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已建果园,不论幼龄或成龄果树,如要更换新品种,通常采用高接的方法.传统的高接方法速度较慢,操作也较复杂.现介绍一种用切腹接为主,皮下腹接为副,用塑膜包扎的高接方法.该法省接穗,速度快,操作简单,成活率高.2000年春,大兴县用该法高接换优梨树2000余亩(667米2),每工日接超过500头,成活率达95%以上.有些易发生二次枝和腋花芽的树种、品种,当年就能形成不少花芽.  相似文献   

2.
"插皮舌接"是现今成县高接换优的主要嫁接方法,成活率较高。由于该方法技术要求高,操作难度大,伤口大、愈合不理想,嫁接部位易折断。对技术人员要就很高,一般农户难以掌握,一旦管理不好,成活率会大大降低,甚至影响整个植株的健康生长。通过合理措施,用芽接法代替插皮舌接进行高接换优,可有效地解决插皮舌接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在苹果生产中,果园老品种高接换种,常常采用夏季“皮下接”或春季用“劈接”的方法。2003年,我们用“舌接”法在春季进行高接换种获得成功。与夏季“皮下接”相比,有当年枝条生长量大,树冠成型快,结果早的优点。与“劈接法”相比,有易于操作,成活率高的优点。现将苹果春季舌接法高接换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美国红巴梨(Pyrus communis.L)高接换优过程中的品种新梢生长和嫁接愈合状况及产量恢复的分析表明,采用插皮接时原品种(或砧木)的嫁接枝条粗度选择在1.5~2.5 cm范围内,接口愈合效果最好,接后的品种生长发育较好,原砧的干砧率较低.试验发现,腹接的接口愈合程度高于插皮接,但成活率、生长势较插皮接方式低,枝条花芽量较少.此外,高接树第4年负载产量应比同等地径的该品种树体负载产量要略少,以确保花芽的形成和翌年产量.  相似文献   

5.
果树高接换优一般用塑料布、条、袋捆缚戴帽,成活率80%以上.但由于多种原因及操作不当的失误,仍有失败现象的出现.怎样使换头果树成活率提高,尽快恢复树形,缩短补接周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在使用劈接、切接传统高接技术的基础上,对部分操作环节作充实调整,有效解决、克服了存在的问题,使树形的恢复缩短了1年时间.主要做法概括为四句话:多选长留换头枝,留足藏好备用条,适时嫁接及时补,舍劣换优效益高.  相似文献   

6.
在渭北特定气候条件下,对核桃高接时期、高接方法和高接保护措施进行了比较研究,建立了核桃高接技术体系.研究表明,核桃树幼叶长到2 cm至雌先型品种幼果形成时的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根据砧木粗度选用适宜的嫁接方法(砧木直径<3 cm用双舌接,3~12 cm用插皮舌接,>12 cm用嵌皮钉穗接法)进行高接,将接口及接穗用农膜型塑料袋密封保护,外包报纸遮阳,可使头接成活率达到90%以上.并根据树龄及树冠大小确定合理的嫁接头数,能迅速恢复树冠,增加产量.该技术经大面积示范应用,效果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近几年的嫁接实践中,结合切接和腹接的优缺点,总结出了切腹接技术.该技术具有切接和腹接的双重优点,尤其适合于成年树高接换种.笔者去年在7年生水蜜桃上高接油桃,成活率达98%,而常规切接为79%.1997年和1998年春先后在10年生苍溪雪梨上高接丰水梨,成活率达99%.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开展了翠冠梨多头高接复壮丰产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应用切腹接、皮下腹接等嫁接方法高接翠冠壮芽,配合土肥水、修剪、病虫害防治、促花芽分化等综合管理措施,可实现高接当年恢复树冠并形成花芽,第2年产量11 700kg/hm~2,第3年产量21 525kg/hm~2。  相似文献   

9.
通过试验表明,核桃高接换优成活嫁接是一方面,包扎方法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核桃高接不包扎肯定成活不高,接后25 d成活不稳定。塑膜扎封报纸遮荫法和装土保温法接后50 d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7.22%、97.06%,接后80 d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7.11%、96.67%,与对照和其它几种包扎法成活率相比有显著差异,且成活稳定,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攀西地区麻疯树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麻疯树嫁接育苗技术能快速固定改良品种的优良性状,缩短良种选育时间.试验以5月龄麻疯树幼苗为砧木,以优良无性系3年生植株的1~2年的枝条为接穗,开展枝接法(劈接和切接)、芽接法(嵌芽接和单芽切接)等嫁接方法和时间对嫁接成活率影响的研究,同时开展以4~5年生幼树的一级分枝主干为砧木的高接换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麻疯树萌芽生长期(旱季)采用劈接法、切接法、嵌芽接法和单芽切接法的嫁接成活率均能够达到100 %;嫁接30 d后枝接法和芽接法的嫁接成活率差异不显著;在嫁接后20 d内枝接法和芽接法萌芽率均超过90 %以上,表明麻疯树接穗萌芽期主要集中在嫁接后10~20 d;芽接法接穗后期生长量明显大于枝接法;采用芽接法的高接换冠的嫁接成活率在90 %以上;砧木粗度和接穗生长量有极强的线形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11.342+19.753x(P=0.001);接穗粗度和接穗长度有较强的线形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11.973+35.442x(P=0.001).该嫁接育苗技术适合于该树种优良品系的无性系繁育和低产低效林的高接改造.  相似文献   

11.
苹果树在皮下接高接换种时,用0.007mm厚的聚乙烯微膜包扎接口与接穗,成活率高,省工,成本低,接穗萌发后可自行顶破地膜,可替代高接方法中套塑料袋等传统接穗保湿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高接技术1.高接换头时期以冬季1月初~2月初改接为主,夏季6月中旬~7月中旬补接为辅。冬季以劈接为主,辅以单芽切接;夏季以单芽切接为主,单芽腹接为辅。2.高接方式(1)一次性多头高接:对所有枝组一次性落头更新优良品种。该法能迅速、彻底地更新果园,有利于接穗的成活和树冠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建平县将一些杂梨品种采取高接换头技术,改良成南果梨系列品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建平县黑水镇七贤营子果园,2002年对3500株杂梨进行高接改良,接后管理技术措施到位,当年的高接成活率达到95%,翌年恢复了树势,第三年基本恢复了原梨园产量,朱碌科镇刘杖子果园的2000株高接梨树,由于接后管理不当,不仅高接的南果梨没成活、而且原品种又无产量,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果树高接换头新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3a的果树高接换头实践,在接穗切削、嫁接时间、砧木处理、嫁接方法及接后管理等方面,总结出了一条高接换头新技术。该技术嫁接速度快,成活率可达95%以上,且嫁接新梢生长壮、结果早。  相似文献   

15.
旭日桃当地果农又称硬不软.冰糖蜜桃,该品种是在大久保桃园里发现的一个自然芽变,本所2002年春从山西引进接穗2000芽.高接在本所5年生安农水蜜、沙子早生、雨花露135株劣质品种桃树上,同时又用秋月红桃接芽,高接在15株沙子早生桃树上.作为旭日的授粉品种,高接的这150株桃树成活率达96.7%.  相似文献   

16.
山茱萸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山茱萸为木本珍贵中药材,用普通方法嫁接成活率低、嫁接时间短。1985~1988年采用生长季节贴枝接、改良长块削芽接和花苞接,共接苗40余万株,成活率85%以上。嫁接苗当年部分形成花芽,第三年普遍结果,结果年限比实生苗提早7~12年。  相似文献   

17.
<正> 1.高接对象 选择劣质树、低产树、实生树及淘汰品种,树龄一般为10年以下的初结果青壮年树。对树势健壮、枝干光滑、无严重病虫害的大龄树也可进行高接。 2.高接时期 以春季发芽时的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为好。此时高接,不但成活率高,而且当年可抽生春梢和夏梢,部分枝当年能形成花芽,第2年就有一定产量。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秦巴山区核桃林增产增收,在秦巴山区特定气候条件下,通过对比试验,探讨了不同改造措施对核桃林的改造效果,确定最佳的改造时间与措施。结果表明:高接换优是提高秦巴山区低效核桃林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秦巴山区春季核桃高接换优的最佳时间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接穗应随采随接,接穗髓心应1.0mm,且无病虫害;嫁接方式以插皮舌接成活率最高,嫁接后将接口和接穗用薄膜包裹严实,可使高接成活率达到90%以上;主干放水是影响高接成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孙涛 《北京农业》2004,(5):24-25
果树育苗和更换新品种时,通常采用劈接、切接和各种芽接,很少采用皮下枝接.然而,在风沙大、少雨、气候干燥的2003年春季,我们在甘肃省庆阳林校果园内,采用了不同的嫁接方法,对10多年生的苹果树进行高接换头,一年生的山杏、酸枣树进行嫁接换种,调查结果,切接劈接成活率65%,梭形芽接成活率67%,皮下枝接成活率95%,表明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皮下枝接成活率最高,现将其优点和嫁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美国杏李高接换种及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提高美国杏李的产量及其品质。[方法]用高接换种改造的方法,通过4年试验,研究了美国杏李不同时期不同嫁接方法的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结果]早春各种嫁接方法成活率为90%以上,立秋前后是芽接的适宜季节,初夏芽接,当年冠幅明显低于其他嫁接方法。[结论]美国杏李高接换种的最佳时期是早春3月上旬,带木质部芽接法平均产量较高,劈接、插皮接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