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猪感染附红细胞体后,不仅导致生产力下降,还会引起猪只免疫力下降,文章提出了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先后对大理州宾川、鹤庆、巍山、南涧、弥渡、大理、祥云等7个县、市的14个乡、镇的部分养殖场、户的猪进行附红细胞体感染和发病情况调查。共调查猪只2850头,其中采血样检查的猪只280头,结果发现感染有附红细胞体的猪有175头,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为62.5%,而有临床症状的猪有15头,发病率为8.57%。说明猪附红细胞体的隐性感染率很高。病死猪除患有附红细胞体病外,还分别患有猪圆环病毒病、副猪嗜血杆菌病和猪伪狂犬病等。根据调查情况,对猪附红细胞体病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章廊  陈敏  胡正华  钮士波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8):29-30,154
试验旨在观察4种药物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效果,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提供最佳治疗方案。将40~60日龄患附红细胞体病猪15头随机分成5组,试验Ⅰ组:血虫净;试验Ⅱ组:长效土霉素;试验Ⅲ组:硫酸卡那霉素;试验Ⅳ组:血虫净+长效土霉素;对照组。对病猪进行治疗,分别在用药后1d、2d、3d、4d、5d、6d耳静脉取血,检测血液中红细胞的感染强度,以检测不到附红细胞体为有效。结果显示:试验Ⅰ组在第4d检测不出附红细胞体;试验Ⅱ纽在第6d检测不出附红细胞体;试验Ⅲ组在第6d检测红细胞感染强度为“+”;试验IV纽第3d检测不出附红细胞体;对照组无变化。由此可见,血虫净、长效土霉素、硫酸卡那霉素对猪附红细胞体病均有效,但以血虫净+长效土霉素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又名红细胞孢子虫寄生于红细胞或血浆中而引起猪的一种原虫病,本病主要以高热、贫血、黄疸和全身发红为特征,可引起猪只特别是仔猪的大批死亡。1病原病原附红细胞体,属于立克次体目,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寄生于红细胞内,也可游离在血浆中。猪附红细胞体呈环形、球形、椭圆形、杆状、月牙状、逗点状和  相似文献   

5.
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也称血虫体,简称附红体。附红细胞体对宿主的选择并不严格,人、牛、猪、羊等多种动物均可感染,附红细胞体病出现在我国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随着养猪业规模化的发展,猪附红细胞体病有抬头趋势,在母猪群中普遍存在隐性感染。隐性附红细胞体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仔猪贫血、生长速度慢,母猪有泪斑,身上有铁锈点,易返情,产程长,产后泌乳少等,这严重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对诊断为隐性附红体治疗跟踪的病例(主要分布在石家庄周边)共计39个猪场,采用中西结合方式治疗15d,停药5d左右,可使镜检下红细胞锯齿样变形减少或消失,且明显地提高仔猪的断奶体重和成活率,可以确定这是临床中理想的隐性附红细胞体病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正>前言: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主要是由血浆以及骨髓所引起,其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贫血以及黄疸等。该病对动物和人都会造成很大的健康威胁,所以,应该重视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本研究介绍这种疾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查,并且主要讨论鸡附红细胞体病的预防以及治疗。鸡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在红细胞上或者是附红细胞体游离在血液中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各种家禽都有可能感染。鸡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贫血以及黄  相似文献   

7.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由于病原体寄生于血液的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故称之为附红细胞体病,是目前我国养猪业中广泛流行的一种新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呈现急性黄疸性贫血。猪附红细胞体病多为隐性,且常与猪的其他疾病混合感染,临床诊治都比较  相似文献   

8.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由于病原体寄生于血液的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故称之为附红细胞体病,是目前我国养猪业中广泛流行的一种新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呈现急性黄疸性贫血。猪附红细胞体病多为隐性、且常与猪的其他疾病混合感染,临床诊治都比较困难,往往给养猪业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9.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sis)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寄生于人或动物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等处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以发热、贫血和黄疽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在流行病学特点上,附红细胞体病具有发病动物种类广泛、隐性感染率高的特点。附红细胞体相对宿主有特异性,也有互感性,如猪附红细胞体可以感染小鼠、兔;绵羊附红细胞体可以感染人;牛附红细胞体可以感染小鼠[2]附红细胞体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有接触性、血源性、垂直性及媒介昆虫4种[3]。  相似文献   

10.
李蔚 《湖南农业》2003,(16):17-18
猪弓形体病和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于感染原虫而引起的高热性疾病.这些疾病有时单独发生,有时又混合感染,不容易及时、正确诊断,常延误治疗以致造成猪只死亡.……  相似文献   

11.
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和血浆中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患猪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高热、贫血、黄疸和全身皮肤发红等症状.近年来,该病对猪只的危害比较严重,越来越受到养殖户的关注.为此,笔者就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谈一些个人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所引起的所有猪只都可被感染的血液传染病,一般呈隐性感染,多在应激因素作用下发病。猪附红细胞小体是寄生在红细胞内,使正常红细胞变形、减少,破坏红细胞释放出毒素,刺激体温中枢,使体温升高。近几年,本病在国内部  相似文献   

13.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由于病原体寄生于血液的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故称之为附红细胞体病,是目前我国养猪业中广泛流行的一种新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呈现急性黄疸性贫血。猪附红细胞体病多为隐性,且常与猪的其他疾病混合感染,临床诊治都比较困难,往往给养猪业造成重大损失。1流行特点该病主要发生于温暖季节,夏秋季发病较多,尤其是多雨之后最易发病,常呈地方流行。各种日龄的猪均可感染,但怀孕母猪容易发病,以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其他猪多为隐性感染。感染猪引  相似文献   

14.
猪附红细胞体病又叫红皮病,是由寄生于猪红细胞或血浆中的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附红细胞体病主要破坏猪体红细胞造成机体贫血,很容易引起继发感染. 1 流行病学 附红细胞体病的出现在我国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近年猪的附红细胞体病有趋于严重的态势,很多猪场因此损失惨重.附红细胞体对宿主的选择并不严格,人、牛、猪、羊等多种动物均可感染,且感染率比较高.有人做过调查,各种阶段猪的感染率达80~90%:人的感染阳性率可达86%;而鸡的阳性率更高,可达90%.但除了猪之外的其它动物发病率不高.该病可发生于各龄猪,但母猪和生长肥育猪一般为单一感染,而仔猪容易并发大肠杆菌感染.仔猪和长势好的架子猪死亡率较高,母猪的感染也比较严重.患病猪及隐性感染猪是重要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15.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由立克次氏体的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猪所引起的传染性血液病,危害极大。特别是随着现代化养殖业的发展,养猪业逐渐规模化,一旦发生猪附红细胞体病大范围传播,将很难控制,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本文从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特点入手,首先分析了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鉴别诊断,然后研究了猪附红细胞体病预防和治疗体会,以期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2008年8月10日前后,濉溪县部分乡镇发生猪只死亡,经调查诊治确定为猪附红细胞体病为主、伴有气喘病和弓形体病的综合症侯群。总结了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发病原因,并针对发病区情况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7.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体内引起的多种动物和人共患的一种热性溶血性疾病。可造成猪只红血球数量的减少,导致贫血、发育减慢、料肉比提高。 1流行与传播  相似文献   

18.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引起的一种散在的、热性、溶血性人畜共患病,其具有宿主特异性,常见于家养的猪,目前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猪附红细胞体主要引起仔猪的贫血、黄疸、高热、肠道和呼吸系统的感染及母猪生产力下降,育肥猪上市推迟和急性溶血性贫血。从而导致猪只生产力下降,严重影响养猪的经济效益。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诊治多例,  相似文献   

19.
猪附红细胞体病又叫红皮病,是由寄生于猪红细胞或血浆中的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附红细胞体病主要破坏猪体红细胞造成机体贫血,很容易引起继发感染。近年来本病在我国广泛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伴发或继发其他疾病,对养猪业的危害很大。各种年龄的猪都易感染,但母猪和生长肥育猪一般为单一感染,而仔猪容易并发大肠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20.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专性血液寄生物、立克次氏体病原—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散在的热性、溶血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上多为隐性感染。附红细胞体具有种特异性,由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红细胞病只见于家养的猪。(一)病原及流行特点附红细胞体是一种典型的原核生物,为多形态生物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