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陵山片区的贫困的分布具有其特殊性,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有利于更好的有针对性的制定减贫策略。本文以武陵山区2010-2014年数据为基础,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维度构建空间贫困的指标体系,运用TOPSIS模型,分析各维度贫困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武陵山区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相对具有集聚性,相反则比较分散;仍受经济维度的影响较大,但2010年贫困的空间分布受环境维度的影响较大;2014年受环境和社会维度的共同影响,社会维度的作用正在逐渐增大;经济的发展受社会条件和环境的制约。因此经济社会的发展应以不破坏区域生态环境为前提,大力提高基础公共服务条件,并加强区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4个早条组合早季在凤凰县3个海拔高度的位点种植,初步研究了武陵山区杂交水稻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随海拔高升,杂交水稻的生育期延长,特别是灌浆成熟期延长,冠层叶片缩短、变宽、加厚,叶数增加,群体叶面积系数增加,植株变矮,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增加,植株变矮,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增加,结实率下降,千粒重增加,农艺性状优化,产量提高。高海拔地区不宜选用生育期太长的组合。  相似文献   

3.
武陵山区是全国重点贫穷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带动农村进步、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铜仁市为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展开SWOT分析。优势:发展速度快,组建模式多样,服务产业广,龙头企业带动效果明显;劣势:区位优势不明显,人才资源短缺,资金扶持力度不足和管理不规范;机遇:国家的政策支持,资金和人才的转移。挑战:武陵山区内部的竞争,土地流转难度大。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应采取的对策,期望能够促进武陵山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武陵山区土壤侵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科技》2015,(15):299-301
在对铜仁市茶产业科技人才队伍现状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发现该市茶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数量偏少与流失严重并存等问题,但随着该市茶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茶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必然会呈现出内涵夯实与外延拓展俱进等发展态势,因此需要通过机制保障与管理优化协作等促进策略来加强茶产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适宜武陵山区种植的紫薯[Ipomoea batatas(L.)Lam)]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鄂紫薯1号为对照,对引进的省紫薯、南紫薯008、绵紫薯9号、南紫薯014、南紫薯015 5个品种,从农艺性状、鲜薯产量及硒含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武陵山区气候条件下,绵紫9号、省紫薯、南紫薯015 3个品种大中薯率为87.27%~96.15%,鲜薯产量为39 151.20~51 586.80 kg/hm2,与对照差异明显,且硒含量为0.29~0.54 mg/kg,均达富硒标准,初步认定其适宜引入本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7.
2011年2月16日,湖北省在恩施州启动“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总体要求是“生态立区、产业兴区、开放活区、富民稳区”.“生态立区”为第一要求,生态栽培是“生态立区”的基础措施.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在“湖北武陵山试验区”内,柑橘是长阳的支柱产业之一.2012年,长阳柑橘面积0.9万hm2,主要品种有蜜柑、椪柑、脐橙、柚.柑橘生态栽培技术就是运用生态系统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在橘同有限的空间内,协调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建立一个投入少、效益高、抗逆能力强的生产体系,达到改善环境、提高品质、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2011年2月16日,湖北省在恩施州启动"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总体要求是"生态立区、产业兴区、开放活区、富民稳区"。"生态立区"为第一要求,生态栽培是"生态立区"的基础措施。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在"湖北武陵山试验区"内,柑橘是长阳的支柱产业之一。2012年,长阳柑橘面积0.9万hm2,主要品种有蜜柑、椪柑、脐橙、柚。柑橘生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是我国未来十年扶贫主战场之一,片区生态脆弱使一部分农民因灾致贫、因灾返贫。本文分析了片区农民生产、生活、生存环境约束、生产行为固化以及封闭的山区文化等因素分析了该地区贫困形成的机理,并提出了以生态补偿为基础的直接和间接减贫路径。  相似文献   

10.
以延吉市2007年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对延吉市2006年的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分析,结果人均生态赤字为0.996687hm^2/人,延吉市对生态资源的索取已经大大超过了本地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对此提出减缓延吉市生态赤字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以安徽省2003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对安徽省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2003年人均生态赤字为0.89hm2。这反映出人类的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此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状态。  相似文献   

13.
14.
对重庆武陵山区大木乡牛坪坝红豆杉群落和包鸾镇新平村南方红豆杉群落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红豆杉群落有维管植物36科64属85种,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植物区系具有温带性质的地理分布特点,群落季相分明,垂直结构比较简单;南方红豆杉群落类型多样,共有维管植物89科146属183种,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植物区系组成复杂多样,群落垂直结构分层明显,水平结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生态足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末以来,生态足迹理论应用研究成为生态经济学的一个热点,但有关水资源生态足迹的计算较少。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水资源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①水资源账户:通过全球水资源平均产量、均衡因子等一些参数的确定来计算水资源的生态足迹,②成分法:从水资源的抽取、供应、废水排放、处理等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来换算其足迹指标,以期对水资源的进一步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谭鲜永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996-5998
以西南岩溶地区六盘水市为例,采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模型对2003年六盘水市区域生态足迹状况进行了测算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六盘水市2003年的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为2.094 3 hm2,而实际可供生态承载力为0.726 8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487 0 hm2。可见,六盘水市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最后,针对六盘水市较大生态赤字的状况,提出了缓解六盘水市生态压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概括了19962007年武汉市各类型用地的变化,运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时间序列的角度,分析了生态足迹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分析的结果,为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概括了1996—2007年武汉市各类型用地的变化,运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时间序列的角度,分析了生态足迹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分析的结果,为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武陵山区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施肥、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羊肚菌是武陵山区野生的珍稀食用菌,不仅味道鲜美,具有丰富的营养,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武陵山区极具开发潜质的珍贵菌类。基于武陵山区的地理、气候等特点,本研究以黔江区为实例,系统地研究了武陵山区羊肚菌的高产栽培技术,初步探索了羊肚菌在生产过程中重要环节的管理措施,为实现羊肚菌工厂化栽培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