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从泡菜中分离出具有乳酸菌菌落特征的菌株,经过进一步纯化筛选后,所得乳酸菌生长较为旺盛,菌种活力较好。利用菌种活力强的乳酸菌发酵有机米糠,同时富集矿物质亚硒酸钠,并确定乳酸菌发酵有机米糠富集微量元素硒的最适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有机米糠添加量34 g、培养基装液量55 ml、接种量9%、种龄8~16 h、发酵时间48 h、发酵温度37℃、亚硒酸钠添加量100 mg/l。以上述条件发酵有机米糠,乳酸菌的生物量为9.94 g/l,有机硒生产水平为7.46 mg/l。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有机米糠为发酵底物,研究酵母菌对锗的生物富集作用,通过对富锗酵母生物量以及锗含量的测定,对此发酵试验的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显示:令初始p H值自然,米糠添加量32 g/250 ml、装液量80 ml/250 ml、接种量10%、时间60 h、温度30℃、GeO_2添加量为100 mg/l时,优化培养条件所得的富锗酵母菌发酵的有机米糠的有机锗生产水平为11.83 mg/kg。  相似文献   

3.
4.
利用乳酸菌发酵廉价农副产品米糠,研究单因素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菌液添加量、磷酸吡哆醛(PLP)浓度和氯化钙浓度对米糠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分析法对发酵米糠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乳酸菌发酵米糠富集GABA的最优条件:发酵时间24 h、菌液添加量3.5%(体积/体积)、PLP浓度0.1 mmol/L和CaCl2浓度1.5 mmol/L,在此条件下米糠发酵液中GABA含量可达335 mg/100 g。  相似文献   

5.
苯乳酸既可以延长饲料保质期又可以提高畜禽生产性能,但目前生物工业化生成苯乳酸的产量很低。为找到高产的菌株,本试验从泡菜中筛选出一株高产苯乳酸菌株,经16S rDNA测序确定该株为乳酸菌属植物乳杆菌。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优化其发酵条件,由响应面试验确定外源添加物与温度之间的最佳方案,得到苯乳酸高产方案。结果表明:正交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葡萄糖添加量为25 g/L、玉米浆添加量为5 g/L、接种量为100μL菌液、发酵时间为72 h、苯丙氨酸添加量为8 g/L、柠檬酸添加量为5 g/L、反应温度为33℃时苯乳酸的表达量达到374.26 mg/L,优于未优化前38.97 mg/L的产量。在优化后的植物乳杆菌可以高产苯乳酸,解决原始株表达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乳酸菌发酵液中共轭亚油酸的含量筛选出具有高共轭亚油酸转化能力的乳酸菌菌株并探讨其最佳的发酵条件。分别对15株分离于猪胃肠道的乳酸菌发酵培养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筛选出具有转化亚油酸生成共轭亚油酸能力强的菌株。以2株产共轭亚油酸能力较强的菌株为出发菌株,探讨温度、时间、p H、接种量和葵花籽油添加量等不同发酵条件对代谢产物中共轭亚油酸的影响。结果发现乳酸菌W1和W2(分离自胃)具有较高的生产共轭亚油酸的能力,其共轭亚油酸的产量分别为2.58和9.44μg/m L。并获得这株菌生成共轭亚油酸的最佳发酵条件:W1产生共轭亚油酸最佳发酵条件为37℃,p H6.0,培养时间120 h,菌种接种量为5.5 m L/100 g,葵花籽油接种量为2.5%,W2产生共轭亚油酸最佳发酵条件为37℃,p H5.5,培养时间120 h,菌种接种量6.5 m L/100 g,葵花籽油接种量3.0%。  相似文献   

7.
以玉米秸秆为材料,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秸秆含水量、温度、接种量为主要影响因素,以发酵7 d、12 d、17 d后玉米秸秆中的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为指标,确定乳酸菌发酵玉米秸秆的最佳发酵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秸秆的含水量为65%、温度为37℃、接种量为0.125 g/kg秸秆时发酵12 d最优。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筛选西藏传统发酵酸奶中性能优异的低温乳酸菌,寻找可作为发酵食品潜在发酵剂的优良乳酸菌菌种资源。以13株西藏传统发酵酸奶源乳酸菌为材料,采用低温(10℃)进行耐低温乳酸菌筛选,并通过不同温度生长情况、耐盐试验、耐酸试验、降亚硝酸试验、氨基酸脱羧酶试验和吲哚试验确定菌株的加工特性。结果显示,通过10℃低温条件培养筛选出的Lactobacillus paracasei CD3和CD5,其耐盐、耐酸、降亚硝酸盐特性较好,产酸能力较好,精氨酸、鸟氨酸、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呈阴性,吲哚试验呈阴性,可作为发酵酸奶低温乳酸菌资源。  相似文献   

9.
从酸乳中分离出乳酸球菌和乳酸杆菌,通过对它们发酵特性测试,筛选出菌种进行乳酸发酵,根据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生产工艺:发酵温度40 ℃,还原添加量90%,白砂糖添加量5%,球杆菌比例1:1.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调制优质动物苜蓿青贮饲料的优良乳酸菌,本试验以从郑州地区9个苜蓿样品中分离得到的乳酸菌为试验材料,经抗菌活性、生长特性及产酸特性筛选菌株,根据16S r DNA序列,结合生理生化特征进行菌种鉴定,并通过发酵苜蓿粉考察菌株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从分离的19株乳酸菌中筛选到4株具有高抗菌活性的菌株,其中菌株ZZU 457和ZZU 466在MRS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及产酸性能较好,均能够耐受6.5%的盐浓度环境;菌株ZZU 457耐受10~45℃,以及p H为3.5的环境,而菌株ZZU 466能够耐受5~50℃,以及p H为4.0的环境;苜蓿粉发酵结果表明接种ZZU 457或ZZU 466在发酵18 h内均能快速产酸,其中接种ZZU 466的苜蓿粉发酵36 h时p H值达到4.2;结合理化特征及16S r RNA序列分析结果,ZZU 466被鉴定为融合魏斯氏菌。优良菌株ZZU 466在苜蓿青贮饲料调制加工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选取酵母菌Y和纤维素分解菌———担子菌A、C ,木霉T作为供试菌株。菌株初筛采用平板培养法进行单菌培养和组合拮抗试验 ,复筛采用玉米渣固体培养法进行菌株及菌株组合发酵试验 ,并通过发酵培养基配方试验、最佳发酵条件研究、生化指标测定、营养分析、菌丝长速长势对照 ,确定了最优发酵菌种、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 ,最适发酵条件及发酵期  相似文献   

12.
以青海高海拔自然发酵酸菜为研究对象进行优良乳酸菌的筛选及发酵特性研究,进行了形态鉴定,产酸性、耐盐性和耐亚硝酸盐的测定及还原牦牛乳发酵实验。结果分离筛选出了6株传代性能良好的乳酸菌B2-1、B2-2、B2-4、J3-4、H4-1、H4-5,均为单球菌;经发酵特性研究发现,在耐盐性生长实验测定中菌株B2-1在Na Cl浓度为5%时,吸光度仍达到8.31,所有菌株吸光度值随着Na Cl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在耐亚硝酸盐性生长实验测定中,6株菌株均具有良好的耐受力,其中菌株J3-4耐受性最好,在NaNO_2浓度为150mg/L下,吸光度达到21.27;菌株B2-1的液体培养基p H值最低为3.59;菌株H4-1、H4-5发酵还原牦牛乳后凝乳状态最好,感观评价分数菌株H4-1最高为32分、菌株B2-1次之为30分,发酵牦牛乳的p H值中菌株B2-1最低为4.27、菌株H4-1的p H值为4.51,发酵牦牛乳持水力菌株H4-1最高达97%,菌株B2-1的持水力为90%。经综合评定菌株B2-1适用于牦牛乳奶酪发酵剂的开发,菌株H4-1适用于牦牛乳酸奶发酵剂的开发,菌株J3-4适用于发酵肉制品和酸菜发酵剂的开发。  相似文献   

13.
以大肠杆菌ATCC2592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为抑菌对象筛选开菲尔粒中具有抑菌功能的乳酸菌,将该乳酸菌株发酵上清液制成冻干粉,未纯化的抗菌肽质量浓度大于6.250 mg/mL时,对大肠杆菌ATCC2592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抑菌效果显著,利用16S rDNA方法,鉴定该菌株为干酪乳杆菌。以该菌株制备发酵剂,添加量2、3、4 g/100 mL发酵全脂乳,4 ℃冷藏保存30 d,结果表明,发酵剂添加量越多,酸乳pH值越低,滴定酸度、硬度、黏度和持水率越高,脱水收缩率越低;发酵剂添加量3 g/100 mL和4 g/100 mL酸乳的感官评分无明显差异,且均高于发酵剂添加量2 g/100 mL酸乳。  相似文献   

14.
 利用酵母菌具有较强的富集微量元素的特性,试验对产朊假丝酵母富集微量元素铬的条件进行了优化。从6株酵母菌中筛选出耐铬能力和富集铬能力均较强的CJ2作为试验菌株。试验结果表明:500 mL三角瓶中装入75 mL发酵培养基,采用一次性加铬的方式,适宜的CrCl3·6H2O浓度为50 μg/mL,pH值为5.5,接种量为6%,摇床转速180 r/min,28~30 ℃下培养24 h,获得的富铬酵母生物量能达到1.30 g/100 mL,铬含量能达到2 000 μg/g左右,转化率能达到50%左右。同时CJ2菌株发酵罐培养,铬酵母生物量能达到1.80 g/100 mL,铬含量能达到2 500 μg/g左右。并对普通酵母和富铬酵母中的氨基酸组成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富硒酵母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经含硒YPD平板驯化得到的YS1菌株在含硒4+(Se4+)YEPD培养基中液体发酵条件进行研究。试验表明YS1菌株在含Se4+的液体培养基中生物量和Se4+转化率高于出发菌株。在YS1菌株生长成熟期添加亚硒酸钠,YS1菌株生物量及硒转化率优于其他添加方式。采用恒pH补料分批培养,YS1菌株生物量有了明显的提高,达13.41g/L。在YS1菌株培养30h后进行定时加入Se4+,所得到的YS1总硒含量较摇瓶发酵有所提高,达3158.53μg/g,Se4+转化率达84.71%。  相似文献   

16.
该试验就一株生产用啤酒酵母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4种不同发酵条件下回收酵母茵的有机硒含量.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使用PDA培养基,在500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100ml,发酵20h加硒,培养48h收获茵体.在此条件下.酵母发酵液中有机硒含量可高达753μg/L茵液.  相似文献   

17.
正中药渣是经溶媒或其他方式提取后剩下的残渣~([1])。随着中国中药的发展,我国每年产生3 000万t的药渣~([2])。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率为30%~70%,药渣中不仅存留粗蛋白、粗多糖、淀粉等营养成分,还含有多种有效成分~([3])。药渣传统的处理方法是焚烧或掩埋处理,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污染环境。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药渣资源并避免其对环境的污染,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利用酵母菌具有较强的富集微量元素的特性,试验研究了酵母菌富集微量元素铜的条件优化。从6株酵母菌中筛选出耐铜能力和富集铜能力均较强的J5作为试验菌株。试验结果显示:500ml摇瓶中装入50ml培养基,pH值为4.0~5.5,接种量为4%,30℃条件下摇床培养,最适宜的无机铜源为氯化铜,适宜氯化铜浓度120μg/ml。在此条件下培养所得酵母菌体生物量能达到1.00g/100ml以上,有机铜含量能够达到5000μg/g左右。  相似文献   

19.
锗是德国化学家Winkler于1886年最先从硫银矿中发现的,1913年,Cornec从植物中测出了锗,1929年,Dtitoit也在动物体内发现了锗。锗在地壳中的分市属典型的稀有元素,土壤中的平均含量仅为0.ZPPm。迄今为止,尚无充分的证据足以证明锗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自从日本学者浅井一彦于1968年首次报道了他们最先合成的水溶性有机锗化合物一p一校已基锗倍半氧化物(即GC-132)具有广谱的药理活性以来,人们对锗才开始表现出极大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元素锗及无机锗似乎没有明显而有效的生理活性,只有部分有机锗化合…  相似文献   

20.
为了获得饲料青贮发酵优势乳酸菌株,用其研制高效青贮微生物添加剂.通过产酸和抑菌效果试验,对前期分离得到的6株地源性乳酸菌进行检测,然后采用PCR技术和最适生长条件试验,将产酸和抑菌效果均优良的乳酸菌株作进一步鉴定筛选.结果表明,6株地源性乳酸菌菌(编号为F1、F2、F3、T1、T2、T3)中的F1和T2株产酸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