白资源,为配制优质、高效的饲料提供参考,在22±1℃水温下,以0.5%Cr2O3为指示物,按照70%基础饲料+30%试验饲料的配制方法配制成不同试验饲料,测定平均体重为150±10 g的荷包红鲤对鱼粉、玉米、大豆、酒糟粉、麦麸、米糠、次粉、EM发酵稻草粉和EM发酵松针粉等共9种饲料原料中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荷包红鲤对鱼粉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为94.77%,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对米糠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仅为80.07%,显著低于其它各组。因此,建议在荷包红鲤配合饲料中不用或少用米糠。  相似文献   

15.
麒麟菜膳食纤维对SD大鼠30天喂养实验和致畸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评价麒麟菜(Eucheuma)膳食纤维的食用安全性,按照中国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方法对SD大鼠进行了30d喂养和传统致畸实验。30d喂养实验,分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将麒麟菜膳食纤维用0%、1%、5%、10%的剂量添加于饲料中通过30d混饲方式给予受试物,实验期间观察其一般状况、体重、摄食量、食物利用率。第30天处死各组大鼠,对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器官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传统致畸实验,分阴性对照组和10%饲料添加量的剂量组,另设阳性对照组,以浓缩鱼肝油25mL/kgBW灌胃,实验期间按时检查孕鼠体重,实验末期取胎检查其外观、记录死、活胎数及骨骼和内脏的异常情况。结果表明,30d喂养实验中,动物生长正常,无一死亡或中毒症状,各项观察指标不随剂量的增大和受试时问的延长出现剂量反应关系;致畸实验中,孕鼠生长良好,胚胎发育正常,胎鼠异常率均在自然发生率范围内。因此,可认为麒麟菜膳食纤维无毒、无致畸作用,食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酵母培养物是在一定的工艺条件控制下,由酵母菌在特制培养基上经过充分发酵后形成的复合型发酵产品,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消化酶、促生长网子、有机酸、寡糖等物质,是集营养与保健为一体的饲料添加剂。其在维持消化道内环境稳定,促进胃肠道功能正常,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消化率,进而增强动物免疫力和抗病力,改善动物生产性能等方面效果显著。笔者开展了酵母培养物对鲤生长指标及肠道消化指标的影响试验,旨在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利用EST-SSR分子标记研究鲤的饲料转化率性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转化率是重要的经济性状,通过QTL定位获得的紧密连锁标记以及相关基因,是遗传育种的重要工具。本文利用70个鲤的EST-SSR,对鲤全同胞家系92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扫描,得到符合1∶1孟德尔分离类型的位点48个,3∶1孟德尔分离类型的位点22个。采用拟回交策略对符合1∶1分离的标记与鲤饲料转化率性状进行单标记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LJE335、HLJE253、HLE547、HLJE92、HLJE203、HLJE231等6个标记与饲料转化率性状相关(P<0.05)。其中,HLJE547和HLJE203两个标记与饲料转化率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01),分别解释了表型变异的11.00%、11.00%。应用NCBI数据库,分别对与性状极显著相关的2个ESTSSR标记进行同源性比对,发现标记HLJE547与斑马鱼基因组中编码ATPase, H+ transporting, lysosomal的核酸序列同源(同源性为74%),与斑马鱼编码的ATPase, H+ transporting, lysosomal的蛋白序列同源(同源性为92%)。推测ATPase可能通过影响鲤消化与吸收等生物学机制,从而影响鲤的饲料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牛磺酸对脂质氧化饲料饲喂下黄河鲤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实验先用等量的氧化鱼油(记为OFO)替换基础日粮(记为FO)中的新鲜鱼油,接着将不同含量(0.4%、0.8% 和1.2%)的牛磺酸分别加入OFO组饲料中(分别记为T0.4、T0.8和T1.2),对初始体重为(8.74±0.01)g的黄河鲤进行为期10周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与FO组相比,OFO组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增长率和饲料效率均显著降低。上述所有指标在T0.4、T0.8和T1.2组中均显著高于OFO组。另外,OFO组中肝胰脏抗氧化酶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FO组,而牛磺酸添加组中肝胰脏和肠道的抗氧化酶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与FO组相比,OFO组中的肠道消化酶活性,肠绒毛高度、肠绒毛宽度和肌层厚度均显著降低,而在牛磺酸添加组中均得到提高。同样的,OFO组中肠道微生物组成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降低,条件致病菌丰度明显升高,而有益菌的丰度却有所下降,这些不良现象在牛磺酸组中均得到明显改善。研究表明,牛磺酸可缓解脂质氧化饲料对黄河鲤造成的生长性能抑制、肠道组织结构破坏、消化功能下降及肠道菌群紊乱等不良影响。结合本研究结果,在氧化脂质饲料中牛磺酸的建议添加剂量为0.4~0.8%。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牛磺酸对鱼类肠道的生物学功能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黄河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高脂饲料中添加地黄粉或山药粉,旨在探讨两种添加物能否改善高脂对鲤生长、生理和脂代谢的不利影响。分别配制基础饲料、高脂饲料(脂肪含量14%)、高脂饲料+4%地黄粉、高脂饲料+2%山药粉4种实验饲料。将360尾初始体重为(79.97±9.86)g的健康黄河鲤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C)、高脂组(HLD)、地黄添加组(HLD+R)和山药添加组(HLD+Y),并分别饲喂上述饲料。养殖实验共进行12周,其中前3周饱食投喂,之后改为等量投喂。分别在第3周、第7周和第12周末进行取样,检测生长和血清生化指标、肝胰脏脂肪含量和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高脂饲料显著降低了黄河鲤的生长速度,而在高脂饲料中添加地黄粉或山药粉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种作用。高脂饲料可引起黄河鲤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升高(P<0.05),地黄或山药均可显著降低血清ALT活性,而对ALP活性无影响;在前三周饱食投喂的情况下, HLD组和HLD+R组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低于NC组(P<0.05),之后各组...  相似文献   

20.
环境雌激素作为一类内分泌干扰物进入人和动物体内后能干扰机体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通过多种机制表现出拟天然雌激素或者抗天然雄激素的作用。双酚A(bisphenol A, BPA)和酞酸酯(也称作邻苯二甲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s, PAEs)是具有雌激素类活性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并对水生动物,特别是鱼类的安全造成潜在威胁。本文总结了目前BPA和PAEs对鱼类毒性效应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内分泌干扰作用和生殖毒性,为评估这两类环境污染物对鱼类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