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杂交辣椒多元制种基地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雄泽 《种子》2000,(6):65-67
辣椒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供应期最长的蔬菜之一,在保证我国居民蔬菜周年均衡供应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近几年农村产业结构大调整,种植杂交辣椒已成为蔬菜产业的一大支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杂交辣椒种子作为高科技载体,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资料,它质量的好坏,能否正常供应,直接影响到辣椒产业的发展。湘研杂交辣椒近十年的发展证明,制种基地是杂交种子生产的基础,规划并建设好制种基地是搞好杂交辣椒种子产业化的关键。1.1 多元制种基地建设的意义在不同纬度建立多元杂交辣椒种子生产基地,能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自然资…  相似文献   

2.
贵州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静 《中国种业》2014,(2):20-22
杂交水稻制种产业是一项涉及粮食安全的农业生产行业。本文从制种基地、制种技术、组织管理、制种效益等方面阐述了贵州进行杂交水稻制种产业优势,但还存在创新能力不够、制种企业较少、成规模高标准的基地少、机械化生产程度不高、种子成本高等问题。通过分析其原因,提出做好贵州杂交水稻制种产业规划、培育制种企业、加强育种和制种技术研究、制种基地建设和技术人才培训、加强种子质量监督等措施,促进贵州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利平 《种子科技》2003,21(3):164-165
茄果类蔬菜主要包括番茄、青辣椒及茄子。因其杂交优势明显,繁殖系数高,杂交种子已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杂交一代种子的生产虽然在青辣椒制种上有雄性不育系及标记性状的应用,但仍以人工杂交为主要制种方法。茄果类蔬菜雌雄同花,而杂交一代种子的纯度标准却很高。例如番茄,国家一级良种标准和对外制种合同规定纯度都是98%以上。因此,如何加强保纯措施,严格生产技术与管理,对于生产高纯度的杂交种子具有重要意义。1严格隔离距离茄果类蔬菜为自花授粉作物,但也存在一定的自然杂交率。综合有关资料介绍,认为番茄的自然杂交率在1%左右;而…  相似文献   

4.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种子质量更是种子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中把纯度、净度、发芽率和水分列为种子质量评定的四大硬性指标,这四大硬性指标都完全符合部颁标准种子才能上市交易。而种子质量的控制贯穿于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的全过程,在该过程中牵涉面广,要保证种子质量,难度非常大。如何保证杂交水稻种子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成为生产水稻种子的各大公司努力探讨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抓住杂交水稻制种的各个环节,应用全面质量管理强化种子质量控制,是确保杂交水稻种子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需要从软环境和硬环境两个方面着手。包括价格机制、生产保障体系、生产技术体系、基地组织管理体系、基地条件的改造和建设、生产档案的建立及基地年度评估制度等。种子生产基地是生产种子的基本条件,是一个种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基地的好坏和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所产种子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影响整个企业的经营计划。为了使企业能快速稳定发展,建立一个稳定优良的制种基地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6.
<正>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2020年农业转基因生物监管工作方案》,要求种子生产经营单位要加强对制种亲本和种子来源的管理,建立健全档案,确保源头和流向可追溯,严防非法生产经营转基因种子。《工作方案》要求,强化研究试验源头监管,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研发试验单位进行全程监管,确保试验材料可追溯。强化育种制种源头监管,对种子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全覆盖监管,截断非法种植的源头。强化进口监管,对进口转基因生物全程管控。  相似文献   

7.
<正>1杂交玉米种子生产现状大理州的杂交玉米制种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中期以来不断发展,制种面积、生产水平、种子产量、质量都在省内名列前茅,所产种子不仅满足州内玉米生产所需,而且大量供应州外、省外,乃至国外(泰国)。特别是实施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国有种子公司(站)退出种子生产经营后,民营种子企业陆续兴起,杂交玉米制种面积连年大幅递增,达到了近年的每年3 333.3~4 000.0hm2,约占全省的30%,一直是云南省杂交玉米制种的骨干基地。2014年在我州辖  相似文献   

8.
王松 《中国种业》2017,(5):65-66
近年来,河北省承德地区蔬菜杂交制种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辣椒杂交制种已成为农户增收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从辣椒制种育苗温室的选择、播前准备、播种时间及在生产过程中的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就辣椒在不同时期病虫害的防治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仅供制种农户在辣椒杂交制种过程中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提高杂交玉米制种质量的组织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杂交玉米制种质量的组织措施山东省德州市种子管理站(253016)张功礼近年来,杂交玉米种子质量滑坡,引起有关部门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为提高种子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我们在制种质量管理上强化了组织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坚持“统繁、联供、县制”...  相似文献   

10.
在玉米杂交制种生产过程中,种子质量和产量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既有亲本种子自身因素,也有技术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等。分析影响玉米杂交制种生产的各种因素,提出提高制种质量和产量的措施,对增加种植效益、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亚军 《中国种业》2021,(11):59-6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是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大县,每年有近50余家种子生产企业进入基地从事杂交玉米种子生产,随着制种企业的增加,对基地资源的争夺也日趋激烈本文。通过总结第四师玉米制种基地现状,分析制种企业在种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玉米种子生产企业信用评估工作建议,旨在规范管理制种企业,推动基地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是南方稻区重要的杂交水稻生产基地,气候条件好,技术力量强,制种产量高、质量好。年生产面积稳定在1.20万~1.33万hm2,除本省生产企业外,还有近70~80家省外种子企业入闽建立生产基地,带动了当地种子产业的发展,也给制种县种子管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就生产基地质量监管现状,探讨转变管理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加强基地质量监管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为进一步加强种子生产、经营等环节的监管,全面深入了解吉林省种子企业2015年的种子生产情况,确保种子生产质量,鉴于吉林省制种绝大多数在西北种子基地生产这一实际情况,吉林省种子管理总站派员赴新疆、甘肃两省区制种基地进行了实地调研。1种子生产基地基本情况1.1新疆种子生产基地基本情况新疆及生产建设兵团依托地理环境优势,现已发展为全国最大的两个玉米制种区之一。近年,新疆杂交玉米制种面积逐年扩大,由2008年的3.1万hm~2增加至2015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种子质量水平逐渐提高。然而,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部分种业公司生产的杂交玉米种子纯度和发芽率不达标,严重损坏生产种子企业的信誉,影响优良品种增产的表现。因此,为了提高玉米杂交制种的产量和质量,分析了影响玉米杂交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因素,提出了提高玉米杂交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对应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推动落实种子生产经营备案制度是种子管理机构的重要职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作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存在制种企业数量多、品种多等问题。以委托生产备案为重点,分析第四师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备案存在的问题,提出落实种子生产经营备案的措施,为加强种子基地和市场监管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对于种子企业而言,生产合格的油菜种子来规避质量风险,不仅是油菜制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更是油菜品种产量潜力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和保证。两系杂交油菜制种因其母本特有的育性分离.增加了制种工作的难度和强度。要确保两系杂交油菜制种的质量,不仅仅需要种子企业员工统一思想认识.更需要制定出严格的质量管理规程。明确各方面的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尤其是制种基地干部群众参与质量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做好油菜种子全程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7.
运用过程控制,提高玉米制种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企业的竞争是品种的竞争、质量的竞争。提高种子质量,对于种子企业进行新品种的推广、扩大品牌市场占有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玉米杂交种子质量的好差,关键是在种子生产过程中,对每个环节落实好质量管控措施。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谈一谈怎样做好玉米制种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2016年陕西省成为全国最大杂交油菜制种基地[1].汉中市曾作为油菜杂交品种秦油2号的制种基地,近年来冬油菜杂交制种面积在2000hm2左右.各油菜种子生产企业在勉县、留坝、南郑、宁强等县利用山区自然隔离优势,落实关键技术,杂交油菜制种每667m2产量达到80kg左右,种子生产企业和制种农户共同从这一产业中获得了较好的收益.笔者通过调查总结,认为在保证种子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产量,应重点落实好以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两系杂交稻种子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闰良  周承恕 《种子科技》2000,18(4):227-228
两系法杂交水稻是我国独创的农业高新技术,业已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在种子生产中(以湖南省为例),存在地生产经营、生产者没有掌握制种技术、原种生产技术把关失严等问题。要坚持“省提、省繁、基地制种”的生产体制,严格按照原种繁殖和杂交制种的程序与方法操作加强种子质量管理和监测,抓好种子生产技术培训,促进两系杂交稻及其种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仇贵才  徐春奎  滕友仁  徐鹏城 《种子》2006,25(4):105-106
根据盐城的两系杂交稻制种实践,提高两系杂交稻种子质量要从产前、产中和产后3个方面做好工作.通过选用高纯度亲本、使用合格种源、严格隔离、安排安全的制种季节、确定合理的播差、严格去杂保纯、提高种子入库质量、加强种子检验和建立完善的质量档案等技术措施,实施质量规范化管理和全程质量监控,才能有效地提高两系杂交稻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