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越是天热越不应少穿衣服 赤膊只能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增加皮肤的辐射、传导散热,而盛夏酷暑之日,气温一般都接近或超过37℃,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而打赤膊会感觉更热.  相似文献   

2.
热应激(Heat Stress)是指动物机体对热应激源的非特异性防御应答的生理反应,其实质是指环境温度超过等热区中的舒适区上限温度所致的非特异性反应的总和。1奶牛热应激发生的原因奶牛跟人一样都是恒温动物,正常体温为38.5℃左右,跟人不同的是牛几乎不出汗,牛的汗腺非常少,因此散热能力较差。适宜的饲养环境温度为10~20℃。当人为或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引起周围环境温度超过25℃时,  相似文献   

3.
曹玉佩 《新农村》2014,(7):28-29
饲养肉鸡的最适环境温度为20~25℃。夏季饲养肉鸡,如果环境温度超过32℃就会引起肉鸡生理、精神上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即热应激。主要表现为机体散热受阻,体内蓄热,体温升高。产热的增加进一步加重了体热的蓄积,最终导致高热稽留,出现精神异常、  相似文献   

4.
奶牛由于瘤胃发酵和产奶过程能产生大量的热,加之奶牛汗腺不发达、单位体重散热面积小等生理原因,决定了奶牛具有“耐寒不耐热”的生物学特性。据研究,奶牛最适环境温度为10~16℃,适宜的温度范围为5~24℃,当环境温度高于21℃时,  相似文献   

5.
1 猪的体热平衡调节及仔猪对寒暑的反应为了保持体温恒定,猪机体的产热和散热必须平衡.随着外界环境和机体内环境的不断变化,机体不停地对散热进行调控.Curtis(1988)认为,猪机体的阻热能力(机体阻止热散失的能力)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达到上界温度(等热区之上限)之前,随环境温度的升高稍有上升;在达到上界温度时,阻热能力陡降.在产热区(临界温度之下的温度区)内热阻也并不恒定,为了避免组织受冻,血管不停地周期性地扩张,因此,随环境温度降低机体热阻下降.同时机体对产热也进行调控.Longran(1987)对猪的产热行为进行了研究,先将两组仔猪分别养于10℃和35℃的室内,待适应后,将这些仔猪暴露于10℃、20℃、30℃的试验温度下.结果,原来生活在10℃下的猪体温升高,而原来生活在35℃下的则体温不升高.其原因可能是暴露在寒冷条件下后,调节产热的植物神经系统使行为机制维持在“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6.
鸡是恒温动物,汗腺不发达,身体覆盖有大量羽毛,在正常环境温度时,靠体表的对流、传导、辐射方式散热,而当环境温度高于28℃时,必须辅以加快呼吸、蒸发散热的方式,用以保持体热平衡、体温的稳定。当环境温度过高或高温高湿,超  相似文献   

7.
种鸡群在正常的生长过程中。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范围。热应激是指鸡受到外界高温或内部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等不利因素刺激所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包括一系列神经、内分泌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机能和代谢的变化。一般认为种鸡的生长适宜温度为15.6—21.1℃,当气温超过28℃以后便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热应激。  相似文献   

8.
鸡中暑症也称鸡热射病、日射病,热应激。正常生长过程中,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适应区域,即"等热区"鸡一般等热区上限温度不大于27℃,当环境温度大于上限温度时,机体会产生非特异性机体应答反应,此现象称热应激,这时机体为了维持温度恒定,会通过各种途径限制产热,增大散热,出现一系列异常反应,最终由于持续超出等热应上限温度,机体抵制失败,造成生理机能、新陈代谢、免疫机制紊乱导致热衰竭,严重会引起死亡,给夏、初秋养鸡业造成很大困扰乃至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肉鸡高密度饲养在夏季容易发生热应激,给肉鸡生产带来很大经济损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1发生原因肉鸡体表羽毛丰厚,皮肤没有汗腺,生长迅速,新陈代谢旺盛,本身体温较高。正常情况下依靠呼吸蒸发散热,因此环境温度对肉鸡生产影响很大。肉鸡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6~21.1℃,在适温范围内,产热和散热维持平衡,肉鸡体温不升高,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死亡率低,温度超过28℃时,肉鸡发生明显的热应激反应,达38℃以上就出现死亡。2临床变化热应激时肉鸡采食量减少,生长速度变慢,饲料转化率降低,死亡率增…  相似文献   

10.
1外界温度对猪的生理影响概述 猪是恒温动物,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体内热能散发较慢,体温调节机能较差,因此猪很不耐热。当环境温度在适温区时,猪体主要依靠热传导与热辐射来散热;猪从出生到成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冷的耐受力提高,但对热的耐受性降低。猪的适温区:20.23℃,猪舍内最适宜的温度为15~18℃。  相似文献   

11.
鸡群在正常的生长过程中,对环境温度有一定适应范围(即等热区)。鸡的等热区为一狭窄的温度范围,一般认为肉鸡的等热区是10~27℃,蛋鸡的等热区是13~25℃。当环境温度超过了鸡等热区的上限值时,机体会产生各种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称此现象为热应激。在这一过程中,机体通过各种代谢途径限制产热和增加散热,以达到维持体温恒定的目的。最终导致其生理机能、新陈代谢、免疫机制发生改变,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甚至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12.
正要想养好蛋鸡尤其是夏季,必须结合蛋鸡生理特点和当地夏季气候特点给予其适宜的环控环境,才能使蛋鸡安然度夏,保持稳产高产,发挥优良生产性能,展现较好的经济效益。1蛋鸡的生理特点感觉器官敏锐,对外界干扰比较敏感、胆小易惊群;喜欢干燥温暖环境,怕热怕潮,因为鸡没有汗腺,主要依靠呼吸散热来调节气温,潮湿不利于散热,抗热能力差易引起热应激;蛋鸡适宜环境温度是18~25℃,适宜湿度在60%左右,超过适  相似文献   

13.
1 高温对奶牛的影响 气温高出等热区时,奶牛的辐射、对流和传导散热量减少,大量血液涌向皮肤,皮温升高,与环境温度差异增大,使非蒸发散热(辐射、传导、对流)少受影响.奶牛汗腺又不够发达,蒸发散热量低,只有增加呼吸频率进行散热,所以奶牛怕热. 在等热区以上,气温每升高1℃,非蒸发散热在24小时内每平米体表面积散热约减少428千焦,但蒸发散热只能增加368千焦,有50千焦的热蓄积在体内,外界温度超过等热区时,体内热量积累,体温上升. 为使体温少受高温影响必须减少产热,奶牛变得肌肉松弛、懒动,各种腺体和有关器官机能减弱,食欲减退.  相似文献   

14.
夏伏天,气温高、湿度大,猪易掉膘,生长缓慢,甚至中暑死亡。猪生长发育的适宜环境温度为15~28℃,最佳温度是18-21℃,为获取养猪高效,盛夏期养猪应重在防暑热上。  相似文献   

15.
对于奶牛来说,生长的理想环境温度很重要。奶牛体表覆盖被毛,在炎热的季节,牛体散热困难,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会造成泌乳奶牛的热应激,并减少采食量。影响奶牛的热量来源有两个:环境温度和基本养分代谢在内部产生的热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大功率LED散热性能,本研究在传统太阳花形散热器的基础上,设计了1种太阳花热管型散热器。通过结合Fluent仿真和正交试验法对散热器高度以及翅片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其对散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太阳花热管型散热器能有效地提高散热性能。在最优参数下LED结温87.82℃,比优化前降低了7.43℃。在相同的结构参数下,与传统的太阳花形散热器相比,结温降低了4.23℃。为太阳花热管型散热器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 一、肉鸡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肉鸡是恒温动物,在环境温度为4—27℃时,鸡体可通过自身产热或散热来调节体温,保持体温恒定,对生产无明显影响。当外界环境超过27℃或低于4℃时,鸡就不能自行调节,而必须由人工调节来补充,否  相似文献   

18.
当环境温度超过28℃时,肉鸡就开始出现热应激反应,表现为张口呼吸,饮水量显著增加;超过30℃,鸡体温度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上升;超过38℃就有死亡的危险.  相似文献   

19.
夏季高温高湿易导致高产奶牛热应激。在奶牛生产中无需为升温和降温而消耗能量时,即达到最适宜的生产环境温度,一般称为生产适温区,高产奶牛在-5~22℃,上限温度可达25~26℃,但在夏季气温高达35℃的状况下,热应激现象才相当明显。Beede和Collier(1986)指出降低热应激程度的策略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①环境的物理调整。现代规模化农场基本已具备了凉棚和喷淋、喷雾、通风等蒸发散热设备,环境的调节有待新技术的引入;②耐热品种的遗传改良。现代奶牛的选育方向是向高产和高采食量发展的,而忽视耐热性的选育,且因奶牛生产力性状大多为数量…  相似文献   

20.
太阳能空气集放热系统在温室中的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一种太阳能空气集放热系统并在温室中进行实际测试,以此探究该系统的热性能表现,分析其各项性能参数,为后续改进优化太阳能空气集放热系统及其在温室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太阳能平板集热器的基础上,通过给集热器加装用于基质升温的散热管道来进行太阳能空气集放热系统的设计,该系统以太阳能为热源,白天集热器收集太阳热能并实现对空气的加热,同时在管道风机的作用下通过空气循环将热空气输送到散热管道中释放热量,以此实现系统的集热和放热,从而提升基质温度。将日光温室用聚苯板分隔,以采用了太阳能空气集放热系统的隔间作为试验区域,以不采取任何措施的隔间作为对照区域,通过测定温室环境温度、集热器内部空气温度、散热管道温度、太阳辐射强度、空气流速和基质温度,分析空气流速、环境温度、太阳辐射强度对系统瞬时集热量和集热效率的影响,并分析集热器和散热管道从进气口到出气口各部位的温度变化,最后对该系统的整体热性能以及与温室对照区域基质的温度差异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通过实测,空气流速为2.0 m/s时,太阳能空气集放热系统的集热效率和瞬时集热量最高,分别为67.7%和494.4 W/m2,在此流速下,集热器内空气温度平均提升27 ℃,散热管道进气口到出气口平均温差为16.2 ℃;系统集热效率还受环境温度和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其随着二者的增加逐渐提高;系统运行期间,系统集热量为6.0~9.3 MJ/m2,放热量为4.7~6.8 MJ/m2,能量利用效率为73%~78.2%;典型晴天条件下,温室试验区域基质温度始终高于对照区域,平均高2.7 ℃。【结论】太阳能空气集放热系统性能表现优异,具有较高的集热效率和放热性能,同时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效率,适合在温室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