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蒲公英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功效.除药用外,蒲公英嫩苗及嫩叶可生食、凉拌、炒食、做汤、腌渍咸菜等.具有较高的药用、食用和观赏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绿色保健意识的提高,深受城乡人民青睐.但因野生蒲公英资源连年枯竭,发展人工栽培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蒲公英为药食同源多年生草本植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蒲公英作为保健蔬菜逐渐走上人们的餐桌,本文对蒲公英的栽培技术进行简单介绍,以期为菜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涞源作为一个山区农业县,发展受诸多因素限制,要实现乡村振兴,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快速发展,就必须探索发展农业产业、加快经济转型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路子。通过调研发现:这几年蒲公英的开发与应用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需求量越来越大,但野生产量由于滥采滥挖等现象导致产量下降,供求有一定失衡;目前家种蒲公英种植面积并未扩大,无大量库存,野生蒲公英产量逐年递减,库存不断消耗。随着需求量逐步的扩大,蒲公英整体需求旺盛,所以综合开发利用是节约蒲公英资  相似文献   

4.
正蒲公英,俗称婆婆丁、黄花地丁等,为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全株可入药,其茎叶还可生食、凉拌、炒食等。随着人们对蒲公英保健功效的逐步认识,蒲公英的利用开始向中成药、饮料、茶叶等多元化发展,需求量逐年扩大,而蒲公英的野生资源却在逐年减少,所以人工种植蒲公英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一、选地、整地、施底肥  相似文献   

5.
蒲公英具备药用和食用的功能,有望在保健蔬菜方面进行深层次开发,因野生蒲公英资源连年枯竭,发展人工栽培势在必行本文以蒲公英为例详细论述了药用保健型蔬菜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婆婆丁菜,属菊科,蒲公英属,是一种食药兼用的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蒲公英含有极具药用价值的皂甙成份及蒲公英素,还含有人体8种必须氨基酸在内的13种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固本抗癌的药用功效,近年来日本、法国、美国已陆续兴起"蒲公英热".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意识的增强,过去曾瞧不上眼的蒲公英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已悄然进入百姓家的饭桌和高档宾馆的餐桌,并被列为保健蔬菜.目前我国很多省区已开始进行人工种植,市场前景看好,现将蒲公英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蒲公英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婆婆丁、黄花苗、蒲公草、黄花地丁、黄花三七等。原产于欧洲,分布极为广泛,在我国除华南外,全国均有野生分布。目前蒲公英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和山西等地有人工栽培。蒲公英药用以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功能,蒲公英也一直是人们普遍食用的野菜。近年来,随着蒲公英的医疗与营养保健功能的进一步发现,蒲公英需求量越来越大,人工栽培面积也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8.
<正>蒲公英俗称婆婆丁,一直以来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药食同源山野菜产品,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逐渐增强,靠野生采集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最近几年开始人工栽培蒲公英,茶用蒲公英秋季采收当年根做保健茶,销路不错。下面介绍一下茶用蒲公英栽培技术,供种植者参考。1选地、施肥、整地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湿润、不涝平坦通透性好,有机质含量高的壤土或沙壤土,油沙地最好,忌涝洼地和黄泥地。4月5日前后,待土壤解冻后,捡除石块等杂物,  相似文献   

9.
蒲公英为菊科药食兼用的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蒲公英在欧美及日本早已进行人工栽培.近年来,在我国也有人工种植的,作为保健蔬菜,逐渐走上了百姓和宾馆的餐桌。  相似文献   

10.
<正>冀北坝下地区夏季气候凉爽,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十分适合蒲公英的种植,大面积的山场、丘陵及山坡地成为蒲公英等野生蔬菜和药材的良好滋生地,其中以滦平、承德县等地露地种植面积较大,设施温室栽培面积也在逐渐增多。蒲公英药食同源特点及其良好的保健功能,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蒲公英山野菜、蒲公英茶等功能型产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基于蒲公英良好的市场发展潜力,我单位长期致力于蒲公英蔬菜及药材的种植,总结出以下相关特征及栽培技术,从而更科学的服  相似文献   

11.
蒲公英俗称婆婆丁、黄花地丁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10-25 cm,叶汁乳白色,根深,根表皮黄褐色。蒲公英的地上茎叶可生食、凉拌、炒食等,属于药食同缘的中草药。全株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等功效。随着人们对蒲公英保健认识的明晰,蒲公英的利用向蒲公英中成药、蒲公英饮料、蒲公英茶等多元化发展,需求逐年扩大,而野生蒲公英资源却在逐年减少,所以人工种植是满足市场需求的必然途径。人工种植蒲公英平均亩产250 kg左右,亩产值6 000-7 000元,种植蒲公英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也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崇尚食用绿色食品,对蒲公英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因此蒲公英作为蔬菜和药用植物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3.
蒲公英是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野生菜,野生状况下的蒲公英产量不高,但蒲公英适应性强,生长量盛,繁殖快速,营养全面,药用多效,是得天独厚的“绿色食品”和“营养保健品”。引种栽培后能够获得高产、稳产,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罗春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473-1475
为开发利用青海省特色野生蔬菜资源,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调查,并对几种常见保健野生蔬菜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了适宜露地及温室人工栽培的4种野生蔬菜,分别为荠菜、野胡萝卜、蒲公英、枸杞。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膳食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保健意识增强,营养丰富并且具有药效理疗保健作用的野生蔬菜走上餐桌和保健饮品市场。无度采挖导致野生资源近于濒危,采用人工驯化栽培既能保证人们日益增长的膳食保健需要,又能起到保护野生资源作用,达到造福人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野生蒲公英因其既可入药,日常食用又具有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黑龙江海伦市为例,对蒲公英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如下建议:可通过保护野生蒲公英的原生态生长环境来保护这一资源;为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加工产品应趋于多样化,并向绿色、有机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绍程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2,(22):114-116+12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饮食结构逐渐趋向于营养型、保健型,对食品的营养保健功能需求逐步增加。野生保健蔬菜因为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随着野生保健蔬菜的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开发与利用野生保健蔬菜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优势。本文阐述了兰州野生保健蔬菜的资源特点、开发利用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促进兰州野生保健蔬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蒲公英,别名婆婆丁,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营养成本十分丰富,既可食用又可入药,是一种很有价值的保健野生蔬菜。 2002年春,笔 者从黑龙江省萝北 县梧桐河农场采集 蒲公英种子,当年 在瑞安市农业示范 园区内种植驯化, 面积为2m2。2003 年5月采收种子 50g,于10月中旬 在瑞安市农业示范  相似文献   

19.
以野生蒲公英为对照(CK),研究不同品种蒲公英的品质以及产量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长清大叶蒲公英(CQ)的叶中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而且纤维素含量最低;新泰大叶蒲公英(XT)可溶性蛋白和纤维素含量最高;CQ的鲜重最大,产量最高;而对照的干物质含量最大、根长最长,叶片数最多.同时,通过GC-MS分...  相似文献   

20.
蒲公英又名黄花苗、婆婆丁等,它是为中国百姓普遍熟悉的一种野菜和清热败火的中草药。现有的野生蒲公英叶片短、薄、少,花朵也少且小,株型小、产量低。多倍体大叶蒲公英株型肥大(直径可达40厦米),主根生长迅速、粗壮,入土深达1~3米,每株有近百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