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下胚轴为紫色和下胚轴为绿色的花椰菜自交系为亲本进行杂交、回交和自交,构建6个世代群体(P_1、P_2、F_1、F_2、B_1和B_2),研究花椰菜下胚轴颜色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下胚轴紫色与下胚轴绿色花椰菜正反杂交F_1的下胚轴颜色均为紫色,但其色泽较下胚轴紫色亲本要浅。在F_2群体中,下胚轴颜色分离比例接近紫色∶绿色=3∶1;B1群体下胚轴颜色全部为紫色,而B_2群体下胚轴颜色分享比例约为紫色∶绿色=1∶1。χ~2检测结果进一步证明:花椰菜下胚轴颜色受一对细胞核遗传基因控制,紫色对绿色为显性。花椰菜幼苗下胚轴颜色可以作为父母本防伪及杂种F_1纯度鉴定的标记性状。  相似文献   

2.
曾莉  刘颖圣  徐小万 《农学学报》2023,13(11):55-59
为研究赏食兼用型辣椒花瓣和果实紫色性状遗传机制,以白辣观赏椒F7和紫辣观赏椒F8作亲本,构建6个世代群体(P1、P2、F1、F2、BC1、BC2),采用目测法分析6个世代群体的花色、青熟期果色性状,研究辣椒花瓣和果实紫色性状遗传规律。结果显示,F1代辣椒花瓣和青熟期果实均表现为紫色,说明辣椒花瓣和青熟期果实的紫色对白色均为显性,F2代分离群体紫色和白色都符合孟德尔3:1的分离比例,表明辣椒花瓣和青熟期果实紫色花瓣性状各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BC1代分离群体紫色和白色都符合1:1的分离比例;BC2代辣椒花色和果色均表现为紫色,但有颜色深浅的区别,表明控制辣椒花瓣和青熟期果实紫色的基因具有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3.
以紫色甘薯品种山川紫为试材,对影响紫色甘薯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生长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Hoagland培养液中培养,紫色甘薯植株中部茎段的插条生长状况显著好于顶部或基部茎段的插条;在以清水、1/4 Hoagland、1/2 Hoagland、Hoagland1、/4 MS1、/2 MS和MS为培养液进行紫色甘薯液体培养时,以1/2 Hoagland的培养效果最佳。建立的紫色甘薯的液体培养体系具有生长一致,环境可控,取材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紫色马铃薯的花青素含量和紫色马铃薯的产量,以紫色马铃薯品种紫罗兰为试材,研究了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紫色马铃薯花青素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ALAFE效果最好,紫色马铃薯中花青素含量为197.23mg·(100g)-1,产量比对照增加16.7%。说明植物生长调节剂ALAFE促进了紫色马铃薯的光合作用,进而促进了紫色马铃薯花青素的积累,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也是直接影响紫色马铃薯产量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稀有茶树品种“紫娟”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品种简介 紫娟是1985年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科技人员在该所13.3 hm^2茶园中60多万株云南大叶种茶树中发现的1株芽、叶、茎都为紫色的茶树,由其鲜叶加工而成的烘青绿茶,干茶色泽为紫色,汤色亦为紫色,香气纯正,滋味浓强。因该茶树具有紫芽、紫叶、紫茎,并且所制烘青绿茶干茶和茶汤皆为紫色,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3个紫色甘薯品种渝紫43、渝紫263和万紫56进行肥料、密度试验,并初步比较3个紫色甘薯品种的产量关系,旨在得出最佳的栽培密度及施肥量,以便为重庆市紫色甘薯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小区处理为:施肥(A),300kg/hm2-(A1)、600kg/hm2(A2)、900kg/hm2(A2);密度(B),45000株/hm2(B1)、60000株/hm2(B2)、75000株/hm2(B3);品种(C),万紫56(C1)、渝紫43(C2)、渝紫263(C3)。[结果]①密度对紫色甘薯产量的影响大于肥料对紫色甘薯产量的影响,即B〉C;②密度对紫色甘薯产量的影响为K3〉K1〉K2;③肥料对紫色甘薯产量的影响为K1〉K2〉K3;④相同条件下三个紫色甘薯的产量表现为K1〉K3〉K2。[结论]在3个紫色甘薯品种中,万紫56产量最高,其次是渝紫263,最后是渝紫43。该试验最佳的栽培密度为每公顷为75000株,最合理的施肥量为每公顷300kg。  相似文献   

7.
以紫色大白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光照、温度、pH值)下对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光照1~3 d内紫色大白菜花青素保存率在80%以上;紫色大白菜花青素具有一定的耐热性,但受热温度不能超过60℃;紫色大白菜花青素受pH值影响较大,为使紫色大白菜花青素保持稳定,溶液pH值应维持在酸性环境。  相似文献   

8.
以两种聚磷酸铵(APP1,低聚合度;APP2,高聚合度)为研究对象,基于吸附-解吸试验,运用等温方程模型,并结合不同聚合度的磷素形态分析,探讨水溶性聚磷酸铵(APP)在典型酸性和石灰性紫色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特征及其与磷酸一铵(MAP)的差异,为其在紫色土壤中的合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磷添加量(1~300 mg·L-1)的增加,酸性紫色土壤对APP的吸附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石灰性紫色土壤对APP的吸附则始终呈上升趋势。当磷添加量为1~100 mg·L-1,酸性紫色土壤对APP1和APP2的吸附分别更符合Langmuir方程(R2=0.961)和Freundlich方程(R2=0.947),石灰性紫色土壤对两种APP的吸附均符合Freundlich方程(R2分别为0.995和0.950)。两种紫色土壤对APP的吸附均以聚磷酸盐为主,且APP1和APP2中焦磷酸盐对磷吸附的贡献率分别超过76%和36%。在较高磷添加量下,APP中正磷酸盐在酸性紫色土壤中出现负吸附。...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缓解季节供需不均衡,解决饲草供需矛盾,研究山羊饲喂桂牧1号杂交象草、紫色象草两种象草后的效果。【方法】选择16头体重、年龄接近,生长发育正常的努比亚山羊,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头,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分别饲喂桂牧1号杂交象草和紫色象草,为期90d。【结果】饲喂桂牧1号杂交象草组比紫色象草组日增重高出7. 76%,桂牧1号杂交象草组增重效果好;桂牧1号杂交象草组屠宰率高于紫色象草组6. 22%,桂牧1号杂交象草组的屠宰性能优于紫色象草组;饲喂紫色象草组的料肉比为:17. 16(草)+5. 37(料)∶1,低于桂牧1号杂交象草的料肉比23. 28(草)+5. 08(料)∶1,而桂牧1号杂交象草的精料料肉比低于紫色象草组,所以饲喂紫色象草组的料肉比高于桂牧1号杂交象草。【结论】添加一定比例的桂牧1号杂交象草,可获得较高的屠宰效率;添加紫色象草,明显改善山努比亚羊的肉质,两种象草均可作为肉羊日粮饲料添加,有着较高的饲料回报率,在南方地区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紫蓝草紫色素微波加热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探讨紫色素的耐氧化性能。【方法】以水为溶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紫蓝草紫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以空白紫色素溶液为对照,配制0.4%和1.0%的H2O2紫色素溶液,在不同时间段测定其吸光值,考察紫色素的耐氧化性。【结果】紫蓝草紫色素提取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微波功率>料液比>微波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320 W、微波时间80 s、料液比1∶20。紫色素加入H2O2放置72 h,吸光度变小,颜色变浅。【结论】微波水提技术提取紫蓝草紫色素的提取时间短,溶剂用量少,是提取紫蓝草紫色素的有效方法;紫色素有一定的耐氧化性。  相似文献   

11.
紫色甘薯有人称之为黑薯,薯肉呈紫色,除具有普通甘薯的营养成分外,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内紫色甘薯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我国农业科研院所刚选育出的大多为食用型的品种,如广紫薯1号、徐紫薯1号等;另一类是国外引进的大多为色素型的品种,如山川紫  相似文献   

12.
品种来源:丹东登海良玉种业有限公司用M01×S122配组而成的玉米新品种,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11005。特征特性:该品种在东华北地区种植,出苗至成熟126 d,比对照郑单958早1 d。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浅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浅紫色。株型紧凑,株高306 cm,穗位高  相似文献   

13.
水稻紫色叶鞘基因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色叶鞘是水稻重要的农艺性状。本研究利用带有紫色叶鞘的水稻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W23—07—6—02—14与受体亲本华粳籼74杂交,发展17:次级分离群体,对水稻紫叶鞘基因进行鉴定。该代换系的代换区间为RM190-RM204-RM225-RM217-RM253-RN50-RM402-RM539-RM136-PSM388-RM3-RM541-RMl62-RM275-RM340,在第6染色体上,叶色基因暂时被命名为PSH(t)。研究发现F1代单株表现为紫色,F2代单株紫色与绿色分离比例符合3:1,证明紫色是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的。本研究为叶色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一、南瓜椒 南瓜椒为1年生茄科植物.幼苗茎、叶均为紫色,此后转为墨绿色.每叶腋处着生1朵花,偶尔有2朵,花紫色,花后结紫色果,先紫后红.其果形状如南瓜,故称为南瓜椒.盆栽株高45~60厘米,地栽可达1.3米,单果重3~6克,株结果30~50个,最多可结187个.  相似文献   

15.
以紫色小白菜为贮藏试验材料,通过测定贮藏期间其失重率、Vc、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花青素含量的变化,研究2种家庭贮藏条件下(避光贮藏于4℃和20℃±1℃)对紫色小白菜食用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4℃能够在7 d左右有效降低紫色小白菜的失重率,保持Vc、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花青素含量,对于紫色小白菜的品质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紫色小白菜的贮藏食用;而20℃±1℃贮藏对于紫色小白菜的品质保护只能维持3 d左右。对于不同品种紫色小白菜,其贮藏性能有所差异,其中紫菘较其他品种不易贮藏。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得出花青素和Vc含量是紫色小白菜在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主要特征影响因子;2种不同的家庭式贮藏方式对紫色小白菜贮藏时间长短的影响有所差异,在4℃下贮藏7 d仍可以保持其大部分营养价值,而在20℃±1℃贮藏条件下,0~3 d内食用,其营养价值较佳。  相似文献   

16.
一、南瓜椒南瓜椒为一年生茄科植物,幼苗茎、叶均为紫色,随着生长逐渐由紫色转为墨绿色,每叶腋处着生1朵花,2朵花的很少,花紫色,花后结紫色果,先紫后红,更奇特的是其果实形状如南瓜,所以称之为南瓜椒。株高盆栽45 ̄60厘米,大田栽培可达1.3米,单果重一般在3 ̄6克,株结果30 ̄50个  相似文献   

17.
洋葱鳞茎颜色由两对基因控制。其中有一对基本色泽基因,即紫色对黄色为完全显性。另有一对基因与基本色泽基因互作,为隐性上位作用。即互作基因为隐性纯合时,基本色泽基因都不能表达各自的紫或黄色,而表现白色。反之,若为显性时,则基本色泽基因分别表达各自的紫色或黄色。 以纯合黄皮种与白皮种杂交,其F_1代为紫色,F_2代分离为紫色:黄色:白色为9:3:  相似文献   

18.
特菜紫苏     
晒尔 《油气储运》2009,(3):25-25
紫苏又名桂荏、赤苏、白苏等,为唇形科紫苏属1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紫苏株高60~150厘米,有特殊香味,茎直立,四棱形,紫色或绿紫色。叶对生,先端突出或渐尖,边缘有粗圆锯齿,两面紫色,或表面绿色,背面紫色。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淡紫色或淡红色。种子椭圆形,细小。花期6~7个月,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紫色稻颜色深浅的多元化,筛选更多紫色稻颜色深浅多元化的种质资源,以地方品种及自选品种(品系)144份紫色稻为研究材料,对紫色稻的着色部位、着色深浅度进行分析,筛选多元化紫色稻资源。结果表明,紫色稻叶片在苗期、分蘖期呈现紫色,后期逐渐脱色;紫色稻种皮颜色与谷壳颜色无显著相关;紫色稻种皮、谷壳颜色深浅度呈多样化。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光照度对紫色辣椒叶片中色素含量的影响,以3种不同叶色表型的紫色辣椒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遮阴程度处理下紫色辣椒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紫色辣椒对不同光照度有不同响应,表现为:(1)在10%光照度处理下,质体色素含量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而升高,而花色素苷的含量则随之下降,辣椒叶片也表现出“返绿”现象;而在不遮阴处理下,叶片紫色加深,花色素苷积累增多;(2)花色素苷含量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关系,在10%光照度和不遮阴处理下呈负相关,而在30%光照度处理下呈正相关.这一结果揭示:不遮阴处理可以促进紫色辣椒花色素苷的积累,从而有利于紫色辣椒叶片的呈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