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犬科动物鞭虫病系由毛首科毛首线虫属的线虫寄生于犬体大肠引起的。严重感染时,可造成犬的死亡。我园犬科动物中感染鞭虫者非常普遍,我们曾先后用驱虫净和左旋咪唑驱虫,效果不甚理想。为寻求有效的驱虫药物,1991年3月至1992年12月,采用复 相似文献
2.
1986年3—4月我们选择了东北虎、非洲狮等14只蛔虫阳性动物,进行了复方甲苯咪唑和甲苯咪唑驱除野生肉食兽蛔虫的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驱除鹤类蛔虫酱遍采用丙硫咪唑。但长期反复使用,难免会产生抗药性,使驱虫效果降低。为了寻求安全有效的驱虫药物,我们采用国产复方甲苯咪唑对鹤类蛔虫进行驱虫试验,并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毛细线虫病系毛细科(Capillariidae)的多种线虫寄生于禽兽体内所引起,严重感染时,可以造成动物的死亡。上海动物园观赏鸟中感染毛细线虫者屡见不鲜,作者曾先后使用复方甲苯咪唑(Mebendazole Compositae)和硫苯咪唑(Fenbendazole)进行驱虫,效果不甚理想。为了寻求安全有效的驱虫药物,1989年12月,我们采 相似文献
5.
6.
据以往区系调查,双腔吸虫在青海省分布面积很广,除海西州外,其余各州、地区都有报导,侵袭绵羊、山羊、牦牛及黄牛。有些地区羊只感染率高达97%以上,感染范围多在一百条至数千条,甚至有上万条,危害十分严重。以往报导对双腔吸虫有很好驱 相似文献
7.
8.
1967年首次报导用丁苯咪唑[甲基5(6)丁烷—2—苯吲哚氨基碳酸块]能有效地驱除鼠、鸡、犬、猴子、绵羊、牛和猪胃肠道线虫的报告。后来的工作亦证实了丁苯咪唑能有效地驱除各种动物的寄生虫。本试验报告的目的在于说明丁苯咪唑驱除马寄生虫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猪蛔虫病是威胁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为了选择防制猪蛔虫感染的理想药物,我们于1990年在大庆市进行以丙氧咪唑、左咪唑和敌百虫驱除猪蛔虫的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0.
马骡肠道线虫,尤其是驹的蛔虫病和成马的圆形线虫病对养马业和军马健康危害较大。虽然对蛔虫病已有些驱治药物,但是有的有付作用,有的安全范围小,至于马圆形线虫病目前仍无特效驱虫药物。丙硫苯咪唑(Albendazole)1976年问世,国外用它驱 相似文献
11.
多拉菌素和芬苯咪唑对林麝毛首线虫(鞭虫)的驱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选有效驱虫药物,做好林麝毛首线虫(鞭虫)病的防治。[方法 ]对四川省某林麝养殖场的12只感染毛首线虫的林麝,使用多拉菌素注射液(按0.3 mg/kg体重,肌肉注射1次)和芬苯咪唑粉剂(按10mg/kg体重,每天1次,连喂3天)进行驱虫试验。在投药前1天、投药后7天和14天分别采集其粪便进行鞭虫卵EPG计数,计算虫卵转阴率,评估药效。[结果 ]给药后7天、14天,多拉菌素组的平均虫卵转阴率分别是60.00%(3/5)、80.00%(4/5),芬苯咪唑组的平均虫卵转阴率分别是57.14%(4/7)、28.57%(2/7)。[结论 ]多拉菌素对林麝毛首线虫的驱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以国产丙硫苯咪唑对39只自然感染各种蠕虫的鸡进行了驱虫试验。第一批15只,采用鉴定试验方法,按每公斤体重100毫克口投,对卷棘口吸虫(Echinostoma revolum)效100%(5/5);对棘盘赖利绦虫(Raillietina echinobothrida)效100%(1/1);对鸡禽蛔虫(Ascaridia galli),成熟的效100%(16/16),未成熟的也为100%(10/10);对鸡异刺线虫(Heterakis gallinae)效93.3%(126/135);对毛细线虫(Capillayia spp.)效53.3%(8/15);对扭状头饰带线虫(Cheilospirura hamulosa)效36.4%(8/22)。第二批6只,也采用鉴定试验方法。按每公斤体重50毫克口投,对赖利绦虫100%(1/1);对成熟鸡禽蛔虫效98.8%(184/186);未成熟的效98.2%(320/326),对鸡异刺线虫效45.5%(118/259);对毛细线虫效60%(3/5)。第三批18只,采用对照试验方法(9只用药,9只不用),按每公斤体重150毫克口投,对成熟鸡禽蛔虫效100%(1/1);未成熟的99.6%(4955/4965);对鸡异刺线虫效91.8%(640/697);对毛细线虫效64.2%(1896/2952);对四角赖利绦虫(Raillietina tetragona)效100%(18/18)。 相似文献
13.
14.
15.
材料和方法总数为25匹马(表1),试验马匹的身体状况掺差不齐,应用修改的“Mcmaster”方法检查和计数蠕虫卵,粪样单独进行培养,并用显微镜检查、鉴定以改进的贝尔曼法搜集的幼虫。所有的马匹应予先安排(大约1周,并且在它们感染的基础上分为3个治疗组)试验场所。 相似文献
16.
随着肉鸽饲养业的发展,鸽蛔虫病的危害日趋突出。1988年笔者在我市大田、沙县、梅列三县(区)调查,鸽蛔虫感柒率达56.39%。肉鸽受鸽蛔虫感染后,约有半数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前言马消化道线虫,特别是马圆形线虫(Strongylus equinus)、无齿阿尔夫线虫(Alfortia edentatus)、普通戴拉风线虫(Delaboudia Vulgaris)以及毛线科(Trichonematide)内的一些线虫,在我州牧区马体内普遍而严重存在,往往造成马匹在春季消瘦、贫血,甚至造成死亡。给牧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以往我州曾应用“敌百虫”,“四唑咪”等药物进行治疗,但因四咪唑对马有一定的毒性反应,其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之间的范围小,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不大安全。据J·H·Drudge等报导,甲苯咪唑(Mebendazole)应用8.8mg/kg的剂量对普通圆形线虫和无齿圆形线虫以及毛线属内的几个种均有100%的除虫率。为验证该药对我州马消化道线虫的驱虫效果及安全性,我们于1981年4~5月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