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草鱼多联佐剂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应用ANAE染色法检测了免疫草鱼外周血淋巴细胞,阳性率结果表明:草鱼在免疫后的第一天淋巴细胞的阳性率明显升高,至第180天时仍远远超过正常草鱼的阳性率;细胞免疫在草鱼的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从而揭示了多联佐剂疫苗之所以具有显著抗病力的免疫机制。这一结果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
草鱼对CFRV疫苗免疫应答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先乐  曾令兵 《水产学报》1993,17(4):312-318
本文研究了草鱼对CFRV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规律性,免疫效应期及免疫持久性。用该疫苗免疫后的草鱼能产生很强的应答反应,免疫保护力可达80%以上,血清中和抗体效价非常明显地高于对照组。它的免疫效应期在5天以内,第10天血清中和抗体达到较高水平,第20天处于峰值,并可维持20余天,以后在第10天的水平上波动。草鱼对CFRV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在13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3.
借鉴哺乳动物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结合鱼类细胞自身特点,纯化培养鲤血管内皮细胞并传至3代,以此作为粘附材料。应用淋巴细胞分离液离心技术并结合玻璃粘附法分离纯化鲫、草鱼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并与上述3代内皮细胞进行免疫粘附试验,同时进行免疫粘附动力学观察。结果显示,鲫、草鱼两类细胞对内皮细胞的粘附率分别为0.09±0.013,0.20±0.018;0.11±0.015,0.21±0.023。表明鲤科鱼类不同种的同类细胞粘附率差异不大,而同种不同类细胞则差异显著。动力学观察分析表明,淋巴细胞粘附较快,60min进入平台期;单核细胞粘附慢,120min进入平台期。初步证明鱼类内皮细胞具有免疫介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郭琼林 《水产学报》2000,24(4):349-353
草鱼淋巴细胞表面扫描电镜结构特征为有孔穴且较为光滑、具短小细锥状突起;中华鳖淋巴细胞、胸腺细胞表面扫描电镜结构特征为凹凸不平、较为光滑;它们均以表面凹凸不平特征的占大多数。E花环试验的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显示:草鱼淋巴细胞E花环形成不明显,而中华鳖淋巴细胞、胸腺细胞的成花率分别为25%-34%和36%-47%,能形成花环的淋巴细胞、胸腺细胞以表面结构特征凹凸不平(类似哺乳动物T淋巴细胞)的为主。草鱼、中华鳖血液淋巴细胞和中华鳖胸腺细胞与抗人CD2单克隆抗体交叉反应的免疫组化检测显示中华鳖血液淋巴细胞和胸腺细胞的CD2阳性率分别为24%和33%。草鱼血液淋巴细胞CD2阳性反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水产学报》2000,24(4):349-354
草鱼淋巴细胞表面扫描电镜结构特征为有孔穴且较为光滑、具短小细锥状突起;中华鳖淋巴细胞、胸腺细胞表面扫描电镜结构特征为凹凸不平、较为光滑;它们均以表面凹凸不平特征的占大多数.E花环试验的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显示草鱼淋巴细胞E花环形成不明显,而中华鳖淋巴细胞、胸腺细胞的成花率分别为25%~34%和36%~47%,能形成花环的淋巴细胞、胸腺细胞以表面结构特征凹凸不平(类似哺乳动物T淋巴细胞)的为主.草鱼、中华鳖血液淋巴细胞和中华鳖胸腺细胞与抗人CD2单克隆抗体交叉反应的免疫组化检测显示中华鳖血液淋巴细胞和胸腺细胞的CD2阳性率分别为24%和33%.草鱼血液淋巴细胞CD2阳性反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加了解草鱼B淋巴细胞吞噬活性,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了IgM在胚胎发育中的表达量,并且检测了IgM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以及细菌刺激下IgM的转录情况。结果显示,IgM在卵裂期到出膜前期的表达量变化不明显,在出膜后开始显著增加;IgM在检测的组织中均有分布,在头肾中表达量最高,并且其表达量在不同细菌的刺激下均显著上调。从草鱼外周血中分离纯化得到B淋巴细胞,并通过吉姆萨染色、q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进行了验证。细菌吞噬实验结果显示,B淋巴细胞对嗜水气单胞菌具有一定的吞噬能力,并随孵育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强。细菌刺激B淋巴细胞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释放量显著上升;血清调理实验结果显示,通过血清调理可以显著促进B淋巴细胞ROS的释放,然而对NO的释放水平没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草鱼B淋巴细胞对细菌具有一定的吞噬能力,并且可以通过呼吸爆发等非特异性免疫的方式直接参与抗菌免疫。  相似文献   

7.
高汉姣  梁芍军 《水利渔业》1994,(6):21-22,30
水温控制在20℃以上时,草鱼种浸泡免疫后第15天成活率达96.3%,保护力高达94.1%,对200尾2.6cm左右的草鱼种进行中间免疫试验,成活率平均92.6%。8903浸泡免疫草鱼种免疫期可长达16个月,比注射免疫长2-3个月。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草鱼出血病病毒(GCRV)VP6亚单位疫苗对草鱼出血病的免疫保护作用,将vp6基因克隆进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了重组质粒pET28a(+)-VP6。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显示,重组VP6蛋白的分子量约为43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重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20%左右;Ni2+柱纯化后的重组蛋白,以每尾500μg肌肉注射免疫草鱼(14~20 cm,60~120 g),并在第14、21、28、49、70天通过间接凝集反应检测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免疫注射后第14天可检测到鱼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第21天达到最高峰,第70天仍可检测到抗体的存在;免疫注射第21天人工接种GCRV,免疫后的草鱼对出血病的保护力达100%。  相似文献   

9.
草鱼出血病细胞培养弱毒疫苗对草鱼的最小免疫最为稀释10^3倍、0.2ml/尾。免疫产生期为疫苗注射后的第2天;免疫保护期达15个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养鱼生产上,推广应用免疫技术,预防草鱼传染性鱼病的工作,有了较快的进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据省水产局统计,去年全省有三十七个县市的渔场和部分社队,应用了这项技术,普遍反映效果良好。经过免疫注射的草鱼,成活率达85%以上,比在同等条件下饲养,而没有注射疫苗的草鱼,成活率提高35%左右。因此,草鱼的免疫防病技术,  相似文献   

11.
草鱼是我省渔业生产中占据比重最大的养殖品种,但在养殖过程中,却易受到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赤皮、烂鳃、肠炎(下称“四病”)的危害,往往给养殖生产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实施草鱼免疫防病技术是解决草鱼“四病”的一个较佳措施,可有效降低草鱼“四病”的发生率和提高草鱼养殖成活率。目前,吉安市已在草鱼成鱼生产中对放养鱼种大规模推广应用注射免疫技术,取得了较好效果。总结分析数年来该技术的推广实践经验,笔者以为:要确保草鱼注射免疫防病技术的应用效果应在以下几方面注重“讲究”。  相似文献   

12.
免疫多糖对草鱼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首次在草鱼饵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免疫多糖,测定草鱼血清中溶菌活力及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结果表明免疫多糖对草鱼免疫系统有明显的激活作用。池塘应用试验也表明,免疫多糖可显著增强草鱼对病毒性出血病的抵抗能力,提高成活率和产量,具有广阔的生产应用前景。认为添加2 ̄3%免疫多糖可达到较好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3.
草鱼免疫注射主要是预防草鱼出血病、肠炎病、烂鳃病。去冬今春,我区用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制的草鱼免疫疫苗,共注射草鱼32,160尾。现成活率都在90%以上。据九月十三日在郴州市综合农场调查表明,其成活率均在95%以上。如养鱼户朱昌韩在二口池塘五亩面积中放草鱼597尾,  相似文献   

14.
草鱼是一种优质淡水鱼类,它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经济效益大的优点.但是草鱼极易患病,难养,成活率低,尤以草鱼出血病危害最大。草鱼出血病病原,属呼肠弧病毒。至今未有特效药物防治。据报导近年来采用土法疫苗进行人工免疫,已取得较好的效果。为解决草鱼出血病工厂化生产所需要的毒种,于1981年7月-10月,1982年8月--10月和1983年8月在草鱼出血病发病季节,  相似文献   

15.
草鱼是江西省目前最大的水产养殖品种,年产量超过36万吨,占全省水产养殖产量的20%。由于草鱼养殖容易受病毒和细菌性疾病的危害,不仅严重影响了草鱼养殖的成活率和产量、效益,也影响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增加了鱼药的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为有效防治草鱼病毒和细菌性疾病,提高草鱼养殖效益和水产品质量,在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工作中,江西省以草鱼免疫防疫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大了草鱼免疫防疫示范与推广工作力度,目前各示范场工作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16.
鱼类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分离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分离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ella) 外周血淋巴细胞技术的探索,发现用相对体积质量为1 .080 ~1 .085 的Ficoll- Urografin 分层液可将草鱼外周血中淋巴细胞100 % 地分离出来,这对进一步研究鱼类淋巴细胞的结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测得草鱼各类血细胞的相对体积质量:淋巴细胞为1 .077 ±0 .002 ,粒细胞为1 .096 ±0 .003 ,红细胞为1 .111 ±0 .002 。  相似文献   

17.
血清蛋白成分及其含量变动可以反映机体的病理状态和免疫功能。血清蛋白电泳分析早在医学检验和免疫学等方而广泛应用。关于草鱼的血清蛋白电泳分析,国内外均有报道(王德铭等,1962;Aбамова等,1973;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1976)。王德铭等指出,口服肠炎菌苗免疫草鱼各种血清蛋白成分含量均与正常草鱼有所差异;浙江所也指出,注射肠炎病福尔马林脏器苗免疫草鱼与正常草鱼相比,清蛋白含量显著减少,免疫球蛋白含量显著增加,表明这两种血清蛋白成分含量的变化与免疫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8.
草鱼出血病是一种病毒性鱼病,它严重影响着草鱼的成活率,尤其是对一龄草鱼种的危害。目前比较有效的防治方法是将出血病疫苗注射到鱼体使其获得后天的免疫保护力,但这种注射法需要一尾一尾地进行,费工费时还易损伤鱼体,对当年草鱼和大规模的鱼种生产难以应用。因此,研究更简便、有效的免疫途径是预防草鱼出血病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我们于1996~1998年用草鱼出血病细胞疫苗处理的特异化饵料,在草鱼苗开口期投喂,完成疫苗接种。经室内攻毒测定,对草鱼出血病的免疫保护力可达90%以上,免疫后的草鱼血清抗体凝集价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19.
草鱼呼肠孤病毒HZ08株抗体IPM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检测草鱼呼肠孤病毒HZ08株(HZ08)抗体的免疫学方法,本实验以接种HZ08病毒的细胞培养板为抗原板,以免疫弱毒疫苗的草鱼血清为抗体,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GCRV HZ08血清抗体的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实验(IPMA)方法,并对该方法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与ELISA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及对临床血清样品的检测效果等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HZ08株种毒按照1×103拷贝/μL浓度接种后72h固定,HRP-Ig G二抗1∶1000稀释,待检血清1∶100稀释时效果最佳;该IPMA方法与草鱼阴性血清、免疫细菌三联疫苗的草鱼血清、感染GCRV JX0901(GCRVⅠ型)的草鱼血清无交叉反应;GCRV HZ08株阳性血清稀释至1∶800时仍能检出;批内和批间重复性实验显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符合性实验结果显示,该IPMA方法与ELSIA方法的阳性和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5.7%和87.5%;用建立的IPMA方法检测草鱼出血病弱毒疫苗免疫草鱼,免疫2周后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对现地送检的126份草鱼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平均检出阳性率为72.2%。研究表明,建立的HZ08株IPMA方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敏感性高,为GCRVⅡ型的流行病学调查、疫苗免疫效果评价及抗原抗体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0.
沈薇  苏正 《内陆水产》1992,(1):33-33
最近,浏阳县畜牧水产局组织了一次“草鱼出血病”跟踪调查.通过全县13个区镇100户典型户,专业户519亩240余口山塘水库逐个调查,发现不论是干旱缺水冬秋季还是7—9月份死鱼高峰季节,进行了免疫的草鱼不仅成活率高,而且生长速度较快,而没有进行免疫的草鱼,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