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转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鲤和普通鲤鱼肉(受试物)作为小鼠的饲料基础蛋白成分,以10%、5%、2.5%的比例掺入饲料喂饲小鼠,并以常规大鼠饲料为阴性对照,采用二代繁殖试验法观察受试物对实验动物生殖周期全过程的影响,检测转基因鲤作为食物对实验动物小鼠生殖过程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对各代各剂量组试验小鼠全部生殖毒性指标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通过用转"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鲤鱼的肉浆给小鼠进行灌胃,研究转基因鲤对哺乳动物精子致畸的影响.结果显示,灌注非转基因鲤鱼和转"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鲤不同剂量实验组,对小鼠精子的畸形率没有显著的差异.证明食用转"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鲤对哺乳动物的精子发生是安全的,初步为转基因鲤的食品安全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转生长激素基因鲤的快速生长效应及传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效文 《水产学报》2002,26(5):391-395
报道了转生长激素基因鲤阳性群体的建立科“超级鲤”的获得。给出了“超级鲤”和对照组连续4年的生长实验结果及“超级鲤”子代连续3年的生长对照的体重数据。结果显示,外源生长激素基因对受体鲤具有快速生长效应,但具有这种超速生长作用的个体在转基因鲤群体中占极少数。此效应能传递给子代,子代中快速生长个体的比例大大高于转基因实验群体。  相似文献   

4.
5.
文章综述了水环境激素的种类及其对鱼类生殖毒性的常用的研究方法,并以三丁基锡(TBT)和三苯基锡(TPT)等有机锡污染物为例,详述了环境激素对鱼类生殖毒性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有机锡化合物会导致鱼类性腺结构和功能受损,生殖行为异常,引起雌鱼雄性化,并产生隔代毒性效应.其毒性机理主要是抑制雌激素合成途径关键酶,干扰雌激素核...  相似文献   

6.
由于生长激素的促生长作用及其潜在的巨大的商业价值,因此各种动物以及人的生长激素基因的转移就成了动物基因工程领域的热点课题。本文综述了各种动物生长激素基因转移的研究,转生长激素基因动物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前景等。  相似文献   

7.
非离子态氨对鲤鱼种的毒性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静水生物实验法测定了非离子态氨对鲤鱼种(45g)的急性毒性。非离子态氨对鲤鱼种24、48、96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945、1.106和0.863mg/L;安全浓度为0.0863mg/L。  相似文献   

8.
微囊藻毒素及其生殖毒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农业生产中大量化肥的使用,使自然界许多水体的污染逐渐加重,出现富营养化现象,导致藻类尤其是蓝藻的过度繁殖生长,不仅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而且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以及人类健康的影响很大[1-6]。蓝藻广泛地生长在世界各地的水体中,某些种类的蓝藻  相似文献   

9.
铜在鲤体内的蓄积及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静态法将鲤(Cyprinus carpio)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铜溶液中,研究了铜在鱼体中的吸收富集及毒性。结果表明:铜在鲤肝、肾、鳃和肌肉中的积累量均随着铜浓度的升高而增加。鲤各部位对铜的蓄积能力依次是肝、肾、鳃、肌肉,且肝、肾中铜的积累量明显高于鳃和肌肉,鲤对铜具有较强的蓄积毒性。中毒鱼体色变黑,生长受到抑制,临死前出现神经症状;鳃小片上皮增生、变性、坏死;肝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溶解性坏死。  相似文献   

10.
嗜水气单胞菌HEC毒素对鲤内皮细胞的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体外培养鲤血管内皮细胞 (EC) ,取 10 0 0 0ml嗜水气单胞菌悬液 ,盐析和层析后获得HEC毒素 (外毒素 ) ,测定分析不同质量浓度HEC毒素 (10 2 4 .0 0 ,2 5 6 .0 0 ,6 4 .0 0 ,16 .0 0 ,4 .0 0 ,1.0 0 ,0 .2 5 μg/ml)对鲤EC的半感染浓度(TCID50 )及观察在工作浓度 (16TCID50 )下内皮细胞的损伤和亚显微变化。结果表明 :1)HEC毒素对鲤科鱼类的红细胞有很强的破坏性 (溶血价 >8× 10 3 HU/mg) ;2 )对鲤EC的TCID50 为 5 .85 μg/ml;3)在 16TCID50 HEC毒素诱导下 ,6h的EC单层出现空斑 ,12h的EC有部分脱落 ,2 4h的EC全部脱落 ;超薄切片中 12h的EC微绒毛有部分丢失 ,细胞器和核质严重病变 ,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 ,2 4h的EC核肿胀 ,微绒毛、细胞器和核质均丢失  相似文献   

11.
正转基因鱼是借助生物技术手段,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鱼内,通过外源基因的定点整合,使其优良性状在鱼体上得以表达,并经过人工选育而培育出的一类性状优良、遗传稳定而且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鱼类。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作言等于1985年率先在世界上成功研制出了转基因鱼,并建立了转基因鱼模型,此后鱼类基因转移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汞,俗称水银,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具有流动性,在常温条件下就已经开始挥发。汞的蒸气是有毒的,而汞和它的化合物都是很危险的有毒物质。现在世界上约有八十多种工业生  相似文献   

13.
转Bt-基因棉棉仁粉对鲤鱼毒性效应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转Bt-基因抗虫棉棉仁粉对鲤鱼营养学试验的基础上,纵贯喂养6周,在不同时期取鲤鱼血液,测定了血像、谷丙转氨酶、尿毒酶及血红细胞微核率这些反映毒性效应指标。并选取部分组织器官进行了组织病理学检查。对有关指标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各试验组和普通棉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鲤鱼肾、心脏、小肠及肝胰脏组织切片无明显病理性变化。由此表明转Bt-基因抗虫棉棉仁粉经脱酚处理后,对鲤鱼的毒性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脂肪酸合成酶(FASN)是动物体内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利用逆转录PCR和RACE技术获得鲤Cyprinus carpio FASN全长cDNA序列为8 927bp,开放阅读框7 533bp,编码2 511个氨基酸。FASN蛋白质相对分子量274 145.67D,理论等电点(PI)为6.10。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鲤FASN基因与其他鱼类同源性为75.13%~95.34%,与人同源性为61.81%。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鲤FASN氨基酸序列与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ia聚为一支,同源性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结果表明:FASN基因鲤脑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肝脏次之,血液中最低。鲤FASN基因的获得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鲤脂肪酸的合成途径及脂肪发育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转生长激素基因中华倒刺鲃的构建及其检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用从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cDNA文库克隆到的生长激素基因,与鲤β肌蛋白启动子、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的poly(A)终止信号序列等调控元件共同构建了表达重组质粒pFV2 cfGH。提取重组质粒,用精子载体法导入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的受精卵中,经孵化培养成转基因成鱼。抽提423尾转基因实验鱼血总DNA,经PCR检测表明:斑点叉尾鮰生长激素基因已导入中华倒刺鲃基因组中,导入率为17.26%。同时通过RT-PCR技术检测阳性中华倒刺鲃中生长激素基因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6.
在水温为16.2~17.4℃的静水试验条件下,用水生生物毒性试验方法,以青海湖裸鲤幼鱼为试验对象,用敌百虫、硫酸铜和高锰酸钾对其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并求出半数致死浓度和48 h安全浓度.48 h安全浓度:硫酸铜0.112 mg/L,高锰酸钾0.22 mg/L、敌百虫2.58 mg/L.结果表明青海湖裸鲤对3种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重金属对扇贝养殖环境及食用安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沿海河口及扇贝养殖区水环境和沉积物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超标,严重影响了养成商品扇贝的食用安全,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控制沿海环境污染是发展无公害养殖,保障水产品食用安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项研究对河北省扇贝养殖区水体及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对商品扇贝食用安全影响作出初步评价,为扇贝的健康养殖模式研究和食用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闫学春 《水产学报》2005,29(2):281-284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tine,简称MT),又称重金属结合蛋白,是一种低分子量富含半胱氨酸的金属结合蛋白。锌、铜、镉等多种金属元素均可在体外或体内诱导组织MT大量合成。已有研究表明,MT在微量元素代谢、重金属富集、环境污染的清除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 选择恰当的启动子是保证外源基因在转基因鱼中成功表达的最重要因素。在转基因鱼的研究过程中,使用的转基因材料从最初阶段的人及其它哺乳类如牛、羊等的生长激素基因发展到现在的鱼的生长激素基因,启动调控顺序也由小鼠的重金属螯合蛋白(MT-1)基因发展到鱼的重金属结合蛋白基因,如虹鳟金属硫蛋白基因、鲤β-肌动蛋白基因、美洲鲽抗冻蛋白基因以及鲤金属硫蛋白  相似文献   

19.
通过热休克法抑制第一次有丝分裂(抑制第一次卵裂)和减数分裂(抑制第二极体排除),分别获得鲤(Cyprinus carpio L.)的2个雌核发育家系.利用13对具有高多态性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分别对2个雌核发育家系的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等位基因频率(P)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等进行遗传背景调查.结果表明,抑制第一次有丝分裂家系的等位基因频率为0.063~1.000,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22,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24,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1,该家系在6个微卫星座位上表现为纯合子,在7个微卫星座位上表现为杂合子,其中位点MFW4完全表现为杂合子;抑制减数分裂的等位基因频率为0.056~0.889,观测杂合度的平均值为0.37,期望杂合度的平均值为0.4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93,该家系中没有得到完全纯合的个体,其中在2个位点上全部表现为杂合子.在所分析的鲤雌核发育群体中,有3个基因座位(HLJ034、HLJ044和HLJ071)有重组现象,重组率为20.00%.综合上述结果推断,鲤2个雌核发育家系在个体和群体上都具有一定的基因杂合性.[中国水产科学,2009,16(1):47-53]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