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庭院式简易蚕棚的应用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俞玉梅 《中国蚕业》2007,28(3):49-50
庭院式简易蚕棚是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根据养蚕大户的需要,自行设计的一种利用农户自家庭院内的水泥场地、围墙等设施,并就地取材、自行搭建的一座蚕棚。与钢管大棚相比较,具有节省土地、节  相似文献   

2.
莫云霞 《广西蚕业》2005,42(4):68-68
近两年来,由于广西鲜茧价格的不断上扬,蚕农养蚕的积极性很高,不断地扩种桑树,增加养蚕批次,以期达到增收的目的,但事与愿违。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养蚕批次太密,大、中、小蚕同室饲养,大蚕工作忙时易忽视小蚕的管理,造成小蚕饲养不好、体质弱,抵抗力下降,就很容易感染蚕病,造成养蚕失败,产量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养蚕批次过密,前批蚕刚刚上蔟结束,还没有来得及清理和消毒蚕室,下一批蚕就到时间要放地下饲养了,蚕农没时间进行蚕室消毒,只能随便消毒一下地面甚至扫一下地就直接下地养大蚕,如果上批蚕发生了蚕病,很容易引起蚕病的垂直传播,轻则减产,重则导致连续多批养蚕失败,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3.
当前修水县蚕农的养蚕方式是绝大部分养蚕户的小蚕期都是分户饲养.由于千家万户分户饲养,其技术水平、养蚕条件、消毒防病等工作水平不一,给技术指导和防病工作带来一定难度,致使修水县部分蚕区蚕病危害逐年加重,严重挫伤了广大蚕农种桑养蚕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2014年秋蚕期,浙北蚕区的嘉兴市、湖州市第4、5代桑螟大暴发,导致不少蚕农无叶养蚕,秋蚕生产损失严重,这是我们从事蚕桑技术推广工作30多年来所遇见最严重的桑螟虫灾.本文通过剖析嘉兴市秀洲区2014年秋蚕期桑螟大暴发原因,提出浙北蚕区防治桑螟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谢寿泳 《广西蚕业》2003,40(4):34-37
广西地处亚热带,炎热时间长,一年可养蚕十多批次,是其它省区无法相比的,但也正因为广西的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及养蚕批次密等原因,蚕病较容易发生,对此新老蚕农束手无策,有的血本无归。从2002年贵港市覃塘区调查统计结果来看,自育小蚕的农户产茧量低,平均张产量不到20公斤;为了解决当地蚕农的养蚕问题,我们在贵港市黄练镇建立了科宝小蚕共育室,现在已发展到每批共育蚕种200张的规模。采用了小蚕共育和大蚕饲养跟踪服务的办法,基本上控制了蚕病的发生,大幅度地提高了蚕茧产量和质量,平均张产量达到了40公斤,高产的达到50多公斤。本人根据一年…  相似文献   

6.
薛志成 《蚕学通讯》2005,25(3):38-38,55
蒸笼养蚕又叫笼箱密闭养蚕,是根据小蚕喜高温多湿环境和对二氧化碳抵抗力强的生理特性,结合农村分户养蚕面广、条件差、技术落后、饲养规模小的实际情况实践出的一种简易养蚕方法.与传统方法不同的是将蚕饲养在专用的蒸笼内,给桑后把蒸笼密闭起来,使桑叶长时间保持新鲜,提高蚕的食桑量和消化量,促进蚕良好地生长发育.实践证明,饲养1~3龄蚕能很好地满足蚕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气象、营养、卫生环境,蚕儿生长快、发育整齐、蚕体健壮、产茧量高、方法简单、省工、省叶、又便于消毒防病,在养蚕分散、饲养规模小的地方尤为适用.现将武胜县蚕业工作者和广大蚕农总结的蒸笼养蚕特点及饲养技术推荐给大家,供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7.
晚秋蚕大面积农药中毒的发生、应对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嘉兴市秀洲区是浙江省重点蚕区,也是典型的粮桑混栽区,因稻田和桑园的治虫交叉造成家蚕中毒时有发生,蚕作安全直接影响蚕农培桑养蚕的积极性,也严重制约蚕桑生产的发展。近年来秀洲区家蚕农药中毒常有发生,  相似文献   

8.
养蚕一般分为小蚕共育和大蚕分户饲养两个阶段。小蚕共育是小蚕期集中饲育,三龄起蚕饷食后将蚕分发到各蚕农户饲育的形式,一般由养蚕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养蚕大户负责小蚕共育的经营和管理。  相似文献   

9.
邓卫东 《四川蚕业》2004,32(2):29-30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务工,省力化养蚕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如何将蚕农从蚕儿饲养的繁重劳动中解脱出来,提高蚕农的养蚕劳动效率,是每个蚕业工作者必须面对且解决的问题。为此,  相似文献   

10.
方仕贵  骆文 《四川蚕业》2005,33(1):32-33
近年来,随着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蚕桑生产的不断兴起,广大专业人士和蚕农都在积极寻求大蚕省力化饲育的形式和方法。经过多年艰苦探索,我们已在不断实践、总结和完善省力化饲育方面推出了一套具有三省两高(省工、省力、省成本、产量高、效益高)特点的大蚕简易蚕台(棚)饲育技术。采用此法养蚕,不仅可以大幅度节省给桑、除沙、消毒等管理用工,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减少蚕病危害,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秋蚕期,浙北蚕区的嘉兴市、湖州市第4、5代桑螟大暴发,导致不少蚕农无叶养蚕,秋蚕生产损失严重,这是我们从事蚕桑技术推广工作30多年来所遇见最严重的桑螟虫灾。本文通过剖析嘉兴市秀洲区2014年秋蚕期桑螟大暴发原因,提出浙北蚕区防治桑螟的对策措施。1桑螟的形态特性与发生规律1.1桑螟的形态与特性桑螟(Diaphaniapyloalis Walker),别名桑绢野螟,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 ,蚕桑生产面临着比较效益的竞争 ,如何适应形势 ,只有走省力化养蚕这条路。我县孙窑乡跃港村一组蚕农谢国贤 ,从 1 989年起率先搞起了塑料大棚养蚕 ,到1 994年又发展到九川村、旺渡村等 ,几十户蚕农年饲养量近千张种。利用蔬菜大棚作蚕室 ,春夏秋季饲养地蚕 ,冬季在大棚内种植返季节蔬菜 ,起到充分利用大棚 ,达到养蚕省工、省本、增产增收 ,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的目的。现将大棚养蚕方法介绍如下 :1 塑料大棚的构置建塑料大棚宜选地势较高的地方 ,四周要开挖好排水沟 ,棚宽 6~ 7m,南北向 ,高 1 .8~ 2 .0 m,长度不…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在射阳县的特佣、盘湾、洋马等养蚕重点乡镇小蚕期普遍发生僵病和脓病,不仅给广大蚕农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挫伤了群众的栽桑养蚕积极性.为了确保蚕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搞好今后的小蚕饲养工作尤为重要.对此,笔者调查分析了该县小蚕饲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广西桑蚕小蚕共育经济效益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艺  蒙霜 《广西蚕业》2012,(4):72-76
通过对我区6个具有代表性的桑蚕生产县(区)小蚕共育户和养蚕农户进行调查,得出蚕农饲养共育小蚕比自养小蚕平均张种产茧量增加2.78kg,增加7.54%;平均亩桑产茧量增加22.93kg,增加22.93%;平均用工量减少1.9工/张,减少11.52%。蚕农饲养共育小蚕比自养小蚕更具优势。小蚕共育户饲养4龄蚕比饲养3龄小蚕出售平均用工量多0.49工/张,增加111.36%;平均售价多113.46元/张,增加105.38%;平均成本多101.25元/张,增加134.80%;平均利润多12.21元/张,增加37.50%。小蚕共育户共育4龄蚕比共育3龄小蚕出售对桑蚕产业的推动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5.
推广小蚕共育是发展现代蚕业的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森 《广西蚕业》2009,46(3):45-49
小蚕共育是现代蚕业生产实现社会分工的方式,是我区发展现代蚕业的重要途径,与传统的全龄饲养方式相比,实行小蚕共育具有降低养蚕成本,增加全年饲养总量,提升蚕茧产量和质量,提高生产效益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传统全龄饲育与实行小蚕共育农户的投入和收益进行对比,发现蚕农直接购买商品小蚕进行生产,所需投入的成本比全龄饲养的农户低,而年养蚕增收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6.
省力化饲养大蚕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祖荣 《蚕桑通报》1994,25(1):31-32
近年来由于乡村工业的不断发展,养蚕数量不断增多,劳力矛盾越来越突出,利用下班搞农业,挤点时间搞蚕业在我县蚕区普遍存在,尤其是大蚕5龄期劳力矛盾更为突出,为了使蚕桑生产少投入、多产出、达到多养高产之目的,笔者在摘好小蚕少回育的基础上,对省力化饲养大蚕作了些研探,以解蚕农日夜繁忙之困苦.  相似文献   

17.
简易蚕室是石泉县目前养蚕大户普遍采用的一种大蚕饲养室。针对简易蚕室养蚕全年平均张产水平较低,特别是夏季和早秋蚕收益得不到保障,各种蚕病的发生呈增长漫延趋势的生产实际,从饲养管理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胡雯侠 《四川蚕业》2010,38(1):54-55
<正>当前农村的养蚕方式,除小蚕期部分蚕农进行联户共育外,大蚕期及绝大部分养蚕户的小蚕期都是分户饲养方式,由于千家万户分户饲养,其技术水平、养蚕条件、消毒防病等工作水平不一,给技术指导和防病技术推广带来一定难度,致使农村蚕区蚕病病原普遍扩散,特别是近年来,蚕病危害逐年加重,夏秋蚕期经常暴发脓病及僵病,2003年中秋蚕睢宁县大面积暴发蝇蛆病,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在我县的特佣、盘湾、洋马等养蚕重点乡镇小蚕期就普遍发生僵病和脓病,不仅给广大蚕农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挫伤了群众的栽桑养蚕积极性,为了确保蚕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搞好小蚕饲养工作尤为重要。对此,笔调查分析了我县小蚕饲养中的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王宏芳  马云戬  胡小军 《北方蚕业》2007,28(4):57-57,59
陕西关中地区夏秋蚕期间.由于高温闷热、干旱少雨、叶质下降等多方面原因.极易造成蚕病不同程度发生.为避免蚕病大面积发生.确保蚕农养蚕收入的稳定.夏秋蚕饲养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