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卉与外来物种入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我国进出口花卉及种球(苗) 数量逐年上升。1997年至2001年,我国进口的观赏植物约150种(属),分属于30科、120属。进口国外花卉及种球(苗)是推动我国花卉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但花卉进口导致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常有出现,已引起广泛重视。美丽的花卉,一旦逃逸进入自然生态系统,并能自行繁殖和扩散,可能会变成入侵物种,对农林业和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危害。本文在对全国外来入侵物种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花卉生产,提出花卉产业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的建议。花卉引进是外来物种入侵的主要途径之一外来物种系指出现在其过去和现在的自然分布…  相似文献   

2.
张岩岩 《分子植物育种》2023,(22):7566-7570
本研究以河南省周口市沙颍河公园为研究对象,对其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景观结构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通过对10个植物群落样地的植物种类进行详细调查,共发现155种植物,包括乔木、灌木、竹类、藤本和草本等多种类型。其中,乔木和灌木类植物是公园植物景观的主要构成,占据绝对优势,形成了复层植物景观结构。通过对植物群落的分析发现,公园中以“乔-灌-草”和“乔-草”为主的复合搭配最为常见,构建了多样而美观的景观效果。然而,研究还发现公园的植物景观节点营造,乡土植物应用,以及常绿、落叶植物配置上,值得进一步优化配置和设计,本研究还进一步就借助植物的多样性特性、植物形态的空间效应和人性化设计原则,提出了优化河南省沙颍河公园的植物景观策略和建议,以期营造出丰富多样、层次分明的景观效果,提升公园的吸引力和整体观赏体验。  相似文献   

3.
4.
耧斗菜属的物种进化与遗传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耧斗菜因其表型的多样性、生境分布的广泛性、材料遗传操作性强被广泛应用于进化、分子遗传育种学研究。本文对耧斗菜属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本属植物和相关分子遗传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1)物种进化和生殖生态:耧斗菜属的花距的变长是由于一系列可以预测的、针对不相关的授粉者的适应性变化,传粉者的转变可能是导致耧斗菜属距长进化的诱因。(2)杂交育种:耧斗菜属中最有价值的杂交种产生于A.coerulea和A.chrysantha之间,区分种类的性状有些由主基因控制,而有些由微基因控制。(3)花色的分子遗传学:耧斗菜属内存在丰富的花色变异,对耧斗菜属中开展的关于花青素苷合成的生化途径的分析、杂交实验和基因表达分析等为研究耧斗菜花色的遗传基础提供了宝贵信息。  相似文献   

5.
关红梅 《中国农学通报》1997,13(5):34-35,38
介绍了植物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历史,评述了适用于不同研究目的的各路主要的原位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讨论了植物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的有关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单倍体小黑麦的不正常减数分裂将使 A、B、D、R4个染色体组的28条染色体进行随机分配,形成一系列具有不同大小、不同生活力、不同染色体数目和不同染色体组合的小孢子。对单倍体小黑麦花药培养的预备试验已经说明,如果选用具有高诱导率和绿苗高分化率的单倍体小黑麦品系或细胞系作为花药供体,由此获得大量愈伤组织和花粉植株  相似文献   

7.
染色体加倍新技术小麦染色体加倍技术是小麦单倍体育种和远缘杂交的重要技术措施。单倍体植株染色体加倍后可获得纯合二倍体,用作遗传研究或筛选优良品种。远缘杂交F1染色体加倍后,可获得异源双二倍体,创造新物种或用农艺性状好的亲本回交,选育具外缘优良基因的新种……  相似文献   

8.
小麦的穗分化与温光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2—1985年在北京地区的小麦多期播种试验中,强春性小麦在三叶期开始了穗分化的伸长期.随着冬性的增强,伸长期的主茎叶数逐渐增多,天数也逐渐增加.强春性品种的穗分化对温度和日长都无严格要求,高温可促进分化.冬性品种的穗分化可在温度较低、日长较短逐渐转入温度较高、日长较长的条件下顺利进行.过渡类型小麦穗分化的温光条件居中.伸长期或二棱末期是过渡类型和冬性小麦完成春化反应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物种组成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针阔混交林的树种组成和演替规律,在吉林省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大坡林场设立了面积为21.84 hm2(420 m×520 m)的长期监测样地,对样地树种组成进行群落学统计,并用角尺度分析优势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样地共有活个体数32268株,不包括分枝的活个体数30310株,隶属于18科28属47种,北温带分布属占主体,属长白山植物区系。径级结构分析表明,胡桃楸、水曲柳、大果榆、春榆、色木槭、裂叶榆、白牛槭、红松等8个物种在样地内占有绝对优势,属于该群落的优势种。水曲柳、胡桃楸呈现近似正态分布,其余优势树种呈现倒"J"形或者"L"型分布,表明样地内树种更新良好。样地所有林木个体呈现聚集分布格局,不同树种以及不同树种在不同发育阶段的格局分布有所不同,红松与胡桃楸所有个体为随机分布,其余优势树种为聚集分布;除了DBH10 cm的胡桃楸、色木槭以及DBH≤10 cm的红松为随机分布外,其余树种在各径阶均为聚集分布。从树种组成和分布格局可知,蛟河针阔混交林树种丰富、群落处于演替早期阶段,具有较高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通过对福建省泉州市两栖动物资源调查,采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和G-F指数对泉州两栖动物多样性进行评估以及对其地理分布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泉州两栖动物共计32种,隶属2目7科11属;各地区的两栖类物种多样性差异较大,德化两栖动物的种类最多,为27种,其次是永春,为17种,物种数最少的分别是鲤城和石狮,均为3种。其中德化两栖类的F指数达3.54,G指数达2.43,为泉州地区最高,鲤城和石狮的F指数(0.69)和G指数(0.33)均为泉州地区的最低值;聚类分析表明两栖动物在泉州地区的分布主要受地理位置、温度和气候等因素影响。研究结果为泉州市两栖动物保护和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外来物种,外来物种就一定有害吗?国内物种跨区域调动是否同样存在危险?面对陌生的动植物,普通公众除了时刻警惕还需要科学判断——北京市民因食用凉拌螺肉而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广西250万亩稻田遭袭击……近期,有关福寿螺惹祸的消息频见报端,其再次提醒人们,要慎重引进外  相似文献   

13.
<正>何为外来生物入侵?一般而言,主动引进加以培养、种植养殖,不归类为生物入侵。而不是主动引进,对本土农业、生态环境和人畜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才能称为外来生物入侵。据专家介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入侵中国的就有50余种。入侵生物危  相似文献   

14.
<正>草甘膦是一种非选择性除草剂,其特点是将植物全部杀死,或者至少是阻碍植物生长。也就是说,虽然Roundup这一含草甘膦有效成分的产品是世界上最畅销的除草剂,但当喷洒作物的同时,草甘膦有效成分也会使濒危植物处于危险境地。  相似文献   

15.
溪黄草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酶解去壁低渗法对溪黄草的体细胞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溪黄草的核型公式为2n=2X=24=14m +6 sm +4 s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4=13M2+9M1 +2S,染色体组型为“2A”型.这一细胞学结果可作为溪黄草与其它种的区分依据,同时也为其开发和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香葱染色体核型特点,采用滴片技术获得3个香葱品种的根尖细胞染色体片子,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3个香葱品种均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2x=16,平坝白葱的染色体较赫章黑葱和赫章红葱粗短,呈近椭圆形。赫章黑葱的核型公式为2n=2x=14 m+2 sm, 16条染色体中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占总染色体数的12.5%,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9.06%,核型类型为2A;赫章红葱的核型公式为2n=2x=12 m+4 sm, 16条染色体中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占总染色体数的12.5%,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9.16%,核型类型为2A;平坝香葱的核型公式为2n=2x=14 m+2 st, 16条染色体中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占总染色体数的12.5%,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7.10%,核型类型为2A。3个品种中进化程度最高的是赫章红葱,最低的是平坝白葱。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以作物研究与开发为主的地 (市 )级农科所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必然要参与种业竞争。认清形势 ,正确决策应对 ,对其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面临的形势1 .1 种业管理制度发生重大变革《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后 ,农业部根据《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掌握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珙桐群落的现状,采用样方法对湖南省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珙桐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4000 m2的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73科132属160种,植物区系组成以北温带分布最多,达37属,占25.87%。其次是东亚热带,共23属,占16.08%。珙桐群落区系的温带成分所占比例大于热带成分,其种类组成具有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群落垂直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乔木层及灌木层不发达,草本层较发达。群落根据Raunkiaer生活型谱划分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42.8%),与其他亚热带常绿落叶林生活型谱各项比率相近似。种群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表现出相同的趋势,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而均匀度指数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珙桐种群种类组成具有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群落处于中期稳定生长期与衰退期之间,未达到一个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9.
百合属绝大多数种是2n=24的二倍体,其核型具有稳定性,一般为3B型,存在少数多倍化现象,但广泛存在B染色体,百合染色体核型的差异正是环境因素和结构变异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百合属C-带带型中单套染色体条带数及特征染色体可以清晰地区分形态学相似的百合属植物,但采用尿素法进行G带带纹的鉴定有更高的分辨率.原位杂交技术已运用于百合属植物的区分和杂种后代的鉴定,而GISH较FISH更适用于杂种百合的鉴定.  相似文献   

20.
黄瓜的遗传背景狭窄而性型丰富,是研究植物性别分化的模式植物。一直以来,从形态学到细胞学,从经典遗传学到分子生物学,研究者们对黄瓜的性别分化及其调控机理做了大量研究,揭示了其遗传基础以及以乙烯代谢途径为主线的分子调控机制,但尚不能完全诠释黄瓜性别分化以及性型多样性和多变性的成因。近年来,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miRNA等方面研究不断发展和深入,为黄瓜性型分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技术,有望通过多个层面和角度的综合研究进一步解释黄瓜性别分化与多样性形成的机制,为调控黄瓜性别分化,实现高产稳产栽培和瓜类作物性型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