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蔬菜产品“卖难”问题的出现,既有产品质量差及种植结构不合理的原因,也有生产与消费不衔接的原因,但归根到底是适应蔬菜产品市场化要求的流通组织发育滞后。目前,虽然全国出现了不少蔬菜产业化经营组织,但大多数地区个体农民仍直接面对市场进行分散经营,单家独户地将蔬菜产品运到市场上进行销售。这样买者与卖者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极易激发客观存在着的分散的小生产与集中的大需求(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进而暴露甚至放大小生产者盲目生产、从众出售或同步销售等行为缺陷,加剧市场波动、引发蔬菜“卖难”问题。那么这种矛盾该如何解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及基层农户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搞活蔬菜市场流通呢?专家们以北京地区为例深入分析,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我们希望对各地的蔬菜从业者能有所启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蔬菜》2006,(10):1-4
近期,各地都爆出菜农卖菜难的消息。蔬菜集中上市导致卖难,这早已不是新闻的新闻反映出什么问题呢?蔬菜供大于求?可今年菜价上涨了不少!据说还是因为种菜面积减少造成的。所以说,归根到底还是市场流通存在问题。近年来,鲜活农产品的市场流通问题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流通工作会议每年都开,“绿色通道”也已全国布网,但就生鲜蔬菜来讲,各流通渠道具体情况如何,许多读者都不得而知。我们认为,要缓解目前蔬菜卖难的这种被动局面,首先就应该摸清各渠道的具体情况,以帮助生产者根据自身实际来选择、建设自己的销售渠道;帮助管理者进行合理的改革,引导市场朝有序、健康、现代的方向发展。各方合力,提升蔬菜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基于此,我们对北京市场蔬菜销售的几个主要渠道做了调查,希望调查的结果能对我们的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北宁市葡萄生产出现了卖果难问题,价格降低,收入减少,影响了农民种植葡萄的积极性,有的农户甚至砍掉了葡萄园。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民分散生产、分散经营,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致使葡萄产品在竞争能力上、规模效益上都处于劣势。纵观国内外先进经验及北宁市葡萄生产现状,解决卖果难现象的出路在于组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走“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来提高葡萄产品的竞争力,适应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需求。为此,在辽宁省农科院、国家农产品保鲜中心、北京农业大学及100多个农户的共同倡导下,分别于2004年和2005年成立了“北宁市常兴葡萄生产合作社”和“北宁市葡萄协会”。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销售一直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心病”。由于千家万户小规模分散生产与需求大市场的矛盾.农产品卖难与消费市场价格高同时存在。借助于现代化的网络技术.人们尝试了多种新型销售方式.包括到大型商品交易所交易或拍卖方式等.但都未取得大范围广泛覆盖的结果。多年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利用电子商务这一新兴手段.缩短流通环节.实现农产品网络销售。农产品销售正处于革命性变革的前夜。  相似文献   

5.
广西的水果,到九八年种植面积已达到1620万亩,真称得上是水果大省。但近几年确出现了“卖果难”,由于柑桔销售不好,糖业不景气,种甘蔗的农民也受挫折。再从田阳、田东一带的芒果及南部荔枝、龙眼,玉林地区香蕉来看,也同样是产品滞销,大大影响了广西的经济发展,问题出在哪儿呢?这是我们各级领导必须思考的问题。一、大而不强多而不优名而不振,流通不畅是一个突出的矛盾所谓大,意味着有规模、有总量,但不代表强。所谓强,是指市场的竞争力强、名牌意识强,内部产品结构合理、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等。我曾从八十年代到广酉…  相似文献   

6.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中国农业应瞄准国际“菜蓝子”,把发展果菜出口作为突破口,带动整个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近年来,中国果品和蔬菜生产突飞猛进。去年全国蔬菜产量达3亿多吨,人均占有300多公斤;果品人均占有40多公斤。但不时出现的卖果难、卖菜难也给农民增添了烦恼。目前,中国果菜难卖,主要是结构性问题,即初级产品、低档产品市场供应偏多,加工产品、高档次产品、高科技含量产品偏少。同时,市场的相对饱和只是对国内市场而言,国外市场仍有很大空间。据统计,1998年全国蔬菜产品出口量187万吨,不到总产量的1%。中国南方…  相似文献   

7.
随着秋季蔬菜的集中上市,多地出现蔬菜滞销卖难的情况,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郭力野先生对近期全国蔬菜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并预测了部分蔬菜后期走势情况,供广大读者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8.
蔬菜价格的形成与流通方式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高邮市现有蔬菜流通模式的调研,指出了蔬菜流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蔬菜产销衔接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为更好地解决"卖难""买难"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陈生斗 《果农之友》2003,(5):6-6,10
随着生产的发展,我国蔬菜、水果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出现了结构性的、季节性的、地区性的过剩。主要表现为露地蔬菜的效益直线下滑,部分农区季节性菜地的大路菜积压销售难。今年上半年主要蔬菜品种的产地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15%~20%,局部地区水果积压滞销,价格降幅较大,个别陈旧品种出现弃采失管的情况。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流通不畅尽管这两类作物进入市场经济的轨道较早,但由于整个农业的市场环境和市场发育程度,以及流通秩序等方面的因素,加之农户经营规模普遍偏小,蔬菜、水果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农民既不能及时…  相似文献   

10.
2018 年以来,频频曝出蔬菜滞销的新闻,四川米易的番茄、大凉山的洋葱、广西的辣椒等等。蔬菜卖难是普遍现象,还是个别案例?哪一类蔬菜卖难,哪一类蔬菜畅销?原因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中国蔬菜》编辑部在2018 年7 月19 日特别推出第7 期“卖得好”视频直播节目,邀请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副会长陈明均、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主任刘通针对“2018 年1~6 月蔬菜产销形势及后市走势”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菜农朋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 《蔬菜》2012,(12):50-50
青岛市商务局在四方区海丰社区启动全市"周末车载蔬菜进社区"活动,以方便市民买到质优价廉的新鲜蔬菜,同时化解当下出现的部分蔬菜难卖问题。据了解,自2008年开始,青岛市连续组织开展"车载蔬菜进社区"的销售活动。截至2011年底,青岛市商务局共组织了60余家农业合作社、蔬菜配送企业走进该市78个社区,累计销售蔬菜  相似文献   

12.
我国柑橘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柑橘产业包括果品的生产、产后的贮藏保鲜、加工运输、包装和销售等环节。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广大地区的各级政府与果农一致认为 :“要想富、种果树”。所以在全国种果树的热潮蓬勃兴起 ,产量猛增。据统计 ,1995年水果总产值已达 75 0多亿元 ,在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和蔬菜。在我国很多地区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但近几年来 ,柑橘、苹果和梨“卖果难”的现象相继出现。同时 ,又有大量的国外水果高价进入我国的果品市场 ,这些现象不能不引起果品研究工作者的深思。其中柑橘究竟是多了 ?还是不足 ?“果难卖”的现象为何存在 ?特别是…  相似文献   

13.
改革几年来,苏州市的蔬菜产销工作在发展中暴露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农户分散经营和兼业经营与稳定市场之间的矛盾,菜价与生产者效益、消费者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稳定菜田和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基础设施、服务工作的现状与生产和市场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等等。近期苏州市政府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十条意见,力求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的蔬菜供应.一、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坚持“三个为主”按经济规律,采取综合措施,积极发展适度规  相似文献   

14.
曾朝晖 《蔬菜》2005,(2):45-45
卖菜难的问题深深困绕着蔬菜生产农户、企业和蔬菜小商贩等。现在的蔬菜市场是卖方市场,处于一种结构性和区域性饱和状态。所以,要将菜卖“好”,首先是要卖“巧”。只要您肯动脑筋,别出心裁,工夫定不负有心人。  相似文献   

15.
刘建 《长江蔬菜》2013,(21):9-11
海南五指山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具有发展高山蔬菜的自然优势和社会优势,经试点目前该地高山蔬菜产业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存在经营模式分散、规模化程度低,设施栽培应用少、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物流等销售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应合理规划布局、强化基地建设,完善运行机制、强化服务体系,合理开发、节约资源,加强高山蔬菜包装、深加工及物流体系建设,建设“五指山高山蔬菜”品牌。  相似文献   

16.
1市场风险近年来农产品供大于求趋势更加明显,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农民首先碰到的是“卖难”问题。农民自身开拓市场的能力有限,以致于出现“柑橘挂在枝头、蔬菜烂在田里、生猪存在栏里”的现象,导致增产不增收。  相似文献   

17.
《蔬菜》2012,(1)
车载蔬菜市场是国家商务部推出的一项惠民工程,旨在推动完善城市鲜活农产品零售网络,解决市民买菜贵、农民卖菜难的问题。河北省邯郸县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减少环节、惠民利农的原则,由政府搭建平台,帮助城郊蔬菜生产流通合作组织进城直接销售蔬菜,通过农民自产、自收、自营,加强蔬菜产销对接。  相似文献   

18.
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生产的标准化就是利用“统一、简化、协调、优化”的原则对蔬菜产前、产中、产后以及加工、经营、销售等活动进行全程控制的过程。作为蔬菜的主产区,其生产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满足自己消费,而是为了上市流通,提高其附加值。从这一点上说,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既是国内市场的需要又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黄贤国 《浙江柑橘》1999,16(4):12-13
1997年全省范围内首次出现以温州蜜柑为主的柑桔价格大暴跌,全省有近20×104t柑桔因滞销积压而腐烂,有2466.7hm2桔园未采摘,任其在树上腐烂脱落,农民损失惨重。1998年,由于柑桔花期气候异常,柑桔园失管以及柑桔高接换种等因素影响而减产近70×104t,减幅高达33%。因此,柑桔价格全面上扬,但柑桔“卖难”的“隐患”依然存在。产生柑桔“卖难”的因素较多,有果品质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柑桔采后商品比处理技术落后;果品加工业薄弱;产销渠道不畅,销售网络不全等,但最根本的问题是柑桔品种结构不合理,1997年暴发的柑桔“卖难…  相似文献   

20.
蔬菜卖难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玉发 《蔬菜》2011,(6):6-7
进入2011年春季,各地蔬菜价格普遍出现下降趋势。一些产地的个别蔬菜相继发生卖难问题,甚至出现了大白菜、芹菜、卷心菜等因为卖不掉而放弃收获、烂到田间这种令人心痛的场景。丰收并没有给菜农增收,反而使他们遭受了惨重的损失。这次"卖难"问题又一次让我们体验了市场风险的残酷性,进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