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泥鳅素有"水中人参"的美誉,近年来我国泥鳅养殖业发展迅速,行业发展也逐渐暴露出大量问题。通过对"中国泥鳅之乡"赣榆县墩尚镇的实地调研,总结归纳泥鳅养殖业自身产业特点,分析描述该地区泥鳅养殖业的主要经营模式以及产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优化泥鳅养殖业经营模式,加快泥鳅养殖产业发展步伐,同时为其他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苗其军 《农民致富之友》2013,(20):138-138,91
进一步研究泥鳅的人工养殖,探讨泥鳅繁殖、苗种培育的新方式和新方法,充分利用泥鳅资源,挖掘泥鳅养殖业的潜力,科学合理的养殖,使得泥鳅这一自然资源不断增值,拓宽泥鳅养殖业的致富路。  相似文献   

3.
泥鳅因味美,肉嫩,蛋白质含量高,富含钙、磷、铁等微量元素,被誉为"水中人参"。野生泥鳅数量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为此,泥鳅养殖业迅速兴起。目前泥鳅养殖已成为江苏、浙江、江西和河北等地水产养殖中的一个亮点。一、选择良好水源水源应选无污染的江河水、  相似文献   

4.
崔伟 《农技服务》2014,(3):117+121-117,121
三代虫是一类常见的泥鳅体表寄生虫,在我国各养殖泥鳅地区均有发生,对泥鳅养殖业造成较大威胁。本文对泥鳅三代虫病的流行情况、症状和发病原因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具体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台湾泥鳅池塘高效健康养殖集成技术充分利用版纳州热区资源,按照"做大养殖业、发展热区淡水鱼"目标,大力开发名特优水产品,发展热区生态特色。伴随着人们对泥鳅需求量的激增,野生的泥鳅资源不断减少,大部分的地区开始进行人工泥鳅养殖。1台湾大鳞副的特性台湾泥鳅又名大鳞副鳅,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幼鱼阶段以浮游动物、摇蚊幼虫、丝蚯蚓等为食。成鳅以摄食植物为主。一般多为夜间摄食。  相似文献   

6.
万艳  涂雪峰 《农村百事通》2010,(10):43-44,77
泥鳅肉味鲜美,肉质细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随着野生资源的日趋枯竭和名特优水产品养殖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泥鳅以食性杂、饲料来源广泛、病害较少、易于养殖、成本较低,越来越受到水产养殖户们的青睐,泥鳅养殖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泥鳅是一种养殖前景巨大的淡水养殖品种,近年来其市场需求量和养殖规模逐年扩大,但其苗种成活率不高,制约着泥鳅养殖业的发展。综述了泥鳅繁殖中雌雄比、催产素剂量及配比使用、影响泥鳅繁殖生长的重要因素及泥鳅苗种培育中食性及饵料选择,以期为泥鳅的繁殖生长、苗种培育和养殖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其肉质清淡、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水中人参"。如今,泥鳅在国际市场上销路很广,人工养殖已成为市场供应的主渠道,因此,泥鳅养殖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泥鳅养殖场地的选择与建设1.正确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方便的场地。布局以东西长、南北宽为宜。池塘两侧分别为进水渠和排水渠,池塘沿着两侧依次排列,形成并联结构,目的为了单独管理,如果一个池塘水质不好不会影响其它池  相似文献   

9.
泥鳅养殖带来的经济效益在福建永泰县的经济效益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在泥鳅的养殖过程中,苗种气泡病是永泰县泥鳅养殖中常见的疾病。苗种的培育对泥鳅的养殖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分析苗种气泡病的基础上寻找解决该疾病的措施,以促进福建永泰县泥鳅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小水产"系指以往难登大雅之堂的小型淡水鱼(虾)类,如黄颡鱼、土塘虱、山斑鱼、黄鳝、泥鳅、河虾、乌龟、青蛙等,如今成了人们餐桌上的新宠.其受欢迎的程度不亚于甲鱼、河蟹等."小水产"已成为水产养殖业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1.
泥鳅的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特种水产品养殖业的发展和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泥鳅的养殖日渐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推广泥鳅的养殖具有十分重要和现实意义。其池塘养殖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2.
茭白田养殖大鳞副泥鳅是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一种生态生产模式。从茭白田选择与田间工程建设、田间管理、大鳞副泥鳅饲养管理、病敌害防除捕捞等方面,阐述了茭白田套养大鳞副泥鳅技术,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些技术参考,从而优化水产养殖产品结构,改善养殖产品区域布局。  相似文献   

13.
"小水产"系指以往难登大雅之堂的小型淡水鱼(虾)类,如黄颡鱼、土塘虱、山斑鱼、黄鳝、泥鳅、河虾、乌龟、青蛙等,如今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新宠。其受欢迎的程度不亚于甲鱼、河蟹等。"小水产"已成为水产养殖业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4.
稻田养殖泥鳅是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一种生态生产模式.就稻田养殖泥鳅的田间工程建设、田间管理、养殖管理、越冬及捕捞等技术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我国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的广大养殖户提供一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奔牛镇叶家码头陈巷村的西北角有一片8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的泥鳅养殖地,其主人是一位年仅22岁的在养殖业内小有名气的80后“泥鳅王”。  相似文献   

16.
正"长嘴就要吃",泥鳅也不例外,但是如何吃出最佳成效,这是饵料的投喂技巧。为了使泥鳅吃饱吃好,快速生长,降低饲料系数,在泥鳅的投喂过程中一定要牢记"四定四看"的原则。一、"四定"投喂技巧池塘饲养泥鳅,鳅苗在下塘后两天内不投饲料,等鳅苗适应池塘环境后再投饲料。1.定时待池塘中的泥鳅集群到食台上摄食后,在天气正常的情况下,每天投喂饲料的时间应相对固定,从而使泥鳅养成按时来摄食的习惯。一般日投喂两次,上午8—9时投喂一次,下午14—15时投  相似文献   

17.
据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分析,近年来,黄颡鱼、土塘虱、山斑鱼、黄鳝、泥鳅、河虾、乌龟、青蛙等一些以往难登大雅之堂的"小水产"如今成了人们餐桌上的新宠。"小水产"已成为水产养殖业的新亮点。一般来讲,"小水产"大多属于野生品种。在江河、湖泊、山溪、稻田随处可见,能在自然  相似文献   

18.
李东 《北京农业》2002,(12):32-32
所谓"小水产",就是过去难登"大雅之堂"的一些小型淡水鱼(虾)类,诸如黄颡鱼、塘鳢鱼、乌鳢、黄鳝、泥鳅和螯虾等,如今成了人们餐桌上的"新宠",其受欢迎的程度不亚于"毛(鳗鱼)、甲(鳖)、蟹(河蟹)"."小水产"将成为水产养殖业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19.
正地处山区的四川省华蓥市结合丘陵地区特点,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农民积极修建山平塘、蓄水池、石河堰、引水渠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并利用这些小水利发展鱼、蟹、鳝鱼、泥鳅等水产品养殖业,既保障了农作物灌溉,又增加了经济收入,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  相似文献   

20.
一、技术简介泥鳅是我国特种水产鱼类之一,它不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随着特种水产品养殖业的发展和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泥鳅养殖业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泥鳅养殖技术简单易行,养殖泥鳅具有管理方便、投入少、产量高、效益好、资金回笼快等特点。可以在池塘、水泥池、水槽(木箱)、稻田(莲田)、流水沟中养殖,是适合广大农民朋友养殖的好品种。二、操作要点所选用的鳅苗无病无伤,经过2%的食盐水浸泡10分钟方可放养。1.池塘养殖。饲养面积一般在100-150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