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悬铃木叶片遗传转化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葡糖醛酸糖苷酶(GUS)基因瞬时表达率为指标,研究了不同因子对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悬铃木叶片遗传转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培养9 d的悬铃木叶片在OD600值为0.7的根癌农杆菌菌液中浸染10 min后,再在含有100μmol.L-1的乙酰丁香酮的共培养培养基上黑暗条件下共培养3 d叶片的遗传转化效率最高.该体系为进行农杆菌介导目的基因培养悬铃木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植物遗传转化中基因受体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进平 《农业与技术》2003,23(4):97-100
本文对影响基因受体选择的几个因素如基因转化方法、受体的再生能力、受体材料的生理状态和再生途径,以及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发生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悬铃木叶片不定芽再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普通果球和少果球悬铃木为供试材料,建立了叶片不定芽再生体系。结果表明:种子苗于附加IBA0.01 mg/L、ZT 0.10 mg/L及6BA 0.10 mg/L的WPM基础培养基上扩繁,叶片小而多,叶色深绿;取扩繁苗倒1~5叶片外植体,于附加不同浓度6BA、IBA及KT的WPM培养基上,普通果球和少果球悬铃木最高不定芽再生频率分别达59.5%和100.0%,每个外植体长芽数分别近5个和2个。再生所需最佳激素组合因品种而异,普通果球和少果球悬铃木分别为IBA 0.2 mg/L、6BA 2.0 mg/L及KT 0.5 mg/L和IBA 0.5 mg/L、6BA 2.0 mg/L及KT 0.5 mg/L;不定芽及芽点在WPM 0.01 mg/L IBA 0.10 mg/L ZT 0.10 mg/L 6BA伸长培养基上迅速伸长,且株体健壮;在WPM 0.2 mg/L IBA 0.5%活性炭生根培养基上,根系和上部发育较好。  相似文献   

4.
在以抗生素为筛选标记的基因转化中,确定适宜的筛选压力是提高基因转化率的前提。本研究以卡那霉素为筛选标记,在10、20、30、50和100mg/L的筛选压力下,根据金鱼草下胚轴外植体的生长表现、愈伤组织和芽的分化率确定适宜的筛选浓度。结果表明,适宜卡那霉素的筛选浓度为50mg/L。以此浓度为筛选压力进行遗传转化所获得的部分再生苗经Southernblot鉴定,均为转化株。  相似文献   

5.
地黄叶片遗传转化再生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地黄85-5无菌苗为材料,对叶片再生系统及其对卡那霉素和羧苄西林钠的天然耐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MS 6 BA 2.0mg/L NAA 0.05mg/L是叶片再生的最适培养基;在地黄遗传转化中,卡那霉素的筛选压和羧苄西林钠的抑菌浓度分别以20mg/L和400mg/L为宜。  相似文献   

6.
大豆遗传转化的主要障碍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尽管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已经商品化,但大豆的转化频率仍很低,是公认的难转化作物。本文从再生系统和转化方法两个方面阐述大豆转化的主要障碍和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高粱是世界第五大粮食作物,可作为食用、饲用、酿造用和生物能源用。高粱遗传转化技术是高粱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同时,也可作为传统育种方法的重要补充。本文对近年来高粱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高粱遗传转化中存在的难题,并提出进一步的解决策略,以期为高粱遗传转化技术的进一步改良提供参考。通过对近年来50余篇高粱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介绍用于遗传转化的高粱基因型、外植体来源、再生体系构建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对比电穿孔法、花粉管通道法、基因枪法和农杆菌介导法4种高粱遗传转化常用方法的优劣,总结遗传转化载体主要组成部分启动子、目的基因、选择标记基因和报告基因对转化效率的影响,阐述高粱遗传转化的应用现状,分析高粱遗传转化技术存在的主要瓶颈问题,研究对策措施。高粱基因型对组织培养有很大影响,以P898012和Tx430最为常用。基因枪法和农杆菌介导法是最常用的高粱遗传转化方法,且农杆菌介导法的优势逐渐显现。在载体构建中,CaMV35S启动子和ubi1启动子最为常用,抗生素抗性基因(nptII、hpt)、除草剂抗性基因(bar)和养分同化基因为常用的三大类选择标记基因。...  相似文献   

8.
 以冰草属(AgropyronGaertn.)中的1个优质种间杂种——“蒙农杂种”冰草(A.cristatumA.desertorumcv.‘Mengnong’)为材料,以幼穗为外植体,建立了组织培养再生与遗传转化体系。试验中所用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改良MS+2,4-D2.0~3.0mg·L-1,愈伤组织诱导率平均为83.4%;分化培养基为MS(无附加成分),分化率达59.6%;在1/2MS培养基上生根后得到完整小植株。在此基础上,以抗除草剂基因bar为目标基因,用基因枪法转化幼穗诱导的愈伤组织,并对再生植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二球悬铃木遗传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山东省二球悬铃木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山东省内不同地区栽植的二球悬铃木进行了初步研究。利用18条优选的RAPD引物对来自于山东省7个地区的55株悬铃木样本进行PCR扩增,共检测到142个位点,其中138个位点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7.18%,Nei's基因多样度指数为0.319 7,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为0.482 5。不同地区材料的遗传多样性不同,德州和济南的最低,济宁和聊城的居中,潍坊、烟台和临沂的最高。利用非加权绝对算术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来自相同或相邻地区的材料聚在一起,但也有些相距较远的材料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冷季型、过渡型和暖季型草坪草组织培养和转基因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草坪草组培外植体种类、再生方式和遗传转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草坪草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以秋季休眠的二球悬铃木枝条的单芽茎段为外植体,接种于MS培养基上。结果表明:MS+6-BA0.5mg/L+IBA0.25mg/L(附加0.6%琼脂+3%蔗糖)最有利于诱导出不定芽,丛生芽诱导期培养温度为28±1℃。MS+IBA0.25mg/L+NAA0.1mg/L(各附加0.6%琼脂+2.7%蔗糖)诱导生根效果相对较好。不定根诱导期培养温度为26±1℃;光照度500~1000lx,光照时间6h/d。  相似文献   

12.
对悬铃木冬芽进行温度特性研究发现:其具有浅冬休眠的特性;冬芽能否萌发取决于芽鳞的阻碍作用力与叶原基、生长点或花原基萌发力的平衡状态;9~10月为休眠导入期,10月下旬进入深休眠期,同时进入休眠解除期,解除其休眠的低温范围较大,15℃与20℃也有低温效果;二球悬铃木得以广泛栽培正是由于其冬芽休眠的生理生态特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王曦  黄成林  陈刚  孙志军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130-131,194
以合肥市内道路、公园和单位附属绿地的悬铃木为对象,根据外业调查的数据,选择Richards、logistic、Gomper-tz、Weibul、二次曲线和S曲线6种生长方程,分别建立悬铃木生长模型。道路上悬铃木的胸径生长模型为X2=62.6977*(1-EXP(-((X1+338.2662)/382.0186)^17.4109)),树高生长模型为X2=360.3342/(1+EXP(3.9455-0.017401X1)),冠幅生长模型为X2=191.2952*(1-EXP(-((X1+343.9426)/583.2232)^7.2290));公园和附属绿地内悬铃木的胸径生长模型为X2=60.0795/((1+1.6626*EXP(-0.077768*X1))^(1/0.308899)),树高生长模型为X2=55.2708*(1-EXP(-((X1-7.6670)/52.5386)^0.530103)),冠幅生长模型为X2=17.4365*(1-EXP(-((X1+90.2931)/117.7319)^5.7594)。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悬铃木冬芽休眠的机理,研究了悬铃木冬芽休眠过程中芽鳞及叶原基的内源激素变化与休眠的关系.结果表明,芽鳞中ABA含量的增加是决定冬芽休眠深度的关键因素,深休眠期的ABA含量最大,ZR/ABA,IAA/ABA,GA3/ABA比值最小.但叶原基休眠的导入仅与ZR/ABA,IAA/ABA关系密切,GA3含量的变化可能与休眠的解除有关.  相似文献   

15.
悬铃木成熟球果及果毛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悬铃木成熟球果及果毛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悬铃木成熟球果外部由小坚果及其基部的果毛组成,内部为头状花序的花托.球形花托表面有一层网状结构,其上着生小坚果及部分果毛,内部为花托的木质部分.果毛分为长直毛和齿状分枝毛,表面光滑,每根果毛都由若干个节组成,每个节为中空管状结构,管的外径约33μm,内径约23μm.果毛基部为短节组成的扁平管,中部为长节组成的圆形管,端部为尖刀状或分枝状.  相似文献   

16.
郑州市市树悬铃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悬铃木的特点及其在郑州市的栽植历史,分析了悬铃木在郑州城市环境绿化中的特色以及郑州市民的悬铃木情结,探讨了悬铃木作为郑州市市树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17.
悬铃木为优良的行道绿化树种,目前主要通过扦插移栽进行繁育,但是由于扦插移栽受到气候环境以及土肥等因素的影响其成活率较低.试验拟通过种子的不同前处理、播种时间的选择以及结合科学的水肥管理等,探讨培育优质悬铃木苗木的新途径.结果表明在华北地区,将种子在播种前经30℃预处理2 d,在4月20日左右播种以及在苗床施加有机肥等,可以显著增加种子育苗的出苗率.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雌雄花芽萌发形成当年生枝条生长发育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雌花芽在3月上中旬开始萌发,3月底到4月初停止展叶,4月中下旬停止伸长生长和球柄生长,但球径继续生长到8月份才停止生长;雄花芽在3月上中旬开始萌发,到3月底几乎全部脱落;雌雄花芽萌发形成枝条上的叶面积均在5月上旬前缓慢增加,而后停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