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将农林废弃物如秸秆、木屑和枝桠等进行压缩成型得到具有一定形状和密度的生物质成型燃料.是实现生物质能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加工成型燃料的过程中,环模成型机凭借其压缩密度大、成型效果好等特点被广泛使用着,但这种成型机普遍存在模具寿命短、维修成本高、更换不便等缺陷。、针对这些问题,对环模成型机的成型模具结构进行全新的改进设计,并对成型模具在工作过程中进行了力学分析,为环模成型机的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必须考虑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既可移动又可用于固定场所加工的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技术和装备的技术方案,并就主要关键设备多物料一次粉碎机、生物质颗粒燃料平模成型机和加工机组的集成技术的设计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设备的性能好否,直接与生物质原料的压缩特性如压缩力、压缩密度、压缩量,一次粉碎的粒度,成型燃料的密度、生产率、能耗,关键部件平模的长径比等因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原料含水率对生物质固体燃料成型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可将生物质能源加工为高品质的成型燃料,其中,原料含水率是影响生物质固体燃料成型效果的一个重要参数,适当的含水率可使成型效果达到最佳。研究了含水率对不同原料固体燃料成型过程及燃料物理特性的影响,得出各种常见生物质原料加工时合理的含水率范围,为不同原料的致密成型加工前处理条件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牛粪混合煤渣压缩成型蜂窝煤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牛粪利用方式单一,不能充分利用而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结合牛粪是一种可燃烧的生物质资源,通过合理加工可以充分利用的特点,进行了牛粪、煤渣在不同质量混合比下压缩成型蜂窝煤的理化指标测试及可行性研究。试验表明,当牛粪和煤混合小于4∶6时可制成型煤,其含硫量明显低于原煤,牛粪、煤渣混合压缩成型蜂窝煤是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5.
立式双辊道环模成型机压缩室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燃料成型设备在实现生物质能源有效利用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对立式双辊道生物质燃料环模成型机的压缩室及压辊、成型模具等主要机构进行了结构设计,并且探讨了制粒攫取的条件,推导了变形压紧区被压入物料高度的计算公式,为环模成型机的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物质原料成分、含水率、粒径、成型压力、温度以及辅助工艺(添加黏结剂、振动辅助压缩、超声波辅助制粒、蒸气爆破预处理和焙烧预处理)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相应分析。指出应从成型影响因素交互作用的角度出发,探索致密成型机理,进一步改进成型工艺,减小成型能耗,提高成型产品品质。结合国情,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各地区特色生物质成型技术;通过建立典型生物质原料组分和成型工艺参数数据库的方式加快研究进展和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物质常温开模压缩成型直筒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常温开模压缩成型块状燃料技术是制造生物质成型燃料的技术之一,比加热成型技术和常温闭模成型技术工艺更加简化,生产过程更加节能。开模成型套筒的直径长度比参数为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因素。通过对生物质的常温开模压缩试验,推导了物料与成型筒之间摩擦力分布规律、直径长度比值参数。对致密成型的侧压力、摩擦力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柱塞式压辊生物质成型机成型模具的设计方法进行改进,在此基础上探究成型孔入口结构和柱塞与成型孔啮合深度对成型效果的影响,为成型模具的设计与成型品质的提高提供支持。【方法】建立压辊柱塞相对于环模成型孔的运动轨迹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提出设计成型孔入口与柱塞结构尺寸的理论方法。利用理论方法设计柱塞与成型套筒并进行加工,以用于后续生物质成型试验。采用自主研制的液压驱动单柱塞生物质成型机,以柠条粉为原料,成型孔入口结构为变量设计单因素试验,探究成型孔入口结构对成型效果的影响,进而采用改进后的成型孔入口结构,以原料含水率、柱塞与成型孔啮合深度以及成型孔长径比为变量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探究啮合深度对提高成型块松弛密度和抗跌碎性的影响,并确定最佳成型工艺参数。最后在柱塞式压辊生物质成型机上进行验证试验,对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检验。【结果】通过改进方法设计的柱塞与成型孔间不发生干涉,无需建模仿真验证,简化了设计步骤。采用阶梯形成型孔入口,并适当增加柱塞与成型孔啮合深度有利于改善成型过程,提高成型品质。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成型工艺参数为:生物质含水率22%,啮合深度1 mm,成型孔长径比为4.2。【结论】改进的理论方法使成型模具的设计更加简便快捷,对成型孔入口结构和柱塞与成型孔啮合深度的分析和改进为生物质成型品质的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生物质固化成型机的探讨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一般是指农作物的秸秆、木材废弃物、农产品加工的下脚料等,可再生,低污染,广泛分布。农村的稻草、玉米秸秆非常富足,加工成固化燃料可以节省大量煤炭,所以国内外不断研究利用。国内有许多小厂家生产固化成型机,但使用寿命和产量均存在一定的缺陷。现将目前国内几种秸秆压缩成型技术归纳如  相似文献   

10.
玉米秸秆成型燃料孔隙率对燃烧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制的孔隙率测定装置对玉米秸秆成型燃料的孔隙率进行测定,并进行了燃烧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相对孔隙率的玉米秸秆成型燃料本身的孔隙中含有的空气对燃烧产生一定的影响,在10~20 MPa压力下,玉米秸秆成型燃料具有较好的压缩成型性能和燃烧性能,符合生物质成型燃料的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11.
文章提出了一种以液压驱动双活塞双向压缩为核心,两级预压为辅,对生物质进行压缩成型的机械系统方案。根据该方案用分模块设计方法,对该系统展开了详细的结构设计,成功研制出一套以液压驱动双向活塞双向冲压成型的生物质成型机机械系统。  相似文献   

12.
《北京农业》2007,(25):47
<正>中国农村生物质能转化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将农村生物质进行直接燃烧、气化、压缩成型及厌氧发酵等,可转化为二次能源,分别为热量或电力、压缩成型燃料、液体燃料(生物柴油、生物原油等)和气体燃料(生物质燃气、沼气等)。  相似文献   

13.
《北京农业》2007,(9):47-47
中国农村生物质能转化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将农村生物质进行直接燃烧、气化、压缩成型及厌氧发酵等,可转化为二次能源,分别为热量或电力、压缩成型燃料、液体燃料(生物柴油、生物原油等)和气体燃料(生物质燃气、沼气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升温速率下成型生物质的热解炭化规律。【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热解试验装置,测定不同升温速率(5,7,10,15℃/min)条件下成型生物质热解过程中失重(TG)、失重速率(DTG)、工业成分(挥发分、灰分、固定碳含量)的变化及所需的活化能。【结果】通过动力学拟合,得到描述成型生物质热解过程的最合理机理函数,据此推测成型生物质热解反应机理为内扩散控制过程。当升温速率为10℃/min时,热解过程活化能最小,为195.52kJ/mol。在不同升温速率下,成型生物质热解过程中的TG曲线逐渐向高温区移动,且失重速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升温速率为5,7,10,15℃/min时,成型生物质的失重速率分别在322,427,448,554℃时达到最大,其值分别为0.804,0.649,0.512,0.466%/℃,可知在成型生物质热解炭化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增加失重速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达到最大失重速率时的温度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升高,热解后成型生物质固定碳含量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而降低。【结论】较低升温速率热解有利于成型生物质热解成炭。  相似文献   

15.
农作物秸秆如麦秸、稻草、玉米秸、豆秸、稻壳及各种生物质废弃物,破碎后经热挤压可制成成型燃料(也称固体燃料)。密度、热值比原材料有提高,其燃烧性能大为改善。成型燃料易点燃、干净卫生、贮运方便,除用作生活燃料之外,也可成为乡镇工业能源和作为生物质气化及制木炭的原料。 1.农村生活用能:在一般省柴灶中直接改烧成型燃料可节省一半秸秆用量。使用成型燃料时要对炉灶稍加改造,安装炉篦,降低降火高度,热效率可达50%以上。 2.工业用途:工业中大量使用的化铁炉、锅炉,升  相似文献   

16.
生物质能的主要利用方向就是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秸秆是生物质成型燃料的最主要原料之一,但是目前在秸秆成型燃料燃烧的过程中存在的结渣现象严重影响了燃料与设备的燃烧效率,妨碍了生物质燃料的普及。文章以麦秆为实验材料进行散烧特性试验,以探索此种生物质燃料的结渣特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渣为原料,结合生物质成型技术,开展金针菇菌渣成型特性的研究,探索金针菇菌渣能源化利用的新途径。【方法】利用万能力学试验机制得成型颗粒,以松弛密度(RDS)、Meyer强度(H_M)和比能耗(SEC)为成型燃料的技术指标,研究水分含量、温度、压力和原料粒径4个参数对菌渣原料成型颗粒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成型颗粒断面微观形态,进一步验证成型条件对成型效果的影响。【结果】在选取的水分含量、温度、压力和原料粒径的变化范围之内,菌渣都能压缩成型,结合3个成型指标,确定金针菇菌渣成型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水分含量(w)11%~14%,温度100~120℃,压力3~5 kN,原料粒径0~5 mm。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和压力升高可以使成型颗粒粒子间结合更紧密。【结论】金针菇菌渣成型效果良好,是一种较易成型的生物质原料。  相似文献   

18.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具有能量密度和燃烧效率高、强度大、储运和使用方便、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因此备受各国青睐。我国对生物质固化成型技术的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在原料固化成型过程当中仍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这严重制约着我国成型产业的快速发展。介绍了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发展的长期目标,综述了生物质成型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生物质成型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简要分析了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以干质量热值测定为基础,对云南省农林常见废弃物进行了生物质原料筛选,对烟杆-玉米杆生物质成型燃料不同配比进行了热值测定,并对不同配比的烟杆-玉米杆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品的燃烧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木质类样品的干质量热值普遍较高,其次是草本类;秸秆类样品中以烟杆、玉米杆、麦秸的干质量热值较高。综合筛选结果,认为烟杆、玉米杆、麦秸可作为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制作的理想原料。将烟杆与玉米杆按照不同含量进行配比,其中烟杆∶玉米杆=7∶3处理样品热值最高,同时该含量配比的烟杆-玉米杆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品的综合燃烧性能最好,可作为烟杆-玉米杆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制作的较优配比组合。  相似文献   

20.
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化石资源日益枯竭,燃烧化石燃料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而生物质资源储量大,生物质成型燃料具有低碳环保等特点,综述了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在生物质利用中的意义及其研究现状,介绍了我国在生物质成型燃料方面的产业政策和相关标准情况,研究了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中加热成型和常温成型的一些特点,并对成型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