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四川省凉山州蚕种场创建于1965年,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攀西接壤的108国道上,是专业从事家蚕良种繁育的大型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四川省四个家蚕选原种场之一,四川省家蚕生物学实验中心。全场现有员工85人,其中高级农艺师8人,农艺师11人,科技人员占员工总数的45%。全场地域44公顷。其中自有选  相似文献   

2.
<正>四川省凉山州蚕种场创建于1965年,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攀西接壤的108国道上,是专业从事家蚕良种繁育的大型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四川省四个家蚕选原种场之一,四川省家蚕生物学实验中心。全场现有员工85人,其中高级农艺师8人,农艺师11人,科技人员占员工总数的45%,全场地域44公顷。其中自有选原种专用桑园20公顷,原蚕制种  相似文献   

3.
<正>四川省凉山州蚕种场创建于1965年,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攀西接壤的108国道上,是专业从事家蚕良种繁育的大型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四川省四个家蚕选原种场之一,四川省家蚕生物学实验中心。全场现有员工85人,其中高级农艺师8人,农艺师11人,科技人员占员工总数的45%。全场地域44公顷。其中自有选原种专用桑园20公顷,原蚕制种基地乡(镇)2个,年冷藏一代杂交种100万张的现代化蚕种冷库一座。全场资产总值  相似文献   

4.
<正>四川省凉山州蚕种场创建于1965年,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攀西接壤的108国道上,是专业从事家蚕良种繁育的大型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四川省四个家蚕选原种场之一,四川省家蚕生物学实验中心。全场现有员工85人,其中高级农艺师8人,农艺师11人,科技人员占员工总数的45%。全场地域44公顷。其中自有选原种专用桑园20公顷,原蚕制种基地乡(镇)2个,年冷藏一代杂交种100万张的现代化蚕种冷库一座。全  相似文献   

5.
正四川省凉山州蚕种场创建于1965年,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攀西接壤的108国道上,是专业从事家蚕良种繁育的大型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四川省四个家蚕选原种场之一,四川省家蚕生物学实验中心。全场现有员工85人,其中高级农艺师8人,农艺师11人,科技人员占员工总数的45%。全场地域44公顷。其中自有选原种专用桑园20公顷,原蚕制种基地乡(镇)2个,年冷藏一代杂交种100万张的现代化蚕种冷库一座。全  相似文献   

6.
《中国蚕业》2015,(1):3
四川省凉山州蚕种场创建于1965年,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与攀西接壤的108国道上,是专业从事家蚕良种繁育的大型社会公益事业单位,也是四川省4个家蚕选、原种场之一,四川省家蚕生物学实验中心。全场现有员工85人,其中高级农艺师8人,农艺师11人,科技人员占员工总数的45%。全场地域44公顷,其中自有选、原种专用桑园20公顷,原蚕制种基地乡(镇)2个,年冷藏一代杂交种100万张的现代化蚕  相似文献   

7.
<正>四川省凉山州蚕种场创建于1965年,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攀西接壤的108国道上,是专业从事家蚕良种繁育的大型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四川省四个家蚕选原种场之一,四川省家蚕生物学实验中心。全场现有员工85人,其中高级农艺师8人,农艺师11人,科技人员占员工总数的45%。全场地域44公顷。其中自有选原种专用桑园20公顷,原蚕制种基地乡(镇)2个,年冷藏一代杂交种100万张的现代化蚕种冷库一座。全场资产总值2000万元,固定资产1600万元。蚕种生产的软、硬件设施优良,配套齐全,现代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8.
<正>四川省凉山州蚕种场创建于1965年,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攀西接壤的108国道上,是专业从事家蚕良种繁育的大型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四川省四个家蚕选原种场之一,四川省家蚕生物学实验中心。全场现有员工85人,其中高级农艺师8人,农艺师11人,科技人员占员工总数的45%。全场地域44公顷。其中自有选原种专用桑园20公顷,原蚕制种基地乡(镇)2个,年冷藏一代杂交种100万张的现代化蚕种冷库一座。全场资产总值2000万元,固定资产1600万元。蚕种生产的软、硬件设施优良,配套齐全,现代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9.
正企业精神:优质高效诚信和谐四川省凉山州蚕种场创建于1965年,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与攀西接壤的108国道上,是专业从事家蚕良种繁育的大型社会公益事业单位,也是四川省4个家蚕选、原种场之一,四川省家蚕生物学实验中心。全场现有员工85人,其中高级农艺师8人,农艺师11人,科技人员占员工总数的45%。全场地域44公  相似文献   

10.
我场地处广州东郊,是广东省丝绸公司的直属家蚕原种场,除繁殖原原种,原种外,还负有培养家蚕新品种等试验任务。现有桑地110亩,固定职3577人,其中技术干部21人(农艺师以上职称9人),长年性合同工75人,全场职工共152人,1988年供应家蚕原种13585张,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1978年增长79.8%。“改革、开放、搞活”的政策,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保证。近年来,我省蚕种场由于事业单位,企业管  相似文献   

11.
<正> 1985年全省家蚕选原种工作会议,于最近在成都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担负选原种及品种比较鉴定任务的蚕种场,科研、教学单位的负责同志、农艺师、技术员共45人。这次会议,着重讨论了提高选原种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加迅新品种的培育和品种的更新换代等问题。同时,汇报交流了1984年选原种工作和新品种培育的主要经验,安排了  相似文献   

12.
家蚕原种母蛾微粒子集团检验方法鉴定会于1992年6月6日在广东省丝绸公司召开。鉴定会由省公司蚕桑生产部付主任黄陈华主持。参加这次鉴定会有:广东省丝绸公司罗玉先付总经理、中国农科院蚕研所黄可威付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池钜庆、卢铿明付教授;广东省农科院蚕研所方定坚付研究员、省丝绸公司毛铿祖、白碧璋高级农艺师;广东省丝绸公司蚕种繁殖试验所张其俊、刘隽高级农艺师;伦教蚕种场杨永能高级农艺师。出席鉴定会的还有8个有关单位人员共计三十二人。鉴定会上课题主持人华农大黄自然教授作了“家蚕原种母蛾微粒子检验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凉山州蚕种场地处四川西南攀西结合部的干热河谷地区。创建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原为四川省蓖麻蚕种繁育基地,1976年改为家蚕育种场,是四川省四个家蚕选原种场之一、四川省蚕丝工程试繁示范基地及家蚕生物学鉴定中心,同时还承担着全省一代种杂交种的杂交率饲养鉴定及全省新品种的室内饲养鉴定工作。2005年注册蚕种商标"桑花",年生产"桑花"牌母种10000蛾,原原种15000蛾,原种12000张,一代杂交种40万张以上。  相似文献   

14.
《四川蚕业》2014,(1):62-62
<正>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蚕业界老专家陈毓麟同志。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高级农艺师陈毓麟同志因病于2014年2月5日18时40分在家与世长辞,享年84岁。陈毓麟同志,女,四川蓬安人,1930年3月8日生于重庆市学田塆,1953年7月毕业于西南农学院蚕桑系,1950年8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80年8月被评聘为农艺师,1989年6月被评为高级农艺师,四川省蚕丝  相似文献   

15.
《蚕桑茶叶通讯》2007,(3):31-31
徐州市蚕种场是江苏省重点家蚕良种繁育单位,集科研、生产于一体。始建于1956年,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现有职工170余人,其中高级农艺师2人,农艺师12人,其它技术人员20余人。古地近千亩,技术力量雄厚,具备一流的生产、检测设备,年生产一代杂交种25万余张。1990年以来多次被江苏省丝绸公司、省蚕种管理所评为“蚕种生产先进单位”、“综合先进单位”,连续8年被徐州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16.
1991年12月29至30日由广东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和广东省蚕学会蚕病学组在广州联合召开了广东省家蚕微粒子病防治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华南农大蚕桑系、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省蚕种繁殖试验所及肇庆、韶关、清远、茂名市丝绸公司、蚕种质检站和18个蚕种场的代表共48人。会议由省蚕学会理事、副秘书长、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白碧璋高级农艺师主持。会议的主要议程是,由全国家蚕防微指导小组成员、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农朝志农艺师  相似文献   

17.
秦湘 《蚕学通讯》2001,21(3):37-40,43
1 行业现状丰都丝绸行业共有 9个不同所有制的企业 ,固定资产 7,0 0 0万元以上 ,从业人员2 ,50 0人左右 ,中级以上科技人员 30人 ,其中高级农艺师、政工师 5人。1 .1 县丝绸公司公司成立于 1 983年 ,属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农工商贸一体化的经济组织 ,是茧丝绸行业的管理部门 ,机关设 7科 1室 ,1 9个乡镇蚕业站 ,2 6个茧站。现有员工 2 1 0人 ,退休干部 37人 ,离岗 35人。有 2 3个养蚕乡镇 ,桑园面积 2 ,0 0 0公顷 ,栽桑 1亿株 ,投产桑 8,0 0 0万株 ,全县年产茧能力 3万担 ,年交税 1 0 0余万元。1 .2 丰都丝厂该厂始建于 1 987年 ,属国有…  相似文献   

18.
2014年2月24日,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六届四次会议在南充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品种送审单位代表等,共计20余人。  相似文献   

19.
<正>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六届三次会议于3月14日在成都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等20余人。会议通报了2012年四川省家蚕品种鉴定试验情况,审定通过了4对新蚕品种,审议受理了5对新蚕品种参加鉴定,讨论  相似文献   

20.
邝日超 《广西蚕业》1996,33(2):42-42
南宁地区蚕种场是广西兴办的第一个国营蚕种场。于1956年建立,位于邕宁县五塘,当时全场土地面积有188公顷,定员39人,其中管理场务干部5人、技术干部6人、技工28人,新建生产用房等共1千平方米。今年是建场四十周年,趁此时机,回顾本场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