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铃薯,又名土豆、地蛋、洋芋、山药蛋等,在我国广泛种植。近年来马铃薯面积增加迅速,已成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物。要发挥马铃薯的增产潜力,需尽量满足马铃薯生长所必须的光照、温度和水分的要求,掌握种植、病虫害防治、贮藏等方面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刘金惠 《新农业》2014,(7):19-20
马铃薯是粮、菜两用作物,市场需求大,近年来在凤城地区种植面积有逐年增加的态势,特别是今年价格非常高,但是大面积的产量不是很高,所以就要研究推广应用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来提高产量,增加效益。根据马铃薯的生长特性、高产种植试验的实践经验,提出如下高产栽培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马铃薯是目前世界上第四大粮食产物,马铃薯也是人们喜爱的蔬菜之一。马铃薯的用途是非常广泛的,不仅可以新鲜食用,而且还能够制作成多种食品,是目前广泛栽植的粮食作物。一、地块的选择马铃薯生产土地的选择对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在种植马铃薯时,应该注意土质疏松、地势平坦,并且还应该保证有机质含量高,不容易出现病虫害的沙壤地。在选地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马铃薯不宜连作,这样不仅能够防止病虫害的发生,而且生产的马铃薯产量高,品质  相似文献   

4.
<正>1、品种选择按当地气候特点选用丰产、抗病、品质优、食味好的早熟或中早熟马铃薯品种。外销的鲜食品种要薯形外观好,芽眼浅、薯皮光滑。适宜种植品种主要有尤金885、中薯5号、早大白、东农303、东农312等。2、选地、选茬整地。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保肥性能好,保水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有深松基础的偏酸性岗地。前两年没种过马铃薯的地块,谷类茬最好,其次是豆茬,在菜地最好的前茬是葱、蒜、芹菜等。忌选用甜菜、向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具有高产、早熟、用途多、分布广等特点,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土豆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但部分农民种植的土豆,地上部长势很好,地下部却结薯小而少,产量低,效益差。要获得高产,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就要掌握科学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一、选地、整地与施肥 (1)选地。应选地势高,土壤疏松肥沃,地层深厚,易于排灌的微酸性沙壤。(2)整地。因马铃薯根、葡萄茎、块茎均生活在土壤中,因块栽时没有主根,须根浅,所以必须使土壤的水、肥、气、热等条件得到改善。一季作区多秋翻,秋起垅或秋翻早春顶浆起垄,起垄后立即镇压保墒。翻地深度以25厘米左右为宜。(3)施肥。马铃薯是喜肥高产作物,每生产500千克块茎要从土壤中吸收氮2.5—3千克,磷0.5—1.5千克,钾6-6.5千。施肥方法分基肥与追肥。基肥多用有机肥加化肥混用,每0.1公顷施有机肥4000—5000千克,化肥20千克左右。在肥料充足时可结合秋或春耕撒施,然后随耕耙与土壤混合;肥料不足时,可在播种时做种肥,如再增施钾肥效果更佳,可增产20%以上。追肥则应早为佳,尤其早熟品种越早越好,晚熟品种可结合铲趟进行追肥,根据地力0.1公顷追氮肥15—23千克。  相似文献   

7.
正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中高纬度,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横跨四、五、六三个积温带.有耕地173万亩,以种植业为主.主栽作物为玉米、大豆、小麦、马铃薯和杂豆。马铃薯是粮经饲兼用作物,随着国家对马铃薯产业的开发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发展马铃薯产业势在必行,爱辉区气候冷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毒传播媒介少,具有得天独厚的马铃薯生产条件,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出口市场前景非常好,种植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马铃薯单产水平,增强马铃薯的生产能力,并结合留坝县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适合留坝县马铃薯发展的道路,本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集成高产配套设施技术,依靠科技,在提高马铃薯高产效益的是同时,充分挖掘马铃薯的生产潜力,提高马铃薯的品质,全面提升马铃薯的是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正>马铃薯适应性较广,可与菜、粮、果、药等作物间、套、复种,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一、整地、施肥1、选地。应选地势高,土壤疏松肥沃,地层深厚,易于排灌的微酸性沙壤。茬口应避免重茬和迎茬,切忌与番茄、茄子、辣椒等茄科作物轮作;大田区可与大豆、玉米等作物轮作;菜区可与萝卜、白菜、葱、蒜等轮作。2、整地。因马铃薯根、葡萄茎、块茎均生活在土壤中,因块栽时没有主根,须根浅,所以必须使土壤的水、肥、气、热  相似文献   

10.
史明 《现代农业》2012,(6):49-50
马铃薯是人们喜食的农产品之一,它的用途很广,可以加工淀粉、粉丝、薯条等。富锦市马铃薯近销周围市县及国营农场,远销哈尔滨、俄罗斯等地。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20万亩,产量30万吨左右。平均公顷产量20000千克,单产较低。我们经过多年生产实践研究,总结出富锦市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按此技术生产,公顷可产马铃薯30吨以上。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种薯选择与处理、适期播种、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收获等方面的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作为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其种植范围较广,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可以给当地带来极高的经济收益。本文针对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对种植地点的选择和翻整、对种薯的选择和处理、科学化播种方法、田间管理模式、病虫害防治措施、采收和贮存方式等,以供马铃薯高产栽培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一、马铃薯适应性广,一般选择质地疏松、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土壤或沙壤田土。二、品种与种薯处理。种薯要选色泽新鲜、无虫、无畸形、无芽眼坏死的薯块。在播种前10天至15天把种薯放在铺有草的室内或堆积装筐(箩),室温保持17℃至22℃左右,6天左右要翻动一次,待芽眼萌动后可切块待播。且切块时不宜过大或过小,掌握在1公斤种薯切50块左右,要块块有芽眼,切后还要用干净的草木灰或生石灰粉粘过切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属多年生草本,但作一年生或一年两季栽培.地下块茎呈圆、卵、椭圆等形,有芽眼,皮红、黄、白或紫色.地上茎呈棱形,有毛.奇数羽状复叶.聚伞花序顶生,花白、红或紫色.浆果球形,绿或紫褐色.种子肾形,黄色.多用块茎繁殖.可入药.根据营养专家黎黍匀分析,马铃薯生命力指数为8.6,证明对生命力的提高有效;防病指数为126.67,属于高指数范围、马铃薯含有一些有毒的生物碱,主要是茄碱和毛壳霉碱,但一般经过170℃的高温烹调,有毒物质就会分解.野生的马铃薯毒性较高,茄碱中毒会导致头痛、腹泻、抽搐,昏迷,甚至会导致死亡.但一般栽培的马铃薯毒性很低,很少有马铃薯中毒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又称洋芋、土豆,既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又是营养丰富的蔬菜作物,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及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深受广大人们的喜爱。葫芦岛市地处辽西走廊,这里气候宜人,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为600 mm,年平均气温为9.2℃,年均无霜期186 d。≥10℃的有效积温为3 300~3 600℃,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雄 《农村科技》2009,(11):15-15
一、播前准备1.选地选择肥力中等、排灌方便、无盐碱危害,并与豆类、棉花等作物轮作3年以上的地块。土壤以沙壤土为佳,盐碱地和重茬地不宜种植马铃薯。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是一种营养全面的粮菜兼用作物.影响马铃薯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品种退化,播种过晚,后期遇到高温不利于马铃薯的膨大,再加上措施不当,管理粗放产量低,种植面积下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探索出一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一、选地、整地1、选地:马铃薯喜砂壤或壤土,因此,应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土壤团粒结构好、土层深厚、涝能排水、旱能灌溉、砂质或有机质含量较高、偏酸性的地块。2、选茬:种植马铃薯,前茬以小麦、玉米、谷子等禾本科作物为好,其次是大豆、高粱、麻类,避免选用甜菜、向日葵、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具有营养丰富、粮菜兼用、高产高效、生育期短的特点。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其主要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0.
徐培珩 《甘肃农业》2005,(12):107-107
针对马铃薯及其产品的发展前景,结合北方实际,从轮作倒茬、精耕细作;科学配方施肥;选用良种、播前种子处理;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确保增产增收;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