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蒋政言 《新农业》2024,(2):10-12
<正>大豆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多年的种植历史,古称“菽”,主产区为我国东北地区,其种子富含丰富的植物蛋白。玉米也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玉米和大豆在我国人民的饮食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能够满足我国人民对营养的需要。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3.
邢恩荣 《新农业》2006,(11):19-19
糯质鲜玉米含蛋白质13%、赖氨酸0.37%、支链淀粉100%。口感浓香、皮薄细腻,有食疗效果,是老年人上等保健食品。荞麦籽实营养价值高,含淀粉62%、蛋白质12.29%、脂肪2.4%,还含有丰富的铁、磷、钙等矿物元素及维生素B1、B2、B6和维生素P。此外,荞麦中还有一种特殊物质芦丁,是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膜炎等疾病的中成药必要组成部分。荞麦茎叶加工后是良好的饲料,荞麦壳装枕头养神明目,荞麦秆还有驱蚊虫作用。荞麦耐贫瘠,适种性广,栽培技术简单,是良好的救灾复种作物。  相似文献   

4.
天水市麦积区海拔1020m~1450m,无霜期282d,平均年降水量550mm,平均日照时数2090h,年降水大都集中在7月~9月,特别适合于玉米套种冬小麦复种黄豆。根据麦积区粮食作物产量来看,小麦单种产量为3750kg/hm2,产值8250元/hm2;玉米单种产量为7200kg/hm2,产值为14400元/hm2;黄豆单种产量为  相似文献   

5.
<正>邢台市南和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扩种大豆和油料作物种植面积的指示精神,立足自身农业优势基础,坚持在统筹谋划、科技保障、组织推动上全程发力,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5万亩,通过扩间增光、缩株保密保障玉米大豆亩株数,在保障玉米基本不减产基础上,多种一茬豆,实现“一季双收”,为解决大豆进口“卡脖子”问题提供“南和案例”。  相似文献   

6.
为扛牢粮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任务,发挥科技示范带动作用,2022年3—10月根据陕西省汉中市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技术试验示范工作安排,经过汉中市南郑区农技人员多点多次踏查,与汉中市巴山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协商一致,在南郑区阳春镇安坎村建立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核心示范基地120亩,同时在示范基地内开展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豆品种筛选试验、大豆密度试验和玉米肥效利用率等试验,以便探索适合汉中市南郑区推广应用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为汉中市南郑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现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豆密度试验进行阐述。在示范基地内,南郑区农技推广与培训中心选用玉米品种为中金368、大豆品种为陕豆125,以2.2 m带型“2+3”模式(即2行玉米、3行大豆套作模式)开展了大豆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和大豆密度对大豆的农艺性状影响非常明显,在该种植模式下,陕豆125的密度在7 000~10 000株/亩均可行,但从实际产量和效益来看,陕豆125的种植密度在7 000~8 000株/亩表现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7.
8.
大豆、玉米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两大主要旱地农作物,两者需求量非常之大。而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因此两种作物相互“争地”矛盾凸显出来。如何在现有耕地面积上更有效地提升粮食产出效益,科学的种植技术作用巨大。基于此,阐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现状,介绍该项种植的技术优势,分析该项技术在推广应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分析大豆生长及产量在大豆—玉米带状套作模式下的具体表现,选择适宜的大豆—玉米带状套作模式,促进大豆生长,提升大豆产量。以河南省内乡县大豆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试验组共设置6种行比配置,即2S12M2、2S14M2、2S16M2、3S14M2、3S16M2、4S16M2,对照组为单作大豆(S1)和单作玉米(M2),分析不同行比配置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除4S16M2外,其他处理的大豆株高均高于对照组;2S16M2茎粗最粗,与2S14M2、3S14M2、3S16M2  相似文献   

11.
玉米套种大豆规范化栽培技术,经我所近三年的试验示范,一般亩产:玉米550~600kg、大豆40~50kg,综合亩产值750~850元,较常规净种玉米亩增产值80~100元,亩增纯收入60~80元。现将此技术介绍如下:1.选用良种:玉米选用高产早熟抗倒品种,如楚单8号、楚单7号、会单4号等。大豆选用  相似文献   

12.
徐欣  姚刚 《农技服务》2023,(7):12-15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岑巩县积极推广的农业种植模式,可实现一地多收,对推动岑巩县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积极作用。为筛选适宜岑巩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优良大豆品种,对中豆57、中黄76、油春1204、南农47等共14个大豆品种在玉米与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的生长性状和产量表现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各大豆品种全生育期为141~146 d,差异较小。各品种苗齐而壮,均不裂荚;成熟时,徐豆24叶全部掉落,渝豆2号、渝豆11号叶片不落,其余品种叶片不完全掉落。倒伏程度,中黄76、南农47、黔豆7号为1级,中豆57、冀豆17为2级,渝豆2号为3级,其余品种为0级。各品种白粉病病级均为0级,中豆57、中黄76、油春1204、黔豆12号的花叶病毒病病级为1级,其余品种为0级。产量排名前4位的品种依次为中黄76(159.94 kg/667m2)、中黄78(139.77 kg/667m2)、徐豆24(138.74 kg/667m2)、黔豆10号(133.21 kg/667m2)。综合考虑生长性状及产量表现,中黄76、中黄78、徐豆2...  相似文献   

13.
玉米和大豆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中重要的农业产品,既是重要的食物需要,又是畜牧业的优质饲料和工业的加工原料.然而,玉米和大豆是同季旱粮作物,我国有限的耕地资源将永远无法满足玉米和大豆净作用地需求[1].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短缺决定了我国农业必须走高产出、可持续发展道路. 1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  相似文献   

14.
玉米、大豆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国家粮食生产安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研究分析东营市发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可行性,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东营市发展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结合东营市玉米、大豆产业现状,提出了推进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发展的4个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分析表明,东营市发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可以充分发挥东营市的资源优势,为全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提供一个借鉴和样板。  相似文献   

15.
<正>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开发布,明确提出:“集中支持适宜区域、重点品种、经营服务主体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技术。”继2020年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再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可见该技术落实至农业生产中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十三五”以来,广西地区围绕技术创新需求,在国家政策的引领及支持下开启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系统性研究,通过建立示范区、推广优良大豆玉米品种以推动技术落实,研发关键性技术及其配套设施,并取得显著成效。为进一步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相似文献   

16.
17.
大豆和玉米作为我国大宗粮油饲农产品,需求量巨大,且大豆和玉米为同季作物,存在争地矛盾,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种植栽培技术体系愈发丰富。基于此,为提高大豆玉米生产数量与生产质量,从技术角度加大对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的支持力度,本文深入探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栽培技术,具体包括品种选择技术、种植技术、结构配置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总结技术要点,以期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8.
北方黑龙江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豆玉米作为我国北方经济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对满足我国的粮食需求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所以玉米-大豆带状符合种植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种植产量,而且还能够有效节约耕地空间,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介绍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探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完成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任务,切实提高江油市大豆产能和供给水平,坚持贯彻“藏粮于技”实施战略,结合江油气候、土壤和耕种条件等实际情况,梳理了江油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给种植者提供生产技术支撑,实现玉米产量不减,增收一季大豆的一季双收效果,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一种玉米、大豆间作的种植模式,利用玉米和大豆植株的高度差,充分发挥玉米的边行优势和大豆的固氮作用,增强田间通风透光性,提高耕地土壤肥力,促进玉米、大豆共同增产。吉林省四平市于2022年开展了玉米、大豆间作试验示范,成效显著。结合四平市田间试验,从整地、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田间配置、播种、化学除草、施肥、化学调控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