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俊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879-9880,9944
利用商丘8个县(市)196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商丘市(西片、中片、东片)降水特征;并进一步研究了商丘市开展人工降水的可行性及其增雨潜力。结果表明,商丘市各片年、季、月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季降水变率较大,易形成旱灾和涝灾;根据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分析,商丘各县(市)3~11月(春、夏、秋季)均可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从区域分布来看,中片可供作业日最多,相对增雨潜力最大;西片次之;东片增雨潜力最小;从月季分布来看,6月份相对增雨潜力最大,8月份最小,春季相对增雨潜力最大,秋季次之,夏季最小;由雨日条件分析可知,商丘市各片潜在的作业天数春、夏、秋季平均分别为3~4、2~4、2~4 d。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60年来降水资料统计分析,阜新地区春夏干旱有加重趋势,安全高效地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通过对影响阜新地区降水的天气系统进行分析,总结人工增雨作业条件、作业时机、作业部位,充分利用气象服务产品,科学地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有效地开发高空云水资源,缓解阜新地区干旱状况。  相似文献   

3.
利用商丘市1960~2014年气象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方法,研究了商丘市干旱和降水气候特征,以及人工增雨潜力和效益评估。结果表明,干旱年份具有持续出现的特点,干旱年发生的频率为80%,四季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发生,春旱发生的频率最高;年降水量有较大差异,降水变率大,各季降水量分布不均,夏季最多,降水日数为6~9 d,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少;各月降水量呈单峰型分布,7月份降水量最大,降水日数最多为8~9 d;从月、季增雨条件来看,春、夏、秋季均可开展人工增雨作业,6月份可供作业日最多,相对增雨潜力最大,8月份最少,增雨潜力最小,人工增雨社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房彬  胡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000-1004
2010年9月16~17日,辽宁省气象局在水资源严重匮乏的朝阳、阜新、锦州、沈阳北部组织实施了飞机、火箭联合增雨作业,此次人工增雨作业区普降小到中雨,局部大雨,有效地增加了辽西北地区水资源量。从天气形势、需水情况、降水预报、增雨潜力、方案设计、实时指挥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这次增雨作业过程,为以后的人工增雨作业提高参考。  相似文献   

5.
辽宁阜新地区春季增雨天气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641-2642
[目的]分析阜新地区春播期第一场透雨天气特征,为当地春季播种人工增雨、抗旱减灾提供气象依据。[方法]对近46 a地面观测资料、春季天气变化系统、以及气要素分析图,欧亚地面图、550 hPa、700 hPa高空图等,做叠加归纳分析。[结果]阜新地区春播期适时透雨年占80%,20%的年份无透雨。影响阜新地区春播期降水天气系统主要有3种,即东北低压、华北低压和冷锋云系。[结论]东北低压和华北低压降水天气系统适合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冷锋云系适合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业。  相似文献   

6.
利用温度露点差判别沈阳地区云体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004年5、6月和2005年7、8月沈阳观象台的探空资料及棋盘山新一代天气雷达的三维体扫资料,应用压高方程和相对湿度与露点的关系,按不同温度、高度范围和温度露点差统计云体出现的频数,并对统计数据进行二元二次回归和历史拟合,得到沈阳地区夏季不同温度、高度条件下识别云体的温度露点差指标。将该指标与数值预报产品中的温度露点差值进行比较,即可得知未来沈阳地区的云顶相对高度范围和温度,进而判断未来降水云系的人工增雨潜力并制定人工增雨作业方案。  相似文献   

7.
2015年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春旱严重,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积极组织开展飞机增雨作业,为缓解中西部地区旱情、保障农业春耕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选取2015年5月12日7时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个例,对干旱监测、天气形势、作业条件、作业方案、作业前后对比以及效果评估等进行详细分析。此次增雨作业,作业区内雷达回波强度和覆盖面积均有所增强,降水量也在作业后明显增大,作业区普降小到中雨,局部地区出现大雨。利用统计检验的方法对此次增雨作业进行了效果分析,计算得到此次增雨作业影响区面积为21678.38 km2,3小时增加降水量264357.2m3。  相似文献   

8.
2012年辽宁夏季一次人工增雨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6月1~3日,辽宁省气象局在辽宁部分地区实施了飞机、火箭联合增雨作业,此次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明显,有效地缓解了旱情,降低了森林火险等级。本文从需水情况、天气形势、降水预报、增雨潜力及作业条件、作业方案设计、实时指挥、增雨作业情况及效果等方面分析了这次人工增雨作业过程。  相似文献   

9.
聊城市春季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聊城市2004~2006年春季人工增雨作业的雷达回波资料和实况资料,运用统计和对比的方法,对13次高炮和火箭人工增雨的作业云系、作业时机、作业部位以及催化剂量的选择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聊城市高炮、火箭人工增雨的作业以混合云和层状云为主要目标云系,层状云作业效率最高,可达80.5%。层状云系作业部位应选在0℃层亮带以上。混合云系应选在强回波区附近。选择催化时机,层状云应在云顶高度≥6km,回波强度≥25dBz;混合云云顶高度≥7.5km,回波强度≥35dBz为宜。1次层状云人工增雨过程在有效作业时段内,1个作业点炮弹以30~40发效果较好,火箭弹2—4枚为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了2009年8月17日~19日吉林省一次降水过程,针对白山地区火箭增雨作业的效果进行分析。利用白山多普勒雷达,结合自动雨量站数据进行人工增雨效果物理检验分析,对比作业前后雷达回波特征变化及地面降水变化情况,得出此次火箭增雨作业有效。  相似文献   

11.
魏华兵  罗移民 《现代农业科技》2014,(12):250-251,258
干旱是湖北省常见的气象灾害,人工增雨是应对干旱气象灾害有效的手段。崇阳夏季干旱发生的机率高,为了提高夏季干旱人工增雨的作业效果,切实发挥人工增雨在抗旱工作中的作用,在对崇阳自然条件、夏季干旱情况、云层条件和人工增雨作业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其他比较成功的人工增雨作业经验,提出适合崇阳夏季人工增雨抗旱的作业方案。  相似文献   

12.
济宁市高炮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及作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永果  李彤  侯红运 《现代农业科技》2009,(18):256-256,263
利用近几年济宁人工增雨实践.对济宁高炮人工增雨作业时的天气形势、作业云系、作业时机、部位以及催化剂量的选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利于济宁高炮人工增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有冷峰、冷涡横槽、南支槽、南方气旋、回流等形势。高炮人工增雨多以层状云和混态云为主。雷迭回波上,层状云作业部位应选在0℃层亮带上,混态云应选择在强回波区附近。层状云催化时机,应选择在云顶高度≥6.0km、回波强度≥25dBz时作业为宜;混态云应在云顶高度≥7.5km、回波强度≥35dBz时作业为宜。作业仰角以55°为最佳。一次高炮人工增雨作业。以炮弹20-40发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3.
金昌市气象局人影办在皇城水库库区设立了人工增雨作业基地,从2011年开始实施资源性人工增雨作业。本文选取了2014年6月29日增雨作业较为成功的个例,从天气形势、作业时间的把握上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作了深入总结,对今后在皇城水库库区开展资源性人工增雨积累了较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针对2019年入春以来吉林省严重旱情及春播增雨需求,利用云精细化分析业务系统(CPAS)和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五段式分析法,结合云模式反演资料、卫星云图观测资料、微波辐射计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详细分析了5月12日~13日一场影响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的冷涡天气系统增雨潜力。结果表明:影响吉林省中西部主旱区的这场冷涡天气系统云顶高10km,0℃层高度2.8km,0℃~-15℃层过冷水含量(云水混合比)在0.3g/kg左右,且过冷水极值区自然冰晶浓度明显不足,因而具备一定的增雨潜力,据此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组织开展了飞机抗旱增雨作业,增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刘升  陈邦怀  娄成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311-21313
卫星云图是监视云环境、天气系统和中小尺度天气的有用工具。通过对2011年2月份淮北地区一次人工增雨作业实例的分析,云图在判断天气系统移动方向、云类、含水量以及选择人工增雨作业时机、作业区域、作业方式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十分明显,是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很有效的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6.
商丘市人工增雨潜力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杰  孙民  王海翔  晁保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079-7082
[目的]分析商丘春秋两季的空中水资源分布特征、人工增雨潜力及效益。[方法]通过计算、分析代表站的各标准层等压面的水汽含量研究商丘市的人工增雨潜力及效益。[结果]3月份的水汽含量不到是5月份的一半,9月份的水汽含量是11月份的2~3倍。Ⅰ区的水汽含量比Ⅱ区少2~4k∥m^2。在春季Ⅰ区的整层水汽含量为44.92kg/m^2,Ⅱ区的整层水汽含量为56.34kg/m^2,Ⅰ区和Ⅱ区的水汽含量差异为11.42kg/m^2。在秋季,Ⅰ区的整层水汽含量为39.74kg/m^2,Ⅱ区的整层水汽含量为53.25kg/m^2,I区和Ⅱ区的水汽含量差异为13.51kg/m^2。适宜增雨作业的云层高度为3000~5500rn。6月份的增雨潜力最大,8月份的增雨潜力最小。[结论]人工增雨是一条综合利用空中水资源补充地表水资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近10年甘肃春季飞机人工增雨经济效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人工增雨效益评估的现状,并评估了甘肃省的空中云水资源及人工增雨潜力。在此基础上,根据2004~2013年春季(3~5月)甘肃省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资料,采用静态评价指标,重点评估了甘肃飞机人工增雨的直接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3年春季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年均增水量为4.07亿t,年均经济效益为3649.89万元,10年的平均投入产出比为1∶30。  相似文献   

18.
经过对6~9月份廊坊市历史气象资料的普查与统计分析发现,700 hPa天气图上的低涡、切变线、低槽和地面天气图上的冷锋是出现频率较高且可带来对流性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当其中的某个系统出现时,该地区有50%以上的日数会出现雷暴和较明显降水,或出现云量大于4的积雨云,成为人工增雨作业潜力日,因此,正确识别上述系统是指导人工增雨作业的重要环节。笔者对该影响系统的位置、范围等进行了宏观描述,以期抓住适当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提高增雨效率。  相似文献   

19.
利用泰安市黄前水库1963~2015年的雨量资料,在2012~2015年开展人工增雨试验,并根据水库流域面雨量与对比区历史资料作回归检验,探讨库区年、月检验结果得出,试验总体增雨效果较好,各年度增雨效果差异明显。2012~2013年,增雨效果较好,相对增雨量达24.6%和46.7%;月平均增雨量20.4mm,5~6月増雨效果突出,其余月因作业条件不同,存在差异。高炮作业年份和月份增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正>从5月10日夜间开始,我省开展了一次大规模人工增雨作业。在各地前期少雨干旱的情况下,这场降雨对缓解农田、草原干旱和增加水资源非常有利。截至11日14时,在长春、松原、白城地区进行跨区域人工增雨作业,共实施飞机增雨作业3架次;从5月10日夜间开始,白城、松原地区6个县(市)陆续开展地面人工增雨作业,共发射火箭弹61枚。白城地区平均雨量为7.3毫米,松原地区平均雨量3.1毫米,其中,最大降雨量出现在白城地区通榆县新发乡为20.5毫米,增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